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27)
2023(14106)
2022(11741)
2021(10584)
2020(8821)
2019(19886)
2018(19383)
2017(37047)
2016(19674)
2015(22124)
2014(22172)
2013(22124)
2012(21034)
2011(19404)
2010(20325)
2009(19449)
2008(18541)
2007(16840)
2006(15478)
2005(14484)
作者
(59038)
(49378)
(49257)
(46770)
(31600)
(23661)
(22337)
(19121)
(18925)
(17830)
(16896)
(16628)
(16126)
(15798)
(15525)
(15226)
(14537)
(14212)
(14184)
(13894)
(12737)
(12232)
(11977)
(11349)
(11260)
(11136)
(10913)
(10633)
(10211)
(9682)
学科
(110319)
经济(110227)
管理(56536)
(54528)
(44011)
企业(44011)
方法(38719)
数学(33900)
数学方法(33419)
中国(33242)
地方(30302)
(27994)
金融(27994)
(25994)
银行(25979)
(25283)
(24788)
业经(23279)
(20639)
(20220)
(19168)
地方经济(17582)
农业(17195)
(16318)
贸易(16299)
(15683)
产业(15184)
环境(15046)
(14974)
理论(14705)
机构
学院(294827)
大学(292614)
(135220)
经济(132555)
管理(109139)
研究(107147)
理学(92333)
理学院(91281)
管理学(89524)
管理学院(88979)
中国(87175)
(62700)
科学(62495)
(60635)
(55037)
中心(49475)
研究所(49376)
财经(47382)
(46725)
(45900)
经济学(43212)
(42703)
北京(40552)
业大(39278)
经济学院(38579)
(38521)
师范(38138)
(37924)
(37590)
农业(36026)
基金
项目(185785)
科学(146865)
研究(136631)
基金(134214)
(116321)
国家(115365)
科学基金(98877)
社会(89460)
社会科(85206)
社会科学(85187)
(73675)
基金项目(69170)
教育(61540)
自然(61155)
(60584)
自然科(59702)
自然科学(59690)
自然科学基金(58601)
资助(56796)
编号(54016)
(46205)
成果(44266)
重点(42248)
(40694)
课题(38684)
(38683)
发展(37763)
国家社会(37675)
(37168)
创新(36211)
期刊
(160757)
经济(160757)
研究(94919)
中国(65346)
(45221)
管理(44086)
(43936)
学报(42791)
(42588)
金融(42588)
科学(40593)
大学(32734)
学学(30793)
教育(29778)
农业(29286)
技术(27440)
经济研究(26844)
财经(24821)
业经(24707)
(21678)
问题(20532)
统计(17456)
技术经济(17252)
(16272)
(15816)
(15433)
国际(15124)
世界(15007)
决策(14239)
商业(14199)
共检索到4753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盘锦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本文试图就辽宁省盘锦市的产业锁定与金融锁定作个案研究 ,探讨资源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金融的相应职能。文章认为 :第一 ,锁定效应是资源型经济的突出特征 ;第二 ,通过对资源禀赋的探讨 ,可以寻找到反锁定安排的“产业可行集” ;第三 ,适当的金融支持是可以起到通过关键性资源配置引导产业结构变迁作用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飞翔  黎开颜  刘佳  
改革开放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举世瞩目的成就,与此同时,中国东中西三大地区不平衡发展的格局并没得到改变。本文在建立开放条件下的要素投入锁定效应模型基础上,通过计量分析1990~2005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阐述了锁定效应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途径,发现由于要素投入锁定效应的存在导致了东中西部地区发展的不平衡,而改革开放则进一步加剧了要素的锁定效应。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汉飞  
我国资源型城市面临严峻的经济发展压力,其产业结构、财源结构、城镇体系、文化生态呈现强烈的"锁定"特征。破解资源型城市锁定性发展困局的对策是,建立景气预警机制,及时规划城市转型,不要等枯竭了才转型;依靠科学决策,发挥政府在城市转型中的主导作用,创造城市转型大环境;建设长效机制,实现城市转型发展的良性循环;从实际出发,顺利启动产业转型,避免产业发展被边缘化的危机;广开财源,多渠道解决城市经济转型的启动资金;以社会稳定为目标,重塑区域文化,实施创新驱动策略,走创新发展之路。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史修松  刘军  
大企业利用资金、技术、组织与市场优势扩大规模与经营范围产生规模效应,利用大量产品与企业网络实现技术传播与扩散推动整个国家经济发展。文章以2002-2013年中国500强企业为样本,采用动态面板数据和系统广义矩方法研究大企业规模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500强企业规模与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负效应,当选择较为发达的经济省份进行回归时发现这种负效应作用更加明显。分析认为大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溢出实现地区经济收敛,同时由于组织惯性与技术垄断导致技术锁定而产生"大企业陷阱",对地区经济增长产生负效应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洪  
本文阐述了广东省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八种锁定效应,指出广东省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多种主观性、客观性因素长期锁定的综合结果。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广东省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七种解锁路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鞠齐  
“锁定”是企业有意识地诱导客户向企业投入专用资产 ,以提高客户的退出成本 ;“自我锁定”是企业自愿向客户提供“人质” ,目的是使客户能够相信企业向客户作出的有保证的承诺。“锁定”和“自我锁定”在中国企业实施CRM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们各自的策略分别是 :“锁定”策略包括免费或低价培训、低价渗透、以“搜寻商品”推动“经验商品”和产品升级补偿 ;“自我锁定”策略包括产品质量、产品售后服务、长期契约不履约和企业跨区域经营。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吕雪梅  张晓青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张慧  张剑渝  
新兴的互联网金融为金融消费者提供了一条与传统银行相异的金融服务购买渠道,推动了金融消费者从传统银行业中的分流趋势。本研究关注消费者购买金融服务的渠道从传统银行业转向互联网金融这一渠道迁徙过程,基于迁徙理论、创新扩散与抵制理论提出并检验了影响金融消费者渠道迁徙的两大机制:锁定效应及驱动效应。对414名金融消费者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现状满意是锁定效应中的中介变量;(2)创新准备是驱动效应中的中介变量;(3)金融消费者对互联网金融的创新风险感知直接正向影响其拒绝迁徙行为。这一研究结论丰富了渠道迁徙的相关理论,并对传统银行业和互联网金融业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罗亮森  牛玉莲  
伴随经济的发展,资源型城市依赖资源及原材料初加工产品价格上升与产能扩张支撑经济增长的风险逐步加大,转变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迫在眉睫。低碳经济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其发展特征和目的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了一条新的有效途径,而在此过程中,金融的作用不可忽视。本文论述了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中低碳经济发展和金融的支持效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金融支持城市低碳发展的路径选择。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郭丕斌  李丹  周喜君  
煤炭资源型经济转型对于煤炭资源型区域可持续发展和改善我国雾霾天气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基于演化经济学理论,运用技术经济范式分析框架对煤炭资源型经济转型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阻碍煤炭资源型经济转型的根本原因在于能源技术锁定状态,转型的出路在于通过能源技术创新转变能源消费结构,并从国家战略、能源技术创新和创新政策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黎开颜  陈飞翔  
本文从锁定效应的视角来分析对外开放对中国技术水平发展的影响。在一个新古典配置模型基础上,本文说明我国在开放进程中技术水平的发展具有路径依赖性,并以高技术产业1996~2006年的数据为样本,运用数据包络方法测量高技术产业技术进步、技术效率、技术变化等指标,揭示技术密集型产业中存在的技术变化锁定特征。本文通过建立计量模型,分时段对比研究深化开放时期高新技术产业锁定效应的传导机制,发现人力资本和研发资本是技术变化锁定的主要影响途径,这两类要素资源质的提高将有利于我国摆脱开放中锁定效应的影响。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丁俊峰  
通常中国经济治理存在这样的习惯思维,即无论宏观还是微观层面的问题,均希望通过制度修正或降低制度门槛乃至政策倾斜以应之,对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也不另外。本文通过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实质的审视,得出非制度视角的结论,并推介中小企业融资的良性自增强机制路径。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钺  
立足于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深入分析数字经济推动我国产业发展低端解锁的内在机理,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对中国产业发展低端锁定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研究发现,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能够直接推动我国产业发展的低端解锁;数字经济通过促进要素结构升级、提升技术创新水平、提高交易效率,间接推动我国产业发展的低端解锁;数字经济能够显著促进全国、东部和中部地区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以及高端服务业的发展,而这一效应在西部地区并不显著;在考虑不同的估计方法和模型的内生性之后,上述结论依然具有稳健性。本文研究为进一步促进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更好利用数字经济推动我国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启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茹慧超   邓峰  
数字技术研发应用推动创新内涵嬗变。考虑到数字技术创新潜藏逆向锁定风险,基于技术路径依赖理论,结合2011—2021年中国上市公司数字技术专利申请数据,采用非径向超效率SBM方法测度我国数字技术锁定,检验数字技术锁定对数字经济发展的侵蚀效应。研究发现:(1)数字技术锁定对数字经济发展存在显著侵蚀效应,且该影响遵循“显著侵蚀—侵蚀效果收敛—侵蚀效果强化”这一非线性轨迹;(2)受技术空间扩散影响,数字技术锁定对数字经济发展具有“邻地侵蚀”效应;(3)与内部技术引进相比,外部技术引进能显著打破数字技术逆向锁定演进轨道,处于弱制度创新环境的地区通过技术模仿遏制数字技术锁定的边际收益更高;(4)技术消化吸收对数字技术锁定的遏制效果在区域间存在非对称性特征,知识产权保护能为知识吸收和数字技术成果转化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研究结论可为数字经济时代下化解数字逆向锁定风险、突破“数字锁定枷锁”提供策略指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孙阁斐  
本文基于A股市场商贸流通企业的纵向面板数据,分析了市场分割对流通企业创新发展、高质量全要素发展的双重低端锁定效应。研究发现:市场分割对流通企业创新和全要素生产率均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并且这一负向效应对民营流通企业的影响更大。据此,提出打破隐性地方保护主义、加速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畅通流动、充分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改善创新环境、加强市场竞争、推进创新赋能的高质量发展,落实不同流通企业的同等市场竞争地位、为民营流通企业提供更多金融支持等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