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41)
2023(7953)
2022(6799)
2021(6136)
2020(4869)
2019(11268)
2018(10930)
2017(20373)
2016(11576)
2015(12934)
2014(13097)
2013(13081)
2012(12867)
2011(12227)
2010(12518)
2009(11429)
2008(11599)
2007(10627)
2006(9896)
2005(9391)
作者
(38674)
(32063)
(32062)
(30220)
(20731)
(15617)
(14418)
(12547)
(12481)
(11730)
(11505)
(11042)
(10815)
(10656)
(10635)
(9883)
(9562)
(9494)
(9428)
(9359)
(8539)
(8242)
(8171)
(7509)
(7424)
(7384)
(7368)
(7324)
(6755)
(6604)
学科
(50900)
经济(50845)
(26297)
管理(25744)
(19731)
银行(19585)
(19493)
企业(19493)
(18397)
地方(17861)
中国(17780)
(15652)
(15454)
方法(14777)
(14182)
(13772)
金融(13771)
业经(12911)
数学(11786)
数学方法(11646)
农业(10808)
(10284)
制度(10275)
地方经济(10075)
业务(9980)
(9852)
银行制(8556)
环境(8473)
(8268)
贸易(8254)
机构
学院(171407)
大学(170511)
研究(71458)
(65688)
经济(64156)
中国(59295)
管理(56609)
科学(47558)
理学(46571)
理学院(45822)
管理学(44845)
管理学院(44529)
(40881)
(39942)
(39211)
研究所(36577)
农业(32464)
中心(31502)
(31183)
(29725)
业大(28372)
(25812)
(25529)
北京(25416)
师范(25393)
(24729)
(24122)
财经(23731)
(23136)
科学院(22584)
基金
项目(109352)
科学(83864)
基金(76247)
研究(75644)
(69802)
国家(69200)
科学基金(56043)
社会(45462)
(44192)
社会科(42891)
社会科学(42879)
基金项目(39790)
(38421)
自然(37448)
自然科(36524)
自然科学(36510)
自然科学基金(35822)
教育(33841)
资助(31738)
(30287)
编号(29763)
重点(26387)
成果(25266)
发展(23340)
(22959)
(22930)
课题(22889)
计划(22547)
(22499)
创新(21187)
期刊
(83901)
经济(83901)
研究(56190)
中国(42767)
(38715)
学报(34800)
(32040)
金融(32040)
科学(30892)
农业(25096)
大学(24353)
学学(23107)
管理(22936)
(21852)
教育(21180)
业经(14764)
技术(13349)
(13219)
经济研究(12600)
财经(12022)
问题(10682)
(10317)
资源(9624)
业大(9186)
(9007)
科技(8739)
国际(8674)
世界(8496)
(8436)
论坛(8436)
共检索到2879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黄旭雄  施兆鸿  李伟微  周洪琪  罗海忠  傅荣兵  
测定了海捕银鲳亲鱼肌肉,肝脏和性腺组织的氨基酸,并分析了不同性腺发育阶段的氨基酸变化。结果表明,雄性V期亲鱼精巢中的牛磺酸含量最高(27.8 mg/g),显著高于肌肉和肝脏组织,而雄性V期亲鱼氨基酸总量在肌肉中最高(631.4 mg/g),其次是精巢(544.8 mg/g)和肝脏(468.0 mg/g)组织。雌性亲鱼肝脏中的牛磺酸含量(13.7 mg/g)显著高于卵巢和肌肉组织。在卵巢从III期发育到V期过程中,雌性亲鱼肌肉和肝脏中的氨基酸总量在V期下降显著,而卵巢氨基酸总量维持稳定。在总氨基酸的组成上,肌肉中含量高的氨基酸为G lu,Lys,A sp,Leu和A rg;肝脏中含量高的为G l...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黄旭雄  温文  危立坤  冯隆峰  吕为群  
脂肪和脂肪酸是海水鱼类早期生长发育的重要结构物质和能量来源。亲鱼的脂肪和脂肪酸储备影响其繁殖性能和早期仔鱼的发育。为了获知银鲳亲鱼性腺发育后期脂类及脂肪酸蓄积特点,本研究采用氯仿甲醇法及气相色谱法定量检测了繁殖季节闽东海域野生银鲳亲鱼不同组织的总脂肪及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亲鱼卵巢、精巢、肝脏和肌肉的总脂肪含量差异显著。卵巢、精巢、肝脏和肌肉的总脂含量分别为:35.76%,15.11%,22.07%和22.14%(占组织干重)。极性脂肪占总脂肪的比例在精巢中最高,其次为肝脏和卵巢,在肌肉中最低。性腺从Ⅳ期发育到Ⅴ期,雌鱼卵巢总脂肪和中性脂肪含量显著增加,雄鱼肌肉极性脂肪含量显著降低。中性脂肪中...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腾飞  张鼎元  郭春阳  王亚军  徐善良  
为掌握养殖银鲳的性腺发育规律及其与性类固醇激素水平的关系,本研究采用组织切片技术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观察养殖条件下银鲳的精巢与卵巢发育特征和血清中性类固醇激素的周年变化,并分析性腺成熟指数(GSI)、肝重指数(HSI)和肥满度(CF)与性腺发育的关系。结果显示,养殖银鲳雌鱼1龄即可发育成熟,成熟卵巢呈一对">"形的囊状结构。11月份有近一半个体发育至III期,33.3%已发育至IV期,12月—翌年1月越冬期间约2/3退化至II期,3月又迅速发育至IV期,4月份达到V期并产卵,5月份产卵结束卵巢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孙鹏  李云航  尹飞  施兆鸿  彭士明  
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技术对人工养殖银鲳的性腺发育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1~2月龄,养殖银鲳精巢处于第Ⅰ期;3~4月龄发育至第Ⅱ期;5月龄时发育至第Ⅲ期;6月龄时发育到第Ⅳ期;在7月龄时即能达到性成熟;在越冬的8~10月龄退化至第Ⅲ期,之后又开始重新发育,并在11~12月龄达到成熟。卵巢在3~4月龄时发育至第Ⅰ期;5月份发育至第Ⅱ期;6月龄发育到第Ⅲ期;7~8月龄的越冬时期卵巢退至第Ⅱ期;越冬之后的9~10月龄时卵巢继续发育,并在11~12月龄时达到性成熟。银鲳精巢和卵巢发育都为不完全同步型,且精巢发育较卵巢快。本研究为银鲳性腺发育及人工繁育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彭士明  黄旭雄  赵峰  施兆鸿  李伟微  
比较了野生与养殖银鲳幼鱼氨基酸的含量。结果显示,野生与养殖银鲳鱼体中均以谷氨酸含量最高,组氨酸含量最低,必需氨基酸中均以赖氨酸含量最高,并且四种呈味氨基酸的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均为谷氨酸>天冬氨酸>甘氨酸>丙氨酸。养殖银鲳鱼体中脯氨酸含量较野生银鲳明显升高(变异系数为11.16%),但丝氨酸、酪氨酸及八种必需氨基酸(缬氨酸、蛋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及精氨酸)的含量均较野生银鲳低。养殖银鲳氨基酸总量(54.17 g/100 g干物质)与必需氨基酸总量(27.16 g/100 g干物质)均分别低于野生银鲳鱼体中的氨基酸总量(57.92 g/100 g干物质)与必需氨基酸的总...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际英  李培玉  宋志东  王世信  李宝山  黄炳山  张利民  
为了探明野生和人工养殖褐牙鲆亲鱼的繁育性能和卵巢发育之间的关系,采用生物化学方法,将处于Ⅲ~Ⅳ期和Ⅴ期的野生和养殖褐牙鲆亲鱼中肌肉、肝脏及卵巢氨基酸含量分别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褐牙鲆肌肉、肝脏、卵巢3种组织器官中总氨基酸含量大小关系为肌肉>卵巢>肝脏;(2)发育同期的野生和养殖亲鱼肌肉中大部分氨基酸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并且随着性腺的成熟,野生和养殖亲鱼肌肉中大部分氨基酸较为稳定,其中含量变化显著的必需氨基酸为蛋氨酸、组氨酸(P<0.05);(3)发育同期的养殖亲鱼肝脏中大部分氨基酸含量高于野生亲鱼,随着性腺发育,野生和养殖亲鱼肝脏中氨基酸含量呈明显上升趋势;(4)在Ⅴ期卵巢氨...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崔丹  刘志伟  刘南希  张莹莹  张俊彬  
采用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研究了金钱鱼性腺发育及组织结构特征。结果显示,2+龄的金钱鱼性腺发育成熟。金钱鱼精巢为管型,可分为:精原细胞增殖期、精母细胞生长期、精母细胞成熟期、精子细胞变态期、精子成熟期等5个时期。从Ⅱ期精巢起,金钱鱼精巢的成熟系数(GSI)为0.2%~1.5%,精巢成熟系数在发育到精子细胞成熟期(Ⅴ期)达到峰值,肝重指数(HSI)在精子细胞变态期(Ⅳ期)达到峰值。金钱鱼卵巢的卵母细胞发育过程可分为5个时相,相对应的卵巢发育亦分为5个时期。从Ⅱ期卵巢起,金钱鱼卵巢的成熟系数为1.2%~14.9%,在发育到Ⅴ期时达到峰值,HSI在Ⅳ期达到峰值。Ⅱ时相卵母细胞出现卵黄核和滤泡膜。Ⅲ...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林东明  孙程婕  宣思鹏  韩飞  陈新军  
阿根廷滑柔鱼是典型的头足类,资源生物量与其生长发育过程中营养物质积累及生殖投入密切相关。为了获知雌性阿根廷滑柔鱼性腺发育各阶段的脂肪酸组成及其变化特点,研究采用氯仿甲醇法和气相色谱法检测分析胴体、消化腺和卵巢的脂肪酸种类及其含量。结果表明,雌性阿根廷滑柔鱼胴体、消化腺和卵巢3个组织的脂肪酸均以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为主,饱和脂肪酸(SFA)次之,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的总含量最低。胴体组织的脂肪酸种类最全面,共检测出28种脂肪酸,消化腺和卵巢分别检测出21种和17种脂肪酸。检测发现3个组织中SFA均以C16∶0脂肪酸最为丰富,MUFA以C18∶1n9c和C20∶1脂肪酸为主,PUFA的DHA(C22∶6n3)最丰富,EPA(C20∶5n3)次之。胴体的SFA和MUFA在成熟期达到最大值,在产卵期显著降低;消化腺的PUFA保持相对稳定水平,但是其含量显著低于胴体和卵巢;卵巢持续积累脂肪酸,在产卵期时MUFA和PUFA显著降低。研究表明,雌性阿根廷滑柔鱼胴体、消化腺和性腺3个组织的脂肪酸种类具有组织特殊性,而主要脂肪酸具有一致性。性腺发育过程中,胴体的SFA和MUFA可能转化为能量供给卵巢发育,消化腺的PUFA则向胴体和卵巢转移,卵巢则持续积累脂肪酸供给卵子发生。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施兆鸿  黄旭雄  李伟微  胡盼  罗海忠  傅荣兵  
This paper investigated the lipid contents and fatty acid compositions of ovary, liver and muscle of the wild-caught broodstocks of Pampus cinereus in IV stage of ovary development with body weight from 408 g to 614 g from the East China Sea.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彭士明  孙鹏  尹飞  施兆鸿  
比较分析了相同规格银鲳与翎鲳幼鱼肌肉必需氨基酸的组成模式。结果显示,银鲳与翎鲳肌肉中氨基酸均以谷氨酸含量最高,分别为2.91、2.77 g/100 g湿物质,色氨酸含量最低,分别为0.17、0.18 g/100 g湿物质;银鲳肌肉中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总量及呈味氨基酸总量分别为18.08、9.32与6.84 g/100 g湿物质,翎鲳肌肉中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总量及呈味氨基酸总量分别为17.25、8.80与6.60 g/100 g湿物质;银鲳肌肉中必需氨基酸的组成比例为缬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苏氨酸∶苯丙氨酸∶组氨酸∶赖氨酸∶精氨酸∶色氨酸=6.02∶3.12∶5.66∶9.45...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孙鹏  尹飞  施兆鸿  彭士明  王建钢  
每月定时取人工养殖子代银鲳(Pampus argenteus)样本,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技术对样本卵巢发育情况进行周年观察。期间共采集到雌性银鲳样本92尾,叉长范围为113.1~185.7 mm,体质量33.6~187.5 g。按照各个时相形态特征和卵巢周年变化情况,养殖银鲳卵子发生分为6个时相,卵巢发育分为6个时期。研究表明,养殖条件下的银鲳群体与野生群体卵巢发育的组织学结构无明显差异,且繁殖季节基本一致,但养殖群体卵巢成熟系数明显低于野生群体。推测养殖过程中温度、光照和营养等因素对银鲳性腺发育和成熟具有较大的影响。本研究旨在为银鲳人工繁育研究提供基础科学支持。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刘磊  张晨捷  彭士明  高权新  施兆鸿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分析了银鲳(Pampus argenteus)脾脏、肝脏、肌肉、心脏、肾脏等5种组织中酯酶(EST)、乳酸脱氢酶(LDH)、谷氨酸脱氢酶(GDH)、乙醇脱氢酶(ADH)等4种同工酶的表达模式,并对各种同工酶的酶谱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4种同工酶在银鲳5种组织中的分布均存在一定的组织特异性,其与各组织的生理机能密切相关。银鲳4种同工酶共记录出61条酶带,其中EST被检测出的酶带数量最多也较复杂,ADH同工酶酶带数量最少,只有6条酶带被检测到,LDH和GDH分别检测到16条和9条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熊阳  王帅  郭稳杰  徐江  陈丽慧  刘汉勤  梅洁  
通过比较近10年YY超雄黄颡鱼的生产和养殖记录,发现仅近几年投喂过水蚯蚓的YY超雄黄颡鱼性腺出现问题。实验设定4组不同饵料(丰年虫、浮游动物、红虫和水蚯蚓)连续投喂YY黄颡鱼鱼苗20 d(11~30日龄),选择60日龄统计各组YY超雄黄颡鱼的存活率、体长和体质量。水蚯蚓组YY超雄黄颡鱼的体长和体质量显著高于其他3组,丰年虫组YY超雄黄颡鱼存活率显著低于其他3组。解剖观察60日龄和1年龄YY黄颡鱼的性腺结构并统计1年龄YY超雄鱼的受精率,结果显示,水蚯蚓组YY超雄黄颡鱼的性腺有75%为兼性性腺(精巢和卵巢均存在),25%为无精小叶的精巢,且1年龄的YY黄颡鱼受精率仅为36.70%±4.05%,并显著低于其他3组,而其他3组性腺发育和受精率均正常。为研究水蚯蚓引起YY黄颡鱼雌性化具体原因,实验测量4种不同动物饵料的雌二醇含量,发现雌二醇含量均较低,推测YY超雄黄颡鱼雌性化的原因可能是水蚯蚓富集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DCS)导致。研究表明,在YY超雄黄颡鱼大规格苗种培育过程中,早期应投喂浮游动物或红虫,不宜投喂水蚯蚓。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郭丽丽  严云志  席贻龙  
采用组织切片法,对黄山浦溪河光唇鱼(Acrossocheilus fasciatus)的性腺发育、产卵时间和产卵类型等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其性腺的发育分为六6个时期,卵母细胞的发育分为5个时相。产卵时间始于四月,持续到八月。光唇鱼属于一次性产卵类型,每年成熟一次。在整个性腺发育过程中,雌性个体右侧性腺先于左侧性腺发育;雄性个体右侧性腺在整个发育过程中一直处于优势。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文君  王开顺  邵明瑜  张全启  张志峰  
利用组织学方法对人工培育的石鲽(Kareius bicoloratusBasiewsky)仔、幼鱼性腺发育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性腺的发育与体长密切相关。刚孵化石鲽的原生殖细胞数目为2个,孵化3 d数目增至8个,之后经过迁移,至孵化9 d到达生殖嵴。在全长为7.2~8.5 mm(孵化9~11 d)的仔鱼中,性腺原基中的体细胞迅速增殖并包围原生殖细胞,后者在全长10~15 mm(孵化后10~35 d)的仔幼鱼中增殖成为生殖干细胞。原始性腺在全长15~30 mm(孵化40~60 d)的幼鱼中逐渐发育完善,呈细线状,位于腹腔后部中肾管下方紧贴体壁。雌性性腺最早在全长32.5 mm(孵化66 d)的个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