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88)
- 2023(11049)
- 2022(9883)
- 2021(9367)
- 2020(7791)
- 2019(18343)
- 2018(18250)
- 2017(35464)
- 2016(19460)
- 2015(21583)
- 2014(21749)
- 2013(21596)
- 2012(19691)
- 2011(17710)
- 2010(17413)
- 2009(15791)
- 2008(15233)
- 2007(13164)
- 2006(11281)
- 2005(9626)
- 学科
- 济(76582)
- 经济(76502)
- 管理(54228)
- 业(52370)
- 企(43667)
- 企业(43667)
- 方法(37671)
- 数学(32895)
- 数学方法(32477)
- 农(19830)
- 财(18558)
- 中国(18323)
- 学(18149)
- 地方(17686)
- 业经(16410)
- 农业(13619)
- 理论(12824)
- 和(12552)
- 制(12430)
- 贸(12360)
- 贸易(12355)
- 技术(12348)
- 务(12267)
- 财务(12205)
- 财务管理(12182)
- 环境(12154)
- 易(11942)
- 企业财务(11597)
- 划(10604)
- 银(10332)
- 机构
- 大学(273357)
- 学院(271299)
- 管理(110455)
- 济(102365)
- 经济(100035)
- 理学(96816)
- 理学院(95684)
- 管理学(93906)
- 管理学院(93432)
- 研究(90468)
- 中国(64232)
- 科学(59775)
- 京(58325)
- 所(45890)
- 农(45670)
- 财(45406)
- 业大(43523)
- 研究所(42475)
- 中心(40677)
- 江(37693)
- 财经(37342)
- 范(36684)
- 北京(36513)
- 师范(36328)
- 农业(35936)
- 经(34001)
- 院(33135)
- 州(31457)
- 师范大学(29516)
- 经济学(29509)
- 基金
- 项目(195741)
- 科学(152966)
- 基金(141211)
- 研究(140312)
- 家(124211)
- 国家(123212)
- 科学基金(105205)
- 社会(86517)
- 社会科(81895)
- 社会科学(81871)
- 省(76576)
- 基金项目(76089)
- 自然(70527)
- 自然科(68881)
- 自然科学(68862)
- 自然科学基金(67592)
- 划(65253)
- 教育(64100)
- 资助(58456)
- 编号(56903)
- 成果(45536)
- 重点(43687)
- 部(42687)
- 发(41238)
- 创(40329)
- 课题(38961)
- 科研(37940)
- 创新(37584)
- 计划(36396)
- 教育部(36136)
- 期刊
- 济(106663)
- 经济(106663)
- 研究(76334)
- 中国(46976)
- 学报(46586)
- 科学(42481)
- 农(40559)
- 管理(38050)
- 大学(34425)
- 财(33166)
- 学学(32436)
- 教育(30045)
- 农业(28673)
- 技术(23034)
- 融(19360)
- 金融(19360)
- 业经(17570)
- 财经(17258)
- 经济研究(16542)
- 图书(14929)
- 业(14729)
- 经(14560)
- 科技(14368)
- 问题(13876)
- 理论(13334)
- 资源(13285)
- 技术经济(13188)
- 版(12819)
- 实践(12467)
- 践(12467)
共检索到3778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陆景伟 刘剑飞 郭军 王远会 徐进
本文以锦屏藤(Cissus sicyoides‘Ovata’)为材料,对在重庆地区不同生长环境下的锦屏藤进行了形态观察,并依据叶长、叶宽、叶柄等7个性状进行了形态差异分析;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其进行夏、秋季的观赏性评价。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锦屏藤植株无死亡现象,在不同生长环境下形态特征表现显著差异(P<0.05);通过灰色关联分析,在夏秋季节不同生长环境下,锦屏藤观赏价值与理想品种的关联度最低为0.4149,最高达到0.9560;在生长期内,锦屏藤冬季休眠,春季发芽,夏秋季观赏价值较高,能够适应重庆地区,并且其观赏价值仍有提升空间。
关键词:
锦屏藤 环境 观赏价值 形态差异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元贞 刘海平 马良 吴沙沙 张一鸣 翟俊文
采用层次分析法对福建农林大学森林兰苑引种的12种兰科虾脊兰属植物的观赏性、生长适应性、潜在价值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1)在观赏性方面,大黄花虾脊兰、三褶虾脊兰、银带虾脊兰评价得分分别为24.679 2、24.091 6、22.328 8分.(2)在生长适应性方面,三褶虾脊兰、银带虾脊兰、大黄花虾脊兰评价得分分别为12.936 0、12.936 0、12.289 2分,生长适应性最强.(3)在潜在利用价值方面,Ⅰ级(>33.885 0分)、Ⅱ级(32.330 0~33.880 0分)、Ⅲ级(
关键词:
虾脊兰属 层次分析法 综合评价 园林应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武菊英 滕文军 王庆海
以植株长势、观赏性、花序美感、叶片颜色及越冬成活率等为评价指标,利用灰色关联分析,对20个耐旱多年生观赏草品种越冬能力和春季景观效果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Elytrigia repens,Festuca ovina,Stipa krylovii,Ar-rhenatherum elatius,Eragrostis curvula5种观赏草与理想品种的关联度较高,具有很好的景观效果,可直接应用于园林美化,且各有优势;Anemathele lessoniana和Imperata cylindrical春季观赏价值较低,与理想品种的关联度分别为0.443 5与0.553 5;Arundo dona...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翟丽丽 房伟民 陈发棣 陈素梅 滕年军 管志勇 韩勇
【目的】建立国庆小菊观赏性和耐旱、涝性的综合评价体系,为品种的筛选与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田间和盆栽试验对20个国庆小菊品种的22个观赏性和耐旱、涝性指标进行观测统计,应用层次分析法建立综合评价体系,运用K-Means聚类法划分品种等级。【结果】筛选出22个与国庆小菊观赏性和耐旱、涝性密切相关的评价因子,并确定了各因子最终的综合权重值;依据评分标准对20个品种评分,乘以各因子的权重得出各品种的综合分值;利用最小距离法并根据各等级国庆小菊性状综合得分的聚类中心值划分为优、良、一般3个等级,各级品种个数分别为5、11和4,所占比例分别为25%、55%和20%。【结论】应用层次分析法和K...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邵伟丽 廖娣华 刘志高 申亚梅 董彬 杨丽媛
【目的】建立铁线莲属Clematis栽培品种观赏性综合评价体系,为合理引进和应用铁线莲栽培品种资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个铁线莲品种植株、叶、花、果性状的生长物候期进行调查,采用层次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评价其观赏性。【结果】(1)20个铁线莲品种可分为常绿和落叶2种生态型。(2)植株在杭州地区的萌芽期、抽枝展叶期多集中在2月上中旬至3月中下旬,花期多处于4—6月(‘蓝焰’‘Bagatelle’和‘蓝光’‘Blue Light’等7个品种在7—12月可以2次开花)。(3)萼片多为紫红色系、蓝紫色系或具2种颜色以上的复色系。【结论】经观赏性评价和聚类分析,‘蓝焰’和‘茱莉亚夫人’‘Madame Julia Correvon’的综合评价得分最高(Ⅰ级),Ⅱ级含‘羞嗒嗒’‘Innocent Blush’等4个品种,Ⅲ级包括‘乌托邦’‘Utopia’在内的3个品种,Ⅳ级包括‘朱卡’‘Julka’在内的9个品种,Ⅴ级含‘蓝光’’和‘丹尼尔德隆达’‘Danniel Deronda’。Ⅰ和Ⅱ级的6个品种可优先在杭州地区推广应用。表12参17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鲍宏苗 侯赵玉 钱景杨 王颖 赵大球 陶俊 汤寓涵
[目的]初步筛选出具有高观赏价值矮生芍药栽培品种以适宜盆栽应用。[方法]首先从调查的188个芍药品种中初选出96个矮生品种,然后对与观赏性相关的花型、花色、花径等13个指标进行观测或赋值,并运用层次分析法与灰色关联法建立观赏性综合评价体系。[结果]运用层次分析得到13个评价因子权重值,其中矮生芍药观赏性主要评价因子花色、花型、花量和花径的权重分别为0.324、0.166、0.165和0.132;进而,采用灰色关联分析将96个矮生芍药品种分为3个等级,从中优选出‘种生粉’‘红盘金球’‘荷兰红’等30个具有高观赏价值的矮生芍药品种。[结论]应用层次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建立的评价体系可筛选出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矮生芍药品种;其结果为后期芍药盆栽应用和矮生芍药育种提供参考。
关键词:
芍药 层次分析 灰色关联分析 品种筛选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梓煦 曾郅涵 王秀军 李子航 李庆卫
【目的】在园林绿化苗木生产过程中,更早筛选出具有高观赏价值、适合在北方地区推广种植的优良植株,是实现沙枣良种选育的关键。【方法】对106份沙枣Elaeagnus angustifolia 2年生幼苗为试验材料的表型性状、生长情况进行连续2年的观察记录,同时进行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探究其表型性状的多样性和观赏特性。【结果】结果表明:1)106份沙枣植株具有丰富的表型变异性,地径年生长量的变异系数最大,为57.56%,分枝角度的多样性指数最高,为2.023 2;2)相关性分析表明,株高年生长量与地径年生长量存在极显著正相关(P<0.01),叶长与株高、地径年生长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主成分分析表明,前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74.449%,其中叶片大小,苗木生长势相关性状指标影响较大;3)供试的106份沙枣幼苗可通过聚类分析划分为4大类群,其中第Ⅰ类群的种质主要特征为叶片小,生长速度缓慢;第Ⅱ类群的种质主要特征为叶片狭长,叶表颜色偏深灰绿,生长势居中;第Ⅲ类群的种质主要特征为叶片大且偏卵圆形、树冠峭立、叶色鲜亮,生长势居中;第Ⅳ类群的种质主要特征为叶片大,树冠张开,生长速度极快。4)采用层次分析法综合分析发现,叶色、株形等8个性状可作为沙枣植株观赏性综合评价的特征性指标。BF1、BF19、BF10为排名前3位综合性状表现优良的沙枣单株。【结论】基于沙枣表型性状分析开展观赏性综合评价,为沙枣实生苗选种、早期选育沙枣优良植株及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沙枣 2年生植株 表型多样性 观赏性评价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阮秀春 斯金平 吴健 黄文华 郭宝林 许元科
历时4 a,调查了我国27个县(市)雷公藤属Tripterygium种质资源,建立种质资源收集库,定期观察雷公藤母本及无性系表型性状和生态适应性。结果表明,不同种质雷公藤的萌蘖性、生长势与造林成活率均存在差异,雷公藤T.wilfordii萌蘖性能明显优于昆明山海棠T.hypoglaucum,野生植株、种质资源收集库内母本及无性系后代均表现一致;在浙江丽水低海拔地区栽培,雷公藤造林成活率和幼林生长势也明显优于昆明山海棠。浙江类似地区雷公藤药材栽培应优先选用雷公藤,良种选育重点在雷公藤分布区内进行,既可提高良种选育效率,又可保证选育的良种适合丽水地区环境条件。表4参5
关键词:
植物学 雷公藤 生物学特性 适应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刘丽 李振坚 翟飞飞 巨关升 刘俊祥 钱永强 韩蕾 孙振元
[目的]建立基于叶、枝特性的柳树观赏性评判模型,快速评判柳树无性系的观赏性。[方法]以在北京地区适应性良好的20个柳树无性系1年生苗为试验材料,确立与叶、枝特性相关的13个评价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快速评判柳属树种观赏性的结构模型。据柳树的观赏特性并结合专家意见,拟定评分准则。构造判断矩阵并进行一致性检验,确定各指标对总目标的权重。柳树无性系性状的分值乘以对应权重得出综合分值,根据综合分值对其进行聚类,根据聚类结果划分等级。[结果]评价模型的准则层中,叶片所占权重为0.75,枝干所占权重为0.25。因子层中各指标对总目标的权重排序为:成叶颜色F2(0.255 9)>叶片形状F3(0.152 ...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妙 龙岳林 姚季伦 于朋钊 奉艳平
选用湖南居住区水体应用较多的4种观赏性水生植物千屈菜、石菖蒲、水芋、睡莲进行水体净化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千屈菜、石菖蒲、水芋、睡莲对总磷(TP)、总氮(TN)的吸收效果都非常明显;4种植物对化学需氧量(COD)的去除率按大小排序依次为:石菖蒲>睡莲>水芋>千屈菜;对生化需氧量(BOD5)的去除率为石菖蒲>睡莲>水芋>千屈菜;水中溶解氧(DO)的含量为睡莲>千屈菜>石菖蒲>水芋,4种植物均能将水体pH值维持在6.5~8.5,符合景观娱乐用水水质标准。
关键词:
观赏性水生植物 居住区水体 净化效果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正楠 李子敬 辛海波 崔荣峰 董爱香 宋利娜 孙丽萍 卜燕华 蔺艳
【目的】研究不同一串红品种的主要观赏性状,为一串红育种提供指导。【方法】以自育的3个一串红品种(‘奥运圣火’、‘奇迹’、‘世纪红’)和11个国外一串红品种(‘塞兹勒鲑红’、‘展望红白双色’、‘太阳神’、‘菲丝树莓’、‘塞兹勒酒红’、‘蓝带’、‘展望红’、‘塞兹勒酒红晨光’、‘展望淡紫’、‘展望紫’、‘展望玫红’)为材料,测定了14个不同花色的一串红品种的11个观赏性状,并分析这11个观赏性状的相关性,然后对14个一串红品种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不同花色-串红品种11个观赏性状中,叶片宽、冠幅、分枝数和株高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邓万云 周继华 黄琴 梅丽 郭自军 徐学欣 韩美坤 王志敏
为探究藜麦在北京地区的适应性及其适宜播期范围,利用引进的藜麦种植材料设置不同地域适应性观察和不同播期试验,进行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及其产量表现的评价。结果表明,2年不同试验点藜麦均正常成熟:2014年产量为1 764.7kg/hm~2;2015年3个试验点平均产量为1 880.1kg/hm~2,其中房山大安山获得最高产量为2 235.2kg/hm~2。不同播期藜麦生育期在117~127d,株高在185.1~197.5cm,茎粗在19.8~24.8mm,单株主茎一级分枝数在20~27个,产量1 363.78~2 029.26kg/hm~2,单株粒重27.86~33.20g/株,千粒重2.29~2...
关键词:
藜麦 试种 适应性 播期 农艺性状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刘猛 张逸譞 刘园 宋以兴 徐丹
为了解雅砻江锦屏大河湾水域鱼类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的年际变化,于2004、2012、2013、2016、2018和2019年对锦屏大河湾的鱼类资源进行了调查分析,共采集到土著鱼类42种,外来物种2种。结果显示:6次调查均采集到的鱼类有短须裂腹鱼(Schizothorax wangchiachii)、细鳞裂腹鱼(S.chongi)、长丝裂腹鱼(S.dolichonema)和鲈鲤(Percocypris pingi)。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的最低值出现于2018年。时间上看,锦屏大河湾的鱼类群落可聚为2组,组Ⅰ包括2004-2016年,组Ⅱ包括2018年和2019年。相似性百分比分析(SIMPER)显示,造成大河湾鱼类群落结构时间变化的指示物种为齐口裂腹鱼(S.prenanti)、中华金沙鳅(Jinshaia sinensis)、麦穗鱼(Pseudorasbora parva)、圆口铜鱼(Coreius guichenoti)、犁头鳅(Lepturichthys fimbriata)、长鳍吻■(Rhinogobio ventralis)、西昌白鱼(Anabarilius liui)等,大河湾鱼类生态类群以喜流水、营周丛食性和产沉性卵的个体为主。结果表明,锦屏大河湾对于维持长江上游鱼类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但梯级工程实施后的河流环境变化对大河湾鱼类仍有一定的不利影响,建议加强圆口铜鱼等珍稀鱼类的保护,提升大河湾水域的保护级别。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吴杰 张建奎 戴秀梅 胡小东
以云烟97为对照,研究了烤烟新品种金海一号在重庆烟区两个不同海拔区域的生育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外观质量、内在化学成分及田间发病情况等指标。结果表明:与云烟97相比,金海一号在重庆烟区长势强、抗病力强、产量和产值高、烟叶外观质量好,内在成分协调,在重庆烟区较低海拔区域(800 m以下)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关键词:
烤烟 金海一号 生态适应性 重庆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邵科 胡兴坤 董微微 熊美华 汪鄂洲 余丹 朱滨
于2019~2020年6~7月在雅砻江下游锦屏大河湾里庄江段开展鱼类早期资源调查。结果表明,调查期间共采集鱼类卵苗19种,其中产漂流性卵鱼类7种,5种为长江上游特有鱼类。产漂流性卵鱼类2019年和2020年产卵规模分别为103.07×10~4粒和388.58×10~4粒,主要产卵场自上而下分布在烟袋、南河-青纳和里庄等3个江段。与历史数据相比,锦屏大河湾产漂流性卵鱼类种类组成变化不大,均以中华金沙鳅和犁头鳅为主要繁殖种类,产卵规模有所降低,以圆口铜鱼、长鳍吻鮈和长薄鳅等的减少较为明显,产卵行为仅零星发生。虽然受到梯级水电开发、过度捕捞和采砂挖金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作为雅砻江下游流程最长的流水河段,锦屏大河湾仍是多种鱼类产卵繁殖的重要分布区,产卵规模近年来呈逐渐上升趋势。建议进一步增加栖息地保护与修复、河流连通性恢复、优化生态调度等措施,促进该区域鱼类物种和生境多样性保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