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30)
2023(12466)
2022(10650)
2021(9942)
2020(8697)
2019(20388)
2018(20034)
2017(39954)
2016(21239)
2015(24086)
2014(24340)
2013(24150)
2012(22294)
2011(19877)
2010(19670)
2009(18659)
2008(18614)
2007(16533)
2006(13966)
2005(12326)
作者
(60346)
(50446)
(50178)
(48006)
(32275)
(24271)
(23327)
(19750)
(19339)
(17882)
(17232)
(16950)
(16048)
(15638)
(15601)
(15583)
(15200)
(14982)
(14634)
(14513)
(12501)
(12112)
(12081)
(11599)
(11463)
(11447)
(11173)
(11046)
(10165)
(9804)
学科
(91182)
经济(91080)
(63193)
管理(62144)
(50373)
企业(50373)
方法(49527)
数学(44960)
数学方法(44510)
(25561)
中国(25346)
(23534)
银行(23388)
(22586)
(22351)
(21873)
(17870)
金融(17867)
(17490)
财务(17445)
财务管理(17400)
业经(17305)
(16874)
贸易(16862)
地方(16763)
企业财务(16556)
(16252)
(15128)
农业(15022)
(13359)
机构
大学(304090)
学院(301905)
(128250)
经济(125560)
管理(124892)
理学(107645)
理学院(106603)
管理学(104940)
管理学院(104377)
研究(92333)
中国(81627)
(62419)
(61421)
科学(54012)
财经(49706)
(49025)
中心(47461)
(45274)
(45010)
(44364)
业大(43498)
经济学(40558)
研究所(40119)
农业(38721)
北京(38494)
财经大学(37468)
经济学院(37045)
(36283)
(35481)
师范(35114)
基金
项目(204611)
科学(162973)
基金(153110)
研究(146525)
(131744)
国家(130730)
科学基金(114930)
社会(95741)
社会科(90979)
社会科学(90952)
基金项目(81544)
(78082)
自然(75808)
自然科(74138)
自然科学(74118)
自然科学基金(72820)
教育(67858)
(65984)
资助(63795)
编号(58595)
(46551)
成果(45813)
重点(45120)
(42203)
(41942)
教育部(40737)
国家社会(40227)
科研(40085)
人文(39671)
创新(39543)
期刊
(128275)
经济(128275)
研究(89377)
中国(51226)
(49167)
(47027)
金融(47027)
学报(42411)
管理(41718)
(41614)
科学(40473)
大学(32991)
学学(31500)
技术(26190)
农业(25589)
财经(24909)
教育(21270)
(21036)
经济研究(20441)
业经(20307)
问题(18998)
统计(16825)
理论(16398)
技术经济(15696)
(15181)
实践(15046)
(15046)
商业(14253)
财会(14158)
(13985)
共检索到4395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海霞  
少数大客户一直因其较强的抗风险能力而得到银行的青睐,特别是对规模较小的城市商业银行,贷款向这类客户集中成为普遍现象。然而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城市商业银行的客户贷款集中不但增大了银行的风险,而且还侵蚀了利润。贷款集中行为短期看似乎因大客户较强的抗风险能力而使贷款的安全性得到保障,但实际上最终会导致银行陷入风险和收益被一家或少数几家客户"套牢"的被动地位,加剧了城市商业银行的脆弱性。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王旭  
选取18家商业银行2005~2011年期间的面板数据,将其分为三组同质同类银行,通过设计变量和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商业银行贷款集中度对资产收益率、不良贷款率、经营稳定性和资本充足率的影响。结果显示,贷款集中度对商业银行资产收益率、经营稳定性和资本充足率具有反向影响,对不良贷款率具有正向影响;贷款集中度的影响在不同类型商业银行之间存在着结构性差异。因此,应完善信贷管理机制,建立贷款集中度风险预警机制,重新定位市场以降低贷款集中度、有效提高收益和降低风险。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博格  
本文通过选取15家商业银行2009-2016年的面板数据,根据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进行分类,设立模型进行分析,研究贷款集中度对总资产收益率、不良贷款率、资本充足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对于资产规模较大的商业银行而言,贷款集中度侵蚀商业银行的利润,增加不良贷款率;对于资产较小的商业银行,贷款集中度与总资产收益率成正相关,与不良贷款率呈负相关。因此应建立贷款集中度风险预警机制,关注中小银行的贷款集中度。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健  
银行在业务发展过程中可能更加注重单项业务收益与违约风险的匹配,而忽视了贷款业务过度集中的负面影响。本文利用国内银行季度数据研究贷款行业集中度对银行收益的影响并探讨银行风险在该影响机制中的作用,结果发现,贷款行业集中度对银行收益的边际影响是风险的二次函数。银行风险很低时,增加信贷占比较低行业的贷款投放会提高银行收益波动率,降低平均收益;银行风险很高时,由于代理监督机制激励不相容以及银行破产的社会成本极高,银行会将信贷资源集中于收益较高且稳定的行业来提升收益。只有风险处于中等水平时,分散配置才会有效发挥代理监督机制的作用,提高收益。样本期大多数银行风险处于中等水平,集中度增加会显著降低收益,但对国有银行的冲击较小。研究结论对优化银行贷款结构具有重要理论指导意义。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富华  姜姗姗  
笔者采用市场集中度指标(HHI),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分析贷款集中对上市银行风险与收益的影响来衡量上市银行的贷款集中度,发现近年来上市银行贷款的行业集中度呈下降趋势,地区集中度呈略上升趋势。结果表明:地区集中度与上市银行的资产净利率相关,而行业集中对上市银行的盈利能力没有显著影响;行业集中和地区集中对上市银行的经营风险均没有显著关系。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健  
银行在业务发展过程中可能更加注重单项业务收益与违约风险的匹配,而忽视了贷款业务过度集中的负面影响。本文利用国内银行季度数据研究贷款行业集中度对银行收益的影响并探讨银行风险在该影响机制中的作用,结果发现,贷款行业集中度对银行收益的边际影响是风险的二次函数。银行风险很低时,增加信贷占比较低行业的贷款投放会提高银行收益波动率,降低平均收益;银行风险很高时,由于代理监督机制激励不相容以及银行破产的社会成本极高,银行会将信贷资源集中于收益较高且稳定的行业来提升收益。只有风险处于中等水平时,分散配置才会有效发挥代理监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魏晓琴  李晓霞  
本文用行业集中度、地区集中度、客户集中度三个指标来衡量我国商业银行的贷款集中度,以15家上市银行为研究样本进行测算,在此基础上,将其分为三组同质同类银行,采用时间序列截面数据分别建立回归模型,考察各组同质同类银行的贷款集中度对收益及风险的影响。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黄秀秀  曹前进  
本文采用中国13家上市银行2005~2012年的相关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分析贷款集中度对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贷款集中度的不同代理变量对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存在差异性,在一定范围内提高最大十家客户贷款比例可抑制银行风险承担行为,行业贷款集中度和地区贷款集中度对银行风险承担行为无显著影响。分析结果显示,地区贷款集中度对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依赖于银行规模与其资本充足率,银行规模越大、资本越充足,则风险承担行为对贷款集中度的反应越不敏感。监管部门应据此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防范银行的信贷集中度风险。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周春喜  毛悦  
文章利用我国27个省市的46家城市商业银行2007-2016年度数据,从客户集中度和行业集中度两个维度考察其对资产质量的影响。分析了城市商业银行授信策略的时滞性,比较了东部、中部、西部及东北地区城市商业银行贷款集中现象的差异,探讨了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对城市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的影响。研究结论如下:城市商业银行的贷款集中度对资产质量具有负面影响,其中客户集中度的影响比较显著,行业集中度仅在东部地区存在显著性影响;贷款集中度对银行资产质量的影响存在滞后效应和累积效应;不同地区的城市商业银行其贷款集中度对资产质量的影响程度不一致,西部地区城市商业银行的行业集中度对资产质量具有强烈的负面影响;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城市商业银行风险偏好较激进,贷款集中度对银行资产质量的影响较大。基于上述结论,文章最后提出了一些参考性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卫东  刘畅  郭敏  
本文将价值投资理论引入商业银行的信贷决策研究中,使用压力测试技术分析某行业的信贷投资风险,结合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和价值投资理论,并利用某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对于该银行而言,建筑业、批发零售业是理想的信贷投向目标,且住房价格指数、资本活期化M1/M2和CPI等指标与之风险灵敏度较高,是重要的行业风险监控点。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宋献中  禹天寒  
文章采用2009-2015年中国A股上市商业银行的数据,基于高管权力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对我国商业银行高管薪酬、风险承担水平和银行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并通过关注前十大贷款集中度和损失类贷款来研究高管薪酬对银行绩效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商业银行的高管薪酬与银行风险承担水平及银行业绩呈负相关关系,这一结果说明过高的商业银行高管薪酬不仅降低了银行绩效,而且也加大了银行的风险。进一步的实证结果发现,商业银行高管薪酬的增加会使商业银行信贷集中度和损失类贷款增加,进而直接影响银行业绩。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春志  范尧熔  
银行贷款集中度与系统性风险之间的关联是金融危机之后监管改革的重要议题,但鲜有文献从行业、地区及客户细分的角度加以深入分析。鉴于此,本文选取中国14家上市商业银行2007—2013年期间的面板数据,对上市商业银行贷款集中度对系统性风险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上市商业银行贷款行业集中度、地区集中度和客户集中度与其对系统性风险的贡献度之间分别存在正相关、正相关和负相关关系,其可能原因在于企业关联性影响、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制约和银行对客户的监管效率作用。据此,中国商业银行应着力优化银行贷款结构,切实防范系统性风险,监管当局也应该就监管标准和监管导向问题作出妥善安排。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安  
笔者研究中国商业银行市场集中度与风险的关系,分别选取郝氏指数、勒纳指数来表征商业银行的市场集中度与商业银行市场势力。通过对中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建立固定效应面板数据模型,分析2007—2015年间国内16家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商业银行的市场集中度越高、资产规模越大,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越小;中国商业银行的市场集中度和市场势力正在逐步降低;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会提升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与破产风险。笔者认为,中国上市商业银行的市场化进程正在逐步加深,风险控制能力应该进一步提升。同时,对于商业银行的去行政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安  
笔者研究中国商业银行市场集中度与风险的关系,分别选取郝氏指数、勒纳指数来表征商业银行的市场集中度与商业银行市场势力。通过对中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建立固定效应面板数据模型,分析2007—2015年间国内16家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商业银行的市场集中度越高、资产规模越大,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越小;中国商业银行的市场集中度和市场势力正在逐步降低;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会提升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与破产风险。笔者认为,中国上市商业银行的市场化进程正在逐步加深,风险控制能力应该进一步提升。同时,对于商业银行的去行政化应该加速推进,继续深入市场化运作,最终形成制度完善、市场化运作的商业银行市场。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段翀  
由于经济增速放缓、实体经济转型及民间借贷等因素,部分行业的信用风险加剧。基于此,本文采用贷款利率为决策变量,以贷款组合的风险调整资本回报率最大化为目标函数,组合风险价值VaR为约束条件,建立了贷款组合定价模型,并利用某城市商业银行的贷款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相比于组合收益率,基于风险调整资本回报率最大化的贷款组合定价模型能够兼顾贷款组合的收益与风险,不仅能够可靠地控制风险,还能在单位风险下实现更高的收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