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41)
- 2023(16113)
- 2022(13711)
- 2021(13016)
- 2020(10869)
- 2019(25350)
- 2018(24936)
- 2017(48200)
- 2016(25287)
- 2015(28478)
- 2014(28337)
- 2013(27667)
- 2012(25038)
- 2011(22212)
- 2010(22310)
- 2009(20550)
- 2008(18865)
- 2007(16267)
- 2006(13931)
- 2005(11830)
- 学科
- 济(97829)
- 经济(97713)
- 管理(73528)
- 业(72848)
- 企(60437)
- 企业(60437)
- 方法(49827)
- 数学(44085)
- 数学方法(43320)
- 中国(29932)
- 融(27667)
- 金融(27664)
- 农(27557)
- 财(27133)
- 银(26027)
- 银行(25992)
- 行(24991)
- 业经(22505)
- 地方(20509)
- 制(19692)
- 学(19626)
- 农业(19362)
- 理论(18689)
- 务(18531)
- 财务(18444)
- 财务管理(18406)
- 企业财务(17507)
- 贸(16924)
- 贸易(16910)
- 易(16457)
- 机构
- 大学(348881)
- 学院(348881)
- 管理(142564)
- 济(136568)
- 经济(133536)
- 理学(124687)
- 理学院(123412)
- 管理学(120865)
- 管理学院(120256)
- 研究(108249)
- 中国(86405)
- 京(72299)
- 科学(66917)
- 财(63034)
- 中心(52581)
- 农(52505)
- 所(51881)
- 业大(51705)
- 财经(51515)
- 江(48366)
- 研究所(47595)
- 经(46972)
- 北京(45244)
- 范(44632)
- 师范(44115)
- 经济学(41444)
- 农业(40956)
- 州(40329)
- 院(39952)
- 财经大学(38829)
- 基金
- 项目(247572)
- 科学(195065)
- 研究(181006)
- 基金(180066)
- 家(156069)
- 国家(154782)
- 科学基金(134715)
- 社会(113458)
- 社会科(107667)
- 社会科学(107638)
- 省(96775)
- 基金项目(95530)
- 自然(88539)
- 自然科(86551)
- 自然科学(86530)
- 自然科学基金(84941)
- 教育(84694)
- 划(80931)
- 资助(74980)
- 编号(74346)
- 成果(58556)
- 重点(55057)
- 部(54365)
- 创(51831)
- 发(51799)
- 课题(50412)
- 创新(48322)
- 科研(47562)
- 大学(47231)
- 教育部(47205)
- 期刊
- 济(138247)
- 经济(138247)
- 研究(97794)
- 中国(62007)
- 学报(52616)
- 管理(51920)
- 科学(48869)
- 财(48329)
- 农(46848)
- 大学(41207)
- 融(39659)
- 金融(39659)
- 学学(38934)
- 教育(38603)
- 技术(33756)
- 农业(32259)
- 财经(24348)
- 业经(23536)
- 经济研究(22593)
- 经(20695)
- 问题(17591)
- 图书(17204)
- 理论(17126)
- 技术经济(16739)
- 科技(16437)
- 统计(16255)
- 版(16067)
- 业(16020)
- 实践(15812)
- 践(15812)
共检索到4919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申云 彭小兵
文章在四川、重庆、江西三省2013年和2015年农户链式融资准实验的基础上,基于大样本农户两期面板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法和基于倾向得分的倍差匹配法对"基期贫困户和非贫困户参与和使用链式融资模式下的减贫效果"进行了系统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产业链式融资对农户减贫的效果整体较好,贫困农户参与产业扶贫的比例高于非贫困户,且从链式融资中得到的益贫效果也表现出边际收入递减的现象。(2)与农户直接向金融机构融资相比,农户在产业扶贫的基础上进行链式融资的减贫效果更好。其中采用"金融机构信贷→龙头企业(产业支撑)→农户"和"金融机构→专业合作社(产业服务)→农户"模式对基期贫困户和非贫困户都存在显著的益贫...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詹东新 吴滋兴 张茂林
论文基于全国农村扶贫开发综合改革试验区屏南县样本,分析新时期精准扶贫困难户的融资需求特点,总结了屏南县以"小额信贷促进会"为平台的扶贫开发融资模式的主要实践经验及不足,提出以"平台"思维构建新时期精准扶贫开发融资模式,并着重从融资"平台"的设计、扶贫资源的整合、扶贫效能的激发、风险防控机制的建立四个方面构建新型精准扶贫融资模式。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浩
从当前我国出现的七类经典精准扶贫模式来看,不同贫困户人群获得金融精准扶贫的方式是不同的精准扶贫是指针对不同扶贫区域环境、不同贫困户状况,科学采用精准选择扶贫对象、精准安排扶贫项目、精准使用扶贫资金、精准采取扶贫措施、精准实现因村派人、精准确保脱贫成效的方式,实现贫困地区和困难群众脱贫。"金融精准扶贫"是"精准扶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李佳欣 吕德宏
论文通过对陕西省洛南县的实地调研,全面剖析贫困山区金融精准扶贫运作模式,总结出政府主导的金融扶贫模式、产业引领的金融扶贫模式以及开发性金融扶贫模式。研究发现,这三种模式在扶贫主导方、扶贫对象、运作方式等方面存在较大不同,但在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农户增收方面均发挥了重要作用。最后,论文客观分析了金融精准扶贫运作效果及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改进金融精准扶贫的思路和可行路径。
关键词:
金融精准扶贫 模式 效果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杨云龙 王浩 何文虎
金融精准扶贫是精准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金融精准扶贫有政府主导的金融扶贫、金融机构主导的金融扶贫、产业金融扶贫、互联网金融扶贫、"电商平台+金融"扶贫、国际金融组织参与扶贫开发、社会扶贫组织金融扶贫等7种主要模式。按照抵押、担保、信用、能力"四元结构"理论假说,不同金融扶贫模式在支持不同类型贫困户群体脱贫致富中各具优势,也各有劣势,在扶贫的覆盖范围、可持续性、可推广性、调动的金融资源量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预计未来一个时期,政府主导的金融扶贫仍然是主要模式,金融机构主导的金融扶贫与产业金融扶贫将日渐融合,金融机构主导的金融扶贫与互联网金融扶贫、"电商平台+金融"扶贫呈现竞合关系。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贾辉辉 吕德宏
基于对陕西省4个国家级重点扶贫开发县1080户获得扶贫贴息贷款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调查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实证分析农业供应链融资对精准扶贫农户的增收效应和贷款用途精准性。研究表明:与农户直接向银行贷款相比,在产业扶贫的基础上开展的农业供应链融资的精准扶贫效果显著;且与参与"银行+专业合作社+贫困户"供应链融资的贫困农户相比,参加"银行+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贫困户"供应链融资的贫困农户增收幅度更大;两种供应链融资模式都能显著提高扶贫贴息贷款用途的精准性,降低道德风险。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陈正源
金融精准扶贫是推进脱贫攻坚的重要一环。近年来,贵州省积极推进金融精准扶贫工作,构建普惠制金融精准扶贫体系,对贫困群众和扶贫项目给予全面的金融支持,定向精准配置金融资源,创新完善金融服务,激发贫困对象的内生发展动力,为实现稳定脱贫和可持续发展积累了重要"扶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钱腾 仇晓璐 赵荣 孙喜奎
山西省作为林业精准扶贫模式的先行试点,创新实行了多样化特色精准扶贫模式。典型扶贫模式类型有:购买式造林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模式、特色经济林产业化扶贫模式、林业资产入股分红带动贫困户脱贫模式、"五位一体"小额银行贷款扶贫模式等。文章以山西省为例,分析评价了其林业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成效,总结归纳了其林业精准扶贫典型模式,针对现存问题提出一些可行性对策。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刘献良 李彦赤
金融扶贫是精准扶贫的重要手段。探索商业可持续的金融扶贫模式,不断提升金融扶贫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是金融扶贫面临的核心问题。论文总结了当前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金融扶贫的十大主要模式,并对相关方进一步优化政策制度和体制机制、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大金融扶贫力度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琴英
2015年底以来,中原农险联合兰考县政府开展"脱贫路上零风险"的保险扶贫项目,构筑了以农业保险为核心,民生保险、产业保险、融资保险为补充的多层次、全方位保险扶贫保障网,在商业保险机构参与扶贫开发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并取得了良好成效。"兰考模式"的核心思想是由传统的政府财政拨款扶贫向市场化的财政和保险融合的扶贫方式转变。其经验是政策的强力支持、政府的主导作用、保险公司的积极参与、基层队伍的高效协力,然而,"兰考模式"运行中仍存在风险分担补偿机制不够健全、政策配套支撑措施不够明确、协调沟通机制不够稳定、风险保障作用不够充分等问题。在复制推广过程中也受制于政府投入的资金是否充足、产业扶贫模式是否稳定、保险公司财务是否可持续性等条件。为推动"兰考模式"的可复制、可持续发展,建议:明确政府在保险扶贫中的角色定位,保险扶贫要匹配地区产业发展规划,推动保险与创新扶贫协同共进,健全保险扶贫绩效评价体系。
关键词:
保险市场 保险扶贫 兰考模式 可持续发展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钱腾 仇晓璐 赵荣 孙喜奎
山西省作为林业精准扶贫模式的先行试点,创新实行了多样化特色精准扶贫模式。典型扶贫模式类型有:购买式造林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模式、特色经济林产业化扶贫模式、林业资产入股分红带动贫困户脱贫模式、"五位一体"小额银行贷款扶贫模式等。文章以山西省为例,分析评价了其林业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成效,总结归纳了其林业精准扶贫典型模式,针对现存问题提出一些可行性对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宫留记
在扶贫工作中引入市场机制可以提高扶贫精准性和效率,但由于缺乏理论研究和顶层设计,在各地扶贫实践中也出现了市场力量被滥用、误用的现象。本文基于精准扶贫视角提出了构建政府主导下市场化扶贫机制的新思路:通过制订《扶贫法》划分政府和市场的边界,对市场化扶贫进行顶层设计。通过区分和考察新旧两种市场化扶贫模式"精准性"差异,首次对近年来的一些新型市场化扶贫模式进行了归纳和研究,发现新型市场化扶贫模式更加符合"精准扶贫"的要求,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精准扶贫 政府主导 法治化 市场机制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董竹 张欣
为实现消除农村贫困和区域贫困的目标,在党和国家的号召下,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参与到精准扶贫战略中,然而学术界对企业参与精准扶贫经济后果影响的相关研究还有待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以2016-2018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文章实证检验了企业参与精准扶贫工作对其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参与精准扶贫显著提高了企业的创新产出和创新效率。在改变变量度量方法、更换模型以及使用安慰剂检验和PSM模型控制内生性问题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然成立。进一步探讨其中的作用机制发现,企业参与精准扶贫通过缓解融资约束进而提升了创新绩效,而资源效应(降低债务融资成本和提高税收优惠)和声誉效应(增加媒体正面报道数量)是参与精准扶贫所发挥的外部融资作用。最后,基于宏观社会层面、中观市场层面以及微观企业层面的异质性分析表明,参与精准扶贫对企业创新的正向影响主要存在于地方扶贫压力较大、资本市场信息环境较差的企业以及非国有企业中。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本文不仅丰富了参与精准扶贫和企业创新领域的相关研究,也对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在服务国家脱贫攻坚战略中的作用以及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成杨 黄玉菁 黄文才 夏文蕾
本文基于2016—2020年A股上市公司样本,检验企业精准扶贫对企业债务融资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开展精准扶贫会在未来获得更多的债务融资以及更长的融资期限。当进一步区分具体的债务融资形式时,本文发现这种债务融资能力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信用贷款上,这说明企业精准扶贫可以通过提高企业声誉和信誉而获得更多的信用贷款。此外,本文进一步检验影响机制,发现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的企业、民营企业和没有政治关联的民营企业,企业精准扶贫对债务融资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这说明,企业精准扶贫通过改善信息透明度和获得政府资源支持而提高债务融资能力。
关键词:
精准扶贫 债务融资 企业社会责任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党宏欣 赵露
我国上市公司广泛深入地参与了扶贫活动。2016年颁布的《关于完善上市公司履行扶贫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通知》对上市公司扶贫的信息披露做出了规范。那么披露的扶贫信息将给公司带来什么经济后果呢?本文以2016—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了扶贫信息披露对上市公司股权融资成本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上市公司扶贫信息披露能显著降低股权融资成本;中介效应检验发现,上市公司精准扶贫信息披露会使投资者信息不对称程度及监督成本下降,从而降低上市公司股权融资成本。因此,对上市公司来说,在积极参与扶贫公益活动的同时,还要积极"说出来"。
关键词:
扶贫信息披露 公司财务状况 股权融资成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