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835)
- 2023(18098)
- 2022(14949)
- 2021(13753)
- 2020(11426)
- 2019(25677)
- 2018(25109)
- 2017(47440)
- 2016(25696)
- 2015(28669)
- 2014(28339)
- 2013(28307)
- 2012(26189)
- 2011(23728)
- 2010(23884)
- 2009(22545)
- 2008(22582)
- 2007(20277)
- 2006(18174)
- 2005(16926)
- 学科
- 济(119493)
- 经济(119334)
- 业(100823)
- 管理(91725)
- 企(89384)
- 企业(89384)
- 方法(45448)
- 业经(36262)
- 数学(35938)
- 数学方法(35720)
- 农(35673)
- 财(35353)
- 中国(35091)
- 制(26938)
- 地方(25939)
- 农业(24661)
- 务(23960)
- 财务(23922)
- 财务管理(23887)
- 贸(23121)
- 贸易(23101)
- 企业财务(22696)
- 易(22502)
- 技术(21988)
- 银(19550)
- 体(19522)
- 银行(19509)
- 和(19360)
- 行(18833)
- 划(18828)
- 机构
- 学院(376581)
- 大学(371492)
- 济(167200)
- 经济(164300)
- 管理(147062)
- 研究(131050)
- 理学(125444)
- 理学院(124131)
- 管理学(122670)
- 管理学院(121950)
- 中国(103329)
- 京(79283)
- 财(78174)
- 科学(75777)
- 农(66427)
- 所(66166)
- 财经(60947)
- 研究所(59360)
- 中心(58560)
- 江(58069)
- 经(55365)
- 业大(54472)
- 农业(52009)
- 经济学(51164)
- 北京(50470)
- 院(46866)
- 经济学院(46040)
- 州(45308)
- 范(45075)
- 财经大学(44918)
- 基金
- 项目(243276)
- 科学(193866)
- 基金(178782)
- 研究(177914)
- 家(155979)
- 国家(154598)
- 科学基金(133445)
- 社会(117693)
- 社会科(111856)
- 社会科学(111832)
- 省(95170)
- 基金项目(93822)
- 自然(84372)
- 自然科(82440)
- 自然科学(82416)
- 自然科学基金(81058)
- 教育(79851)
- 划(79130)
- 资助(72517)
- 编号(69222)
- 发(56859)
- 成果(55313)
- 重点(55096)
- 部(54355)
- 创(53725)
- 国家社会(49670)
- 创新(49564)
- 业(49187)
- 制(48784)
- 课题(48751)
- 期刊
- 济(193996)
- 经济(193996)
- 研究(115898)
- 中国(80708)
- 财(63294)
- 农(62670)
- 管理(61006)
- 学报(55822)
- 科学(54651)
- 大学(43194)
- 农业(42564)
- 学学(41129)
- 融(38950)
- 金融(38950)
- 教育(35570)
- 技术(33490)
- 业经(33427)
- 财经(31477)
- 经济研究(31392)
- 经(27291)
- 问题(25490)
- 业(25161)
- 贸(21443)
- 技术经济(20710)
- 世界(20008)
- 国际(19199)
- 商业(18580)
- 现代(18217)
- 科技(17323)
- 版(17065)
共检索到5843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齐平 宋威辉
文章基于2003—2013年中国制造业企业面板数据,研究链主企业对中国制造业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影响。首先,以测算的企业国内价值链长度与企业全球价值链上游度两个微观指标,表征中国制造业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其次,按照已公示链主企业的标记、已公示链主企业的排序、一般性门槛指标的构建、全国链主企业的识别四个步骤,定量识别链主企业。再次,通过构建链主企业数量矩阵、制造业投入产出系数矩阵和链主企业资产比重矩阵,定量测度链主企业影响力。最后,运用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相结合的方法,厘清链主企业对中国制造业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影响。结果发现:链主企业能够通过提高成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促进中国制造业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专业化外部性和多样化外部性能够强化链主企业对中国制造业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而波特外部性表现出抑制作用;在资本密集型行业、技术密集型行业、内陆地区“、一带一路”沿线地区中,链主企业对中国制造业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更具推动力。文章提出了定量识别链主企业与定量测度链主企业影响力的方法,拓展了链主企业影响中国制造业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研究边界,这对发挥链主企业影响力进而推动中国制造业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关键词:
链主企业 制造业产业链 高质量发展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九斤 张爽 邓小凡
我国制造业企业依托数字技术转型升级可以抢占技术革命的主导优势。文章基于2016—2022年中国A股制造业企业数据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发展成为提升我国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从中介效应上看,营运成本、绿色技术创新在数字化水平和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系中具有中介作用;从调节效应上看,提升服务化水平在数字化水平和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系中具有正向的调节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的数字化水平对促进国有制造业企业、中西部地区制造业企业、大规模制造业企业和非高技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更大。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志新 路航 孙振亚
"双碳"目标能否在促进制造业节能减排的同时提升价值链地位、实现高质量发展,是现阶段我国必然要面对的问题。本文基于中国制造业价值链地位提升视角,对制造业上市企业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双碳"目标促进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通过分析制造业价值链地位并进行异质性检验发现:"双碳"目标对价值链上游企业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而对价值链中下游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推动效果有待显现;采用中介模型分析发现:"双碳"目标通过促进企业创新提升企业价值链地位,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基于以上结论,本文提出充分利用市场机制、优化碳减排政策设计、引导企业创新等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焦云霞
随着数实深度融合,数字技术已经成为驱动制造业产业链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催生新型业态模式、增强产业链创新能力、推动高端化发展,以及提升产业链效率等方面作用显著。近些年,随着关键核心数字技术的不断突破及其应用场景的加速拓展,我国制造业产业链逐步升级,但仍面临很多挑战,如数字化水平有待提高、亟需破解全球价值链“低端锁定”困局、数据要素流通有待进一步畅通等。为应对这些挑战,本文建议积极探索制造业产业链数字化水平逐步推进新模式,以数据要素循环流通强化要素支撑,以创新突破推动高端化发展,以新型数字化平台推动链上企业协同共赢。
关键词:
数字技术 制造业 产业链现代化 数据要素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伍中信 陈放
制造业是国之重器,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制造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以2009~2019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公司治理对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证明:公司治理能促进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并通过提升研发投入和缓解融资约束发挥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在市场化水平高的区域、缺乏竞争的行业、东部与西部地区,公司治理对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更显著。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白少君 刘欢 张曼 阎亮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先进制造业是驱动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在此背景下,归纳中国化时代化的企业家精神、工匠精神的新内涵。从两种精神出发,重视人作为企业高质量发展主体的作用,结合场动力理论和心理契约理论,引入组织创新氛围和心理契约作为中介变量,构建先进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影响机制模型。基于412份有效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1)企业家精神、工匠精神正向影响先进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2)组织创新氛围和心理契约对先进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影响;(3)组织创新氛围和心理契约在企业家精神、工匠精神与先进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间发挥中介作用。研究结论可从微观层面丰富高质量发展内涵,并为先进制造业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冯伟 李颖洁
风电装备制造业作为风电产业的上游产业,已受到各国政府的普遍重视。本文基于产业链的视角,在分析国内外风电装备制造业现状的基础上,从分工协作、交易成本及产业集聚等角度剖析了我国风电装备制造业产业链发展滞后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如坚持风电国产化、加强资源整合力度、提高产业集聚程度等。
关键词:
风电装备制造业 产业链 发展策略
[期刊] 改革
[作者]
余东华 王梅娟
数字经济是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企业家精神是驱动经济增长的内生力量,二者都是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的关键动能。将企业家精神纳入产业发展分析框架,从创新精神、创业精神和契约精神三个维度,探讨数字经济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路径和理论机制。在此基础上,利用2007—2018年省际面板数据和上市公司数据,测算数字经济指数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数字经济、企业家精神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之间的作用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数字经济通过改善技术效率显著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创业精神和契约精神是数字经济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机制,现阶段企业家创业精神的促进作用大于创新精神和契约精神。进一步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对低生产率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提升作用更大,数字经济的普惠性特征开始显现。由收敛模型检验可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区域收敛性客观存在,数字经济已成为促进其区域收敛的“加速器”。数字经济时代,更需要激发和培育企业家精神,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区域经济均衡发展。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企业家精神 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梁小甜 文宗瑜
文章基于2015—2020年制造业上市公司相关数据,运用熵值法计算得到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值,并计算两者耦合度,分别检验其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以及数字耦合度均有助于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采用更换变量、缩减样本以及工具变量法后,上述结论依旧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经济通过增加创新投入和提升人均创利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在不存在财务困境的企业及新产品开发经费较高的省份,数字经济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正向关系更为显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梁小甜 文宗瑜
文章基于2015—2020年制造业上市公司相关数据,运用熵值法计算得到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值,并计算两者耦合度,分别检验其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以及数字耦合度均有助于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采用更换变量、缩减样本以及工具变量法后,上述结论依旧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经济通过增加创新投入和提升人均创利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在不存在财务困境的企业及新产品开发经费较高的省份,数字经济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正向关系更为显著。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汪芳 石鑫
以中国制造业27个行业为研究对象,从绿色发展效率和出口技术结构两个方面综合测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并从内部要素供给和外部环境因素两个角度分析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在样本期内年均提升3.17%。从影响因素来看,前期积累的发展质量存在良性循环和示范作用,继而形成持续不断的“高质量提升效应”,技术创新、人力资本及要素禀赋结构等内部要素供给质量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均存在促进作用,外部环境因素中只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存在促进作用。从产业维度拓展了中国高质量发展的研究范畴,为新发展格局下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现实依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鑫鑫 惠宁
基于2006~2018年省际面板数据,全面探讨数字经济驱动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线性效应、非线性效应和约束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能够显著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但对中西部地区的促进作用却不明显;数字经济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非线性动态影响,两者之间呈现正向边际效率递增规律,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进一步考察发现,数字经济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非线性影响会受到对外开放、产业结构、R&D投入和环境规制因素的约束。因此,应着力推动数字经济与制造业深度融合,采取差异化策略加强区域协同联动发展,同时应关注外部环境对数字经济溢出效应的约束。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约束机制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肖远飞 刘杰
推动数字经济与制造业实现深度融合已成为促进中国转变为“制造业强国”的关键。基于“投入—过程—产出”逻辑,本文从要素投入等八个方面构建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运用2014—2020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制造业高质量具有显著正向作用且存在中介效应,尤其是对于高污染高能耗行业,数字经济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驱动效应更强。研究结论对当前数字经济发展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制定与调整具有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制造业 高质量发展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齐平 宋威辉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业价值链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采用2007—2021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数据,从价值链上游度即“强链”和价值链长度即“延链”双重视角,探析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业价值链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果、作用机制与异质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从“强链”和“延链”两方面推动了制造业价值链高质量发展,且该结论通过了稳健性检验。作用机制检验表明,企业创新发展在此过程中具有显著的正向传导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在非国有制企业、技术密集型行业、劳动密集型行业和创新引领型城市,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强链”和“延链”推动制造业价值链高质量发展的效果更为显著。为此,在城市层面应健全数字化转型治理体系,在行业层面应加快“新基建”建设进程,促进数字化均衡发展,在企业层面应鼓励以强带弱、协同发展,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速增质。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青 茹少峰 赵政楠
虚拟集聚对实现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建设制造强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界定制造业企业虚拟集聚内涵、构建虚拟集聚模型,分析虚拟集聚对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及机制。从虚拟集聚载体和虚拟集聚网络两个维度构建制造业企业虚拟集聚关键词,借助软件Python爬虫技术从制造业企业上市公司年报中获取,并结合中国制造业企业上市公司微观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虚拟集聚能够促进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机制分析结果表明,虚拟集聚能够通过知识溢出、规模经济和交易成本促进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但虚拟集聚不能加快企业合作创新。调节效应检验结果表明,企业外部的知识产权保护在虚拟集聚促进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起正向调节作用,而这种正向影响不受企业技术密集度的影响。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虚拟集聚对小型制造业企业、东部和中部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提升作用更强,而对不同成长周期企业的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无明显差异。本文研究结论不仅有助于丰富制造业企业虚拟集聚及其影响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研究,且在提高制造业企业虚拟集聚水平方面提供了政策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