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17)
2023(3282)
2022(2849)
2021(2639)
2020(2178)
2019(5045)
2018(4622)
2017(10441)
2016(5229)
2015(5973)
2014(5983)
2013(6052)
2012(5493)
2011(5092)
2010(4899)
2009(4633)
2008(4964)
2007(4716)
2006(4339)
2005(4271)
作者
(15340)
(12675)
(12577)
(12036)
(8098)
(6124)
(5918)
(5072)
(4603)
(4531)
(4353)
(4325)
(4263)
(4107)
(4075)
(3956)
(3777)
(3739)
(3709)
(3273)
(3256)
(3117)
(3019)
(2926)
(2864)
(2833)
(2811)
(2743)
(2610)
(2567)
学科
(22837)
经济(22823)
(17096)
(15875)
银行(15730)
管理(15346)
(14411)
方法(12777)
(12196)
(12070)
企业(12070)
数学(12042)
数学方法(12012)
(9541)
金融(9541)
(9507)
业务(9172)
(8476)
制度(8474)
银行制(8007)
市场(7491)
(7418)
贸易(7410)
(7265)
(5854)
产品(5427)
中国(5042)
(4330)
财务(4329)
财务管理(4320)
机构
大学(77622)
学院(77472)
(40707)
经济(40048)
管理(32138)
中国(30053)
理学(26509)
理学院(26336)
管理学(26140)
管理学院(26006)
研究(25044)
(20725)
(20087)
银行(19222)
(17745)
财经(16365)
(16204)
(14973)
(14706)
(14526)
金融(14281)
经济学(13815)
中心(13149)
财经大学(12567)
(12548)
经济学院(12522)
(11969)
农业(11838)
科学(11166)
研究所(10797)
基金
项目(44966)
科学(36163)
基金(35487)
研究(32484)
(30233)
国家(30042)
科学基金(26581)
社会(22289)
社会科(21479)
社会科学(21471)
基金项目(17891)
自然(17233)
自然科(16868)
自然科学(16867)
自然科学基金(16610)
资助(16265)
(15535)
教育(14124)
(13049)
编号(12165)
(11104)
教育部(9925)
国家社会(9748)
人文(9663)
重点(9599)
(9331)
(9114)
(9097)
中国(9045)
社科(8978)
期刊
(42555)
经济(42555)
(29293)
金融(29293)
研究(28903)
(16398)
中国(13997)
(13215)
管理(12261)
财经(9680)
科学(9044)
学报(8793)
(8163)
农业(7643)
经济研究(7370)
大学(7286)
学学(7176)
业经(6786)
理论(6461)
技术(5922)
国际(5902)
实践(5813)
(5813)
问题(5748)
(5681)
世界(4996)
农村(4948)
(4948)
技术经济(4765)
(4532)
共检索到1323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李保国  
银行间债券市场经过近七年时间的运行,如今已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市场交易主体日渐丰富,市场交投也愈加活跃。随着结算代理业务和国债柜台交易业务的相继推出,银行间市场的影响力和涵盖面将进一步延伸。然而,年初以来由于市场存在着升息预期,债券发行利率不断走高,债券价格持续下跌,各期限品种债券收益率的迅速上扬给持券成员带来了不可小觑的利率风险。有鉴于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在银行间市场引入债券衍生产品,一则可为一部分稳健投资的市场成员提供回避风险的工具,二则也可为一部分愿意承担风险的成员提供获利机会。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许琳  吴凤丹  
作为我国首个真正意义上的、规范的人民币衍生产品,债券远期交易的推出使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迈出了坚实而重要的一步,对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乃至整个金融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交易的活跃和市场的发展,需要市场主体的不断丰富及其积极参与,当前情况下,就是要积极培育市场主体。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云峰  
文章通过对中国和美国债券品种的对比,认为美国债券市场的产品创新主要有两类:一是在期限、利率、利息支付、面值及持有期等债券构成要素上直接创新的产品;二是利用金融工程技术设计出来的债权衍生产品。而我国债券市场由于基础产品不健全、体制不顺及市场分割等原因导致无法进一步进行债券类衍生产品的创新。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立需要债券市场更多金融创新支持,而债券市场产品创新演进的过程应该首先是满足市场不断加深的需求,其次是逐步使用现代金融工程技术。文章认为债券市场创新的根本途径有两条:一是大力发展公司债券市场,这是持续进行产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曹媛媛  杨俊虹  
2005年5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远期交易管理规定》,标志着我国债券市场第一个衍生产品——债券远期的正式推出。该文介绍了债券远期交易推出的背景,以及债券远期的产品框架、制度架构和风险控制与管理。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王凯  
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发展需要完善以市场为主导的产品创新机制。具体来说,要从转变目前的监管体制、创造多元化供给满足多元化需求、加强和改进市场中介机构服务这三方面入手,促进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发展和繁荣。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徐汝峰  于鑫  
流动性是交易的基本需要。本文以银行间做市商的买卖价差为流动性指标,利用债券交易高频数据,对国债、金融债和企业债市场的周内变化特征和现券流动性影响因素做实证研究。发现:各市场流动性在周内不同交易日差别不大,无周内效应;各类债券既有各自的影响因素,又共同受到价格风险和发行规模的影响,但由于投资者偏好和债券属性等原因,因素的作用方向不同;剔除因素影响后,不同债券的现券买卖价差无显著差异,表明分析中对于影响做市商做市的风险因素考虑较为充分,且做市商行为符合存货模型。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李梅静  吴刘  
文章分析了银行间市场含权债实际成交价格的变动规律,介绍了市场实践中常用的定价方法,并对以理论模型为基础的一般估值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虽然目前市场上含权债的交易价格基本合理,但估值实践中较少利用理论模型,一般参考市价简单处理。含权债定价可以从建立二项式模型开始,逐步改变目前市场定价随意、缺少理论支撑的现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申世军  张骏超  
我国债券市场近几年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在市场由萌芽、起步到成长和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形成了银行间债券市场和交易所债券市场两个层次不同、差别明显的市场。前者属于场外市场,后者则属于场内市场。从时间上看,交易所市场先于银行间市场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卜壮志  
文章的目的在于探寻对商业银行利率风险测度起指导作用的银行间债券市场国债利率期限结构。首先分析了交易所债券市场与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异同,然后说明使用三次样条函数和Svensson模型构建利率期限结构的过程,提出使用国内数据估计Svensson模型参数的算法步骤,并采用2007年3月19日的银行间债券市场数据进行拟合,最后对拟合结果和模型的选择做进一步分析和总结。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董震  
近期银行间市场成交量大增,市场似乎一片繁荣。但表面的繁荣依然无法掩盖市场流动性不足这一市场发展的隐忧。本文将由浅入深分析繁荣背后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尹哲  宋德舜  
本文给出了两个基于市场利率的浮息债券定价理论,然后选择具有一般均衡理论基础的CIR模型和基于具有纯无套利的Hull-White模型来建立利率期限结构的动态模型,并使用了时间序列和截面数据来估计利率模型参数。研究表明,无论哪种定价理论,都能得到接近市场价格的结果。这意味着,投资者和发行人在交易价格上能达成一致,从而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发行人参与到浮息债市场中去,促进我国浮息债券市场和市场化利率体系的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颜炬  石磊  
银行间债券市场是1997年6月16日正式开办的以金融机构为主要投资者的债券市场。当时商业银行部分资金违规进入股市导致股价异常波动,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国务院的决定,要求商业银行全部退出交易所,同时建立银行间债券市场。应该说,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展具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潘思中  
本文拟从银行间债券市场的特点出发 ,分析它的功能演进和存在的问题 ,并结合市场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我国的国情探讨下一步市场发展的相关对策 ,以求得银行间债券市场在量的积累上达到质的飞跃 ,推进市场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胡伟业  于忠  
银行间债券市场是连接我国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桥梁。由于做市商的缺位 ,造成了该市场的流动性偏低 ,交易不连续等问题。该文对做市商制度在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存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做市商主体构成进行了探讨 ,并对如何促进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做市商制度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胡永博  韩若宇  
做市支持机制是对现有银行间市场债券做市机制的有效补充,它不仅能满足做市机构平补头寸的需要,还能起到平抑市场波动、完善债券价格发现等作用,对促进债券市场健康平稳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文章介绍了银行间市场做市支持机制开展特点和运行情况,结合面临的发展瓶颈,就进一步完善做市支持机制提出相关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