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1)
- 2023(1164)
- 2022(970)
- 2021(930)
- 2020(767)
- 2019(1656)
- 2018(1728)
- 2017(2809)
- 2016(1781)
- 2015(2103)
- 2014(2094)
- 2013(2243)
- 2012(2110)
- 2011(2047)
- 2010(2139)
- 2009(1974)
- 2008(2066)
- 2007(1764)
- 2006(1628)
- 2005(1392)
- 学科
- 管理(5953)
- 济(5217)
- 经济(5212)
- 资源(4171)
- 业(3265)
- 学(2956)
- 企(2581)
- 企业(2581)
- 和(2547)
- 人事(2210)
- 人事管理(2210)
- 环境(2077)
- 发(1790)
- 方法(1786)
- 中国(1746)
- 农(1564)
- 地方(1555)
- 数学(1381)
- 数学方法(1354)
- 生态(1330)
- 开发(1328)
- 农业(1232)
- 利用(1229)
- 理论(1193)
- 组织(1148)
- 建设(1146)
- 业经(1116)
- 水产(1076)
- 划(1025)
- 图书(985)
- 机构
- 学院(28627)
- 大学(28528)
- 研究(13204)
- 科学(11243)
- 农(10478)
- 管理(9197)
- 中国(8662)
- 所(8648)
- 农业(8621)
- 研究所(8175)
- 理学(7607)
- 济(7586)
- 理学院(7494)
- 经济(7301)
- 管理学(7286)
- 管理学院(7241)
- 京(7012)
- 业大(6921)
- 省(5843)
- 科学院(5625)
- 中心(5513)
- 业(5256)
- 室(5134)
- 农业大学(5120)
- 江(4955)
- 实验(4873)
- 实验室(4704)
- 重点(4501)
- 资源(4476)
- 北京(4414)
共检索到441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海健 张云贵 但芳 韩国辉 周心智 洪林 谭平
采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重庆地区的16份锦橙(CitRuS SinenSiS OSbeCk)资源进行遗传鉴定,结果显示:锦橙资源间的亲缘关系非常接近。在16份锦橙的PCR扩增中,80对SRAP引物中只有30对引物扩增出了差异带,多态性引物比例为37.5%,共扩增出56份特征带,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出1.87条差异带。聚类结果显示,八楞锦橙和长叶橙与其他锦橙类型遗传距离较远,而遗传关系最近的是bDQ222与bDM221、S26。SRAP的鉴定结果显示,此标记在鉴定锦橙这种亲缘关系非常近的芽变类型上具有较高的可应用性。进一步对部分差异片段测序分析,推测这些差异片段有可能与锦橙的变异性状相关。
关键词:
锦橙 品种资源 芽变 SRAP 遗传鉴定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永军 孙苏阳 李海军 程保山 李丽丽
为了在轮回选择群体中不断引入新的优良基因,以便更好地利用轮回选择群体培育新品种。本试验以27对SSR引物对本所利用轮回选择选育的品种/系与引进的澳大利亚及长江中下游种质资源共76份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27对引物共检测到163个等位变异,每个引物检测到的等位变异数目2~11个,平均6.04个,27对SSR位点的遗传多态性信息含量(PIC)0.13~0.89。品种/系间的遗传相似系数(GS)0.61~1。聚类结果把这些品种/系分为4大类,聚类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品种/系间的亲缘关系。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启智 肖军 罗凯坤 张勇 王跃群
用经紫外线灭活的团头鲂精子激活橙黄色锦鲤的卵子,在4℃的水温下冷休克处理卵子30 min使其染色体加倍,获得了孵化率为30.6%、存活率为24.2%的雌核发育锦鲤,表明该雌核发育锦鲤研制方法具有较高的效率。利用外周血细胞培养方法制备了雌核发育锦鲤染色体并利用核型分析方法对其核型进行了分析,发现雌核发育锦鲤染色体数目为100,核型公式为22 m+34 sm+22 st+22 t;表明雌核发育锦鲤为二倍体,其核型与锦鲤母本一致。利用石蜡切片方法,随机选取10尾1龄雌核发育锦鲤性腺进行检测,发现其性腺全部为卵巢;并且在繁殖季节随机检测100尾2龄雌核发育锦鲤,没有1尾能挤出精液,表明雌核发育锦鲤全部...
关键词:
锦鲤 雌核发育 遗传育种 染色体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文英 柳斌辉 彭海城 李爱国 栗雨勤
依据Griffing方法I配制种植不同类型的复合双列杂交组合,在人工模拟干旱棚和田间自然干旱条件下,分别设水、旱2种水分条件。在不同生育时期测定株高、株穗数、株粒重、穗粒数、黄叶片数、SOD、POD、MDA等农艺、生理生化性状,研究不同组合类型对杂交后代的遗传力影响及其与抗旱性的关系及遗传规律。结果表明,可采用抗旱指数(DRI)作为评价小麦品种抗旱性强弱的指标。旱地株粒重、旱地穗下节长、旱地黄叶片、籽粒饱满度、落黄、旱地成穗数、旱地株高等7个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与抗旱性关系密切且遗传力较强,可作为高产种质杂种后代的早期抗旱性鉴定指标。SOD活性和MDA含量由于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均较高,可以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黄平 崔鹏娇 郑勇奇 张川红 于雪丹
以36个月季品种为材料,应用荧光SSR标记进行月季品种分子鉴定和品种间遗传关系研究。结果显示8个SSR位点检测出85个等位基因变异,等位基因变异范围为6~15个,平均每个位点产生10.6个等位基因变异。结合8个SSR位点,每个品种均具有独特的等位基因表现型,其中位点Ra043a品种鉴定的分辨率最高,产生32个等位基因表现型,区分所有品种最少需要2个SSR位点。品种间成对遗传相似度变幅介于0.105~0.791之间,聚类结果显示36个品种聚为6类;中国月季聚为一类,与其他月季品种存在遗传差异,起源相近月季品种分别聚为一类。研究认为SSR标记在月季品种鉴定中具备可行性,还可用于品种的遗传关系分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海健 周心智 谭平 张云贵 弓亚林 杨世勇 钟昭林
香橙是我国原产珍贵柑橘资源,具有很大的开发利用价值。为了进一步保护和利用该类资源,通过2种分子标记研究了9个香橙资源的多样性,并比较了这两种标记在分析植物多态性上的差异。结果显示:两标记均显示出9个香橙之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其中,3号香橙和8号糖橙遗传距离最近,2号香橙和7号软枝香橙距离最远。分析显示,SRAP标记比SSR标记能够更容易、更快捷的获得大量的多态性分子标记,而如果这两种标记相结合,将能获得更全面的扩增信息和更准确的聚类结果。
关键词:
SSR SRAP 香橙 遗传多样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文国 张志军 赵万庆 杨伟光 路明
【目的】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对吉单系列玉米品种亲本自交系的遗传关系进行剖析,为今后自交系类群划分和杂交种组配奠定基础。【方法】利用49对SSR荧光标记对2000-2009年审定的吉单系列玉米品种亲本自交系进行分析,根据Nei’S遗传距离,利用UMGMA聚类法和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49对标记在65份自交系间共检测出340个等位基因变异,每对引物检测出3~12个等位基因,平均6.94个,平均多态性信息量0.601,平均基因多样性指数0.644。Nei’S遗传距离变化于0.15~2.26,平均1.05。将65份自交系划分为Reid群、兰卡斯特、PB、四平头、旅大红骨、VolGA和其他等7个类群...
关键词:
吉单系列玉米 SSR荧光标记 遗传基础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泉 羊炼 黄仁军 冯小华 何锦辉
【目的】调查分析重庆、四川两地引起塔罗科血橙新系炭疽病的病原及其遗传结构,以探索更精准高效的炭疽病防控方法,减少柑橘生产的经济损失。【方法】通过病菌形态学鉴定,以及PCR扩增ITS和GDPH基因序列分析,对我国四川和重庆两个主产区的塔罗科血橙新系进行了炭疽病病原鉴定及其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1)从四川、重庆采集的50份塔罗科血橙新系叶片、枝条和果实炭疽病菌疑似样品中总共分离到41个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菌株。2)依据培养特征、分生孢子形态和致病力差异,将病菌分为Ⅰ型、Ⅱ型、Ⅲ型和Ⅳ型共4个类型,不同类型菌株的占比分别为73.17%、17.07%、4.88%和4.88%。Ⅱ型和Ⅲ型菌株接种塔罗科血橙新系果实后的发病率达到100%,而Ⅰ型和Ⅳ型菌株接种塔罗科血橙新系果实后的发病率均为88.9%。其中,Ⅱ型平均病斑直径最大,为1.7 cm,而Ⅳ型菌株平均病斑直径最小,仅为0.6 cm,4个类型菌株接种塔罗科血橙新系果实后形成的平均病斑直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而不同菌株致病性的差异与菌株地理来源、分离部位无明显相关性。3)遗传多样性分析显示,以ITS为靶标无法有效揭示柑橘胶孢炭疽菌的遗传变异,而以GDPH为靶标则可将柑橘胶孢炭疽菌分为4个类群,其聚类结果与形态学分类结果及致病性测定结果一致。柑橘胶孢炭疽菌的遗传进化与地理来源、分离部位均没有明显相关性。【结论】明确了采集的川渝两地塔罗科血橙新系炭疽病病原菌为胶孢炭疽菌,不同类型的塔罗科血橙新系炭疽病菌菌株的形态特点和致病力存在差异,并且菌株存在遗传变异,为川渝两地塔罗科血橙新系炭疽病绿色高效防控和抗病品种选育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梁月荣 田中淳一 武田善行
探讨了采用RAPD分子标记法进行茶树及其近缘种分类和亲缘关系鉴别的可能性。结果表明 ,RAPD能有效地区分物种间和茶树种内变种间的差异 ,阿萨姆类型茶树和中国类型茶树的特异性RAPD分子标记分别为 1 2 0 0bp的WKA 2 4a和 61 0bp的WKA 2 4b。日本茶树品种与中国茶树品种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部分越南茶树品种为中 印杂种。图 1表 1参 4
关键词:
茶树 RAPD 种质资源 分类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赖呈纯 范丽华 黄贤贵 甘煌灿 谢鸿根 余亚白
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95份葡萄品种(系)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分析.结果表明,12条引物扩增出160个清晰可辨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147个,多态性为91.88%;95份葡萄资源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1.4326,平均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0.2598,平均Shannon信息指数0.3979;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0.55000-0.99375,平均遗传相似系数0.72171;聚类分析结果表明,95份葡萄资源划分为3大类,分别为欧亚种、欧美杂种和东亚种群,这与葡萄传统分类结果一致.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曾丽 赵梁军 孙佳 赵子刚 杨帆
【目的】通过ISSR分子标记研究品种资源遗传关系,探讨其种群遗传多样性水平和遗传结构,为了解品种间遗传多样性、品种间亲缘关系、育种及科学合理保存和利用现有万寿菊属种质资源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方法】对29份万寿菊材料及2份孔雀草材料利用ISSR分子标记进行遗传关系分析。【结果】用11个引物对31份万寿菊属材料进行PCR扩增,每个引物扩增的ISSR条带数在5—11条,平均每条引物能扩增出6.8条带,多态位点百分率为40%—100%。聚类分析结果表明,ISSR分类结果与传统分类的结果基本一致,31份材料按照万寿菊及孔雀草分为两大类,并且同系列万寿菊品种被划为同一亚组。【结论】利用ISSR标记技...
关键词:
万寿菊属 ISSR 品种资源 遗传关系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周连第 兰彦平 韩振海
板栗为中国栗属的代表种,广泛分布于中国的寒温带、温带和暖温带,其分布区地形复杂,由于条件各异,形成了极其丰富的板栗品种。采用AFLP技术对收集到的86个板栗品种进行了分子水平的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供试板栗群体间的遗传多样性(Dst)为0.072 8,群体内遗传多样性(Hs)为0.080 4,群体分化系数Gst为0.475 3,基因流Nm为0.452 9,供试板栗群体内分化比较严重。通过对AFLP分析的各个步骤进行反复试验,证明了以AFLP-荧光法来分析板栗品种资源分子水平遗传多样性是可行的方法。
关键词:
板栗 AFLP 遗传多样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慧芳 章双杰 陈宽维 汤青萍 高玉时 陈国宏
应用30个高度多态的微卫星标记对我国重点保护的15个地方鸡品种资源的遗传变异进行了研究,计算了各群体的遗传参数,并用类平均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平均杂合度最高的是吐鲁番鸡,0.634;杂合度最低的是河南斗鸡,0.554。15个地方鸡品种的杂合度都较高,反映了这些品种的多种多型;对遗传距离DS的计算表明15个品种的遗传距离较远,分化时间较长;UPGMA的聚类分析将15个品种聚为3类,即:Ⅰ类为浦东鸡、茶花鸡、西双版纳斗鸡、漳州斗鸡、大骨鸡、丝羽乌骨鸡、仙居鸡、白耳黄鸡、北京油鸡、河南斗鸡、狼山鸡和吐鲁番斗鸡,Ⅱ类为清远麻鸡和鲁西斗鸡,第Ⅲ类只有藏鸡。通过微卫星标记对这些重点保护地方鸡品种资源...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莹莹 郑成淑
【目的】在品种群水平和花色群体水平上分析菏泽牡丹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为该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持。【方法】利用CDDP分子标记技术,对白、粉、黑、红、黄、蓝、绿、紫红、紫和复色系等10个花色群体构成的299份菏泽牡丹品种资源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分析。【结果】用18条CDDP引物对10个花色群体共299份样品进行扩增,共检测到385条扩增带,其中多态性条带368条,特异条带23条,分别占总条带的95.58%和5.97%。在品种群水平上,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有效等位基因数和Shannon信息指数分别为0.1648、1.2569和0.2695;在花色群体水平上,上述指标...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江文 陈丽娟 欧昆鹏 蔡炳华 高美萍 李杨瑞
为揭示不同荸荠栽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24个荸荠品种的亲缘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100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适合荸荠种质分析的11条ISSR引物,共扩增出86条带,平均每条引物扩增出7.8条带,多态性为69条带,多态性比例为80.3%。供试的24份荸荠品种两两之间的遗传距离值在0.0909-0.6071之间,平均值为0.3493。UPGMA法聚类结果表明24个荸荠品种在遗传距离0.34处可分为五类。24个荸荠品种在ISSR分析中亲缘关系较近,其遗传基础相对较狭窄,但部分不同地区栽培品种之间仍存在一定的遗传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