- 年份
- 2024(2150)
- 2023(3006)
- 2022(2657)
- 2021(2413)
- 2020(2094)
- 2019(4685)
- 2018(4604)
- 2017(8405)
- 2016(4903)
- 2015(5468)
- 2014(5164)
- 2013(5242)
- 2012(5104)
- 2011(4550)
- 2010(4552)
- 2009(4271)
- 2008(4177)
- 2007(3789)
- 2006(3413)
- 2005(3214)
- 学科
- 济(16236)
- 经济(16200)
- 管理(13051)
- 业(12014)
- 企(10562)
- 企业(10562)
- 学(8806)
- 方法(7029)
- 数学(5428)
- 数学方法(5342)
- 农(4919)
- 中国(4235)
- 业经(4136)
- 财(3785)
- 环境(3577)
- 理论(3488)
- 制(3485)
- 及其(3447)
- 体(3373)
- 划(3278)
- 农业(3181)
- 和(3083)
- 水产(2970)
- 贸(2903)
- 贸易(2898)
- 易(2828)
- 策(2654)
- 融(2652)
- 金融(2652)
- 动物(2607)
- 机构
- 大学(73273)
- 学院(70479)
- 研究(31104)
- 济(24454)
- 经济(23907)
- 科学(23104)
- 农(22454)
- 管理(22416)
- 中国(22080)
- 理学(19250)
- 理学院(18949)
- 管理学(18441)
- 农业(18396)
- 管理学院(18341)
- 所(18336)
- 研究所(17092)
- 京(16782)
- 业大(15845)
- 中心(13336)
- 江(11971)
- 室(11754)
- 院(11501)
- 农业大学(11469)
- 省(11298)
- 财(10918)
- 实验(10695)
- 业(10660)
- 实验室(10296)
- 北京(10263)
- 科学院(9890)
- 基金
- 项目(51274)
- 科学(38909)
- 基金(37702)
- 家(36496)
- 国家(36245)
- 研究(30438)
- 科学基金(28991)
- 自然(21906)
- 自然科(21416)
- 自然科学(21402)
- 自然科学基金(21024)
- 省(20089)
- 基金项目(19333)
- 划(18297)
- 社会(18098)
- 社会科(16938)
- 社会科学(16930)
- 资助(16390)
- 教育(13838)
- 计划(12760)
- 重点(12449)
- 科技(11949)
- 发(11044)
- 部(10901)
- 科研(10820)
- 创(10603)
- 业(10581)
- 编号(10407)
- 创新(10052)
- 农(10002)
共检索到1091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熊娟 陈吉刚 杨季芳 陈孝煊
运用石蜡切片及超薄切片技术,对感染呼肠孤病毒的锯缘青蟹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和超微观察。石蜡切片结果显示:SsRV的侵染导致青蟹的肝胰腺、鳃、肠、心、胃和肌肉组织中产生明显组织病理变化,其中以肝胰腺、鳃组织和肠组织的病理变化最为明显,主要包括肝胰腺基底膜破损、肝细胞坏死,鳃腔堵塞,肠上皮细胞脱落,心肌与足肌纤维排列紊乱、断裂等病理变化。超薄切片结果显示:SsRV在肝胰腺、鳃、肠、心等组织广泛分布,说明SsRV组织嗜性广泛;SsRV可导致靶器官细胞核染色质凝结、电子密度增高、髓样小体和溶酶体产生、线粒体组织结构破坏和粗面内质网扩张变形等明显细胞病理学变化。
关键词:
锯缘青蟹 呼肠孤病毒 组织病理 超微病理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晓丽 刘婷 刘波 程国富 谷长勤 张万坡 胡薛英
【目的】前人研究表明禽呼肠孤病毒可以经卵垂直传播,禽呼肠孤病毒能引起雏禽的病毒性关节炎、呼吸道和肠道疾病、肝炎、心肌炎、免疫抑制等。以实验室分离的鸭呼肠孤病毒HP080421株为研究对象,该毒株引起病变主要以鸭软脚为主要临床特征,病鸭肝脏和脾脏表面有大量的白色坏死灶、肾脏肿大、出血为主要病变特点。鸭呼肠孤病毒对鸡胚的致病性研究,旨在通过雏鸡的病理变化特点,探讨所分离的HP080421鸭呼肠孤病毒株是否也可感染鸡群,为鸡场鸭呼肠孤病毒感染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华中农业大学兽医病理学实验室分离鉴定的HP080421株鸭呼肠孤病毒通过尿囊腔接种SPF鸡胚,建立SPF鸡胚鸭呼肠孤病毒感染模型...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爽 谷长勤 白家媛 张红 张万坡 程国富 胡薛英
【目的】观察鸭源呼肠孤病毒对雏鸭脾、法氏囊的病理损伤及相关免疫指标,初步阐明鸭源呼肠孤病毒对所引起的机体免疫器官损伤以及机体免疫抑制,为进一步探讨发病机理和免疫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7日龄樱桃谷雏鸭人工感染鸭源呼肠孤病毒,分别观察脾、法氏囊组织病理学变化,检测脾、法氏囊指数,外周血CD3+、CD8+T细胞阳性率,脾、法氏囊IgY生成细胞,并分析试验组及对照组差异显著性。【结果】感染鸭源呼肠孤病毒后,雏鸭脾出现明显坏死灶,之后出现肉芽肿结构,法氏囊固有层淋巴滤泡明显减少;脾、法氏囊指数降低;外周血CD3+、CD8+T细胞阳性率降低;脾IgY生成细胞数量增多、法氏囊IgY生成细胞数量减少。【结...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许文军 绳秀珍 施慧 王忠发 胡则辉
利用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采用注射和投喂方式,对养殖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进行人工感染,以确定WSSV对养殖梭子蟹的易感性和可能存在的潜在危害。结果发现,在水温24~25℃条件下,病毒注射感染组全部发病,10~16d全部死亡;投喂组死亡率33%;对照组未出现死亡。采用荧光定量PCR对各试验组梭子蟹的肌肉和肝胰腺混合物进行WSSV检测,发现注射感染组阳性检出率为100%,均为强阳性;投喂组阳性检出率为50%;对照组的阳性检出率均为0。光镜下可观察到感染梭子蟹的肝胰腺、肌肉组织、鳃组织的靶细胞核肿大、变形,并出现以坏死为主的变质性病变;电镜下病变组织细...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全溪 吴宝成 李国平 黄一帆
【目的】探讨番鸭呼肠孤病毒感染对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只5日龄健康番鸭,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分室隔离饲养。试验组雏鸭每只腿部肌肉注射番鸭呼肠孤病毒细胞毒0.2mL(0.01个TCID50=10-3.7558),对照组相同部位注射等量灭菌生理盐水,每隔5d,应用组织化学法检测脾脏和法式囊中浆细胞数量,间接血凝法检测血清中禽流感抗体水平和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中IL-2,IL-6含量的变化。【结果】番鸭感染呼肠孤病毒,法氏囊和脾脏中浆细胞数量试验组均比对照组少,在感染后15d达到最少,试验组极显著地低于对照组(P<0.01);同时,番鸭感染呼肠孤病毒可抑制禽流感抗体形成,感染后15d抗体水平...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张迪 杨铿 苏友禄 冯娟 郭志勋
青蟹呼肠孤病毒(mud crab reovirus,MCRV)和青蟹双顺反子病毒-1(mud crab dicistrovirus-1,MCDV-1)是从近年发生大规模死亡的养殖拟穴青蟹体内分离的、对青蟹具有致病性的两种病毒。它们常常同时存在,给青蟹养殖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在疾病的防治中,快速高效的病毒检测方法对疾病诊断以及及时采取有效地防治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利用MCRV和MCDV-1基因保守区设计4对引物,建立了可同时检测这两种病毒的双重巢式PCR(duplex-nested PCR)检测方法。研究发现该方法对两种病毒的检测限都可以达到10个拷贝,并与鲍肌肉萎缩病毒(AbSV)、虾类...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张昭 朱四东 井晓欢 杨季芳 陈吉刚
锯缘青蟹呼肠孤病毒(Scylla serrata reovirus,SsRV)第9节段(S9)编码的p40蛋白可能为病毒的甲基转移酶(methyltransferase)。为了便于确认p40在病毒复制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将S9片段的开放阅读框(ORF)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实现了在宿主表达菌E.coli BL21(DE3)中的高效表达,进而纯化了重组表达蛋白p40(rp40),并制备了抗SsRV p40蛋白的2株单克隆抗体(4B7、3E5)。经Western blot分析表明,2株单克隆抗体均可特异地识别rp40蛋白,以及识别SsRV病毒蛋白中分子量为46 ku和40 ku 2条...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刘丹 耿毅 汪开毓 余泽辉 陈德芳 欧阳萍 黄小丽 牟维豪 李亚军
本研究旨在观察大鲵在大鲵蛙病毒(Chinese giant salamander ranavirus,CGSRV)感染过程中组织的动态病理损伤,同时定量检测CGSRV在组织中的动态分布。对大鲵腹腔注射1.0×106.5 TCID50/m L的CGSRV进行人工感染,在感染的0d,3d,5d,7d,9d,13d,16d随机采集3尾,取肝、肾、脾、肺、肠、皮肤、肌肉、脑、心脏和胃等组织,石蜡切片和HE染色对CGSRV感染大鲵的病理损伤过程进行观察,采用SYBR Green q PCR技术对病毒在组织中的动态分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储旭 房文红 刘志强 周俊芳 李信书 李新苍
青蟹呼肠孤病毒 (mud crab reovirus,MCRV)是养殖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致死率最高的病原之一,青蟹种蟹及其幼体携带该病原对青蟹养殖产业高质量发展造成了重大威胁。为从源头切断该病原的感染和传播,本研究研发了一种筛选无MCRV种蟹的荧光定量检测方法。为最大限度提高检测灵敏性,本研究首先分析了MCRV在感染青蟹主要组织中的含量,发现血淋巴中病毒载量最高;随后分析该病毒的13个预测基因在血淋巴中的表达水平,发现病毒VP11基因相对表达量最高;最后基于VP11基因序列保守区设计特异引物,建立了一种SYBR Green qRT-PCR (quantitative reverse-transcription PCR)检测方法,该方法可精确检测病毒下限为50 copies/反应。考虑到该检测方法还具有组织和靶标基因选择优势,其灵敏性显著高于早期报道的其他检测方法。使用该方法对含有5种常见甲壳动物病原的样品进行检测,均无特异性扩增。抽取微量血淋巴(大约50 μL/只)提取RNA,随后使用该检测方法对22只种蟹和20只市售青蟹进行MCRV检测,阳性率分别54.55%和85.00%。此外,利用该方法进一步分析了MCRV在较低温度下(21℃)在青蟹体内增殖情况,发现病毒感染早期呈指数方式增殖,随后进入平台期,实验周期内无青蟹死亡。总之,本研究建立了一种灵敏性高、实用性强的MCRV检测方法,其既可用于微创条件下无MCRV种蟹筛选,也能满足病原感染相关研究的需要。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景松 郭亚男 王健霖 王建东 张正刚 刘红燕 李继东
【目的】对宁夏某规模化绵羊场大肠杆菌和艾美耳球虫混合感染进行分离鉴定并对靶器官的组织病理学变化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固体培养基进行细菌病原分离,饱和盐水漂浮法进行寄生虫检测;采用大肠杆菌16S rRNA引物进行基因序列扩增和测序,使用DNA Star软件将分离菌株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的标准株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采用MEGA 7.0软件中的邻接法,依据16S rRNA序列构建分离株系统发育树并进行遗传进化分析;对靶器官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在伊红美蓝培养基中观察到金属光泽的黑色单一菌落,在血平板中有溶血环的灰色圆形单一菌落,染色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共分离得到3株菌株;麦克马斯特法检测显示,粪便中有卵圆形,表面光滑的孢子化艾美尔球虫卵囊,其平均OPG为2200,属于轻度感染;对3株菌株16S rRNA扩增片段与阳性对照一致,16S rRNA基因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与大肠杆菌在同一分支;病理组织学观察显示,肠系膜淋巴结淋巴细胞数量减少,有中性粒细胞浸润;肠组织黏膜层绒毛溶解坏死、黏膜上皮结构丢失;回肠固有层内有球虫虫体,呈嗜酸性圆形;空肠间质有中性粒细胞浸润,腺腔有镰刀状球虫裂殖体;结肠局部黏膜有溃疡灶,并有大量弱嗜碱性短杆状物质沉积。【结论】结合病原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结果分析表明,该例绵羊群腹泻是由大肠杆菌和艾美尔球虫共同感染所致。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许跃 钱冬 周素明 王亚军 尹飞 金珊 詹萍萍
2018年7月宁波象山某养殖场内银鲳出现集中死亡现象,累积死亡率高达80%以上,为探究此次疾病爆发的原因,本研究通过对患病银鲳进行组织病理学分析、透射电镜观察及病原的分子生物学检测及分析对其病原进行鉴定以便制定合理的防控措施。患病银鲳临床表现为厌食、身体失衡、脾脏肿大、肝脏颜色异常的病征。组织病理学观察发现患病鱼肝脏、脾脏、肾脏均出现直径10~15μm、细胞质嗜碱性的肿大细胞。进一步的透射电镜观察则在脾肾等组织细胞内发现了病毒包涵体结构以及大量的病毒粒子,直径为140~160 nm。通过虹彩病毒特异性PCR检测发现患病组织样品为虹彩病毒阳性。此外,通过病毒主要衣壳蛋白(MCP)基因序列分析,发现银鲳源病毒与大黄鱼虹彩病毒(Genbank 登录号:AY779031.1)MCP同源性最高为99.76%,认为它们属于虹彩病毒科、肿大细胞病毒属、真鲷虹彩病毒(red sea bream iridovirus, RSIV)类群。本实验首次报道了全人工养殖环境下银鲳感染虹彩病毒的病例,该研究将为养殖银鲳虹彩病毒病的诊断和防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朱斐 吕梦园 许梓荣
采用投喂感染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对虾肌肉的方式,对养殖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进行人工感染,以确定WSSV对养殖克氏原螯虾的易感性。结果发现,投喂病虾感染组螯虾的死亡率达到90%,而对照组未出现死亡。采用PCR对试验组螯虾的肌肉进行WSSV检测,发现投喂感染组的阳性检出率为100%,对照组的阳性检出率均为0。PCR检测结果发现,濒死螯虾的肝胰腺、中肠、肌肉、鳃、性腺、心脏六种组织的PCR结果均为WSSV阳性,而对照组的各组织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组织切片的光镜观察也证实,濒死螯虾的肝胰腺、中肠、肌肉、鳃、性腺、心...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王土 许丹 吕利群
从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出血病疑似病料提取物感染的草鱼肾细胞(CIK)中提取病毒基因组dsRNA,电泳显示出水生呼肠孤病毒基因组的典型特征。应用简化的FLAC(full-length amplification of cDNA)技术扩增得到病毒的4个全长基因组片段进行测序分析。核酸序列BLAST分析表明:其中3个基因组片段与GCRV-873第5、9、10片段高度同源,另外1个基因组片段与GCRV-HZ08第11片段高度同源;因此推测病料中同时存在两种不同的病毒核酸,但也可能存在一种杂合病毒。根据已发表的GCRV-HZ08第5、9、10片段设计了3对引物对分离的...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全溪 赵丽娟 苏凤 吴宝成 李国平
番鸭感染番鸭呼肠孤病毒后,在感染早期(15 d内),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率比对照显著下降(P<0.01),外周血T淋巴细胞ANAE阳性率比对照显著下降(P<0.01),IL-2含量也比对照组显著下降(P
关键词:
番鸭呼肠孤病毒 细胞免疫 番鸭 感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