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45)
2023(9954)
2022(8949)
2021(8523)
2020(7133)
2019(16460)
2018(16605)
2017(31680)
2016(17568)
2015(19812)
2014(19639)
2013(19397)
2012(17693)
2011(15844)
2010(15582)
2009(14035)
2008(13446)
2007(11387)
2006(9750)
2005(8261)
作者
(52964)
(43944)
(43746)
(41526)
(28022)
(21317)
(19590)
(17499)
(16772)
(15619)
(15151)
(14795)
(13957)
(13942)
(13593)
(13558)
(13481)
(13075)
(12550)
(12510)
(11203)
(10740)
(10657)
(10015)
(9917)
(9898)
(9743)
(9588)
(8905)
(8852)
学科
(63766)
经济(63694)
管理(47481)
(44675)
(37401)
企业(37401)
方法(31714)
数学(27431)
数学方法(27095)
(17529)
(17005)
中国(15549)
(15505)
业经(14029)
地方(13124)
环境(11554)
农业(11367)
理论(11282)
(11195)
(10931)
贸易(10926)
(10570)
技术(10476)
(10255)
(10098)
财务(10041)
财务管理(10026)
(9633)
企业财务(9514)
教育(9117)
机构
大学(245200)
学院(243227)
管理(97039)
(87895)
经济(85806)
理学(85037)
理学院(84061)
研究(83877)
管理学(82445)
管理学院(82040)
中国(58417)
科学(57809)
(52812)
(47308)
(43978)
业大(43006)
研究所(40973)
(38923)
农业(37903)
中心(37328)
(34437)
北京(32869)
(32237)
财经(31934)
师范(31854)
(30551)
(29142)
(28140)
技术(27253)
(25965)
基金
项目(178991)
科学(138584)
基金(128698)
研究(124740)
(115385)
国家(114485)
科学基金(96328)
社会(75046)
(71022)
社会科(70961)
社会科学(70940)
基金项目(69858)
自然(66609)
自然科(65025)
自然科学(65009)
自然科学基金(63813)
(60688)
教育(56532)
资助(52869)
编号(50560)
重点(40635)
成果(40153)
(38217)
(37902)
(37103)
计划(35533)
科研(35228)
课题(34749)
创新(34618)
大学(32392)
期刊
(91284)
经济(91284)
研究(66817)
学报(47880)
(42632)
中国(41965)
科学(41320)
大学(34155)
管理(33582)
学学(32457)
农业(30472)
(27242)
教育(25647)
技术(19509)
(15925)
(15735)
金融(15735)
业经(15093)
财经(14271)
经济研究(13975)
图书(13584)
科技(13544)
业大(13366)
(12311)
理论(12310)
资源(12069)
(11921)
林业(11885)
问题(11865)
实践(11610)
共检索到3369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新   邵子睿   丛正坤   谭璇   张斌   白婧   向国红   段仁燕  
【目的】比较不同水稻品种的锑积累差异,筛选出适合锑污染农田种植的锑低累积水稻品种。【方法】选取8个水稻品种连续3年开展田间试验,研究品种间锑积累特征。【结果】供试品种的籽粒锑含量范围为0.02~0.20 mg/kg;根据籽粒锑含量进行聚类分析,8个水稻品种可分为3类,其中,第Ⅰ类低锑富集型品种为农香32、日本晴、鄂丰丝苗;第II类中度锑富集型品种为浓香42、黄华占、9311、玉针香;第III类锑超富集型品种为湘晚籼13。水稻根、茎叶、谷壳、籽粒中锑含量依次降低,根中锑含量远高于其他器官,籽粒与茎叶锑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水稻品种各部位的锑转运系数(TF)中,谷壳向籽粒的转运系数(TFG-C)最高,根向茎叶的转运系数(TFSL-R)最低;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籽粒锑含量与TFG-C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TFC-SL呈显著负相关(P<0.05)。8个水稻品种理论产量变幅为9597.91~4806.92 kg/hm2,产量最高的品种是9311,高达 9597.91 kg/hm2;产量最低的品种是日本晴,低至 4806.92 kg/hm2。【结论】综合考虑籽粒锑含量与产量,推荐农香32、鄂丰丝苗和9311在农田土壤总锑含量低于274.86 mg/kg的稻田中种植,既能安全保障籽粒锑含量,又能保证水稻产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雁飞  黄玉溢  陈桂芬  熊柳梅  刘永贤  刘淑仪  刘斌  
【目的】分析桂西北岩溶地区大田Cd污染条件下不同水稻品种对Cd的吸收累积特征,为区域内Cd污染稻田稻米安全生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桂西北19个当地主栽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测定不同水稻品种的生产性状、产量、不同部位Cd含量等指标,分析不同水稻品种Cd的富集和转运特征,并对区域适种Cd低累积水稻品种进行推荐。【结果】19个水稻品种间产量差异明显,其中,深两优9569产量达627.8kg/667m~(2),显著(P糙米>秸秆>谷壳,其中,特优6811、H两优991和五山丝苗的糙米Cd含量分别为0.35、0.37和0.37mg/kg,显著低于其他品种,较Cd含量最高的恒丰优777(1.11mg/kg)分别降低68.5%、66.7%和66.7%;糙米Cd富集系数以恒丰优777最高(0.985),特优6811、H两优991、亚航金占和五山丝苗的Cd富集系数显著低于其他品种;各水稻品种各部位的Cd转运系数(TF)中,以Cd由根向秸秆的转运系数(TF_(秸秆/根))最小,Cd由谷壳向糙米的转运系数(TF_(糙米/谷壳))最大(湘优1126除外),其中,特优6811、H两优991和五山丝苗3个品种的TF_(糙米/谷壳)显著小于其他品种。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糙米Cd含量与根Cd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TF_(糙米/谷壳)及糙米Cd富集系数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水稻品种特优6811、H两优991和五山丝苗的糙米Cd含量、糙米Cd富集系数及TF_(糙米/谷壳)均相对较低,具有低Cd累积潜质,可通过配合其他Cd污染稻田修复技术措施在桂西北岩溶区域作为Cd低累积品种推广种植,而恒丰优777、宜香2239、丰两优3305、湘优1126、F优498和广8优华占的糙米Cd含量较高,不建议在该区域内土壤Cd含量大于1.12 mg/kg的污染稻田中种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邓森文   张德朝   方建林   王博   杨帆   罗斐晖   黎婷   张大为  
油菜具备耐受镉(Cd)污染同时安全生产的潜力。为了给利用油菜进行Cd污染农田的生态修复与安全利用提供理论支持,利用24个全国冬油菜区广泛种植的油菜品种为材料,于2020年10月在湖南省湘潭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实验基地,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考察了不同油菜品种根、主茎、分枝、叶、角果皮、籽粒在低浓度污染农田(全Cd含量0.54 mg/kg,有效Cd含量0.23 mg/kg)中对Cd的积累差异。在不同小区土壤中有效Cd含量无显著差异的情况下,油菜成熟期不同组织对Cd的吸收和积累存在差异,其中叶片中平均Cd含量最高,根、茎和角果皮次之;籽粒中Cd含量最低,低于国家规定的食品污染物标准(0.1 mg/kg)。不同油菜品种根中Cd含量无显著差异,但在主茎、分枝、角果皮和籽粒中Cd含量存在差异。对不同品种组织中转运系数进行统计,结果表明,不同油菜品种之间转运系数存在差异,在庆油1号中,叶片、角果皮的转运系数较高,但在籽粒中相对较低,沣油737、扬油9号在分枝和叶片中较高,在籽粒中处于中等。对油菜收获部分单株总Cd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华杂62、庆油1号等品种总Cd含量高且籽粒Cd含量低。因此,油菜具有富集Cd的能力,华杂62、庆油1号等品种具备修复农田土壤轻度Cd污染同时安全生产的潜力。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淑靖   吴金芝   黄明   王春平   李友军   汪洪涛   赵雯馨   黄修利   李文娜   李爽  
为了研究旱地条件下不同地理来源小麦品种及同一来源高低产小麦品种的产量和氮磷钾积累利用差异,以来源于中国(58个)、CIMMYT(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42个)和国外其他地区(65个)的165个品种(品系)为材料,分析了小麦产量、产量构成因素,以及成熟期氮磷钾积累分配利用和需求特征。结果表明,与国外其他品种相比,CIMMYT品种的籽粒产量、穗粒数、千粒质量以及氮、磷、钾生理效率分别显著提高21.3%,39.1%,26.4%,33.2%,22.6%,36.1%,中国小麦品种分别提高10.5%,18.1%,24.3%,29.4%,12.1%,24.3%,但二者的穗数,茎叶氮、磷、钾积累量,百千克籽粒需氮磷钾和干物质量均显著降低,且CIMMYT品种的增降幅均高于中国品种。同一地理来源下高产品种较低产品种,中国品种的产量、穗数、穗粒数和生物量分别显著提高122.4%,38.7%,39.3%和96.1%,CIMMYT品种的产量、穗数和生物量分别显著提高97.6%,68.2%和71.7%,国外其他品种的产量、穗数、穗粒数、千粒质量和生物量分别显著提高157.2%,33.0%,43.6%,35.9%和76.4%;中国品种的地上部和籽粒氮磷钾积累量分别显著提高98.8%,101.0%,83.7%和118.8%,104.7%,131.2%,氮磷钾吸收效率显著提高93.6%,84.6%,70.3%,籽粒氮磷钾含量形成的养分需求量显著提高102.8%,109.5%,75.9%,但百千克籽粒需钾、干物质量显著降低16.8%,11.1%;CIMMYT品种的氮磷钾吸收效率显著提高68.5%,71.4%,63.6%,籽粒氮磷钾含量形成的养分需求量显著提高79.2%,81.7%,76.5%,但百千克籽粒需氮、磷量分别显著降低10.7%,10.3%;国外其他品种的氮磷钾生理效率显著提高34.7%,30.2%,60.6%,籽粒氮磷钾含量形成的养分需求量显著提高73.0%,110.8%,52.1%,但百千克籽粒需氮、磷、钾、干物质量显著降低26.7%,23.6%,36.8%,24.7%。综上,不同地理来源小麦品种的产量及其氮磷钾吸收利用特征多表现出了显著差异,CIMMYT品种具有较高的穗粒数、千粒质量、收获指数、籽粒氮积累量、磷钾生理效率,国外其他品种具有较高的穗数、茎叶氮磷钾积累量、地上部氮钾积累量、氮钾吸收效率、百千克籽粒需干物质和氮磷钾量,中国品种的多数指标居于二者之间。同一地理来源高产品种较低产品种提高了产量构成因素、收获指数和氮磷钾吸收效率,但籽粒氮磷钾含量形成的养分需求量也显著提高,在以高产高养分含量为目标的生产体系中应适当增加氮磷钾投入量。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荆奇  戴廷波  姜东  曹卫星  孙传范  
以 4 0个主栽小麦品种 /品系为材料 ,研究了不同基因型小麦籽粒干物质与氮素的来源及累积转运过程 ,分析了氮素累积转运的基因型差异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反应。结果表明 ,不同环境下小麦植株干物质与氮素的积累与转运差异明显 ,籽粒蛋白质含量不同的小麦基因型 ,植株氮素与干物质的积累与分配过程有显著的差异。干物质与氮素的再分配是同步进行的 ,籽粒蛋白质含量与花后合成氮素的再分配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r =0 6 375 ) ,而籽粒产量的提高有赖于花后植株氮素吸收合成能力及光合能力的增强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周文涛  龙文飞  戴炜  傅志强  
为了探讨"早水晚用"节水条件下不同水稻种植方式增苗节氮对双季晚稻氮素利用的影响,进行了人工移栽、抛秧、机插秧的种植方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水稻主要生育时期单株氮素积累量随时间的增长呈逐渐增加的趋势。水稻不同阶段单株氮素积累量占全生育期总积累量的比例从大到小排序为分蘖-齐穗期(25.18%~68.01%)、播种-分蘖期(23.47%~58.47%)、乳熟-成熟期(5.39%~27.25%)、齐穗-乳熟期(0.52%~12.51%),单株氮素积累量的影响从大到小的排序为分蘖-齐穗期(148.28~(**))、乳熟-成熟期(105.05~(**))、播种-分蘖期(71.65~(**))、齐穗-乳熟期(57.26~(**));水稻茎鞘、叶片氮素积累量占植株总生物量比例(含氮率)随水稻的生长总体呈降低的趋势,氮素积累量则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齐穗期达到最大;穗部氮素含氮率随水稻的生长总体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氮素积累量呈逐渐增加的趋势;产量与乳熟期单株氮素积累量呈显著正相关(0.87~*),与分蘖-齐穗期和齐穗-乳熟期2个阶段单株氮素积累量呈不显著正相关,与成熟期穗部含氮率呈不显著负相关。成熟期不同处理间的植物氮素吸收积累量以及水稻叶片、茎鞘、穗部含氮率以早稻旋耕人插人收+晚稻免耕抛栽机收+增苗节氮这种处理方式最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修文雯  陈传晓  田晓东  刘鑫  张怡明  李少昆  张凤路  
试验于2010-2011年在河北农业大学温室内进行。以我国20世纪50年代以来6个玉米主推品种-白鹤、吉单101、中单2号、掖单13、郑单958和先玉335为材料,在充足灌水条件下,研究了玉米品种更替过程中成熟期单株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当代紧凑型品种叶片功能期长,干物质积累总量较大;随品种年代的递进,玉米单株光合产物转移率逐渐提高、果穗干物量和分配比例逐渐增加;1950-1980年品种单株根系质量逐渐增大,但1980年后品种根系质量趋向于减小。相对较小的根系减少了冗余生长,降低了光合产物的消耗。与早期品种相比,当代品种具有较大的叶面积指数和较少的冗余消耗,因而收获指数提高。本...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吕小红  陈温福  宋玉婷  全革  
以穗型直立的紧凑型水稻品种沈农07425和穗型弯曲的松散型水稻品种秋光为材料,在不同氮素水平下研究两种株型品种的土壤硝化-反硝化作用强度。结果表明,施氮条件下不同株型品种的土壤硝化作用强度存在差异,紧凑型沈农07425施氮处理的硝化作用强度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强,最大值为齐穗期高氮处理,分别较低氮、中氮处理及PK和CK处理高18.87%、16.53%、60.29%和56.60%;而松散型秋光施氮处理以分蘖期低氮的硝化作用强度最大,较中氮、高氮处理高13.32%和3.05%,但比PK和CK处理小21.27%和27.37%。施氮条件下紧凑型沈农07425与松散型秋光的反硝化作用强度表现一致,施氮水平越...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荣湘民  刘强  彭建伟  朱红梅  陈静彬  
为探讨不同水稻品种在不同栽培条件下根系特征的差异 ,加速高蛋白水稻品种的选育与合理栽培 ,于 1999至 2 0 0 0年进行了田间小区试验 .结果表明 :高蛋白水稻品种 (组合 )湘早籼 2 4号和威优 5 6根系的干重、α 萘胺氧化力、7种金属养分离子的吸收量在水稻 5个生育时期均明显高于对照湘早籼 13号、中优早 81号和金优 974 .三壮三高栽培法可明显促进水稻根系的生长 ,提高水稻根系的α 萘胺氧化力和金属养分离子的吸收量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高扬  刘化龙  杨亮  臧家祥  刚爽  赵宏伟  
试验以超级稻品种松粳9号和常规稻品种松粳6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寒地粳稻不同群体条件下干物质积累规律,探讨了插秧密度对干物质积累以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插秧密度范围内,松粳6号和松粳9号群体干物重、茎鞘物质输出率和茎鞘物质运转率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但是,当群体密度过大时反而降低。收获指数与抽穗期的稻穗干重和成熟期的整体干重呈显著正相关,与成熟期的稻穗干重呈极显著正相关;茎鞘物质输出率与成熟期稻草干重和稻穗干重呈显著正相关,与成熟期整株干重呈极显著正相关;茎鞘物质运转率与成熟期稻穗干重和整株干重分别呈显著和极显著正相关。在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地区,松粳6号和超级稻松粳9号的最适插秧密度...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元财  王术  吴晓冬  王祥九  刘向英  王德伟  
研究了肥水条件对不同类型水稻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产量与总干物质积累量显著正相关,杂交稻抽穗后的物质积累优势明显,而高产常规粳稻抽穗前干物质净积累量较大;肥水充足能促进干物质的再分配,增加籽粒产量,肥水不足会对干物质的输出产生抑制作用;水稻叶片的干物质输出和转换率高于茎鞘,对产量贡献较大;直立穗型品种叶片及茎鞘的干物质输出能力均较强,对高产有利。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周勇  黄世君  李乾安  魏应海  曾松  杨建刚  郑英  
选用3个具有高产潜力的大穗型品种冈优188、金优188和菲优188与汕优63对照种植,在不同生育时期测量各器官的干物质积累量。研究结果表明:大穗型品种总干物质积累量为2251.91~2395.60 g·m-2,比对照高11.05%~18.15%,且70%以上的干物质在始穗前积累,具有较高的物质生产和积累优势;籽粒产量与总干物质积累量呈显著正相关(r=0.990*);大穗型品种生物产量高,中后期叶片和茎秆干物质积累量(486.29,330.40 g·m-2)平均比对照高30.99%和25.37%,茎叶干物质转化率低,功能叶持绿期长,穗部干物质积累量大(1379.80 g·m-2),超过对照17....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马群  杨雄  李敏  李国业  张洪程  戴其根  霍中洋  许轲  魏海燕  高辉  
【目的】研究不同氮肥群体最高生产力水稻品种间物质生产积累特性之间的差异。【方法】以长江中下游地区有代表性的50个早熟晚粳品种为供试材料,设置7个氮肥群体(0、150.0、187.5、225.0、262.5、300.0、337.5 kg.hm-2),得出各品种在这7个氮肥群体下出现的最高生产力及其对应施氮水平,将该最高生产力定义为氮肥群体最高生产力。根据各品种的氮肥群体最高生产力将50个供试材料分成4个生产力等级:低层水平(氮肥群体最高生产力≤9.00 t.hm-2)、中层水平(9.00 t.hm-2≤氮肥群体最高生产力≤9.75 t.hm-2)、高层水平(9.75 t.hm-2≤氮肥群体最高生...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宋彪  徐凯悦  MUNEER Muhammad Atif  吴肇正  庄木来  林红梅  郭九信  吴良泉  苏达  
为了明确总酚、总黄酮及植酸在柚果果皮和果肉中的分布与积累特征,以平和县15个柚品种为供试材料,分别于果实膨大期和成熟期取样,对果实不同部位(果皮和果肉)总酚、总黄酮及植酸相对含量和积累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蜜柚果实富含总酚和总黄酮,而植酸含量相对较低;总酚、总黄酮及植酸相对含量和积累量在果皮和果肉上存在显著的品种差异;果皮中总酚、总黄酮及植酸在平均相对含量和积累量上都显著高于果肉;不同生育期中,成熟期总酚及总黄酮(果皮和果肉)平均相对含量和积累量较膨大期升高,而植酸则呈现降低趋势。综上,柚果皮总酚及总黄酮积累量在成熟期表现最高,是良好的果皮深加工及酚类物质提取来源。研究结果可为柚果品质改良以及食品加工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苏光麒  尹勇  李昆  张辉  刘红兵  代天飞  
大田条件下与盆栽试验相比具有更多的不可控因素。本文选择几种已经报道有效且简便易行的镉污染钝化修复技术,在四川省典型区域大田栽培条件下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在土壤镉轻度污染的LZ地区,稻米镉含量也较低,且均低于GB2762-2012标准限值,各处理与常规处理间稻米镉含量未表现出较明显差异。在土壤镉含量中、重度污染的GH和XC地区,施用调理剂处理和石灰处理,稻米镉含量下降20%~60%,2种处理方式效果相当;相对常规处理,施用有机肥处理的稻米镉含量有增有减,其原因尚待进一步探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