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03)
2023(8726)
2022(7331)
2021(6634)
2020(5511)
2019(12565)
2018(12192)
2017(23705)
2016(13095)
2015(14427)
2014(14529)
2013(14365)
2012(13388)
2011(12180)
2010(12195)
2009(11574)
2008(11667)
2007(10918)
2006(9557)
2005(9097)
作者
(40295)
(33650)
(33519)
(31967)
(21513)
(16348)
(15170)
(12889)
(12797)
(12287)
(11688)
(11471)
(11285)
(11105)
(10869)
(10516)
(10058)
(9985)
(9925)
(9661)
(8450)
(8364)
(8275)
(7809)
(7796)
(7562)
(7470)
(7462)
(7053)
(6610)
学科
(50122)
经济(50027)
管理(43310)
(39506)
(34094)
企业(34094)
方法(21781)
数学(18817)
数学方法(18609)
(17966)
(17103)
中国(13685)
(12636)
(12196)
(11576)
业经(11431)
(11183)
财务(11159)
(11138)
财务管理(11131)
银行(11106)
(11073)
金融(11071)
企业财务(10700)
(10650)
体制(9959)
(9189)
贸易(9182)
(8948)
技术(8234)
机构
大学(195147)
学院(191393)
(80567)
经济(78888)
研究(70374)
管理(69492)
理学(59000)
理学院(58331)
管理学(57334)
管理学院(56988)
中国(54674)
(42874)
科学(41986)
(41663)
(37008)
(36323)
研究所(33154)
财经(33001)
中心(31526)
(30342)
(30033)
业大(29255)
农业(28813)
北京(26210)
经济学(26126)
(25330)
财经大学(24904)
(23377)
经济学院(23363)
(22924)
基金
项目(125608)
科学(99148)
基金(93913)
研究(87111)
(84200)
国家(83572)
科学基金(70686)
社会(56814)
社会科(53935)
社会科学(53918)
基金项目(48445)
(47260)
自然(47151)
自然科(46119)
自然科学(46099)
自然科学基金(45343)
(41222)
教育(40539)
资助(39477)
编号(32316)
重点(29102)
(29071)
(27785)
成果(27624)
(26238)
(25748)
教育部(24864)
创新(24780)
(24710)
科研(24577)
期刊
(91550)
经济(91550)
研究(60817)
中国(43118)
学报(35903)
(35646)
(33011)
科学(31580)
管理(29126)
大学(27099)
学学(25844)
(23695)
金融(23695)
农业(21472)
教育(18487)
财经(18349)
(15723)
经济研究(14904)
技术(14316)
业经(12992)
问题(11831)
(11420)
(10097)
(10027)
理论(9378)
业大(9283)
国际(9120)
世界(8841)
技术经济(8623)
科技(8556)
共检索到3010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朱富强  
现实市场定价具有明显的锦标赛制特征,其价格主要或仅仅与劳务或产品所属等级相联系,在劳动市场上还表现为工资随职位提升而呈跳跃式增加;因此,它既不遵循生产成本原则或劳动投入原则,也不遵循客观功用原则或产出贡献原则,从而是不公平的。事实上,现代主流经济学往往基于抽象的边际生产力分配理论将高管的高薪与高能力相联系,并以教育水平来说明其能力大小。但是,由教育水平和工作能力来解释市场收入差距的持续扩大具有严重的逻辑缺陷,更无法得到经验事实的支持;相反,通过考察自由市场中的权力结构以及权力碎片化的衍生效应,可以更好地认识现代市场中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真正原因。同时,锦标赛制定价还会激发过度竞争,激发短期功利行为,激发各种打埋伏行为和非道德行为,并导致相互间的信任不足与合作不畅等,从而往往是无效率的。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阎光才  
由于国际学术劳动力市场日趋紧张,学术人的入职环节越来越具有锦标赛制特征。相对于美国和德国,我国大学教师不仅在入职聘用环节,而且在学术的业绩考核、晋升、薪酬发放等整个过程,都带有一定的锦标赛制特征。除此之外,国家、地方政府以及高校行政部门,还通过设置一个带有等级性的人才项目支持系统,对各类学术职业人群施予了更为强大的竞争压力。这种泛化的锦标赛制固然有其效率主义或让少数人尽快脱颖而出等方面的制度优势,但长远来看,未必有利于学术环境的整体优化以及人才的引进、培养、使用和成长。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磊  
中国证券市场的迅猛发展促进了基金类投资机构的快速成长,进而基金经理的投资决策行为也逐渐成为行为金融学界一个较为热门的话题。本文在比较标准的框架下,分析了影响基金风险选择的因素,着重讨论了基金排名,即锦标赛制度对基金经理风险资产配置的影响。文章基于Falk的效用模型分别讨论了在外生,内生的比较标准和混同均衡的情况下,基金经理如何改变自己的风险水平。经过研究发现,在不存在混同均衡博弈的情况下,前一期表现优异的基金会相对于表现较差的基金采取更为保守的投资策略;在考虑混同博弈的情况下,前一期表现优异的基金会相对于表现较差的基金采取更为激进的投资策略。2007年至2010年中国封闭基金的数据证明了前一个...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邓菁  
与传统经济主要采用固定租金合约不同,平台经济广泛采用分成合约,经典的分成合约模型因没有考虑参与者之间的竞争关系,而无法对平台经济的收益分配模式进行准确的经济解释。鉴于平台参与各方既竞争又合作的特点,将锦标赛机制引入分成合约模型,解释其收益分配效率和激励效果。结果发现,锦标赛分成合约有助于产生对平台参与各方发挥最优努力程度的激励,减少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锦标赛机制降低了交易成本,将传统经济中外生的分成机制内生化,激励参与各方公布全部真实信息;锦标赛分成合约还能够激励平台及参与各方增加生产性投资和创新投入。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周泽将   高雅萍   雷玲  
行业锦标赛激励在中国资本市场是否有效值得关注。文章选择2009—2019年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企业风险承担视角对这一问题加以检验。研究发现:行业锦标赛激励能够显著提升企业风险承担水平,表现为行业锦标赛激励强度越大,企业风险承担水平越高;行业锦标赛激励对企业风险承担的促进作用在经理人市场有效程度较高、CEO过度自信以及CEO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企业样本中更为明显,而产权性质削弱了行业锦标赛激励与企业风险承担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行业锦标赛激励增强了投资意愿、提高了研发支出,以上构成了行业锦标赛激励影响企业风险承担的作用机制;经济后果检验表明,行业锦标赛激励显著提升了企业业绩。文章以风险承担作为切入点,明晰了行业锦标赛激励在公司治理中的情境特征和作用机制,为新兴资本市场行业锦标赛激励有效性研究提供了微观层面的经验证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宝剑  
在分析政治晋升锦标赛制度的内涵及其实施条件的基础上,通过构建我国地方官员的总效用函数,探讨了地方官员的综合利益。利用政治晋升负外部性模型,分析了中央政府主要以经济产出作为考核地方官员的政治晋升制度,必然导致"竞争有余、合作不足"的结果,最后有针对性总结了晋升锦标赛制度的积极性与局限性。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卢晓中  陈先哲  
我国大学学术治理模式具有较为明显的锦标赛制特征。在学术锦标赛制下,不同层类大学的学术制度供给具有明显的差异:偏研究型的大学建立了内部学术锦标赛制,放大了制度激励效果;偏教学型的大学的学术制度流于形式,消解了制度激励效果。但无论是在哪种层类的大学,以少数拔尖人才为目标的学术锦标赛制设计与多数青年教师的利益偏好和价值信念并不吻合,青年教师的制度认同度普遍较低,其学术行动多属于制度压力下的应激行动,不利于长远的学术发展。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陈先哲  
21世纪以来,中国学术产量长期保持高速增长,其动力机制主要来自何方?曾对中国经济增长做出有力解释的锦标赛制理论为此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解释视角。中国学术治理模式采用了多重"委托-代理"机制,符合锦标赛制的技术前提,因而具有典型的学术锦标赛制特征。中国学术锦标赛制的激励逻辑在于通过信念共识和利益联结,将国家宏观目标、大学组织中观目标和学术人员微观目标三者统一起来,产生强激励并推动学术高速增长。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先哲  
当前,我国学术治理模式具有较为明显的学术锦标赛制特征,并对学术人员的学术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对某研究型大学的个案研究,试图揭示作为学术人员主体的大学青年教师在这种特定模式下学术发展的真实状态,并进而发掘背后的因果机制。研究认为:学术锦标赛制采取利益捆绑机制,将国家目标、大学组织目标和大学青年教师个体目标三者统一起来,产生强激励并促进学术产量繁荣;但学术锦标赛制也给大学青年教师的学术发展带来深层危机,即卓越主义捆绑了大学青年教师的灵魂,使他们部分放弃了培养人才的使命和学术责任,学术行为趋于急功近利,从而妨碍了真正的学术创新。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亚玲   平海永  
本文主要探讨指导薪酬激励实施的锦标赛理论在我国上市公司的适用性。笔者认为,锦标赛理论结论的有效应用必须满足两个前提条件:最高代理人的竞争选择机制和薪酬对最高代理者的强激励效用,本文通过中美两国最高代理人选择机制和薪酬对中美最高代理人激励效用的对比分析,指出我国的上市公司现实状况无法满足应用锦标赛理论所必需的两个前提条件,从而得出锦标赛理论不适用于指导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薪酬激励实践的结论。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晋  
就现实而言,仅凭职业良心并不能很好地促成教师专业发展。除却职业良心等普遍性知识,还有诸如出身师承、论资排辈以及在非正式结构中的地位一类的地方性知识影响着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制度情境是晋升锦标赛,这项制度支撑起了庞大的教育系统的运作,保证了关系国计民生的教育质量,极大地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但是,晋升锦标赛制度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为此,需要引入综合指标、利用第三方评估和加强竞争筹码等方式来规约晋升锦标赛赛程。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杜创  蔡洪滨  
本文应用重复博弈理论研究了产品存在水平差异(由消费者的品牌偏好刻画)时体验品寡头市场上的声誉机制。消费者只能在使用产品之后观察到产品质量的不完美信息,这使得寡头厂商之间重复进行争夺没有特殊品牌偏好的消费者的声誉锦标赛。模型表明,产品的水平差异程度越小,则锦标赛机制对厂商维持声誉的激励作用越强;另外,即使厂商之间不存在生产能力的差异,偏向上期"胜利者"的锦标赛规则也比"公平的锦标赛"规则具有更大的动态激励作用;最优的偏离程度依赖于道德风险程度及产品的水平差异程度。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乔坤元  
我对官员考核和晋升是否存在一个锦标赛机制进行了考察,通过比较上级官员的收益给出了三种可能:不存在晋升的锦标赛机制、存在以经济增长为主要考核内容的GDP晋升锦标赛机制和存在考核指标不局限于经济增长的晋升锦标赛机制。我们结合先验和后验的方法,发现只有经济增长符合考核指标的条件,并且显著正向影响官员的晋升概率,这说明我国的确存在一个以经济增长为主要考核内容的官员晋升的锦标赛机制。本文有助于重新审视我国的官员晋升体系、理解当前政绩考核机制的问题。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闫威  李娜  杨金兰  
锦标赛机制作为一种相对绩效评价机制,各代理人的收益只依赖于其在所有代理人中的绩效排序。为了提升自己的相对排名,代理人一方面可以提高自身的努力水平,另一方面还可以对竞争对手进行拆台。论文综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对拆台行为的定义和特征进行了梳理;从个体锦标赛、团队锦标赛和动态锦标赛三个方面回顾了拆台行为的理论研究成果;从实证和实验研究角度综述了拆台行为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闫威  郑润东  党文珊  程永亮  
采用真实努力实验方法,研究锦标赛结构、阶段性绩效信息反馈与无意识启动三方面因素对代理人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第一,较之于2/3的获胜比例,获胜比例为1/3的锦标赛结构可以提高代理人的努力水平,降低其拆台水平,为委托人创造更多的利益。第二,阶段性绩效信息反馈虽然不能有效地提高代理人的努力水平,但是可以降低代理人的拆台水平,此时代理人的绩效产出更高。第三,当获胜比例为1/3时,上一轮排名最高的代理人在下一轮会遭受更猛烈的拆台;而在获胜比例为2/3时,上一轮排名靠后的代理人会受到更多的拆台。第四,正向的无意识启动并不能有效减少代理人的拆台行为,但是负向的无意识启动会显著地增加代理人的拆台行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