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718)
- 2023(19482)
- 2022(16418)
- 2021(15241)
- 2020(12832)
- 2019(29033)
- 2018(28621)
- 2017(55296)
- 2016(30020)
- 2015(33292)
- 2014(32944)
- 2013(32955)
- 2012(30476)
- 2011(27530)
- 2010(27513)
- 2009(25623)
- 2008(25609)
- 2007(22980)
- 2006(20594)
- 2005(18771)
- 学科
- 济(129104)
- 经济(128967)
- 业(105810)
- 管理(95286)
- 企(92104)
- 企业(92104)
- 方法(56733)
- 数学(46470)
- 数学方法(46079)
- 农(37085)
- 财(36509)
- 业经(36254)
- 中国(35601)
- 制(29529)
- 地方(28052)
- 银(27663)
- 银行(27515)
- 农业(26039)
- 行(26022)
- 务(25754)
- 财务(25684)
- 财务管理(25643)
- 企业财务(24375)
- 学(23676)
- 贸(23485)
- 贸易(23466)
- 融(22952)
- 金融(22951)
- 技术(22775)
- 易(22734)
- 机构
- 学院(430573)
- 大学(428669)
- 济(176055)
- 经济(172433)
- 管理(171867)
- 理学(146933)
- 理学院(145343)
- 研究(144169)
- 管理学(143085)
- 管理学院(142306)
- 中国(116923)
- 京(92367)
- 科学(88626)
- 财(83557)
- 农(77981)
- 所(73058)
- 中心(66398)
- 财经(66284)
- 业大(66192)
- 研究所(66132)
- 江(65604)
- 农业(61338)
- 经(60351)
- 北京(58541)
- 州(53225)
- 范(53147)
- 经济学(52838)
- 师范(52530)
- 院(51819)
- 财经大学(49272)
- 基金
- 项目(286330)
- 科学(224947)
- 基金(208106)
- 研究(206066)
- 家(182213)
- 国家(180584)
- 科学基金(155401)
- 社会(130877)
- 社会科(124106)
- 社会科学(124076)
- 省(112441)
- 基金项目(110285)
- 自然(102274)
- 自然科(99908)
- 自然科学(99883)
- 自然科学基金(98143)
- 划(94170)
- 教育(93559)
- 资助(86239)
- 编号(82830)
- 成果(65900)
- 重点(63972)
- 发(63391)
- 部(62572)
- 创(61120)
- 课题(56848)
- 创新(56560)
- 科研(54992)
- 业(53724)
- 国家社会(53695)
- 期刊
- 济(198027)
- 经济(198027)
- 研究(130129)
- 中国(85327)
- 农(71256)
- 学报(69549)
- 管理(66695)
- 财(65437)
- 科学(63501)
- 融(52823)
- 金融(52823)
- 大学(52342)
- 学学(49854)
- 农业(47888)
- 教育(42251)
- 技术(37087)
- 业经(34015)
- 财经(33275)
- 经济研究(30910)
- 经(28451)
- 业(26933)
- 问题(25741)
- 技术经济(22702)
- 科技(20750)
- 理论(20720)
- 现代(20353)
- 商业(20268)
- 版(19923)
- 贸(19585)
- 图书(18707)
共检索到6535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杨凡
从行业层面和企业层面实证研究了银行信贷选择对行业和企业发展的影响。结果发现:在行业层面,银行偏好于固定资产比率较高的行业,因此在信贷资源较为紧张的地区,固定资产比率较高的行业会发展得较好,可见长期内银行选择会影响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在公司层面,银行偏好于行业中固定资产比率较高的企业,而企业为了获得信贷资源也会调整其发展策略,倾向于积累固定资产。指出:中国应该大力发展非银行融资渠道,减弱金融系统对经济发展的扭曲。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杨凡
从行业层面和企业层面实证研究了银行信贷选择对行业和企业发展的影响。结果发现:在行业层面,银行偏好于固定资产比率较高的行业,因此在信贷资源较为紧张的地区,固定资产比率较高的行业会发展得较好,可见长期内银行选择会影响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在公司层面,银行偏好于行业中固定资产比率较高的企业,而企业为了获得信贷资源也会调整其发展策略,倾向于积累固定资产。指出:中国应该大力发展非银行融资渠道,减弱金融系统对经济发展的扭曲。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杨凡
从行业层面和企业层面实证研究了银行信贷选择对行业和企业发展的影响。结果发现:在行业层面,银行偏好于固定资产比率较高的行业,因此在信贷资源较为紧张的地区,固定资产比率较高的行业会发展得较好,可见长期内银行选择会影响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在公司层面,银行偏好于行业中固定资产比率较高的企业,而企业为了获得信贷资源也会调整其发展策略,倾向于积累固定资产。指出:中国应该大力发展非银行融资渠道,减弱金融系统对经济发展的扭曲。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欧阳正仲
本文从最近国内外金融监管和先进银行风险管理的实践出发,比较系统地研究了商业银行风险偏好。首先笔者认为风险管理的内在逻辑要求商业银行确定风险偏好;其次,分析了国外先进商业银行的风险偏好是如何确定的,包括确定风险偏好需要考虑的因素、先进银行风险管理偏好的比较、先进银行确定风险偏好的共同点,最后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研究风险偏好的渐进化路径和相关的策略。
关键词:
商业银行 风险偏好 路径 策略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黄志凌
商业银行作为经营风险的企业,确立科学明晰的风险偏好是引导商业银行实现科学发展的前提。本文着重阐述了风险偏好与银行科学发展的关系以及银行风险偏好的选择,并就我国大型商业银行建立以风险偏好为核心的业务经营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商业银行 风险偏好 风险管理 科学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旭艳
商业银行的风险偏好是建立于全行层面的反映了董事会和高管层愿意承受的风险程度的总体观点。从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以及银监会相关指引中清晰地看到,金融监管当局希望银行董事会以及高管层为银行制定风险偏好水平并作为银行总体治理和风险管理架构的一部分。合适的风险偏好体现银行的总体业务战略,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李佳
商业银行逐渐将表外业务作为其业务转型的重要取向,以提高竞争力。随着巴塞尔协议的演变,风险管理战略逐步成为商业银行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风险偏好也逐渐成为商业银行风险战略的核心。鉴于表外业务的风险,商业银行在拓展过程中必须严守风险偏好框架,实证分析也表明以收益、资本和风险为主的风险偏好指标确实能对表外业务产生影响。因此,中国商业银行在拓展表外业务时,必须对这些指标进行平衡,严格遵守监管机构关于表外业务的监管标准,分阶段推进表外业务创新,这样才能使表外业务更好地服务于商业银行业务转型。
关键词:
商业银行 表外业务 风险偏好 风险管理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于一 何维达
传统的货币理论忽视了货币政策与银行风险的关系,而次贷危机唤起了理论界对这种风险效应的思考。本文采用1999~2009年中国50家商业银行数据,考察货币政策对银行信贷质量与风险偏好的影响。研究发现,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会刺激银行风险,风险的动态性将其延续到货币政策的紧缩阶段,削弱货币政策的理论效力。不同银行会对货币政策冲击做出异质反应,资本充足率高、收入多元化的银行以及近年来发展迅速的城市商业银行更重视信贷质量,但却在风险效应中表现更为激进,这种异质反应进一步阻碍了货币政策效果的实现。上述结论说明,货币政策制定中应考虑这种风险效应的影响,并对不同风险特征的银行实施差别化监管。
关键词:
货币政策 风险偏好 异质性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马理 熊健
本文以滞后一期的自回归模型为基础,综合运用统计描连、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等技术,针对2002年至2006年中部某省份若干家商业银行的数据,实证检验了资本约束政策的实施对商业银行风险偏好的影响。结论显示:资本约束对商业银行的风险行为选择的影响巨大,但是资本软约束会强烈抵消资本约束带来的正效应;中小型银行比大型银行更具有政策的敏感度,中国的商业银行体系应当进一步进行深入的市场经济改革。本文的创新在于:建立了一个信贷行为偏好指数来刻画商业银行的风险偏好,并把资本约束的实施与资本约束的软化引入计量模型,分别进行了总量检验与分类检验,从而得到了有中国特色的分析结论与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轶 马赢 李旭彪
文章从经营者、股东、债权人视角出发,分析股东与经营者、大股东与小股东、债权人与股东的委托代理冲突,研究多重委托代理冲突下的银行治理机制以及对银行贷款风险偏好的影响。研究发现薪酬激励与银行贷款的风险偏好负相关;股权集中度与银行贷款的风险偏好正相关;银行中小存款者的比例与银行贷款行为的风险偏好没有相关性;银行的国家、国有法人持股比例与银行贷款的风险偏好正相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艳萍 李婷
商业银行的风险偏好系数是一个相对主观的指标,它在商业银行的资产配置、投资决策等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商业银行风险偏好系数的量化对于银行进行正确的决策有很大的指导意义。文章运用层次分析法,构造商业银行风险偏好系数的设定模型,并运用相关数据进行实证检验。
关键词:
风险偏好系数 层次分析法 定量分析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赵金鑫 王勇 杨庆运
本文通过建立商业银行投融资静态最优化模型,讨论了在我国特有的刚性兑付约束条件下,信贷资产转让对银行投资风险偏好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刚性兑付约束下,由于吸储和信贷资产转让的成本不同,银行选择两种融资方式的比例不同,也影响其投资风险偏好;当打破刚性兑付约束后,融资成本只影响银行选择两种融资方式的比例。并且,持有债券劣后级的监管措施可降低银行的投资风险偏好,但大型银行依然有过度资产转让的道德风险存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应语 李志祥
风险偏好是风险管理的逻辑起点。针对国际上还没有一套适用于研究企业管理人员风险偏好所需量表的现状,在对偏好、风险偏好及管理风险偏好概念界定的基础上,设计开发出了一套管理风险偏好量表,并对308位大型国有企业管理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验证了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调查结果显示,各类管理风险偏好及总体管理风险偏好的分值分布呈正态分布特征;管理人员对不同的风险展示出了不同的偏好;总体而言,管理风险偏好与年龄、职位呈显著相关关系,与性别、受教育程度及所处企业规模无关。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乐才 刘尚希
本文就救助门槛对民营企业风险偏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得到了以下研究结论:(1)救助门槛的形成在于银行的避险理性所致;因民营企业倒闭而使银行承受的成本越高,则救助门槛越高;民营企业信息透明程度越高,则救助门槛越低。(2)救助门槛对民营企业风险偏好的影响表现为:首先,当不存在救助门槛约束时,民营企业会偏好高风险;其次,当存在救助门槛约束时,救助门槛越高,则民营企业风险偏好越低。本文的研究表明,为了防范区域金融危机的发生,对民营企业的救助应坚持市场化方向,政府不能人为降低商业银行的救助门槛;同时,为了激励银行对陷入困境中的民营企业进行融资救助,除了降低商业银行的救助成本外,政府自身与政策性金融机构应承担相应的救助责任。
关键词:
民营企业 银行 救助门槛 风险偏好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马晓冬 章仁俊
2009年,对商业银行而言,无论其资产规模、经营性质、历史渊源有怎样的差异,都将受到全球经济下滑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银行同时还面临着宏观政策调整和国际资本冲击的双重考验。风险管理的概念和工具已经引入国内十多年,以风险偏好为主要内涵的战略规划也已纳入大多数国内商业银行的董事会议程,但它能否经得起检验,是摆在国内商业银行面前的一大课题。从次贷危机爆发的诱因:风险偏好传导的整体失灵来看,国内商业银行要真正发挥风险偏好对提升经营管理水平的积极作用,风险偏好的有效传导是关键。本文在对国内商业银行风险偏好传导的现实意义和一般流程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对风险偏好传导中可能出现的偏离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解决风...
关键词:
风险偏好 传导 商业银行 风险管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