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395)
2023(3655)
2022(3063)
2021(3018)
2020(2751)
2019(6296)
2018(6115)
2017(12169)
2016(6652)
2015(7718)
2014(7818)
2013(7958)
2012(7096)
2011(6227)
2010(6394)
2009(6335)
2008(6951)
2007(6602)
2006(6143)
2005(5766)
作者
(18608)
(15129)
(15057)
(14389)
(9867)
(7152)
(7072)
(5977)
(5942)
(5656)
(5288)
(5258)
(4973)
(4915)
(4802)
(4770)
(4579)
(4488)
(4400)
(4233)
(4024)
(3734)
(3611)
(3528)
(3502)
(3459)
(3455)
(3396)
(3095)
(3007)
学科
管理(28873)
(26688)
(23176)
企业(23176)
(20041)
经济(20021)
(17544)
银行(17399)
(16025)
(14747)
(11004)
方法(10934)
(10894)
保险(10803)
业务(10226)
(10147)
制度(10144)
(9774)
金融(9774)
数学(8957)
数学方法(8901)
(8624)
财务(8602)
财务管理(8577)
银行制(8576)
中国(8372)
企业财务(8149)
(5946)
(5371)
业经(4953)
机构
大学(89095)
学院(87620)
管理(39497)
(36043)
经济(34981)
中国(33609)
理学(30301)
理学院(30033)
管理学(29763)
管理学院(29551)
(24895)
研究(24891)
(20930)
银行(20009)
(19479)
(18574)
财经(17796)
(16109)
(15790)
中心(14541)
(14239)
金融(13988)
财经大学(13563)
(13274)
北京(12731)
人民(12543)
科学(12482)
公司(12432)
(12122)
(11892)
基金
项目(47134)
科学(36689)
研究(35240)
基金(34912)
(28912)
国家(28641)
科学基金(25503)
社会(22083)
社会科(20879)
社会科学(20871)
基金项目(17870)
(17072)
自然(16781)
自然科(16377)
自然科学(16374)
教育(16167)
自然科学基金(16101)
资助(16093)
编号(14267)
(14258)
成果(12291)
(10993)
(10085)
重点(10037)
教育部(9912)
人文(9634)
课题(9614)
(9351)
(9315)
项目编号(9261)
期刊
(43224)
经济(43224)
研究(33848)
(30867)
金融(30867)
(22438)
中国(21958)
管理(18117)
科学(10222)
(9822)
财经(9588)
学报(9400)
(7970)
大学(7889)
技术(7757)
学学(7383)
财会(6814)
会计(6686)
理论(6255)
教育(5957)
实践(5711)
(5711)
经济研究(5504)
业经(5187)
现代(4977)
农村(4763)
(4763)
问题(4755)
通讯(4691)
国际(4685)
共检索到1618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丁晓峰  
本文对这次金融危机发生的背景和成因进行了概述,并通过对与银行风险管理和利率传导机制相关的经典模型和现代研究方法的梳理,进一步指出,在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中,把基于宏观经济政策中的利率规则基础之上的银行资本配置与风险管理相结合进行研究,从而拓展现代利率期限结构理论,将是今后经济学和金融学研究领域应该重点关注的路径选择。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巴曙松  朱元倩  
近年来压力测试因其衡量金融危机等极端环境下风险的特性在现代银行风险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VaR等传统模型的重要补充。本文分别从压力测试的定义、国际实践规范、执行流程等角度对已有的文献和监管部门的调查研究报告进行了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分析了压力测试的优缺点,讨论了压力测试中的实际操作细节及对于数据缺乏的发展中国家如何有效地实施压力测试。文章最后对宏观压力测试这一新的发展趋势进行了介绍和诠释,也提出了在压力测试中值得进一步研究的后续问题。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守川  
从巴塞尔协议Ⅰ到巴塞尔协议Ⅲ的演变逻辑20世纪80年代,美国等发达国家的银行业在拉美债务危机中遭受重大损失,而日本银行业的资本全球扩张也给欧美银行带来极大威胁。巴塞尔委员会在1988年出台巴塞尔协议Ⅰ,基本出发点就是用银行有限的资本限制其业务扩张,促进国际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晓星  刘庆富  
21 世纪的银行管理哲学更强调 谨慎的使用资本,最大限度地增进资本的价值,提高银行资本的风险抵 御能力。本文利用当今主流的 VaR 风险管理技术,分析了银行的风险资本管理及其在我国的应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克劳迪娅·布赫   肖林  
<正>当前,全球经济从低利率环境切换到高利率环境,面临更高的通货膨胀水平和更低的增长预期,要管理好银行风险,为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做好充分的准备一年前,在美国和瑞士爆发的银行危机考验了银行体系的抗风险能力。欧洲的银行较好地经受住了风暴的洗礼——这既要归功于银行自身的韧性,也有赖于相关国家监管机构快速实施的应对措施。行业动荡再次提醒我们,
关键词: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张奕  艾春荣  洪占卿  
本文利用中国本土信用评级机构的评级数据,研究信用评级对债券市场的影响,以及国内银行如何运用信用评级进行风险管理。结果发现,债券评级和主体评级均对债券市场有显著影响,但债券评级比主体评级作用更显著,后者对前者起补充作用,当债券评级不足以刻画债券质量时,主体评级作用更加凸显;另外,信用评级在发行市场和交易市场中的作用有所不同:由于投资者吸收了债券发行后市场的新信息而减少了对信用评级的依赖,因而在交易市场中信用评级的影响力低于发行市场。因此,银行应全面利用各种评级信息,并且结合被评级资产所处市场来进行风险管理。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魏国雄  
解读更久的从前,看见更远的未来。中国银行业的风险管理体系是伴随着银行商业化的进程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的。从工商银行风险管理的历程来看,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坚持管理创新,坚持信息化发展的路子,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成果,不断探索与信息技术融合共进。借此机会,回顾这段历史,为读者提供一点参考。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章彰  
在前所未有的大变局面前,坚守风险底线是商业银行应对不确定性的"定海神针"美国金融历史学家彼得·L.伯恩斯坦曾说"风险管理的本质就是把我们对结果有所控制的领域最大化,而把我们完全不能控制的结果和我们弄不清因果联系的领域最小化。"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是银行经营面临的常态,在经济周期转折或经济结构调整、市场波动增加的特殊时期,不确定性导致银行实现"最大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别慧军  
一、信贷风险的管理 信贷风险指银行贷款中形成逾期、呆滞、呆帐贷款的可能性。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增多,债权损失严重。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1994年初,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四家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为3160亿元人民币,占全部贷款的20.4%。至1995年底,全国银行系统的不良贷款上升为6000多亿元。1996年,随着国有企业亏损面的扩大和破产倒闭企业的增加,银行的不良债权总额已超过1万亿元。可以说,商业银行不良债权的逐渐增加,不仅危胁到商业银行自身的经营,也对中国金融业的稳定运行产生了巨大危胁。因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魏国雄  
银行风险管理变革要引入大数据思维,通过大量数据信息来支持风险识别、防控能力的提升,推进现场检查与非现场数据信息挖掘分析相结合的风险管理创新大数据思维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互联网金融,不仅使数据信息应用发生了质的飞跃,更引发了对银行经营与风险管理方式变革的思考,在风险识别、防范和提高效率等方面带来了很多全新的理念。数据信息在风险管理中的运用风险是信息不对称的表现,因此数据信息是银行风险管理的基础。作为经营风险的机构,银行既有数据信息应用的环境,更有数据信息应用的强烈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