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12)
2023(5287)
2022(4364)
2021(4313)
2020(3817)
2019(8790)
2018(8662)
2017(17465)
2016(9347)
2015(10782)
2014(10951)
2013(10930)
2012(9853)
2011(8748)
2010(8837)
2009(8920)
2008(9482)
2007(9066)
2006(8309)
2005(7921)
作者
(26688)
(21783)
(21757)
(20658)
(14059)
(10318)
(10202)
(8678)
(8440)
(8310)
(7664)
(7398)
(7079)
(6922)
(6897)
(6784)
(6591)
(6537)
(6493)
(6167)
(5526)
(5354)
(5087)
(5054)
(5020)
(5020)
(4965)
(4887)
(4500)
(4257)
学科
管理(39848)
(37550)
(33914)
企业(33914)
(31506)
经济(31479)
(19222)
银行(19077)
(18975)
(17643)
方法(17295)
(16385)
数学(14459)
数学方法(14366)
(12976)
财务(12943)
财务管理(12910)
(12415)
金融(12415)
企业财务(12381)
业务(11039)
(10967)
制度(10965)
(10935)
保险(10844)
中国(9756)
银行制(9186)
(8859)
体制(8329)
业经(7986)
机构
大学(131782)
学院(128430)
管理(58733)
(53119)
经济(51696)
理学(46082)
中国(46015)
理学院(45724)
管理学(45330)
管理学院(45034)
研究(35819)
(34753)
(28581)
(27014)
银行(25877)
财经(25589)
(24070)
(23191)
(22154)
中心(21598)
(19849)
金融(19509)
财经大学(19450)
(18681)
北京(18653)
人民(17707)
科学(17484)
(17386)
(17209)
国人(16027)
基金
项目(70497)
科学(55601)
基金(53622)
研究(52370)
(44641)
国家(44280)
科学基金(39802)
社会(33221)
社会科(31508)
社会科学(31495)
基金项目(27631)
自然(26409)
自然科(25862)
自然科学(25859)
自然科学基金(25471)
(24705)
资助(24059)
教育(23522)
编号(22333)
(20921)
成果(19183)
(16265)
项目编号(15481)
教育部(14742)
人文(14486)
重点(14451)
(14193)
大学(14139)
(13877)
(13710)
期刊
(62369)
经济(62369)
研究(46038)
(40899)
金融(40899)
(32227)
中国(29706)
管理(24929)
学报(14838)
科学(14335)
财经(14243)
(13524)
(11838)
大学(11588)
理论(11189)
学学(10587)
技术(10340)
实践(10330)
(10330)
图书(10278)
财会(9897)
会计(9585)
经济研究(8893)
业经(8099)
国际(7068)
书馆(7031)
图书馆(7031)
教育(7003)
问题(6875)
情报(6851)
共检索到2315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超  甘露润  
风险管理已经成为商业银行稳健经营的关键问题,本文对银行风险管理与资本市场的关系进行研究。通过对2001~2010年435个交易金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以现金方式支付的股权收购样本的分析,发现接近50%的收购公司在并购前披露了银行贷款信息,披露贷款信息的收购公司可以取得更高的并购宣告收益;银行风险管理水平的提升使贷款信息披露对并购宣告收益的影响更显著。研究认为,银行风险管理增加了贷款中的信息含量;贷款信息披露降低了股票投资者的逆向选择,避免了高质量公司遭受价值低估的损失;加强银行风险管理不仅有助于商业银行的稳健经营,而且还对资本市场产生正的外部性影响,提高了资本市场的定价效率。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雄元  曾敬  
既有文献较少从银行视角关注年报风险信息披露的经济后果。银行更有能力解读年度风险信息,银行利益也更直接受到年报风险信息的影响,银行贷款利率更能体现年报风险信息披露的经济后果。本文基于2008-2017年单笔银行贷款利率数据的研究发现:总体上我国年报风险信息披露降低了银行贷款利率,说明我国年报风险信息披露更符合趋同观假说。中介效应检验发现:我国年报风险信息披露通过提高信息透明度,降低银行风险感知水平进而降低了银行贷款利率,即信息质量和风险是我国年报风险信息披露影响银行贷款利率的不完全中介。进一步分析发现:我国年报风险信息披露与银行贷款利率的负相关关系主要体现在货币政策紧缩组、非国有企业组以及公司治理水平较高组。本文首次研究银行贷款利率与年报风险信息披露的关系,有助于丰富风险信息披露文献和银行贷款文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傅祥斐  崔永梅  李昊洋  张开元  
基于投资者视角,以2013~2016年深交所上市公司发生的并购交易事件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机构投资者调研与并购公告市场反应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探究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调研提高了并购公告市场反应且信息披露质量对二者关系具有负向调节作用;在非重大资产重组、非国有企业和现金支付交易中,机构投资者调研对并购公告市场反应的提升作用以及信息披露质量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都更显著;此外,机构投资者异质性检验发现证券公司和公募基金的调研对并购公告市场反应的提升作用更显著。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王雄元  张琳琅  
既有文献忽视了作为行政保护手段的专利无效宣告。通过专利无效宣告事件识别无效宣告方和专利被无效宣告方,采用事件研究法探讨投资者对专利无效宣告的市场反应。基于2014—2020年无效宣告数据的经验证据表明:投资者对发起专利无效宣告公司有显著正向市场反应,而对专利被无效宣告公司有显著负向市场反应;无效宣告的专利质量越高,投资者的市场反应越大,说明专利质量强化了投资者对专利无效宣告双方公司的市场反应;投资者对专利无效宣告双方公司的市场反应主要体现在专利数量较多组、行业收入占比较高组以及高科技公司组中,说明行业专利竞赛策略、势态以及激烈程度影响投资者对专利无效宣告公司的市场反应。研究有助于丰富专利竞赛和市场反应方面的文献,同时对于加强专利竞赛行为的监管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陆静  马杨  
本文以2000~2010年公开披露的中国上市商业银行法律诉讼案件为样本,分析了我国上市商业银行法律诉讼案件信息披露对上市银行股价造成的影响。研究发现,法律风险事件的披露对上市银行股价产生了显著的负影响,且市值损失巨大,同时证券市场的反应存在一定的"超前性",这说明存在消息的提前泄露。无论银行在法律诉讼中是充当原告还是被告,股价变动的负面影响都是显著的。降低法律风险对商业银行造成的损失,一方面有赖于相关法律法规的进一步完善;另一方面银行自身应开发管理法律风险的技术和方法,并建立完善的内控机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罗伟卿  陆静  
文章以媒体在2002~2009年公开披露的中国上市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案件为样本,采用多因素市场模型和事件研究法,分析了操作风险案件信息披露对上市银行市场价值造成的影响。本研究对商业银行资本金的计提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许友传  
文章运用我国14家主要商业银行2000-2008年间的数据,实证研究了银行信息披露与其风险承担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信息披露能否发挥其市场约束功能取决于相应的制度基础和市场环境,只有当金融体系的市场化程度较高,且银行能充分有效地披露其风险信息时,来自债权人的市场约束行动才能真正发挥对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约束作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姚颐  赵梅  
风险要素披露是资产有效定价的前提,本文研究了我国发行新股时《招股说明书》中风险因素的披露状况以及市场反应。研究发现:第一,在控制相关变量后,公司所披露的总风险越多、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越多,IPO抑价越低、流动性越强。第二,从公司披露意愿来看,未来业绩差的公司较业绩好的公司有更强的披露意愿,这并不是因为业绩差的公司更为诚实或是更为聪明,而是为了规避未来业绩下降所带来的行政处罚。第三,从市场反应来看,面临诚信危机的证券市场,坦诚披露作为一种稀缺资源会收获更多的市场奖励,即公司的新股发行效率提高。最后,在稳健性检验中本文创造性地构建"模糊指数",对含糊其辞的风险披露予以甄别,检验结果与前文一致。本文...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肖万  
本文选择2006年5月我国《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实施到2008年6月的两年间董事会宣告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利用事件研究法研究发现,我国上公司在定向增发宣告事件-2、-1、0、1日的超常收益分别是2.41%、4.57%、2.71%、1.77%,事件期其它时间超常收益不明显。因此,我国上市公司可积极采用定向增发的方式实现融资或重组,与此同时,也要担负起对股东的应有责任,严厉打击内幕交易,切实维护市场的公平与正义。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谢清河  
《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以下简称《指引》)所称并购是指"境内并购方企业通过受让现有股权、认购新增股权,或收购资产、承接债务等方式以实现合并或实际控制已设立并持续经营的目标企业的交易行为。"并购贷款则是指"商业银行向并购方或其子公司发放的,用于支付并购交易价款的贷款。"随着中国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快,以及中国市场竞争和产业整合的加剧,尤其是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不断扩散和蔓延的情况下,及时加强企业并购与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研究,对于探索如何通过并购贷款,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课题组  赵学军  
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永恒主题,风险披露是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核心内容。随着我国金融业的全面开放,我国金融市场与国际市场日益融合,金融业综合化经营的趋势不断加强,交易结构更加复杂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郭潇潇  
2006年9月19日,美国财务报告准则委员会(FASB)在其第157号《公允价值计量》中为公允价值的计量确立了相对完整的框架。历史恰好在这个时候出现了拐点,一场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随后悄然开始了。因此,一些学者认为,现行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存在问题,公允价值的计量方法就是导致此次危机的一个重要因素。于是,国会议员曾联名写信要求暂停使用公允价值计量。本文认为,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包含了周期性与制度性两方面的因素,制度是为经济发展服务的。因此,改革会计信息披露制度是不可避免的选择。主要包括:加强相关法律对公允价值的规范;建立多元化的会计信息披露体系,分类实施会计信息披露方法;细化公允价值的操作;建立与公...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成  高智贤  
通过剖析央行利用信息披露影响商业银行风险偏好、调节信贷规模的作用机制,揭示了央行信息披露非对称性行为的内在机理。基于2001~2012年36家商业银行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支持了以下结论:央行信息披露显著影响了商业银行的风险偏好,二者呈现出高度的正相关关系;信息披露与实际干预共同作用于银行信贷,导致繁荣期和萧条期信贷管理的不一致以及央行信息披露的非对称性。因此,中央银行应当挖掘信息披露与实际干预的配合机理,对二者加以灵活运用,以提高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郑超  
文章基于项目风险管理的思想、方法和技术,建立一套风险识别、风险评价、风险处理、风险监控的全流程并购贷款风险管理体系,并着重叙述了并购贷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商业银行可以在这一体系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项目具体情况,对组织架构和人才配备上进行改进,实现对并购贷款的全面风险管理。
[期刊] 会计之友(上旬刊)  [作者] 蒋楠  庄明来  
本文通过我国上市公司2003~2006年度采用XBRL的上海证券交易所49家上市公司的数据检验,发现XBRL在我国的市场反应并不显著。笔者对存在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