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82)
- 2023(4718)
- 2022(3900)
- 2021(3614)
- 2020(3088)
- 2019(6756)
- 2018(6517)
- 2017(12511)
- 2016(7003)
- 2015(7486)
- 2014(7404)
- 2013(7328)
- 2012(7014)
- 2011(6400)
- 2010(6273)
- 2009(5689)
- 2008(5679)
- 2007(5167)
- 2006(4445)
- 2005(4125)
- 学科
- 济(24848)
- 经济(24808)
- 管理(18561)
- 业(18504)
- 企(15243)
- 企业(15243)
- 方法(11903)
- 数学(10263)
- 数学方法(10120)
- 学(9629)
- 财(7442)
- 中国(6675)
- 农(6110)
- 制(5690)
- 业经(5192)
- 技术(4761)
- 融(4737)
- 金融(4737)
- 务(4729)
- 财务(4723)
- 银(4708)
- 财务管理(4706)
- 银行(4680)
- 企业财务(4585)
- 行(4491)
- 贸(4292)
- 贸易(4290)
- 理论(4243)
- 易(4188)
- 农业(4169)
- 机构
- 大学(103256)
- 学院(100710)
- 研究(41841)
- 济(37127)
- 经济(36289)
- 管理(33153)
- 科学(30163)
- 中国(29830)
- 理学(28941)
- 理学院(28487)
- 农(28087)
- 管理学(27712)
- 管理学院(27551)
- 所(24111)
- 农业(23039)
- 京(22622)
- 研究所(22425)
- 业大(20742)
- 中心(17816)
- 财(17710)
- 江(15720)
- 院(15334)
- 省(14838)
- 室(14606)
- 农业大学(14339)
- 财经(14063)
- 北京(13883)
- 业(13546)
- 实验(13293)
- 科学院(13266)
- 基金
- 项目(73063)
- 科学(56359)
- 基金(54119)
- 家(51992)
- 国家(51629)
- 研究(44383)
- 科学基金(41790)
- 自然(30838)
- 自然科(30199)
- 自然科学(30182)
- 自然科学基金(29682)
- 省(28374)
- 基金项目(28063)
- 社会(27497)
- 社会科(25972)
- 社会科学(25961)
- 划(25813)
- 资助(23117)
- 教育(20401)
- 重点(17823)
- 计划(17475)
- 部(15865)
- 科技(15661)
- 发(15617)
- 创(15273)
- 科研(15227)
- 编号(14830)
- 创新(14400)
- 业(14378)
- 专项(13332)
共检索到1497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克俭
本文研究了中国对虾经锌和氨氮的毒性作用后肝胰脏内部结构发生的变化和损伤。结果表明,当锌和氨氮的不同浓度试验液对对虾经不同时间的中毒试验后,构成对虾肝胰脏肝小管的细胞组成、肝小管结构等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和损伤。在低浓度的锌和氨氮试验液的毒性作用下,构成肝小管管壁的分泌细胞增多,吸收细胞减少,且分泌细胞内形成较多的分泌小泡;当经高浓度的试验液作用后,不但肝小管管壁内的吸收细胞减少,分泌细胞增多及产生大量分泌小泡,而且因分泌细胞的破裂解体导致部分肝小管损伤或破坏。文中并就对虾肝胰脏在锌和氨氮的毒性作用下发生的变化与肝胰脏自身的解毒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李建 姜令绪 王文琪 杨宁 王仁杰 隋义先
本文主要研究了氨氮和硫化氢对日本对虾(Penaeus japonicusBATE)幼体的毒性作用。浓度梯度按等对数间距设置,半致死浓度采用直线内插法进行计算。实验结果表明:氨氮和硫化氢对日本对虾幼体的毒性作用显著(F>F0.05),随着浓度的增加,各期幼体的死亡率明显升高;对各期幼体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毒性作用,无节幼体对两种毒性物质的耐受性强于蚤状幼体,但是小于糠虾幼体和仔虾的耐受性。氨氮和硫化氢对日本对虾蚤状幼体、糠虾幼体和仔虾的安全浓度分别为:0.295,0.0430;0.724,0.0553;1.072,0.0705mg/L。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汝少国 李永祺 姜明 刘晓云
通过对0.10mg/L久效磷处理的中国对虾细胞超微结构的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表明:1.中毒的肝胰脏细胞内质网严重水肿、扩张、囊泡化,片层结构水肿;线粒体内嵴局部瓦解;肝管微绒毛出现空缺区域及药物中毒的退化结构;脂滴电子密度不匀。2.中毒的肌肉细胞肌原纤维萎缩、间隔增大,肌浆网水肿、扩张,部分肌浆网膜破裂,线粒体内嵴膨胀,细胞质中出现中毒坏死巢。
关键词:
久效磷,中国对虾,超微结构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李永 杨其彬 苏天凤 周发林 杨丽诗 黄建华
采用生物毒性实验方法研究了氨氮对斑节对虾的急性毒性作用,结果表明:毒性效应与氨氮浓度和中毒时间呈正相关,在海水温度为30℃,pH为8,盐度为34.5条件下,氨氮对斑节对虾24 h、48 h、72 h、96 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52.63 mg/L、39.68 mg/L、31.65 mg/L、29.94 mg/L,安全浓度为2.99mg/L,对应的非离子氨分别为3.23 mg/L、2.43 mg/L、1.94 mg/L、1.84 mg/L,安全浓度为0.18 mg/L。并在浓度为29.94 mg/L氨氮胁迫下,对斑节对虾免疫指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96 h内斑节对虾血清中免疫指标变化为...
关键词:
斑节对虾 氨氮 免疫指标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王娟 曲克明 刘海英 李健 马德林
研究了正常溶氧(5.5~6.0 mg/L)和过饱和溶氧(10~12 mg/L)条件下亚硝酸盐和氨氮对中国对虾的急性毒性效应。试验结果表明,正常溶氧条件下,亚硝酸盐对中国对虾的48 h LC_(50)值和96 h LC_(50)值(95%可信限)分别为69.43 mg/L(58.53~82.36 mg/L),43.80 mg/L(37.57~51.06 mg/L),非离子氨对中国对虾的48 h LC_(30)值和96h LC_(50)值(95%可信限)分别为1.36 mg/L(1.15~1.61 mg/L)和0.98 mg/L(0.83~1.16 mg/L);而过饱和溶氧条件下亚硝酸盐对中国对虾...
关键词:
亚硝酸盐 非离子氨 中国对虾 急性毒性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邹礼根 刘超
采用霍恩氏法进行对虾保鲜剂对小白鼠的急性毒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对虾保鲜剂对雌雄小鼠半数致死量(LD50值)>10g/kg体重,毒性分级属实际无毒级。在加与不加代谢活化系统(S-9)的条件下,利用4个组氨酸营养缺陷型鼠伤寒沙门氏菌菌株(TA97、TA98、TA100、TA102),采用平板渗入进行鼠伤寒沙门氏菌哺乳动物微粒体酶试验(Salmonella typhimurium mammals microsomal enzyme test,Ames),研究对虾保鲜剂的致突变作用,结果表明:对虾保鲜剂对4个菌株诱发的回变菌落数与阴性对照组的回变菌落数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均未超过阴性对...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贤德 孙成波 王平 古文光 阮德雄 黄海立
研究不同盐度条件下亚硝酸氮(NO2--N)对斑节对虾的急性毒性,为不同盐度条件下亚硝酸氮的调控提供依据。采用常规生物毒性实验方法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盐度为25的条件下,24h LC50、48h LC50、72h LC50和96h LC50分别为91.4,69.1,56.5,43.5mg·L-1;盐度为20的条件下,分别为59.1,53.1,41.0,36.8 mg·L-1;盐度为15的条件下,分别为35.5,31.1,21.5,14.3mg·L-1;盐度为10的条件下,分别为22.1,18.4,16.0,14.2mg·L-1;盐度为5条件下,分别为12.4,7.1,3.6,0.2mg·L-1;...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刘飞 李小龙 赵强忠 赵谋明
监测并分析了单独或组合加入光合细菌、益生菌(酵母与乳杆菌)和芽孢杆菌后,对虾养殖池凌晨水体中氨氮和亚硝酸氮的变化。试验分为6组,即3个单独添加组(益生菌组、芽孢杆菌组、光合细菌组)和3个组合添加组(光合细菌与芽孢杆菌组、益生菌与芽孢杆菌组、光合细菌与益生菌组)。结果表明,添加微生物制剂后,益生菌组、芽孢杆菌组、光合细菌与芽孢杆菌组、益生菌与芽孢杆菌组池塘水体中总氨氮水平提高了41%~99.8%;而光合细菌组、光合细菌与益生菌组无显著性变化,但亚硝酸氮水平有所升高(107%~210%)。单独添加组水体中总氨氮水平的变化强弱顺序为芽孢杆菌>益生菌>光合细菌,组合添加组为芽孢杆菌与益生菌组>芽孢杆菌...
关键词:
微生物制剂 对虾养殖 氨氮 亚硝酸氮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廖永岩 王海云 陈禄芝
用氯化铵和曝气自来水设置0(对照)、40、80、120、160、200、240 mg/L共7个氨氮质量浓度梯度,进行96 h的氨氮对(12±1.6)g合浦绒螯蟹(Eriocheir hepuensis)存活和摄饵影响的急性毒性实验。结果显示:96 h40 mg/L氨氮质量浓度组蟹存活率(100%)与对照组(0 mg/L)差异不显著,但80 mg/L以上质量浓度组与对照组(0 mg/L)蟹存活率差异显著(P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孟振 张鸿丽 刘新富 姜勇 贾玉东 刘滨 曲江波 徐荣静
本研究采用96h半静态毒性实验方法,研究了氨氮对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幼鱼的急性毒性效应和血浆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水温为(19.0±0.5)℃、pH为7.85、盐度为29.5和溶解氧为(7.8±0.2)mg/L的环境条件下,平均体重为(163.90±15.31)g的大菱鲆幼鱼,总氨(TAN)和非离子氨(NH_3-N)96h的半致死浓度(LC_(50))分别为39.73和0.64mg/L。氨氮浓度、暴露时间及二者交互作用对血浆肾上腺素(EPI)、皮质醇(Cortisol)、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碱性磷酸酶(AKP)和血糖(GLU)含量/活性都存在显著影响;血浆EPI、SOD、GSH、AKP和GLU随氨氮浓度升高响应时间提前,EPI、皮质醇、AKP和GLU随暴露时间延长总体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致死高浓度胁迫(TAN浓度70.96和84.11 mg/L)下,血浆SOD和GSH在胁迫期(12 h)内快速升高,GLU快速升高(4 h)后急剧降低(12 h),暗示氨氮急性致死的原因与氧化应激损伤、生理代谢紊乱和呼吸功能受损有关。本结果可为大菱鲆大规格幼鱼的养殖管理和行为数值模拟提供基础资料。
关键词:
大菱鲆 氨氮急性胁迫 血浆生理指标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李波 樊启学 张磊 方巍 杨凯 孙存军 沈志刚 杨磊 周华
在高溶氧(10.77±0.40)mg/L、中溶氧(6.89±0.33)mg/L和低溶氧(3.45±0.54)mg/L水平下,研究了氨氮和亚硝酸盐对黄颡鱼急性毒性效应。结果显示:高溶氧水平下,氨氮和亚硝酸盐对黄颡鱼的96 h-LC50值(95%可信区间)分别为148.1 mg/L(125.03~172.37 mg/L)、206.52 mg/L(164.25~246.23 mg/L);在中等溶氧水平下,氨氮和亚硝酸盐对黄颡鱼的96 h-LC50值(95%可信区间)分别为106.69 mg/L(89.92~123.70 mg/L)、145.77 mg/L(116.77~174.77 mg/L);而低...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王志铮 吕敢堂 许俊 钟爱华
2004 年8 月在浙江华兴海水种苗有限公司以养殖日龄40 d 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vannamei)幼虾作为实验动物,开展了Hg2+、Zn2+、Cr6+对凡纳滨对虾幼虾的急性毒性和加和等毒性强度联合毒性试验。结果表明,Hg2+对凡纳滨对虾幼虾24、48、72、96 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0. 415、0 .357、0 .264、0 .209 mg/L;Zn2+对凡纳滨对虾幼虾24、48、72、96 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35. 362、22 .709、17 .041和13 .569 mg/L;Cr6+对凡纳滨对虾幼虾24、48、72、96 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4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侯丽萍 马广智
以草鱼种为实验材料 ,研究了重金属镉与锌对草鱼种的急性毒性和联合毒性效应。联合毒性效应评价采用了Marking联合指数相加法。实验结果表明 ,镉对草鱼种的毒性大于锌。镉对草鱼种的 2 4小时、4 8小时、96小时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 5 86mg/L、4 5 3mg/L、3 4 9mg/L ;锌对草鱼种的 2 4小时、4 8小时、96小时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 8 18mg/L、7 36mg/L、5 73mg/L。镉与锌对草鱼种的安全浓度分别为 0 81mg/L、1 79mg/L。联合实验结果表明 ,镉与锌对草鱼种的联合毒性在 2 4小时、4 8小时AI
关键词:
镉 锌 急性毒性作用 联合毒性作用 草鱼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蒋琦辰 顾曙余 张文逸 张呈祥 冯晓庆 谭红月 杨家新 黄文婷 李枫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结合生物酶和代谢产物测定,研究了氨氮急性胁迫对红螯光壳螯虾幼虾代谢及免疫系统的毒性影响及其毒后恢复情况。实验首先进行3 d的氨氮胁迫,取样后剩余虾移入曝气自来水进行7 d的毒后恢复实验。结果表明,3 d氨氮胁迫后,肌肉ACP、AKP、SOD活性表达均受到显著影响,随着氨氮浓度的升高酶活性分别降低,最高浓度组(16 mg/L)降低为对照组的76%、68%和62%。线粒体MnSOD、胞外Cu/ZnSOD的mRNA表达量也随着氨氮浓度增加而下降,最高浓度组降低至对照组的69%和68%。CAT、GPX活性以及GPX和GST的mRNA表达量变化不显著。肝胰腺中可溶性蛋白和甘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