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56)
- 2023(15130)
- 2022(12339)
- 2021(11287)
- 2020(9354)
- 2019(21256)
- 2018(20659)
- 2017(40445)
- 2016(21174)
- 2015(23851)
- 2014(23556)
- 2013(23837)
- 2012(22496)
- 2011(20523)
- 2010(21043)
- 2009(19973)
- 2008(19467)
- 2007(17526)
- 2006(15966)
- 2005(15074)
- 学科
- 济(109645)
- 经济(109542)
- 业(84661)
- 企(74524)
- 企业(74524)
- 管理(70663)
- 方法(44461)
- 数学(36190)
- 数学方法(36058)
- 中国(35641)
- 银(34298)
- 银行(34153)
- 行(32592)
- 业经(31513)
- 融(31369)
- 金融(31369)
- 农(31228)
- 财(29706)
- 制(28847)
- 地方(25448)
- 农业(22490)
- 贸(21105)
- 贸易(21081)
- 务(20943)
- 财务(20919)
- 财务管理(20894)
- 易(20488)
- 企业财务(19884)
- 技术(19169)
- 体(18477)
- 机构
- 学院(309686)
- 大学(305166)
- 济(147934)
- 经济(145433)
- 管理(122772)
- 研究(106353)
- 理学(103590)
- 理学院(102602)
- 管理学(101677)
- 管理学院(101084)
- 中国(96519)
- 财(69357)
- 京(64597)
- 科学(55920)
- 财经(54592)
- 所(52161)
- 中心(50330)
- 经(49706)
- 农(48259)
- 江(47592)
- 经济学(47163)
- 研究所(46354)
- 经济学院(42694)
- 北京(41704)
- 财经大学(40516)
- 州(38918)
- 业大(38042)
- 院(37594)
- 农业(37206)
- 银(36938)
- 基金
- 项目(190998)
- 科学(154003)
- 研究(146071)
- 基金(142155)
- 家(120508)
- 国家(119402)
- 科学基金(104781)
- 社会(98486)
- 社会科(93764)
- 社会科学(93747)
- 基金项目(73771)
- 省(72986)
- 教育(65310)
- 自然(62869)
- 自然科(61478)
- 自然科学(61466)
- 自然科学基金(60497)
- 划(59929)
- 资助(58826)
- 编号(57562)
- 成果(46448)
- 发(46392)
- 部(44186)
- 创(42857)
- 重点(42514)
- 国家社会(42059)
- 课题(39849)
- 业(39726)
- 创新(39339)
- 教育部(39108)
- 期刊
- 济(169704)
- 经济(169704)
- 研究(102356)
- 中国(65965)
- 融(57168)
- 金融(57168)
- 财(54913)
- 管理(50901)
- 农(46050)
- 科学(39284)
- 学报(36437)
- 农业(30163)
- 大学(29755)
- 财经(28900)
- 学学(28223)
- 业经(27901)
- 技术(27714)
- 经济研究(27572)
- 教育(27222)
- 经(24944)
- 问题(22133)
- 贸(20123)
- 国际(19264)
- 技术经济(18291)
- 世界(18289)
- 业(18144)
- 现代(15316)
- 商业(15311)
- 理论(14557)
- 统计(14279)
共检索到5009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胡萍 汪毅恒
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银证保合作的必要性问题,然后在分析了我国银证保合作的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银证保合作给我国金融监管带来的挑战,初步探索了银证保合作以后应该采取的相应监管对策。
关键词:
银证保合作 必要性 挑战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平
中国经济连续保持了 2 0多年的快速增长 ,但生态环境也迅速恶化、升级。中国经济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通过对当前困境及趋势的分析和思考 ,提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思路和建议。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生态恶化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金水
农业政策一贯是党和政府指导和推动农业发展和改革的基本手段。中国农业四十多年来都有大起大落的经验教训,这其中我们有过农业政策成功的喜悦,但也有政策失误的痛苦。80年代的农村改革就是准确地运用了效率和分配利益机制的政策,使农民有利可图,曾使我国农业一度出现超常规的高速增长。但由于农业发展的根本问题仍未得到解决,国家缺乏稳定有效的农业保障机制,农业生产成本急剧增大,农产品收购价格不断降低,不可避免造成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朱道元
前言科学技术系统与一般系统相比有一个特点,即严重的滞后性。科学技术对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贡献与影响虽然十分巨大,但通常不会立即奏效。科学技术成果往往要经过一段过渡阶段之后,才能在一个较长的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国友 ,顾淑林 ,王可 ,王路烨 ,曾洪
(一) 当今世界经济竞争日益激烈,适者生存,劣者淘汰。在五十年代后期到七十年代末的上一轮世界经济竞赛中,我国未能跟上。而在七十年代中期开始的一轮竞赛中,更是面临险情,濒于淘汰。这样言论决非危言耸听。从上轮竞赛的结果看,我国在世界经济GNP中的比例从1955年的4.7%,下降到1980年的2.5%。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在1960年与日本相当,而1980年却只有日本的1/4,1985年降至1/5;1960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高出我国4600亿美元,而到1985年已经高出36800亿美元。从这一轮竞赛的实质看,我们面临的竞争以内涵增长为特征,内涵增长使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更低的成本,能提供同等或更高效用的产品和服务,而高技术和新技术是其核心和动力。在高技术和新技术产业方面,六十年代与我们起点相近的日本已经远远跑在我们前面,七十年代比我们落后的一些发展中的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也超了过去。南朝鲜的金星公司1986年销售额16亿美元,出口占10亿美元,从256K的集成电路到家电产品,都以自己的牌子进入了国际市场的中心。从我国经挤增长的效益看,量上的速度不低,但水平提高不快。1952~1982年期间的综合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与发展中国家相比较低,与发达国家差距更大。我国创造1000美元产值的能耗是发达国家的2.5~5倍,是印度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宽 周好文 张烨
全能银行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演化过程,有其深刻的宏观经济背景和微观经济动因,以及自身的动力。各种全能银行模式是与各国的工业化的发展模式相适应的银行组织形式。中国全能银行应服务于中国企业集团的国际市场战略,应整合国内市场的银、证、保等业务,通过并购、重组等手段,以构建国际一流的全能银行集团。
关键词:
全能银行 金融业 并购 重组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王振中
目前我国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历史背景在于国际和国内的双重压力。从外部压力来看,我们面临着金融危机、气候变化、能源资源和粮食安全这四大难题;从内部压力来看,我们面临着责任约束、环境约束、资源约束和土地约束这四大挑战。从金融危机、减排承诺、高度耗能和耕地红线这四个视角来分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刻不容缓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才明
宏观金融调控、微观金融管理和良好的金融市场的建构都必须建立在准确、真实的金融统计信息基础上,刘才明同志提出:提高金融统计数据质量,刻不容缓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徐枫 姚云 郭楠
我国产业控股金融平台起步较晚但发展迅猛,几乎所有大型产业集团都涉足金融领域。产业控股金融平台酝酿了多重风险,既包括偏离主营业务加剧实体企业经营风险,又包括监管套利鼓励企业冒险滋生经营风险,还包括产业风险与金融风险交叉传染等。未来规范产业控股金融平台、化解金融风险,既需要从实施全周期监管、加强协作监管等监管层面,又需要从规范投资交易、设置风险防火墙等公司层面多措并举。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徐枫 姚云 郭楠
我国产业控股金融平台起步较晚但发展迅猛,几乎所有大型产业集团都涉足金融领域。产业控股金融平台酝酿了多重风险,既包括偏离主营业务加剧实体企业经营风险,又包括监管套利鼓励企业冒险滋生经营风险,还包括产业风险与金融风险交叉传染等。未来规范产业控股金融平台、化解金融风险,既需要从实施全周期监管、加强协作监管等监管层面,又需要从规范投资交易、设置风险防火墙等公司层面多措并举。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欧阳卫民
本文首先回顾了人民银行开展农村支付环境建设以来取得的成效,分析了当前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善农村支付服务环境的六项举措。
关键词:
农村 支付环境 改善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徐高光
所谓生态农业,就是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根据自然生态系统内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的规律和经济规律,建立起一种综合农业生产体系。生态农业的主要特点是:保证农业资源的永续利用和增殖;保证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和农业生态的良性循环;不排斥合理的无机农业,但强调无机农业应纳入整个农业生态系统之中,以寻求自然和人工生态因素之间的合理组合,发挥生物措施、生态措施的效能,节约投入,实现农业经济的高度发展。西方国家在本世纪20年代提倡生态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