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38)
- 2023(7368)
- 2022(6160)
- 2021(5568)
- 2020(4438)
- 2019(10038)
- 2018(9799)
- 2017(18940)
- 2016(10106)
- 2015(11190)
- 2014(11432)
- 2013(11495)
- 2012(11025)
- 2011(10272)
- 2010(10477)
- 2009(9819)
- 2008(9939)
- 2007(9079)
- 2006(8477)
- 2005(8147)
- 学科
- 济(47351)
- 经济(47306)
- 业(27831)
- 管理(23735)
- 银(21527)
- 银行(21382)
- 行(20086)
- 中国(19518)
- 企(19052)
- 企业(19052)
- 地方(17204)
- 制(16287)
- 融(15238)
- 金融(15238)
- 方法(14112)
- 农(13628)
- 数学(12173)
- 数学方法(12099)
- 业经(11396)
- 险(10908)
- 度(10873)
- 制度(10871)
- 业务(10852)
- 保险(10817)
- 地方经济(9648)
- 农业(9579)
- 财(9293)
- 发(9137)
- 银行制(9044)
- 贸(8379)
- 机构
- 学院(143406)
- 大学(141126)
- 济(62647)
- 经济(61164)
- 研究(53242)
- 管理(52566)
- 中国(52139)
- 理学(42106)
- 理学院(41609)
- 管理学(41039)
- 管理学院(40769)
- 财(32781)
- 京(31776)
- 科学(29944)
- 所(27224)
- 中心(25878)
- 银(24983)
- 农(24757)
- 财经(24384)
- 江(24344)
- 研究所(24033)
- 银行(23863)
- 行(22222)
- 经(22042)
- 北京(21226)
- 州(20649)
- 经济学(19406)
- 范(18991)
- 农业(18979)
- 院(18955)
- 基金
- 项目(84319)
- 科学(66193)
- 研究(64228)
- 基金(59662)
- 家(50595)
- 国家(50087)
- 科学基金(43006)
- 社会(41272)
- 社会科(39101)
- 社会科学(39091)
- 省(33639)
- 基金项目(30683)
- 教育(28177)
- 划(27811)
- 编号(26296)
- 自然(25750)
- 资助(25306)
- 自然科(25121)
- 自然科学(25117)
- 自然科学基金(24655)
- 发(24162)
- 成果(21878)
- 发展(19921)
- 展(19585)
- 课题(19208)
- 重点(19020)
- 部(18289)
- 创(17353)
- 性(16880)
- 国家社会(16728)
共检索到2539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徐晓莉 郇志坚
当前,互联网模式所带来的金融业游戏规则变革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作为商业银行,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受实体经济效益影响传统业务开始下滑。但互联网电子商务发展迅速,用户数量呈几何式增长。随着电子商务和"互联网+"的持续推进,以及监管层对互联网金融的支持,其所能提供的金融服务也会越来越多,当互联网金融企业的信用和融资两大功能都得到完善后,就会对商业银行的未来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喻平 张敬佩
金融科技快速发展背景下,商业银行机遇与挑战并存,人们普遍关注其生存与发展,因此本文基于风险承担水平和市场竞争结构的两个视角,结合2011~2019年我国86家上市商业银行的数据,通过理论分析、数理推演和实证检验,剖析了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风险水平和竞争能力的具体作用。发现:(1)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水平呈现先增后减的倒"U"型作用,且这种效果存在异质性;(2)金融科技能够提升商业银行的竞争能力,并且大规模较小规模商业银行的提升效果明显,进而改变整体市场竞争结构;(3)整体来看,金融科技在今后对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来讲是利好的。合理运用金融科技、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才能实现商业银行自身发展和金融科技稳健推进。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文钟艺 吴蝶 李华民 吴非
采取文本挖掘法编制金融科技指数,以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商银行和农商银行为口径,基于CSMAR数据库2011—2019年样本数据,运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实证检验金融科技发展带来的商业银行机构风险承担演化效应。研究发现,金融科技发展整体上提升了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水平,该效应经由金融科技的自构金融业态与赋能商业银行业态转型两条途径效应的消长演化得以实现,且在不同禀赋的商业银行机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有鉴于此,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要立足自身特质,吸纳融合创新金融科技,合理安排风险承担水平。
关键词:
金融科技 商业银行风险承担 GMM估计法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何理 冯科 刘雨峰
本文区分商业银行外部与内部的金融科技,基于存、贷、汇业务进行综合分析,根据不同的影响渠道,探讨了金融科技的发展如何降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并以2011—2020年商业银行相关数据为样本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金融科技发展降低了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异质性分析表明,商业银行规模对于金融科技影响其风险承担的效果具有调节效应,银行规模越大,则金融科技的风险缓释效果越明显;另外,商业银行类型、股权结构同样可以产生异质性影响。进一步在相关机制探讨中,对资产端与中间业务端的影响渠道进行了检验。最后,基于现实背景和研究结论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窦菲菲 丁亚丽
金融科技的价值创造方式和经营模式都与传统金融存在差异,其对金融产品、金融机构以及金融生态的影响改变了中国商业银行的传统金融业务发展。本文从资产端和负债端研究了金融科技发展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影响的作用途径。本文研究表明:(1)金融科技发展程度越高,商业银行资产端的风险承担意愿就越强;(2)金融科技发展程度越高,商业银行负债端的风险承担意愿就越弱;(3)从动态演进视角来看,金融科技的发展程度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呈现“U”型特征;(4)从横向比较来看,相比于中小型银行,大型商业银行对金融科技发展的响应更为敏感。
关键词:
金融科技 商业银行 风险承担 系统GMM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文捷 朱顺和 邝艳娟
通过建构金融科技指数与银行市场竞争指数,以中国59家商业银行2013年至2017年的年度数据,探究金融科技发展和市场竞争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获致结论:金融科技发展与市场竞争对银行风险承担都有正向影响;就金融科技指数的子指数而言,支付结算指数与风险管理指数对银行风险承担都有正向影响。最后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金融科技发展 市场竞争 银行风险承担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婷婷
商业银行同业业务逐渐从传统信用拆借演变为类信贷业务,一些银行通过同业业务实施监管套利、风险资产出表,同业业务的快速发展对原有货币政策传导体系形成干扰,甚至改变了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渠道。使用25家A股上市银行2008-2018年数据,在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分析了同业业务发展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理论上,同业业务能够提高银行风险承担水平和强化货币政策风险承担渠道,上述影响并同时对于不同银行伴有异质性。实证结论验证了理论推演的假设:同业业务发展与银行风险承担水平正相关,并对货币政策银行风险承担渠道具有强化作用;同业业务对大型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影响有限,但对股份制银行和中小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表现了较强的正相关性。分析货币政策风险承担渠道,中小银行对货币宽松与否更为敏感,其同业业务发展程度与货币宽松情况表现出较强的相关性。根据上述研究结论,监管政策应当更加关注银行体系分层结构下的同业业务发展引导,尤其是对于股份制银行和中小银行,应当逐步引导同业业务占比较高银行压缩同业资产,鼓励商业银行业务回归本源,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项后军 闫玉
理财产品市场持续发展,已对我国金融特别是银行方面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与此同时,利率市场化进程也在不断推进中。然而,针对这两者对银行经营特别是对银行风险承担影响的研究还十分缺乏。有鉴于此,本文利用2005-2015年100家商业银行面板数据进行研究表明:(1)理财产品的利益搜寻效应对银行风险承担具有负向影响,增强了货币政策立场造成的影响;(2)利率市场化推进将通过促进银行竞争、赋予银行更多风险承担机会方式对银行风险承担产生正向影响,且增强了货币政策立场造成的影响;(3)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会削弱理财产品对银行风险承担的作用,而货币政策立场收紧则强化了理财产品的影响,而这三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对银行风险承担有着正向的影响。
关键词:
理财产品 利率市场化 银行风险承担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唐鹏
本文通过研究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建立破产风险指数和不良贷款风险等两个冲击模型分析市场集中度与银行风险承担间的关系。研究表明:自2006年以来,中国银行业市场集中度在波动中不断降低,于2010年发生"拐点效应",中国银行业的风险承担开始下降;银行市场结构对破产概率和不良贷款等风险承担存在显著的影响效应;中国银行业风险承担会因市场集中度增加而上升,因竞争性势力增加而减小。进一步强化银行业的竞争氛围应有利于降低风险承担;政府和金融监管部门应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减少经济对银行风险承担的非正常冲击。
关键词:
银行业 市场结构 风险承担 市场集中度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晓庆 刘江慧
区别于现有研究中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度量方法,创新性地基于CAMEL评级体系构建了评价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结构方程模型,并基于该模型计算出样本银行的风险承担得分。基于16家上市银行2008-2014年间的数据研究表明,银行股权结构越集中,银行风险水平越高,而股权制衡度则与银行风险承担显著负相关;高管薪酬与银行风险承担之间呈显著倒"U"型关系;董事会规模和监事会规模都与银行风险承担呈显著负相关;资产规模与银行风险承担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年度内董事会会议次数和监事会会议次数对银行风险承担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内部公司治理 银行 风险承担行为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利琴 陈思齐
笔者运用非线性自回归分布滞后(NARDL)模型和动态面板门限模型,详细探究了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影子银行的行为特征变化及其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动态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利率市场化对影子银行发展的影响在长期和短期均存在非对称效应,且从长期来看,低利率市场化阶段利率市场化水平的变动对影子银行的影响要大于高利率市场化阶段,这是影子银行行为机制改变所导致的。而进一步研究则表明,影子银行作为一种金融创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倾向,但这种作用会随着利率市场化程度的提高而被削弱。因此在"双轨合一"的利率市场化最后阶段,需注意对影子银行进行合理引导,使其与金融机构之间形成良性互动,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改革 影子银行 风险承担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赵尚梅 刘娜 贺江 常一鸣
本文基于银行风险承担最小化视角,研究了显性存款保险限额的确定。结果表明,样本国家的银行风险承担与显性存款保险限额之间呈现出U型关系;当居民储蓄率较高或者银行存贷利差较低时,这种关系更加明显。进一步分析发现,实际存款保险限额偏离银行风险承担最小的保险限额越大,银行风险承担越高。中国已经实施的50万元人民币存款保险限额,高于银行风险承担最小时模型估计的29万元人民币保险限额,会增加银行的风险承担激励。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赵尚梅 刘娜 贺江 常一鸣
本文基于银行风险承担最小化视角,研究了显性存款保险限额的确定。结果表明,样本国家的银行风险承担与显性存款保险限额之间呈现出U型关系;当居民储蓄率较高或者银行存贷利差较低时,这种关系更加明显。进一步分析发现,实际存款保险限额偏离银行风险承担最小的保险限额越大,银行风险承担越高。中国已经实施的50万元人民币存款保险限额,高于银行风险承担最小时模型估计的29万元人民币保险限额,会增加银行的风险承担激励。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刘海明 许娟
商业银行风险承担一直是学界和监管部门研究的重要问题,关于如何测度银行风险承担水平,不同的研究采用的指标并不相同。这些指标的有效性如何,之前的研究也基本未涉及。本文对银行风险承担的三种衡量方法的有效性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发现,资本充足法是最优的风险承担衡量方法;由于破产风险法与资本充足法的内在一致性,破产风险法可以作为衡量风险承担的替代方法,但这种方法并未考虑银行的特殊性;由于上市银行数目太少,以及保证指标有效所需要的许多限制条件,市场法只能作为衡量风险承担的辅助方法。
关键词:
商业银行 风险承担 资本充足 破产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