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621)
- 2023(2480)
- 2022(2057)
- 2021(1952)
- 2020(1809)
- 2019(3911)
- 2018(3735)
- 2017(7770)
- 2016(4049)
- 2015(4613)
- 2014(4785)
- 2013(4749)
- 2012(4412)
- 2011(3936)
- 2010(3972)
- 2009(3907)
- 2008(4219)
- 2007(3896)
- 2006(3474)
- 2005(3480)
- 学科
- 银(16467)
- 银行(16322)
- 行(15022)
- 制(12357)
- 济(12273)
- 经济(12254)
- 业(12150)
- 险(10711)
- 保险(10620)
- 业务(9719)
- 管理(9363)
- 度(9029)
- 制度(9028)
- 融(8886)
- 金融(8886)
- 企(8449)
- 企业(8449)
- 银行制(8146)
- 方法(7207)
- 中国(6765)
- 数学(6514)
- 数学方法(6475)
- 财(4794)
- 各种(4425)
- 类型(4267)
- 种类(4262)
- 各种类型(4259)
- 保险业(3772)
- 体(3696)
- 务(3405)
- 机构
- 大学(55214)
- 学院(53276)
- 中国(24974)
- 济(22891)
- 经济(22244)
- 管理(20993)
- 银(18635)
- 银行(17774)
- 研究(16599)
- 行(16445)
- 财(16163)
- 理学(16105)
- 理学院(15959)
- 管理学(15717)
- 管理学院(15620)
- 融(12220)
- 金融(12054)
- 财经(11982)
- 京(11959)
- 经(10921)
- 中心(9952)
- 江(9572)
- 人民(9287)
- 财经大学(9283)
- 农(8877)
- 国人(8751)
- 中国人(8726)
- 中国人民(8174)
- 科学(8102)
- 所(8095)
共检索到1011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杨毓
风险防范是长期以来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难点和焦点。传统的风险管理侧重于事后管理,属于事后补救,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有从源头上遏制风险,做到事前预警、事中控制、事后整改的有机结合,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系统,才能有效防范和化解风险。
关键词:
风险管理 内控制度体系 风险监管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鸿昌 张二君
针对中国加入WTO后地方商业银行潜在的风险,应从地方商业银行自身的内部控制建设、宏观政策的支持、不良资产的处置以及明确今后的发展策略等方面加以防范和化解。
关键词:
WTO 地方商业银行 风险防范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温权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影子银行风险成为各国金融监管部门重点防范的对象。近年来,我国影子银行发展较快,相关风险不断积聚,为保证金融市场平稳健康运行,有必要对我国影子银行风险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评价。基于此,文章创新性地从国际比较视角和个体研究视角对我国影子银行风险进行了量化测度与评价。结果表明,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广义影子银行规模虽处于较低水平,但保持了较快的增长趋势。若不进行规范约束,恐将积聚较大的金融风险。而根据我国个体测算数据,从绝对规模、增速、占社会融资总额比例、与传统银行关联度等系统性风险评价指标看,2018年我国影子银行风险整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风险水平较之前年度有所下降。最后,文章针对我国影子银行现状提出了风险防范治理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影子银行 风险评价 国际比较 防范治理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郭威
从长期看,消除过剩产能有助于从根本上化解金融风险,但从短期来看可能会引起局部不良贷款上升,应提前做好应对措施以防范潜在风险2018年12月19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推动更多产能过剩行业加快出清。近年来,我国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矛盾较为突出,已成为影响资源配置效率提升、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将去产能作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五大任务之首,各地区相继出台了化解产能过剩的配套措施,各大商业银行也随之开展了化解过剩产能的相关工作,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唐民
对当前我国银行风险防范的理性思考唐民本文认为,金融问题虽然许多都表现在金融业,但问题的根源却出在经济上。只有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的症结,才能实现经济的良性循环。当前许多金融问题讨论的焦点都集中在经济体制改革上,但由于体制改革的复杂性、广泛性和长期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文爱华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金融工作,多次就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作出重大部署。2019年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制度是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的基础性制度,要抓住完善金融服务、防范金融风险这个重点,推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李克强总理在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妍坤
一、树立全面风险管理理念,培育先进的风险管理文化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培育科学的风险文化,是构建长效发展机制的先决条件和内在要求。一是树立正确的风险管理理念。引导全行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祛除惯性思维和陈旧观念的影响,改变对风险管理的偏见,使全行认识到任何业务都是有风险的,风险管理的任务就是寻找业务过程的风险点,衡量业务的风险度,积极寻找、发现防范风险的办法,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杨宗昌 张苏彤
本文从会计的视角分析了我国银行经营风险形成的原因,并就防范与抵御银行风险的会计对策谈了作者的看法。作者认为我国银行会计的反映、监督与参与管理决策的职能发挥欠佳是造成银行经营风险的重要原因,现行银行会计制度未能充分体现谨慎性会计原则是引发银行经营风险的直接原因,银行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也是导致银行经营风险的原因之一。随后作者从健全能适应商业化经营特点的管理型银行会计新体系,建立科学全面、跟踪及时的会计信息系统,改进现行银行会计制度,使之充分体现谨慎性会计原则,加强对银行风险的会计监督,构建防范银行风险的监督保障体系等方面谈了防范与抵御银行风险的会计对策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鲁开垠 盖翊中
利率市化是我国入世后融入国际经济的必由之路,也是加快我国金融改革和金融深化的根本举措。本文较深入地阐述了利率市场化的效用传导机制及其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在全面分析利率风险的基础上,提出了商业银行防范风险的基本对策。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利率市场化 金融深化 利率风险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陈越
在一般情况下,信用证对出口商确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式,因为有开证银行代替进口商所作出的付款保证,但出口商应清楚地认识到,即使采用信用证方式结算货款,出口商亦并非没有风险。 一、信用证方式下出口商面临的风险 “开证银行风险”主要指信用证开证银行因破产或丧失偿付能力而对信用证受益人构成的风险。在出口商所提交的单据及所有操作均无懈可击时,出口商一般不会遇到被拒付的问题。但开证行破产(或丧失偿付能力)的风险却始终存在,并不因为出口商按时提交正确的单据而自行解除。出口商能顺利取得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周炼石
经过金融体制改革,中国银行业资产质量和经营能力明显提高。但近几年面临新一轮风险,不良贷款呈现反弹压力。其根源是,省市级以下地方政府债务信贷风险加剧;局部行业投资过度形成的不良贷款逐步显现;房产市场将向银行传递风险。经济改革以来中国银行业曾出现两次较为明显的风险,经过努力有所化解。但本次风险具有特殊性,规模大、隐蔽性强、坏账处理难度大,应予以高度重视。除银监会需要专门部署紧急监管措施,各商业银行需要全面自行清查和监管外,针对政府背景的大量债务,需要启动财政政策工具,如允许发行地方债等减轻银行压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