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410)
- 2023(3655)
- 2022(3216)
- 2021(3136)
- 2020(2696)
- 2019(6034)
- 2018(5947)
- 2017(12090)
- 2016(6195)
- 2015(6789)
- 2014(6830)
- 2013(6758)
- 2012(6199)
- 2011(5553)
- 2010(5616)
- 2009(5416)
- 2008(5659)
- 2007(5307)
- 2006(4840)
- 2005(4355)
- 学科
- 济(20237)
- 经济(20092)
- 银(18601)
- 业(18515)
- 银行(18456)
- 行(17163)
- 管理(15971)
- 企(15399)
- 企业(15399)
- 制(15323)
- 方法(11308)
- 险(10983)
- 保险(10892)
- 融(10871)
- 金融(10870)
- 业务(10259)
- 度(9914)
- 制度(9913)
- 中国(9445)
- 银行制(8677)
- 数学(8348)
- 数学方法(8294)
- 财(7747)
- 业经(5861)
- 理论(5803)
- 体(5709)
- 务(5330)
- 财务(5326)
- 财务管理(5312)
- 体制(5241)
- 机构
- 大学(81527)
- 学院(79305)
- 济(33857)
- 经济(32997)
- 管理(32608)
- 中国(32191)
- 理学(26243)
- 理学院(25996)
- 管理学(25662)
- 管理学院(25504)
- 研究(24312)
- 财(22405)
- 银(21117)
- 银行(20143)
- 行(18674)
- 京(17071)
- 财经(16884)
- 经(15391)
- 融(14359)
- 金融(14132)
- 中心(13822)
- 江(13237)
- 财经大学(12979)
- 人民(12123)
- 科学(11938)
- 农(11782)
- 所(11414)
- 国人(11317)
- 中国人(11281)
- 北京(11153)
- 基金
- 项目(47151)
- 科学(37778)
- 基金(36422)
- 研究(35183)
- 家(30208)
- 国家(29911)
- 科学基金(26768)
- 社会(25531)
- 社会科(22894)
- 社会科学(22881)
- 基金项目(18912)
- 自然(16712)
- 省(16625)
- 自然科(16379)
- 自然科学(16377)
- 自然科学基金(16132)
- 教育(15962)
- 资助(15592)
- 划(14220)
- 编号(13913)
- 成果(12002)
- 部(11462)
- 教育部(10476)
- 性(10185)
- 人文(10098)
- 国家社会(10040)
- 重点(10015)
- 制(9705)
- 大学(9375)
- 创(9337)
共检索到1412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梁艳 杨振兴 姜玉萍
文章选取2004-2013年中国42家银行的数据为研究样本,从银行高管的政治联结、金融联结和非金融联结等三种社会联结角度出发,检验银行高管的社会联结是否存在及其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不同竞争程度、资本充足率水平和上市与否,是否会影响银行高管社会联结变量。研究结果表明:银行高管的三种社会联结存在且都能够显著抑制银行的风险承担,尤其是政治联结和金融联结作用更显著,而非金融联结的影响稍弱。同时,银行业竞争程度有助于提高银行高管的政治联结和金融联结对银行风险承担的抑制作用;资本充足率监管有助于增强三种社会联结对银行风险承担的抑制作用;上市能够促进政治联结和金融联结抑制银行的风险承担作用,却...
关键词:
银行高管 社会联结 银行的风险承担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邹飞 王宗润
本文基于32家商业银行2007~2011年的数据,从银行高管非金融业从业经历的角度研究银行的风险承担行为。研究表明,银行高管非金融业从业经历对风险承担行为具有抑制作用,而且银行高管在非金融业中担任高管的经历会增强这种抑制作用。此外,上市与否、持股高管比例、董事会独立性和银行性质,对银行高管非金融从业经历与风险承担行为间的关系有显著影响。政府部门在对银行业进行监管时,不应仅考虑银行规模、性质等因素,还应进一步考察银行高管的非金融业从业经历,利用银行高管的非金融业从业经历达到风险监管的目的。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汪超 蒋天使
本文以我国2007—2016年16家上市银行为分析对象,把高管所拥有的社会资本划分为政治资本、金融资本以及其他社会资本三类,研究了其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考虑多个影响因素的情况下,三类社会资本对银行风险均呈现较为显著的负效应。引入银行绩效和治理水平两个因素后分析发现,在银行绩效的影响下,政治资本和其他社会资本会增加银行风险。在治理水平的作用下,银行高管的社会资本则更多体现为风险抑制作用。
关键词:
银行风险承担 社会资本 政治关联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汪超 蒋天使
本文以我国2007—2016年16家上市银行为分析对象,把高管所拥有的社会资本划分为政治资本、金融资本以及其他社会资本三类,研究了其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考虑多个影响因素的情况下,三类社会资本对银行风险均呈现较为显著的负效应。引入银行绩效和治理水平两个因素后分析发现,在银行绩效的影响下,政治资本和其他社会资本会增加银行风险。在治理水平的作用下,银行高管的社会资本则更多体现为风险抑制作用。
关键词:
银行风险承担 社会资本 政治关联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李丽芳 蔡东侨
利用2005-2013年16家上市银行的面板数据,采用联立方程组和三阶段最小二乘法(3SLS),从静态和跨期两个维度实证分析银行高管薪酬结构与高管风险倾向,以及高管薪酬、贷款业务与风险承担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商业银行与业绩挂钩的薪酬结构体系,导致银行高管更愿意冒险,为获得高薪酬而从事高风险的贷款业务,导致银行风险承担增加;在风险大的银行里,高管更容易扩张贷款业务,获得更高的薪酬;高管薪酬、贷款业务与风险承担之间存在着跨期的关系,上一年的薪酬支付、业务规模、风险控制等因素影响当年的高管决策。
关键词:
商业银行 高管薪酬 贷款业务 风险承担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宋清华 曲良波
本文选择2000~2010年中国13家商业银行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对我国商业银行高管薪酬、风险承担与银行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商业银行高管薪酬与风险承担呈倒U形关系,高管薪酬与银行绩效呈正向关系,高管薪酬激励在提升了银行绩效的同时也加大了银行风险。我们建议,高管薪酬制度设计要充分考虑风险因素,充分发挥董事会及其薪酬委员会在薪酬管理中的作用,增强高管薪酬的透明性,加强对高管薪酬的监管。
关键词:
商业银行 高管薪酬 风险承担 银行绩效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鹏 张颖
本文基于商业银行行业特征和内部治理机制的视角,运用最优契约理论和管理者权力理论分析了商业银行高管薪酬的风险承担效应。得出结论:商业银行的行业特征具有诱发高管在薪酬激励下采取高风险承担决策的倾向;商业银行高管薪酬激励的风险承担效应取决于政府监管和商业银行内部治理机制双方的博弈。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宇驰 揭月慧
基于面板数据,本文分析了资本监管约束条件下中国商业银行市场竞争对其风险承担的影响。首先采用基于Panzar-Rosse模型的H统计量衡量银行业的竞争程度;然后在1998—2009年政府对商业银行监管的改革变迁的基础上,运用静态、动态面板数据分析市场竞争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风险承担的影响。结果显示:中国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程度不高,市场竞争增加了信用风险,却降低了流动性风险;政府监管减少信用风险的作用受到市场竞争程度的影响;尽管监管对流动性没有直接影响,但市场化程度较高时监管会减少流动性风险。结论证实2006年以来政府监管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未来针对银行风险的监管改革应充分考虑市场竞...
关键词:
监管改革 银行竞争 风险承担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成颂 黄送钦 钱春丽
公司的治理行为有效地映射了TMT(即高管团队)成员的价值理念。以沪市上市银行为研究对象,分析了TMT的学历、年龄和任期等背景特征对银行风险承担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TMT背景特征对银行风险承担具有不同作用路径。具体表现为,银行风险承担与TMT学历程度间呈正相关性;与TMT年龄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并存在关系"分水岭",即到54岁的时候,与TMT任期间存在U型关系,但不显著。结论丰富了银行领域"高层梯队理论"研究的证据,也为中国商业银行的人才储备和选拔工作提供了指南。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左晓慧 杨成志
近年来,影子银行业务规模发展迅速。然而影子银行业务长期隐匿于监管体系之外,容易引起系统性金融风险。为充分发挥影子银行体系对社会经济的积极作用,基于2009—2020年沪深A股上市的36家商业银行数据,实证检验影子银行业务规模与不同性质及类别商业银行风险承担之间的关系,并引入资本监管压力作为调节效应,探析在引入资本监管压力作为调节变量情况下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首先,在全样本下,影子银行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和应收账款类投资业务规模扩张会提升商业银行风险。其次,异质性分析显示影子银行规模对于不同性质及不同规模商业银行的风险影响不同。最后,监管压力作为调节效应对于影子银行影响商业银行风险具有正向调节作用。研究结论对于强化影子银行有效监管,建立健全金融风险应对机制,防范化解系统性风险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
影子银行 监管压力 银行风险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文远 马宁
在银行通过传统信贷业务应对银行业竞争受阻的背景下,采用2002—2016年上市银行的微观面板数据,使用系统GMM方法测度了银行竞争对银行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及其作用渠道。实证结果表明:银行竞争显著增加了银行风险承担水平,抑制了银行的创新行为,而银行创新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以风险分散为主,从而增强了银行竞争度与银行风险的正向关系。因此,银行应积极开展多元化竞争策略,进行业务升级转型;监管部门要有序引导银行业竞争,制定适度的监管规则,防范因过度竞争导致创新度下降的风险叠加效应。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亚微
本文基于我国14家上市银行2007-2013年的数据,通过考察不同性质银行的高管所面临的过度激励与风险承担之间的关系,检验了我国商业银行高管薪酬激励机制的有效性。实证结果表明:第一,我国上市商业银行高管薪酬存在过度激励,且过度激励会造成银行风险承担水平的提高。第二,不同性质银行高管的过度激励对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是不同的。国有控股银行高管若受到过度激励,有可能会盲目扩大经营规模,增加银行的经营风险;而非国有控股银行的高管相对而言,这种激励作用会较弱。为此,要进一步推进商业银行高管薪酬改革,防止过度激励。尤其是国有控股银行高管薪酬机制设计要更加关注风险因素。
关键词:
商业银行 薪酬管理 高管薪酬 风险管理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卉冉 孙英隽
通过对比16家上市商业银行2004—2014年资本监管新标准颁布前后的数据,研究资本监管对商业银行资本与风险承担行为产生的动态影响。分析的结果表明:在实施资本监管新标准之前,资本监管对资本不足和资本缓存不足的银行提高资本充足水平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且这种积极影响在实施资本监管新标准之后持续发挥作用。而资本缓存充足的银行在实施新政策之前倾向于投资高风险资产,但在实施新政策之后为了向监管机构展示其良好的经营状况,会继续提高资本水平。资本约束对于降低银行资产风险水平的作用并不显著。
关键词:
资本监管 银行资本 风险承担 资本充足率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宋献中 禹天寒
文章采用2009-2015年中国A股上市商业银行的数据,基于高管权力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对我国商业银行高管薪酬、风险承担水平和银行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并通过关注前十大贷款集中度和损失类贷款来研究高管薪酬对银行绩效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商业银行的高管薪酬与银行风险承担水平及银行业绩呈负相关关系,这一结果说明过高的商业银行高管薪酬不仅降低了银行绩效,而且也加大了银行的风险。进一步的实证结果发现,商业银行高管薪酬的增加会使商业银行信贷集中度和损失类贷款增加,进而直接影响银行业绩。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程小可 姜永盛 郑立东
基于我国特殊金融制度情境,以中小板和创业版上市公司季度数据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影子银行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机制及其所产生的价值效应。结果发现:影子银行发展虽然提高了企业的风险承担水平,但是降低了高风险承担企业的市场价值。进一步,考察影子银行与企业风险承担对企业价值的内在作用机制后发现,影子银行发展虽然拓宽了企业短期融资并提高了企业资本投资水平,但是潜在的短期流动性供给与长期投资不匹配使得影子银行的发展降低了企业的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