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21)
- 2023(8552)
- 2022(7499)
- 2021(6825)
- 2020(6073)
- 2019(14147)
- 2018(14188)
- 2017(27997)
- 2016(15620)
- 2015(17748)
- 2014(18521)
- 2013(18172)
- 2012(17305)
- 2011(15572)
- 2010(15850)
- 2009(14833)
- 2008(15093)
- 2007(14099)
- 2006(12207)
- 2005(11197)
- 学科
- 济(63072)
- 经济(63002)
- 管理(39223)
- 业(37656)
- 方法(30203)
- 企(29976)
- 企业(29976)
- 数学(26762)
- 数学方法(26519)
- 制(21085)
- 银(21044)
- 银行(20899)
- 行(19566)
- 中国(17755)
- 农(17301)
- 财(17187)
- 学(15295)
- 融(15094)
- 金融(15086)
- 地方(12969)
- 体(12300)
- 业经(12271)
- 度(12046)
- 制度(12040)
- 贸(11580)
- 贸易(11574)
- 易(11217)
- 农业(10979)
- 理论(10369)
- 务(10196)
- 机构
- 大学(227685)
- 学院(225351)
- 济(91483)
- 经济(89345)
- 管理(81758)
- 研究(79636)
- 理学(69102)
- 理学院(68270)
- 管理学(66964)
- 管理学院(66546)
- 中国(65976)
- 科学(49924)
- 京(49449)
- 农(45885)
- 财(44269)
- 所(42299)
- 研究所(38517)
- 中心(37741)
- 农业(36628)
- 江(36232)
- 业大(36067)
- 财经(34809)
- 北京(31422)
- 经(31406)
- 范(29918)
- 师范(29495)
- 经济学(29014)
- 州(28945)
- 院(28072)
- 经济学院(26384)
- 基金
- 项目(144980)
- 科学(111609)
- 研究(104344)
- 基金(102836)
- 家(90467)
- 国家(89733)
- 科学基金(74616)
- 社会(63581)
- 社会科(60160)
- 社会科学(60140)
- 省(57389)
- 基金项目(54042)
- 教育(48888)
- 划(48622)
- 自然(48165)
- 自然科(47000)
- 自然科学(46981)
- 自然科学基金(46134)
- 资助(43769)
- 编号(43164)
- 成果(36479)
- 重点(33352)
- 部(32518)
- 发(31485)
- 课题(30568)
- 创(29339)
- 科研(28179)
- 创新(27572)
- 计划(27280)
- 教育部(27196)
共检索到3466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孙效文 杨彦豪 鲁翠云 曹顶臣 雷清泉
利用15个微卫星多态性分子标记,对黑龙江省方正县双龙水库和双凤水库两个水体的雌核发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和二倍体普通鲫(Carassius auratus(L))的群体遗传多样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平均每个多态性位点获得银鲫10.39个有效等位基因,普通鲫11.82个有效等位基因;双龙水库三倍体银鲫和二倍体普通鲫的平均观测杂合度分别为0.6035和0.6300,双凤水库中的三倍体银鲫和二倍体普通鲫的平均观测杂合度为0.5311和0.5885;相似性与遗传距离分析结果显示:相似性最大的是双凤水体内的银鲫和普通鲫(0.8127),远大于两个水体间的银鲫群...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章秋平 刘冬成 刘威生 刘硕 张爱民 刘宁 张玉萍
【目的】研究华北生态群普通杏在不同地理来源间的遗传多样性、特异性和群体结构差异。【方法】应用21对SSR引物对67份华北生态群普通杏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进行分析。【结果】21个SSR位点在67份华北生态群的普通杏材料中共检测出301个等位变异,每个位点的等位变异范围为8—24个,平均为14.33个。每个位点Shannon’s多样性指数(I)变异范围为0.65—2.67,平均为1.934。通过不同地理来源间比较,发现来自西北黄土高原区域的杏种质多样性丰富,拥有较多的等位变异。不同地理群间存在较多的互补等位变异;各地理群体拥有各自特有等位变异。基于混合模型的Structure2.2群体结构分析显...
关键词:
普通杏 华北生态群 遗传多样性 群体结构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名友 周莉 杨林 刘静霞 桂建芳
Genetic homogeneity between Pengze crucian carp and strain A of silver crucian carp was studied by using transferrin, isozyme and RAPD markers. The studied individuals of Pengze crucian carp showed transferring patterns were the same of silver crucian carp A strain while distinct from those of other...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娟 高利军 高菊 卿冬进 朱昌兰 周维永
【目的】对6个亚洲国家的普通野生稻群体进行评价,以明确其遗传多样性特征。【方法】利用覆盖水稻12条染色体且多态性显著的25对微卫星分子标记,对来自中国南方4个省区(广西、广东、海南及云南)及与中国相邻的5个亚洲国家(尼泊尔、老挝、缅甸、柬埔寨及越南)11个居群的280份普通野生稻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所有个体平均等位基因数A=17.32,有效等位基因数Ae=8.71,期望杂合度He=0.87,香农指数I=2.34,基因流Nm=0.72,固定指数F=0.43。供试自然居群中以来自中国海南文昌(WC)的普通野生稻遗传多样性最高(He=0.84),来自越南(VT)的次之(He=0.83),中国广东茂名(GZ)的普通野生稻遗传多样性最低(He=0.43)。通过综合比较发现,6个国家的野生稻资源遗传多样性以越南为最高(He=0.83),中国及老挝(He=0.81)次之,缅甸最低(He=0.32)。通过聚类分析发现,来自东南亚4国的野生稻居群之间、中国广西及广东的野生稻居群之间分别表现出较高的遗传相似性;而中国海南文昌的野生稻居群与东南亚4国的野生稻亲缘关系更近。供试野生稻有11个潜在的遗传分支,并且群体之间存在基因交流。【结论】供试普通野生稻整体遗传多样性丰富,纬度较低且临近东海岸的越南(VT)和中国海南文昌(WC)群体表现出较高的多样性;群体之间的遗传距离与地理位置以及气候条件密切相关。加强收集亚洲各国的野生稻资源,充分分析其遗传多样性将对我国水稻育种工作的推进起到重要作用。
关键词:
亚洲 普通野生稻 居群 遗传多样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许时伦
研究建立了普通群体遗传的系列数学模型,系统讨论了1对等位基因所构成的3种基因型频率在群体中的动态规律、遗传趋势、频率变化与世代的关系,以及群体平衡时的特殊性质,并对普通群体、近亲交配群体及其参数与性质进行了对比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随机交配群体和自交群体是普通群体的两种极端;随机交配率越大群体趋于平衡越快;随机交配率与杂合子频率呈正相关,与纯合子频率呈负相关;随机交配率大于零时,等位基因频率相等,杂合子频率最高;随机交配率等于1/2且等位基因频率相等时,3种基因型频率相等。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许时伦 王永义 张新民 韩昀
在普通群体中,建立了3个及3个以上复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和随机交配率的关系及其数学模型,讨论了复等位基因及其频率,以及由复等位基因所构成的各种基因型频率在世代中的动态规律、遗传趋势、群体平衡及其性质。结果表明,在普通群体遗传中,非平衡群体的数学模型(4)可以转换为随机交配群体的数学模型和非平衡自交群体的数学模型;平衡群体的数学模型(7)可以转换为随机交配群体的数学模型和平衡自交群体的数学模型。在普通群体遗传平衡时,当3个复等位基因频率相等且随机交配率等于3/5时,群体各种基因型频率相等。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许时伦 杨晓明 张新民 李方奇
在普通群体中建立了两对等位基因遗传的数学模型,讨论了基因型频率在世代间的动态变化、遗传趋势、群体平衡及其性质,以及随机交配率、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普通群体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中,非平衡群体的数学模型(4)可以转换为随机交配群体的数学模型和非平衡自交群体的数学模型;平衡群体的数学模型(7)可以转换为随机交配群体的数学模型和平衡自交群体的数学模型。在群体平衡时,当两对等位基因频率均相等时,杂合子频率达到极大值。杂合子频率随r增大而增加,当r=1时达到最大值;当r=0时达到最小值。
关键词:
普通群体 遗传机制 等位基因 基因型频率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韩启霞 常玉梅 梁利群 高国强 池炳杰 曹顶臣 孙效文
本研究采用乙酰基亚硝基脲(ENU)浸泡的方法诱变银鲫(Carassius autatus gibeblio Bloch)持续2周,后经清水反复漂洗,再进行人工催产得到诱变银鲫同源自交F1,利用AFLP技术对诱变银鲫F1(30尾)和对照银鲫(25尾)进行DNA指纹图谱分析,发现了Ⅰ型(缺失型)特异位点和Ⅱ型(插入型)特异位点;同时对6尾诱变银鲫F1和2尾对照银鲫mtDNA进行全序列测序分析,发现诱变组突变位点几乎覆盖整个线粒体DNA,主要集中在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12SrRNA基因、16SrRNA基因和D-Loop控制区;通过对诱变组(55尾)和对照组(17尾)mtDNA的NADH1与NADH...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鲁双庆 刘臻 刘红玉 肖调义 苏建明
采用微卫星技术,用9对微卫星引物对4个鲫鱼群体普通鲫鱼(C.auratusauratus)、红鲫(C.auratusredvar)、白鲫(C.auratuscuvieri)和彭泽鲫(C.auratusauratusvar.Pengze)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4种鲫鱼的平均遗传杂合度值在0.607~0.721,其中白鲫0.721、红鲫0.652、彭泽鲫0.629、鲫鱼0.607;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值在0.530~0.670,其中白鲫0.670、红鲫0.586、彭泽鲫0.549、鲫鱼0.530。由此可见,4个鲫鱼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总体水平较高,但白鲫的遗传多样性最高,鲫鱼的遗传多样...
关键词:
鲫鱼 遗传多样性 微卫星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红霞 赵书岗 高仪 张志华 玄立春
【目的】从分子水平上探讨普通核桃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为更有效地保护和利用这些品种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AFLP-银染分子标记技术,对131份核桃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分析,应用NTSYSpc2.11a分析软件对统计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结果】选用20对多态性高、分辨力强的EcoRⅠ/MseⅠ引物组合分别对供试材料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共获得1 643条清晰可辨的条带,其中多态性带1 512条,平均每个引物组合可检测出82.15个多态性位点,多态性位点百分率高达92.03%。得到131份材料间的相似系数范围为0.637—0.928。当相似系数为0.76时,UPGMA分析将1...
关键词:
核桃 AFLP 遗传多样性 亲缘关系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蒋晓华 周铭东 昝瑞光 谷鳘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建中 鲁双庆 刘少军 刘正华 张轩杰 刘筠
在优化RAPD检测条件的基础上,从10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60个扩增较好的引物对异源四倍体鲫鲤及其原始亲本红鲫和湘江野鲤相互间扩增DNA片段的异同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60个引物共产生1554条带,单一引物扩增的DNA片段数在6~20条之间,片段大小在200~3500bp之间。遗传相似率分析表明,异源四倍体鲫鲤与其原始母本红鲫的相似率为69.41%,与其原始父本野鲤的相似率为64.47%,说明异源四倍体鲫鲤接受原始母本红鲫的遗传物质要多一些;而红鲫和野鲤之间的相似率为42.18%,说明两者的基因组成有较大的相似性,从分子水平证实了红鲫和野鲤的远缘杂交具有较大的亲和性。在分析中,还发现异源四...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安苗 周其椿 曹恒源 郭健康
分布于贵州省普安县青山镇和威宁县草海的鲫,系喀斯特山区彼此隔离的2个地理群体,为探明其遗传结构,探讨彼此间系统关系及遗传分化情况,本研究对其mt DNA D-loop区进行测序分析。结果显示:普安鲫有919和921~927bp 8种序列长度类型,分属27种基因型和14种单倍型;草海鲫有923~925bp 3种序列类型,分属11种基因型和6种单倍型;序列差异因碱基替换和缺失/插入不同所致。普安鲫是银鲫和鲫指名亚种及其所含3个亚类群的混生群体;草海鲫为鲫指名亚种2个亚类群的混合群体。普安鲫及其指名亚种群体遗传多样性水平中等,草海鲫及其指名亚种群体遗传多样性偏低,普安的银鲫群体遗传多样性水平极低。研...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兰 李智 郑杏梅 蔡英钦 罗敏 聂益勇
为了挖掘和克隆更多控制株高与分蘖的基因应用于水稻育种,利用多分蘖普通野生稻矮秆突变体与少分蘖高秆南特号组配杂交组合F1并构建分离群体F2;并且对该群体的株高与有效分蘖数进行性状遗传分析以及基因型检测,利用IciMapping V3.0对株高与分蘖数进行QTL连锁遗传分析。结果表明,两亲本的株高与分蘖数均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且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利用平均分布于水稻12条染色体上的345对分子标记对两亲本普通野生稻矮秆突变体与南特号进行多态性筛选,共筛出194对差异明显的多态标记,多态率为56.23%;利用122对基因型清晰的多态标记对571株F2分离群体进行连锁分析,共获得33个与株高相关的...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大辉 刘驰 马增风 张月雄 秦钢 阎勇 卢星高
利用4个广西普通野生稻与籼稻品种9311杂交后自交,构建F2群体,对其种皮颜色进行遗传分析。源自4个普通野生稻的黑色颖壳对来自9311的黄色颖壳现为显性遗传。通过杂交、回交和多代自交后获得多个农艺性状遗传稳定的黑颖壳水稻品系。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常规育种手段可以打破黑色颖壳与不良农艺性状的连锁,普通野生稻黑色颖壳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在育种上加以利用是可行的。
关键词:
水稻 普通野生稻 黑色颖壳 育种利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