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116)
- 2023(3155)
- 2022(2724)
- 2021(2676)
- 2020(2346)
- 2019(5375)
- 2018(5213)
- 2017(10847)
- 2016(5681)
- 2015(6159)
- 2014(6257)
- 2013(6208)
- 2012(5706)
- 2011(5073)
- 2010(5147)
- 2009(5118)
- 2008(5325)
- 2007(4817)
- 2006(4284)
- 2005(4173)
- 学科
- 银(19445)
- 银行(19300)
- 业(18187)
- 行(17914)
- 济(16098)
- 经济(16071)
- 管理(15537)
- 制(15200)
- 企(14155)
- 企业(14155)
- 融(11411)
- 金融(11411)
- 业务(11111)
- 险(10834)
- 保险(10743)
- 度(10321)
- 制度(10320)
- 方法(9331)
- 银行制(9312)
- 数学(8503)
- 数学方法(8456)
- 财(7591)
- 中国(7513)
- 务(5752)
- 财务(5750)
- 财务管理(5732)
- 企业财务(5481)
- 体(5300)
- 体制(5033)
- 各种(4406)
- 机构
- 大学(70884)
- 学院(69241)
- 中国(32398)
- 济(30446)
- 经济(29646)
- 管理(28900)
- 银(24617)
- 银行(23552)
- 理学(22745)
- 理学院(22571)
- 管理学(22324)
- 管理学院(22197)
- 行(21950)
- 财(20974)
- 研究(20158)
- 财经(15672)
- 融(15450)
- 金融(15202)
- 京(15019)
- 经(14350)
- 人民(13341)
- 中心(13196)
- 国人(12328)
- 中国人(12304)
- 江(12291)
- 财经大学(12166)
- 中国人民(11738)
- 农(11513)
- 州(10570)
- 经济学(10078)
- 基金
- 项目(39711)
- 科学(31417)
- 基金(30909)
- 研究(28810)
- 家(25760)
- 国家(25537)
- 科学基金(22793)
- 社会(19359)
- 社会科(18359)
- 社会科学(18351)
- 基金项目(15933)
- 自然(14905)
- 自然科(14608)
- 自然科学(14605)
- 自然科学基金(14381)
- 资助(14034)
- 省(13815)
- 教育(12858)
- 划(11840)
- 编号(11110)
- 部(9604)
- 成果(9315)
- 教育部(8773)
- 性(8756)
- 人文(8456)
- 重点(8404)
- 制(8311)
- 国家社会(8046)
- 创(8027)
- 科研(7914)
共检索到1293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李丽芳 蔡东侨
利用2005-2013年16家上市银行的面板数据,采用联立方程组和三阶段最小二乘法(3SLS),从静态和跨期两个维度实证分析银行高管薪酬结构与高管风险倾向,以及高管薪酬、贷款业务与风险承担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商业银行与业绩挂钩的薪酬结构体系,导致银行高管更愿意冒险,为获得高薪酬而从事高风险的贷款业务,导致银行风险承担增加;在风险大的银行里,高管更容易扩张贷款业务,获得更高的薪酬;高管薪酬、贷款业务与风险承担之间存在着跨期的关系,上一年的薪酬支付、业务规模、风险控制等因素影响当年的高管决策。
关键词:
商业银行 高管薪酬 贷款业务 风险承担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宋献中 禹天寒
文章采用2009-2015年中国A股上市商业银行的数据,基于高管权力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对我国商业银行高管薪酬、风险承担水平和银行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并通过关注前十大贷款集中度和损失类贷款来研究高管薪酬对银行绩效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商业银行的高管薪酬与银行风险承担水平及银行业绩呈负相关关系,这一结果说明过高的商业银行高管薪酬不仅降低了银行绩效,而且也加大了银行的风险。进一步的实证结果发现,商业银行高管薪酬的增加会使商业银行信贷集中度和损失类贷款增加,进而直接影响银行业绩。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鹏 张颖
本文基于商业银行行业特征和内部治理机制的视角,运用最优契约理论和管理者权力理论分析了商业银行高管薪酬的风险承担效应。得出结论:商业银行的行业特征具有诱发高管在薪酬激励下采取高风险承担决策的倾向;商业银行高管薪酬激励的风险承担效应取决于政府监管和商业银行内部治理机制双方的博弈。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宋清华 曲良波
本文选择2000~2010年中国13家商业银行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对我国商业银行高管薪酬、风险承担与银行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商业银行高管薪酬与风险承担呈倒U形关系,高管薪酬与银行绩效呈正向关系,高管薪酬激励在提升了银行绩效的同时也加大了银行风险。我们建议,高管薪酬制度设计要充分考虑风险因素,充分发挥董事会及其薪酬委员会在薪酬管理中的作用,增强高管薪酬的透明性,加强对高管薪酬的监管。
关键词:
商业银行 高管薪酬 风险承担 银行绩效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沈宇 胡广雨
文章选取2007—2020年中国38家上市银行的非平衡面板数据,使用固定面板回归模型,研究了高管薪酬与银行风险承担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分析了货币环境对高管薪酬与银行风险承担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管薪酬与银行风险承担正相关,同时也可能存在正“U”型关系,货币环境会削弱高管薪酬的风险承担激励。异质性检验表明,高管薪酬的风险承担激励以及货币环境对高管薪酬银行风险承担激励的削弱作用主要集中于非国有大银行。因此,从控制风险的角度出发,文章认为对银行高管薪酬进行适当的监管和限制是必要的。另外,在宽松货币环境下,制定合适的薪酬限制措施,有利于更好地控制银行风险。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沈宇 胡广雨
文章选取2007—2020年中国38家上市银行的非平衡面板数据,使用固定面板回归模型,研究了高管薪酬与银行风险承担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分析了货币环境对高管薪酬与银行风险承担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管薪酬与银行风险承担正相关,同时也可能存在正“U”型关系,货币环境会削弱高管薪酬的风险承担激励。异质性检验表明,高管薪酬的风险承担激励以及货币环境对高管薪酬银行风险承担激励的削弱作用主要集中于非国有大银行。因此,从控制风险的角度出发,文章认为对银行高管薪酬进行适当的监管和限制是必要的。另外,在宽松货币环境下,制定合适的薪酬限制措施,有利于更好地控制银行风险。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徐欣 成春林
本文以15家上市银行为研究对象,通过多方程模型对2008-2014年银行高管薪酬激励、高管薪酬差异对银行风险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该实证结果支持了管理层权力理论和公平理论,认为银行高管的薪酬激励与银行风险正相关,外部薪酬差异能够显著增强薪酬激励与银行风险之间的正相关性,内部薪酬差异对正相关性的影响并不显著。上述理论和实证结果可以为银行高管薪酬激励政策的改革和效率的提升提供思路和建议,增强银行抗逆力。
关键词:
高管薪酬激励 高管薪酬差异 银行风险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孟飞
基于锦标赛理论,利用中国36家商业银行面板数据,实证检验高管团队内部薪酬差距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并就管理者权力的调节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管薪酬差距与银行风险承担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即高管团队内部薪酬差距越大,银行的风险承担倾向越强。异质性检验证实,高管内部薪酬差距对不同类型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行长兼职、行长来源等管理者权力起到了正向调节作用。据此,商业银行应高度重视对高管团队的薪酬激励,加快建立与风险挂钩的高管薪酬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限制管理者权力的过度膨胀。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何靖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延付银行高管薪酬已成为中国监管部门降低金融风险的重要举措。理论上,这一政策实施很可能降低银行的收益波动性,进而降低其通过LLP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本文利用2010年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稳健薪酬监管指引》这一政策冲击和中国银行业2009—2013年的数据,通过"准自然实验"的PSM-DID分析却发现,延付高管薪酬在降低银行收益波动性的同时反而增强了其通过LLP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进一步对其动态边际效应进行检验后发现,银行通过LLP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在薪酬延付后的第3年尤为显著。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当前中国银行业高管延付薪酬的考核期限仅为3年,出于稳健性薪酬的目的...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张雄 吴祖光 万迪昉
正确激励银行高管能够约束银行的过度风险承担行为。实验研究发现,基于互换方式的监管机制能够显著降低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和破产概率。资本结构调整机制也能通过多次博弈达到低风险承担均衡,但是破产概率高,在长期的博弈时,其约束力还会逐步降低,所需监督成本更高。这两种机制均通过约束高管的侵占行为实现对过度风险承担行为的约束,但互换机制在约束侵占行为上更有效。在相对收益方式下股东存在参照点心理,会多次退出交易警告高管。而在绝对收益方式下双方则尽可能不去冒犯对方,形成了长期的互惠互利倾向,有利于形成组织公民行为。
关键词:
风险承担 激励 互换 实验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温博慧 唐熙
货币政策工具与银行高管薪酬水平会通过银行风险承担渠道对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机制效率形成综合影响。笔者利用中国13家上市商业银行2007—2014年的季度财务数据,使用动态非线性效应面板模型,按货币政策工具类别、政策松紧倾向、高管薪酬水平等对上述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与高管薪酬之间呈现正U型非线性关系;在利润空间不受影响的前提下,低薪酬银行的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效率相对较高,但当利率下调而利差空间缩小时,高薪酬银行会出于对原有利润的维持而增加风险承担,从而提升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效率。银行风险承担与高管薪酬共同影响下,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的信贷传导效率高于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刘运国 郑明晖 徐悦
客户集中度是影响公司治理决策的重要因素。文章以2007-2018年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探讨客户集中度对高管薪酬契约设计的影响。研究发现:客户集中度越高,高管薪酬粘性越高,且上述关系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之后依然成立。当客户集中给公司带来的风险更高,或者公司更需要激励高管进行风险承担时,二者之间的正向关系更为显著。结果表明,客户集中度较高的公司为激励高管会设计具有“奖优不罚劣”的粘性高管薪酬契约。不同于发达国家采用股票期权等方式激励高管进行风险承担,文章基于现金薪酬的凸性激励契约设计,为发展中国家的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契约设计提供了进一步的理论补充和经验证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立新 刘红 屠立鹤
高管薪酬与企业业绩的关系是激励领域的研究热点,但关于高管团队内部薪酬差距与其风险承担关系的研究还相对欠缺。为此,利用沪深两市2007—2014年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其一,基于锦标赛理论,发现高管团队内部薪酬差距能促进其提高风险承担水平;其二,基于高阶理论,研究了高管团队背景特征(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和任期等)对内部薪酬差距与风险承担关系的影响,发现高管团队平均性别(以女性为基准)和平均年龄对二者的关系有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但受教育程度对二者关系的影响并不显著,平均任期对二者关系的负向调节作用仅得到有限的证据支持。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南晓莉 李芊卉
基于2010—2014年中国A股1 589家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分析了高管团队规模与公司风险承担间的相关关系,并且检验这种关系是否受高管薪酬差距产生的晋升激励调节作用的影响。实证结果证明,高管团队规模增加,公司风险承担水平呈先增后减的倒U型关系。薪酬差距的引入使得该关系更为显著,薪酬差距越大,公司风险增加或减小的幅度越大,即薪酬差距在高管团队规模与公司风险承担中起到了正向调节作用。相对于私有企业,薪酬差距的调节作用在国有企业并不显著,原因在于国有企业非市场化的薪酬制度及经营目标多元化。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曾春华 李开庆
以2009-2017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高管薪酬差距与企业创新的关系。结果表明:高管薪酬差距会显著促进企业创新;进一步分析发现高管薪酬差距通过提高管理者的风险承担水平进而促进企业创新;国有产权性质和高管权力会显著降低高管薪酬差距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而较完善的地区市场环境会增强高管内部薪酬差距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文章有助于从高管薪酬差距角度考察薪酬契约的有效性,对于如何增强企业风险承担从而提高企业创新水平也有重要参考意义。
关键词:
高管薪酬差距 风险承担水平 企业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