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176)
- 2023(3166)
- 2022(2451)
- 2021(2192)
- 2020(1802)
- 2019(3964)
- 2018(3498)
- 2017(7086)
- 2016(3349)
- 2015(3692)
- 2014(3517)
- 2013(3466)
- 2012(3117)
- 2011(2754)
- 2010(3060)
- 2009(3326)
- 2008(2141)
- 2007(1945)
- 2006(1811)
- 2005(1782)
- 学科
- 融(23962)
- 金融(23962)
- 银(20688)
- 银行(20688)
- 行(20213)
- 中国(12482)
- 济(12450)
- 经济(12440)
- 业(11731)
- 中国金融(10800)
- 企(10197)
- 企业(10197)
- 管理(9257)
- 制(6796)
- 财(6496)
- 地方(5465)
- 务(5306)
- 财务(5294)
- 财务管理(5289)
- 企业财务(5141)
- 方法(4261)
- 事业(4216)
- 业经(4169)
- 数学(3979)
- 数学方法(3965)
- 体(3885)
- 体制(3577)
- 农(3505)
- 业务(3492)
- 制度(3239)
- 机构
- 学院(42367)
- 大学(40808)
- 济(21123)
- 经济(20664)
- 中国(18651)
- 管理(15057)
- 银(13584)
- 银行(13173)
- 研究(12991)
- 融(12676)
- 理学(12458)
- 金融(12439)
- 理学院(12375)
- 行(12362)
- 管理学(12249)
- 管理学院(12181)
- 财(11784)
- 人民(9719)
- 财经(9268)
- 中心(8967)
- 国人(8908)
- 中国人(8873)
- 中国人民(8834)
- 经(8385)
- 经济学(7910)
- 人民银行(7632)
- 京(7622)
- 经济学院(7284)
- 财经大学(7115)
- 中国人民银行(6974)
共检索到730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高峰
<正>随着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发展,数字金融已成为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数字金融凭借其高效、便利和普惠的特点,突破了传统金融服务的诸多限制,提升了金融风险防范和管理能力,推动了金融创新和产业升级,为实体经济重点领域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张旭 危玮肖
2024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强调,要建设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金融市场,进一步优化融资结构、市场体系、产品体系,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融资服务;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持续加强金融市场建设是一项重要任务,有助于提高金融市场效率、透明度和稳定性,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具体而言,债券市场如何助力做好“五篇大文章”?货币市场利率中枢会如何演绎,以进一步稳固实体经济复苏基础?如何做好超长期债券的组合管理和风险对冲?PSL的重启如何提升金融服务经济质效?境外人民币清算基础设施建设,给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带来了哪些经验和启示?在本期中,本刊组织专题,对上述问题做深入探讨,供读者参考。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潘锡泉
高水平推进金融强国建设是当前乃至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金融领域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深入阐述做好五篇大文章的重要理论蕴意,客观剖析当前发展面临的主要现实问题,并基于五篇大文章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分析,提出奋力做好五篇大文章助力高水平金融强国建设的实现机制。研究认为,科技金融是支撑科技强国建设的最有力保障、绿色金融是支撑美丽中国建设的最靓丽底色,普惠金融是支撑共富中国建设的最生动实践,养老金融是支撑和美中国建设的最真实写照,数字金融是支撑数字中国建设的最强大动能。基于此,本文围绕科技强国、美丽中国、共富中国、和美中国、数字中国建设目标,从做深做透科技金融大文章、做精做特绿色金融大文章、做实做细普惠金融大文章、做好做优养老金融大文章,以及做大做强数字金融大文章五个层面提出高水平推进金融强国建设的具体实施机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赵鹏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总揽全局,对金融事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金融问题的重要创新成果,形成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金融篇,对于指导我国金融业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具有纲领性作用。中国人民保险集团把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关于金融工作论述摘编》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实,特别是对标对表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重要要求,立足保险功能作用和金融央企主责主业,从理论上学深悟透、在实践中践行落实,努力发挥好保险在做好“五篇大文章”中的功能作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十八届三中全会发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动员令,对金融改革也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抓住战略机遇期和窗口期,全面推进金融改革,加快金融业转型升级,成为新时期重要的历史任务。"一行三会一局"是我国金融改革的重要组织者、发动者和参与者。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后,金融管理当局只争朝夕,围绕放松管制、市场化改革、自贸区建设相继表态,并开始实施力度较大的改革措施,给市场带来一缕清风。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本刊
<正>编者按:2023年10月30日至31日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重点工作指明了方向。科技金融作为“五篇大文章”之首篇,既凸显了科技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重要战略地位,也明确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点领域方向。2024年1月12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加强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的通知》,从多个方面提出银行业保险业做好科技创新金融服务的工作要求,进一步细化了科技金融的服务重点。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施小纯
<正>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要把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普惠金融作为五篇大文章之一,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领域。自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发展普惠金融”以来,经过十年多的不懈努力,我国普惠金融取得了长足进步。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王力
<正>2023年10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养老金融被列入其中。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在全国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积极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等重要内容。2024年5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银行业保险业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聚焦现实需求加快养老金融发展。养老金融要健全体系、增进福祉,积极适应老龄化社会发展要求。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支持具有养老属性的储蓄、理财、保险等产品发展。”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王力
<正>2023年10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切实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着力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其中科技金融排在首要位置。为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科技金融工作,2023年11月,中国人民银行、科技部、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联合召开科技金融工作交流推进会。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中国大地保险科技金融课题组
<正>围绕风险管理丰富健全保险实践,成为推动科技保险高质量发展的当务之急,在政策端建立科技创新风险评估体系,在企业端提升科技保险定价能力和水平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金融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强调“科技金融要迎难而上、聚焦重点。引导金融机构健全激励约束机制,统筹运用好股权、债权、保险等手段,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链条、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支持做强制造业”。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谢国旺
<正>2023年10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将养老金融列为“五篇大文章”之一,成为国家金融工作的一项重点任务。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将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对商业银行养老金融综合服务能力,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中国建设银行(以下简称“建设银行”)作为党领导下的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充分发挥金融专业优势,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友滨
<正>工商银行海南省分行充分发挥工银集团综合化和国际化优势,做好金融服务“四篇文章”,全力支持海南经济建设新一轮发展,为自贸港建设注入金融活力2023年是海南自贸港建设五周年。在这五年里,海南自贸港建设经由“顺利开局”“蓬勃展开”“进展明显”“蓬勃兴起”四个阶段,向着“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这一宏伟目标披荆斩棘、踔厉奋进。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毕超
<正>2023年10月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和2024年7月召开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都明确提出要发展数字金融,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银行业在我国金融体系中占据着核心和基础地位,其加快数字化转型、做好数字金融大文章,对整个金融业数字化发展、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金融强国建设等具有重要现实意义。2022年以来,以ChatGPT为代表的大模型技术快速迭代发展,国内外各类通用与垂直领域大模型百花齐放,正在赋能并改变千行百业。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霍学文
<正>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科技金融作为“五篇大文章”的首篇,既凸显了科技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重要战略地位,也明确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点领域方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首要的是服务好科技创新。商业银行支持科技创新,既是践行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的具体体现,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王春方
本文分析了我国数据库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几个误区,认为加快数据库产业的发展,必须走出误区,做好五篇文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