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72)
2023(10331)
2022(8616)
2021(8119)
2020(7000)
2019(15792)
2018(15677)
2017(30525)
2016(16385)
2015(18276)
2014(18123)
2013(18185)
2012(16717)
2011(14859)
2010(15164)
2009(14506)
2008(15030)
2007(13646)
2006(12373)
2005(11419)
作者
(48873)
(40300)
(40163)
(38051)
(25710)
(19253)
(18292)
(15717)
(15286)
(14369)
(13746)
(13305)
(12713)
(12704)
(12526)
(12497)
(12038)
(11999)
(11794)
(11565)
(10050)
(9972)
(9850)
(9187)
(9048)
(9011)
(8999)
(8965)
(8071)
(7740)
学科
(60650)
经济(60568)
管理(57628)
(52940)
(44116)
企业(44116)
方法(30016)
数学(25539)
数学方法(25387)
(23917)
银行(23771)
(22874)
(22597)
(22283)
中国(20425)
(16588)
金融(16588)
(15484)
(14961)
财务(14936)
财务管理(14893)
业经(14404)
企业财务(14150)
(13879)
贸易(13867)
(13586)
(13419)
制度(13413)
(11832)
(11630)
机构
大学(236927)
学院(233661)
(98586)
经济(96396)
管理(94837)
理学(78986)
理学院(78163)
管理学(77221)
管理学院(76761)
研究(74248)
中国(70674)
(54624)
(50369)
科学(43101)
财经(41840)
(40031)
(38054)
(37612)
中心(36124)
(35970)
业大(33751)
研究所(33622)
北京(32123)
农业(31993)
财经大学(31496)
经济学(30757)
(29056)
经济学院(27961)
(27856)
银行(26584)
基金
项目(145154)
科学(113397)
基金(107421)
研究(102480)
(94451)
国家(93650)
科学基金(79798)
社会(66870)
社会科(63433)
社会科学(63416)
基金项目(57032)
(54210)
自然(52327)
自然科(51098)
自然科学(51080)
自然科学基金(50242)
(46580)
教育(46527)
资助(44212)
编号(40172)
(32997)
成果(32404)
重点(32249)
(30042)
(29159)
科研(28533)
教育部(28409)
创新(28144)
国家社会(27997)
人文(27426)
期刊
(108714)
经济(108714)
研究(74834)
中国(46774)
(43963)
(42114)
金融(42114)
管理(37259)
学报(36931)
(34083)
科学(33258)
大学(27867)
学学(26650)
财经(21645)
农业(20953)
(18359)
经济研究(17679)
技术(17329)
教育(16849)
业经(16554)
问题(14405)
理论(13544)
(12726)
(12539)
实践(12224)
(12224)
会计(12095)
商业(11754)
国际(11688)
技术经济(11554)
共检索到3684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岱松  蔡利初  
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市场风险的控制与实施对于银行业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随着"金融脱媒"现象日益显现、世界范围内金融业竞争加剧,同时,伴随着网络等高科技的发展,银行业的风险量化管理、全面管理等前沿理论逐渐被提出并付之实践,这将对我国金融监管的思路与理念产生较大影响。传统的合规性监管向审慎性监管、试行风险量化式监管、风险预约选择/承诺制监管等前沿性理论的转变必将对我国银行业监管制度产生深远影响。根据新巴塞尔协议精神,建立科学、严密、高效的治理制度和银行内部控制制度势在必行,以风险意识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建设待以推行。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郭昶皓  
本文从银行表内和表外的影子银行业务出发,考虑其最新业务进展及监管动向,利用微观层面数据开展研究。结果发现:(1)商业银行从事影子银行业务最为核心的动力是减少资本消耗;(2)影子银行业务及金融监管力度均显著增加了商业银行风险,其中影子银行业务存在异质性,表内业务起主导作用,表外业务对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影响不显著。金融监管力度的加强降低了资产收益率,并提高其波动水平。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左志刚  
跨国电子银行业务是一项增长潜力巨大的业务,但它的发展同时将带来一系列新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风险管理与监管问题。本文在合理界定跨国电子银行业务并识别其风险的基础上,对如何进行风险管理与监管的问题作了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兆星  
伴随金融危机而来的是新一轮金融监管力度的加大,中国银行业监管当局深入参与了巴塞尔委员会主导的本轮银行监管制度改革。本文认为,国际银行监管改革主要呈现出四方面趋势:微观监管与宏观审慎统筹兼顾、资本监管和流动性监管同等重要、银行监管的"质"与"量"同步提升、银行内部约束与外部监管有机结合。中国银行业监管当局和银行业应密切关注国际银行监管改革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调整监管政策和经营模式,增强银行体系的稳健性和国际竞争力。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尹业  
当前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的动向──兼议《银行业有效监管核心原则》尹业自70年代末以来,随着全球性金融自由的逐渐推进,由于金融管制的放松和国际金融资本流动性的提高,金融风险有增加的迹象。在对金融自由化与金融风险加大之间的利弊做了反复权衡之后,各国中央银行...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丹  
加强对银行业的监管是银行稳健经营和银行体系健康发展的基本保证。随着金融全球化的发展,我国金融开放的步伐也进一步加快,中国的银行业将面临外资银行的巨大冲击,在这样的形势下,对于如何加强银行监管这一问题的探讨再次成为人们研究的焦点。本文以加强中国银行业监管为主题,客观地分析了当前我国银行监管存在的问题,针对我国银行监管的现状提出了改进和完善我国银行监管的建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路莎  
从商业银行诞生开始,收益与风险就共同伴随着商业银行的发展。商业银行追求的最终目标是高收益,但是高风险却是商业银行为了取得高收益而必须付出的代价,风险的发生和进一步恶化会对商业银行的盈利造成侵蚀,甚至对它的生存造成威胁。有鉴于此,文章从商业银行的地位、概念、特性以及相关监管指标的理论基础上,以某商业银行数据为例,对其部分的监管指标进行计算分析,并且提出有参考性的解决意见和建议,以达到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日趋完善以及我国银行业的长期稳步发展的目标。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周莉萍  
本文系统回顾并评析了银行监管理论和实践,主要梳理了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为什么要监管银行业,二是采用何种方法监管银行业,三是在上述理论框架内,国际银行业监管制度如何发展演变,形成了怎样的监管目标和监管路径。最后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本文简析中国的银行监管发展演变及当前面临的挑战,并给出相关建议。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喆  吴育华  
在对我国网络银行风险监管的方针和原则进行阐释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网络银行风险监管的框架内容、框架模型、网络银行风险预警系统以及监测预警指标体系设计的基础构想。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祁永忠  栾福茂  
近年来,由于信贷融资的高门槛,大量的融资需求得不到满足,中国影子银行呈现平台井喷式发展。影子银行满足了正规金融机构不能满足的金融需求。但影子银行产品的批发业务模式、投资标的高风险性、资金池的运作方式等特点,最终可能产生影子银行产品的违约风险,通过影子银行产品的关联交易和信用链条传播,这种违约风险可能扩散为金融风险。为防范影子银行大规模扩展所产生的金融风险,提出规范影子银行业务,促进影子银行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玉峰  陈鹏  
本文运用3SLS方法,实证分析了2008年净资本监管新规以来我国上市投行的在净资本监管约束下的资本调整和风险承担行为。研究发现,上市投行按照"风险-资本"相适应的总体原则开展经营活动,总量性净资本监管指标对投资银行风险管理起到了正面的引导作用,但结构性指标却与政策预期相反,资本相对不足的投行通过承担较大的风险获取较高收益的形式来增加资本。因此,监管层需要进一步优化设计净资本监管指标体系。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朱双婧  张颖薇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表明,"影子银行"体系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集聚了大量金融风险。在我国,一些已具备"影子银行"特征的金融业务,尚游离于监管之外,其发展壮大的同时,可能对我国经济发展、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形成不良影响,亟需加强引导和规范。本文介绍了影子银行的概念及其风险,详细阐述了目前我国影子银行的监管存在监管真空、监管法律法规不完善、金融监管独立性不足等问题,并提出了逐步建立并完善我国影子银行监管体系、规范影子银行健康发展的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庄恳民  
网络银行的出现,极大地拓宽了金融服务领域,提高了金融服务质量,降低了金融服务成本。但作为银行业务的又一渠道,接踵而来的是基于该渠道所隐含的风险。综观当前国际金融界可以发现,现代商业银行的竞争已从单纯追求利润增长转变成更为强调风险管理水平和盈利能力,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银行自身特有的风险不仅威胁着网络银行的健康发展,同时对于一国金融体系的安全稳定、广大金融服务消费者的利益安全都构成极大的威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