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78)
2023(4778)
2022(3987)
2021(3632)
2020(3087)
2019(6769)
2018(6480)
2017(12002)
2016(5943)
2015(6449)
2014(5461)
2013(5397)
2012(4743)
2011(4234)
2010(4453)
2009(4266)
2008(4276)
2007(3905)
2006(3453)
2005(3100)
作者
(16601)
(14193)
(13718)
(12743)
(8790)
(6644)
(6008)
(5262)
(5201)
(5019)
(4734)
(4551)
(4489)
(4462)
(4343)
(4293)
(4175)
(3997)
(3956)
(3836)
(3524)
(3336)
(3320)
(3201)
(3129)
(3062)
(3041)
(3004)
(2875)
(2764)
学科
管理(24252)
(24006)
(22596)
经济(22580)
(22265)
企业(22265)
技术(10593)
技术管理(8714)
方法(7302)
中国(6879)
业经(6063)
供销(5964)
(5964)
数学(5632)
(5520)
数学方法(5511)
(5490)
(4955)
(4566)
(4517)
贸易(4512)
(4460)
银行(4444)
理论(4440)
(4380)
(4320)
地方(4208)
(4155)
金融(4154)
关系(3906)
机构
学院(78750)
大学(78476)
(33037)
经济(32506)
管理(31299)
研究(28402)
理学(26814)
理学院(26521)
管理学(26032)
管理学院(25855)
中国(21237)
科学(17393)
(16877)
(14481)
(14328)
研究所(13044)
(12825)
(12429)
中心(12158)
业大(11785)
(11098)
财经(11014)
北京(10740)
经济学(9944)
(9926)
(9921)
农业(9892)
(9439)
师范(9349)
技术(9046)
基金
项目(54897)
科学(43691)
基金(39717)
研究(39165)
(35711)
国家(35445)
科学基金(30531)
社会(25822)
社会科(24625)
社会科学(24618)
(22307)
基金项目(20164)
自然(19529)
自然科(19183)
自然科学(19173)
自然科学基金(18848)
(18160)
教育(17117)
资助(15656)
(14698)
编号(14210)
创新(13998)
重点(12459)
(12159)
国家社会(11209)
(11140)
成果(11139)
(10697)
(10681)
课题(10617)
期刊
(36226)
经济(36226)
研究(24526)
中国(18567)
管理(14967)
学报(13448)
科学(12747)
(11526)
(11472)
大学(10554)
学学(9784)
教育(9465)
技术(8789)
农业(7418)
(7118)
金融(7118)
经济研究(6884)
业经(6451)
科技(6094)
财经(5359)
(4852)
技术经济(4844)
(4708)
(4293)
商业(4144)
(4015)
问题(3992)
(3863)
业大(3653)
图书(3622)
共检索到1242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沈瑞清  商鸿生  查仙芳  
【目的】发现链格孢属新种资源,以丰富生物多样性研究,为植物病害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实地考察、分离培养和鉴定的方法,与我国和世界已经发现的链格孢属的种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得到的链格孢属新种沙棘链格孢不同于已发现链格孢属种之处主要在于,其孢子深褐色,长倒棒形,一些孢子近圆柱形,只在孢身与喙处才收缩。【结论】沙棘链格孢与已报道的种在孢子颜色、形状等方面均不同,是一链格孢属新种。研究的模式标本(PSNXAAFS19785)保存在宁夏农林科学院植物病害标本室。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沈瑞清  商鸿生  查仙芳  南宁丽  王宽仓  
报道了链格孢属一新种——四合木链格孢,其寄生于四合木上,引起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与梨形链格孢的区别在于喙较短,孢子分隔处缢缩明显。模式标本保存在宁夏农林科学院植物病害标本室(PSNAAFS356608)。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林英任  刘和云  黎志  梁师文  余盛明  王莉彬  
本文报道在安徽省黄山风景区黄山松上发现的小鞋孢盘菌属(斑痣盘菌目)一新种──中华小鞋孢盘菌(SoleellachinensisY.-r.Lin,Z.Li&S.-m.Yusp.nov.)。对该种作了拉丁文及汉文描述和图解。主模式标本保藏于安徽农业大学森林保护教研室。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郭尚  周林  徐莉娜  李艳婷  南晓洁  
【目的】在山西雁北地区沙棘树腐木上采集到了野生嗜蓝孢孔菌属一新菌,研究其新菌的形态学特征、分子系统发育并确定新种。【方法】形态学观察采用肉眼观察标本以及制作Melzer、棉蓝和5%KOH 3种试剂的浮载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标本形态,分子系统发育分析采用将新种的ITS序列与其他已经报道的20种真菌ITS进行同源聚类分析,构建基于ITS的分子系统发育树。【结果】形态学特征为具有马蹄形担子果,盖状无柄,有时平伏反卷生长,单系菌丝系统;骨架菌丝在Melzer试剂和棉蓝试剂中呈负反应;担孢子近球形或球形,无色,厚壁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明远  
萝卜链格孢(Alternaria raphani)为十字花科蔬菜黑斑病的主要病原之一.本文据国内采集的标本对其形态学进行了研究.并对照其它十字花科黑斑病对该菌重新进行了描述.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兵  闫小红  彭峰  郭年梅  钟娟  殷帅文  
采用室内生物测定方法对链格孢菌代谢产物的抑菌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链格孢菌不同极性代谢产物对小麦赤霉病菌、水稻稻瘟病菌、油菜菌核病菌、烟草灰霉病菌及杨树溃疡病菌5种植物病原真菌产生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乙酸乙酯相的抑制作用最强,正丁醇相次之;乙酸乙酯相含量为800μg.mL-1时,其代谢产物对5种病原真菌的抑制率分别为38.11%、76.35%、47.81%、60.24%和57.24%.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袁秀英  白红霞  白玉明  
A total of 25 isolates of Alternaria sp.from different localities and host plants were amplified with 6 RAPD primers selected from 50 primers.69 RAPD markers were obtained,62 of them were varied.89.86% of them were polymorphic.The genetic distance and phylogenetic tree were constructed by use of Pop...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周绪申  姜俊清  刘桂芹  戴玉成  
The genus Leucogyrophana Pouz.was found from Yunnan Province,southwest China,and it was the first report from China.Accordingly,Leuogyrophana pseudomollusa(Parm.)Parm.was the first record of the Chinese fungal flora.L.pseudomollusa grew on rotten wood of Pinus.The present paper provided a detailed d...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蔚书涵   秦小杰   吴其超   李玲   臧德奎   马燕  
【目的】芍药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容易遭受病原菌侵染,感染病害,由细极链格孢(Alternaria tenuissima)引起的红斑病是其主要叶部病害,严重影响品质和产量,目前对芍药红斑病的抗病机理尚未清晰。本研究运用生理学和转录组学手段,探究芍药响应细极链格孢侵染的生理变化及分子途径。【方法】以芍药‘大富贵’为试验材料,取A. tenuissima接种后12、24和96 h的芍药叶片,测定其相关生理指标并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以未接种叶片为对照。【结果】病原菌接种后,芍药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增强,可溶性糖与可溶性蛋白以及丙二醛(MDA)含量升高,脯氨酸含量降低。在A. tenuissima侵染芍药12、24和96 h后,芍药分别有5 045、5 961和2 748个差异表达基因上调,有4 284、5 665和3 536个差异表达基因下调。GO富集分析发现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到部分生物合成和代谢过程、光合作用、信号转导和节律相关条目中。KEGG富集分析显示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到碳代谢、氨基酸的生物合成、植物-病原菌互作、植物激素信号转导、MAPK信号等通路中。3条抗病通路(植物-病原菌互作、MAPK信号和植物激素信号转导)中共同富集到53个差异基因,这些差异基因中包括1个MPK6、2个PR1、4个MKK4/5和46个BAK1。随机选取9个芍药响应细极链格孢侵染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qRT-PCR分析,基因表达规律与转录组测序结果一致,证实RNA-seq的准确性。AP2/ERF-ERF、WRKY、bHLH和MYB-related转录因子家族是芍药响应A. tenuissima侵染的关键转录因子家族。【结论】A. tenuissima侵染芍药后,芍药通过提高SOD、POD、CAT和PAL的活性提升抗氧化能力,清除病害胁迫所产生的大量活性氧,通过增加可溶性糖与可溶性蛋白的含量、降低脯氨酸的含量进行渗透调节保持细胞水分。BAK1、PR1、MKK4/5和MPK6在芍药响应A. tenuissima侵染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推测PlERF20、PlERF1b、PlWRKY41、PlMYC4和PlMYB62是芍药响应A. tenuissima侵染的抗病相关转录因子。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顾雪迎  施文骁  王洪凯  郭庆元  
【目的】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e)苹果致病型是苹果上的重要致病菌,可以侵染苹果叶片和果实。论文旨在建立农杆菌介导的链格孢菌苹果致病型高效稳定的分子转化体系,为在分子水平上研究链格孢苹果致病型病菌的致病机制提供技术支持。【方法】质粒pKO1-HpH是以pCAMBiA1300骨架为基础构建的穿梭质粒,含有潮霉素抗性基因,并在其多克隆位点上插入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这个质粒在大肠杆菌和农杆菌细胞中都能够稳定地复制繁殖。将质粒pKO1-HpH采用冻融法转化到农杆菌菌株AGl1中,然后与链格孢苹果致病型菌株Xp-1的分生孢子在诱导培养基上共培养进行基因转化,转化子在含有潮霉素的马...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仕玉  萧凤回  
对齿瓣石斛(Dendrobium devonianum Paxt.)黑斑病病原物链格孢菌(Alternaria tenuis Nees)进行分离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用常规组织分离法从齿瓣石斛叶片中分离黑斑病病原物链格孢菌,以PSA为基本培养基,研究培养基pH值、附加不同碳源和氮源、温度、光照等培养条件对链格孢菌菌丝生长及产孢的影响。齿瓣石斛链格孢菌菌丝最适宜生长的温度25℃,20℃最宜产孢;最适宜的pH值为5~6;光照对菌丝生长影响不显著,产孢量以光暗交替下培养最多;在PSA培养基上加入淀粉或硝酸铵对菌丝生长最好,产孢则以葡萄糖较好,在其他碳源或氮源的培养基上极少产孢。齿瓣石斛链格孢菌适...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严红  李明远  柯常取  
用4个不同抗性的大白菜做为鉴别寄主,对从全国采集的53个芸薹链格孢菌菌株进行了致病力分化的研究。结果表明:这53个菌系由弱至强可划分为AB1、AB2、AB3、AB4、AB5五个不同的致病类型。虽然从采集的地域或原寄主角度看,尚未表现出某些规律,但得到了其在供试材料上出现的频率。由于AB4具有较强的致病力,而在这次鉴定中出现的频率最高,因此推荐为全国进行抗原筛选用的接种菌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敏  王迎  史晓梦  田红雨  杜绍华  冉隆贤  
[目的]发掘枣缩果病菌可能存在的潜在寄主,为探究枣缩果病的初侵染来源寻找突破口。[方法]用gfp标记的枣缩果病初侵染互隔链格孢菌CN193菌株(CN193::gfp)的孢子悬浮液,以刺伤和无伤两种方式,接种选自枣园周围栽植的番茄、烟草、苹果、梨、毛白杨和加杨,然后,将发病部位病健交界处的组织置于加有10μg·mL~(-1)潮霉素B的PDA培养基上培养,荧光显微镜观察发病组织和从各寄主上分离获得的病菌菌丝。[结果]刺伤接种7 d后,除烟草外,其他刺伤的材料均发病,发病率依次为番茄果实45.8%、苹果果实79.2%、苹果叶片75.0%、梨果实56.3%、梨叶片52.1%、毛白杨叶片66.7%和加杨叶片54.2%;无伤处理的仅番茄发病,其他材料和对照组均未发病。番茄病部组织的荧光清晰可辨;在发病的番茄果实、苹果果实和叶片、梨果实和叶片、毛白杨和加杨离体叶片病部组织分离后长出的菌丝中,均可以观察到明显的荧光。[结论]枣缩果病菌能成功侵染番茄、苹果、梨、毛白杨和加杨,并可使各寄主植物产生与番茄黑斑病、苹果褐纹病、梨黑斑病和杨树叶枯病相同的症状,推断番茄、苹果、梨、毛白杨和加杨为枣缩果病菌的潜在寄主,扩大了枣缩果病菌初侵染来源的范围,为进一步开展枣缩果病的防治拓宽了渠道。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徐梅卿  戴玉成  
本文报道了中国多孔菌一新记录种,沙棘针层孔菌Phelinushippophaeicola,根据中国的材料进行了详细描述,并与模式产地的标本和近似种进行了异同比较。该菌为青藏地区沙棘林的重要病原菌。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孙思  王军  
以银海枣褐斑病的病原菌链格孢刺葵专化型为材料,研究其对寄主和非寄主叶片伤口的趋向性及其特异性。结果显示病菌对寄主叶片伤口具有强烈的趋向性,对非寄主伤口则基本缺乏定向性生长。趋向性的存在和强度与病菌对供试植物的识别和成功侵染有密切联系。病菌的趋向性受到伤口与孢子之间距离的影响,在500μm范围内,趋向性反应最强,但当距离超过1000μm后,趋向性下降甚至消失。伤口新鲜度是影响趋向性强度的另外一个因素,新鲜伤口对真菌芽管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但24h的伤口对芽管吸引力大幅下降,48h或以上时间的伤口基本失去了吸引力。沾染了非寄主叶片汁液的寄主伤口的吸引力下降;而沾染寄主叶片汁液的非寄主伤口的吸引力却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