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89)
- 2023(12076)
- 2022(10034)
- 2021(9262)
- 2020(7432)
- 2019(16776)
- 2018(15968)
- 2017(30912)
- 2016(16731)
- 2015(18471)
- 2014(18474)
- 2013(18405)
- 2012(17234)
- 2011(15514)
- 2010(15490)
- 2009(14331)
- 2008(14656)
- 2007(13061)
- 2006(11786)
- 2005(10923)
- 学科
- 济(72942)
- 经济(72875)
- 管理(50172)
- 业(49096)
- 企(37059)
- 企业(37059)
- 财(28869)
- 方法(27169)
- 中国(24375)
- 农(24305)
- 数学(24199)
- 数学方法(24087)
- 银(22515)
- 银行(22369)
- 制(21215)
- 地方(21143)
- 行(21031)
- 融(17121)
- 金融(17121)
- 贸(16910)
- 贸易(16894)
- 业经(16669)
- 易(16396)
- 农业(14630)
- 务(14032)
- 财务(14017)
- 财务管理(13968)
- 度(13715)
- 制度(13710)
- 企业财务(13360)
- 机构
- 学院(237493)
- 大学(234972)
- 济(105048)
- 经济(103119)
- 管理(89363)
- 研究(85396)
- 理学(75660)
- 理学院(74829)
- 管理学(73848)
- 管理学院(73426)
- 中国(72917)
- 财(55862)
- 科学(50635)
- 京(50312)
- 农(47919)
- 所(44485)
- 财经(40512)
- 研究所(39672)
- 中心(39653)
- 农业(37798)
- 江(37470)
- 经(36747)
- 业大(36563)
- 经济学(32793)
- 北京(32181)
- 院(30085)
- 州(29893)
- 财经大学(29872)
- 经济学院(29711)
- 省(28836)
- 基金
- 项目(151990)
- 科学(119147)
- 基金(110784)
- 研究(107651)
- 家(97751)
- 国家(96907)
- 科学基金(82515)
- 社会(70531)
- 社会科(67178)
- 社会科学(67160)
- 省(59837)
- 基金项目(58558)
- 自然(53218)
- 自然科(52012)
- 自然科学(51998)
- 自然科学基金(51075)
- 划(49993)
- 教育(47683)
- 资助(45307)
- 编号(41553)
- 发(37996)
- 重点(34301)
- 部(33289)
- 成果(32793)
- 创(32023)
- 发展(30123)
- 创新(30045)
- 展(29676)
- 国家社会(29566)
- 科研(29433)
- 期刊
- 济(120882)
- 经济(120882)
- 研究(77713)
- 中国(52372)
- 财(46377)
- 农(44441)
- 融(39964)
- 金融(39964)
- 学报(39213)
- 科学(35212)
- 管理(33115)
- 大学(29432)
- 农业(28949)
- 学学(28286)
- 财经(21320)
- 业经(21281)
- 经济研究(20617)
- 教育(19370)
- 经(18188)
- 技术(17924)
- 问题(16202)
- 业(15341)
- 贸(13837)
- 国际(12672)
- 商业(12637)
- 世界(11983)
- 理论(11874)
- 技术经济(11727)
- 版(11202)
- 会计(10923)
共检索到3842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杨明奇
在融资类银信合作理财产品监管趋严并受到限制的背景下,投资银行间市场的理财产品快速发展是2011年理财市场的一个重要特点。本文的研究表明:一是在现有经济金融环境下投资者对较高收益率资产的需求与银行之间的存款竞争等多个因素共同促进了银行间市场理财产品的快速发展;二是银行间市场理财产品的发行不会对银行在市场中的地位产生影响,总体上对银行体系的稳定影响有限;三是银行间市场理财产品的发行对银行体系流动性总体有利,但会产生时点上的不利影响,并给中小机构的流动性管理带来压力;四是银行间市场理财产品的发行是一种金融创新,有利于金融机构的长远发展。本文建议:适当提高存款基准利率水平,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对现有银...
关键词:
银行间市场 理财产品 银行业 影响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伟
银行业相关市场界定存在两种观点的争论,即银行业产品市场的界定应当以产品束概念还是产品线概念为基础。根据Horowitz所提出的价格相关回归方法,采用部分调整模型,对上海本地市场四大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和本地银行推出的票据类和信托类理财产品是否属于分割的市场进行了实证检验。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苏薪茗
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展现状全国银行业理财信息登记监测中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我国共有497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存续理财产品7.42万只,理财产品存续余额29.05万亿元,相比2012年底的7.1万元,在过去四年里的年平均复合增长率超过40%,持续保持了高速增长。仅2016年一年理财产品为居民创造的投资收益就超过9700亿元,为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作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张鹍 陈健
自2004年初银行理财产品初露锋芒,至今银行理财产品的样式种类、发行款数与资金规模都已急剧膨胀。金融危机爆发后,尽管面临国内经济增长速度回落、境内外金融和大宗商品市场动荡不安的局面,银行理财产品的销售仍然创下历史新高。据《中国银行业理财产品运行分析评价报告》统计,2008年各主要商业银行累计发售7799期理财产品,新募集资金约合人民币29255亿元。同期保险理财产品、信托理财产品、公募基金和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的新募集资金分别约为10243亿元、5637亿元、1827亿元和226亿元。银行理财产品位居理财市场的第一位,规模超过其他类别理财产品的总和,成为推动国内理财市场发展的主要力量。2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徐珺
我国银行理财产品的现状2007年,伴随着沪深股指屡创新高,各种理财产品也层出不穷。尽管银行理财在多年前已经开展,但大多是中小商业银行在积极推进这项业务,进入2007年,以工行、建行为代表的大型商业银行全面进军理财产品领域,银行理财业务呈现出爆发性的增长,各种资金向银行理财产品汇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苏薪茗
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展现状全国银行业理财信息登记监测中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我国共有497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存续理财产品7.42万只,理财产品存续余额29.05万亿元,相比2012年底的7.1万元,在过去四年里的年平均复合增长率超过40%,持续保持了高速增长。仅2016年一年理财产品为居民创造的投资收益就超过9700亿元,为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作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刘楹 杜胜 谢丽娟
目前,各商业银行竞相向市场推出了各具特色的理财产品。本文在对国内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发展状况和部分银行理财产品的开发特色简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竞争策略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银行 理财产品 居民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庆君 郭永光
基于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通过面板门槛模型,分别以市场化进程、银行理财产品发展为门槛变量,探讨在不同的门槛下,商业信用再配置的问题。研究发现,当以银行理财产品发展、市场化进程为门槛时,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之间存在明显的门槛效应即非线性关系,文中分别对应选择门槛个数是:双门槛,单门槛;银行理财产品发展双门槛的存在使商业信用再配置呈现倒"U"型状态;市场化进程会加强银行理财产品发展对商业信用再配置的促进作用,市场化进程高于或低于门槛值都会促进商业信用再配置,但当市场化进程大于门槛值,对商业信用再配置影响更显著。
关键词:
市场化进程 银行理财产品 商业信用再配置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苏薪茗
本文对"资金池—资产池"这一银行理财产品的主流运作模式进行分析,发现银行通过"资金池—资产池"模式的运作,进行了期限错配,从而提高了收益率,同时可以绕过表内监管,并通过资产池进行风险分散化,但是,因运作风险无法传导给投资者,导致银行出现"刚性兑付"和"隐性担保"问题。虽然短期利率的迅速上升或期限利差的倒挂均可能导致"资金池—资产池"运作进入庞氏结构,但当期信用利差的影响是不确定的,"资金池—资产池"模式尚未进入"庞氏结构"。利差下降可能导致"庞氏骗局"的风险,因此需要加快这一产品运作模式的转变。
关键词:
银行理财产品 资金池 资产池 庞氏骗局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王占浩 于维娜 刘希玉
理财产品业绩受市场波动影响加大,有可能与原有银行间风险传染机制共振、放大银行系统风险。基于此视角,本文将银行理财产品嵌入银行间风险传染模型,研究银行理财产品对银行间风险传染的影响。结果发现:(1)在模型假定的条件下,考虑理财产品后,风险传染引发的平均损失增加28.76%。(2)如果考虑破产银行对理财产品的信息传染,平均损失进一步增加17.5%。(3)在投资者敏感性、资产非流动性较高时,银行对理财产品进行救助可以有效抑制风险传染;但冲击较大时,救助则会造成更大范围的风险传染。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赵静 王帆
我国的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呈现出发行品种多和发行规模大、投资期限趋向短期化、产品集中程度高、整体收益率呈上升趋势等特点。在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展中存在三方面的困难:与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难以满足中低收入家庭的理财目标,缺乏高素质理财产品经营管理人员。为促进银行理财产品健康发展,从内外两个方面进行努力,即内部转变思想,深入扩展中低收入客户群体;结合理财产品发展现状及其问题,逐步完善理财产品的相关立法工作;内外结合培养引进高素质理财人才,提升理财能力。
关键词:
商业银行 银行理财产品 中低收入客户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纪崴
主持人的话:2010年,银行理财产品有别于股票等投资工具,呈现出高速发展态势。发行近万款、规模超7万亿元,一系列数据吸引了众多专家和投资者的目光。这一方面表明银行理财产品迎合了市场上的投资需求;另一方面,这一金融产品因涉及多个投资领域,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吕乐千
本文利用2004~2011年涉及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全部45258个理财产品数据,从总体趋势、发行银行"成分"结构趋势、各类银行理财产品数量趋势、理财产品投资币种趋势、理财产品投资品种趋势,以及合并分类趋势多视角,较为全面地、细致地实证考察和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发展趋势,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规律性的结论;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商业银行今后理财业务的发展,作出了展望。
关键词:
商业银行 理财产品 发展趋势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邹庆华
本文通过对湖南省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业务发展情况的调查,深入分析了商业银行代客理财产品发展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从完善监督机制情况、防范风险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为商业银行代客理财业务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代客理财 风险 宏观调控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淑颖 耿军会
作为一种新型的金融衍生工具,结构性理财产品一般可以分为外汇挂钩类、指数挂钩类、股票挂钩类和商品挂钩类四种形态。结构性理财产品具有收益高风险大、产品种类灵活多变、本金流动性较差、有较高的市场准入门槛等几个方面的特点。我国商业银行结构性理财产品的发展速度较快,但存在问题不少,主要有:结构性理财产品的外部环境不够健全;商业银行风险意识不足;结构性理财产品设计缺乏特色;结构性理财产品营销环节弱等几个方面。完善结构性理财产品业务,必须从完善外部环境、加强风险控制、推动营销模式创新等方面着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