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01)
- 2023(13976)
- 2022(11906)
- 2021(11251)
- 2020(9172)
- 2019(21111)
- 2018(20511)
- 2017(38885)
- 2016(20418)
- 2015(23118)
- 2014(22964)
- 2013(22829)
- 2012(21145)
- 2011(19199)
- 2010(18641)
- 2009(17790)
- 2008(17733)
- 2007(15450)
- 2006(13723)
- 2005(13030)
- 学科
- 济(84337)
- 经济(84223)
- 管理(62131)
- 业(57240)
- 企(48318)
- 企业(48318)
- 方法(34448)
- 数学(30040)
- 数学方法(29841)
- 制(28744)
- 中国(26798)
- 财(25804)
- 银(24207)
- 银行(24062)
- 行(22648)
- 农(21612)
- 融(19321)
- 金融(19317)
- 贸(18569)
- 贸易(18548)
- 业经(18300)
- 易(18077)
- 体(17222)
- 务(15474)
- 财务(15434)
- 财务管理(15394)
- 地方(14975)
- 体制(14774)
- 企业财务(14651)
- 度(14421)
- 机构
- 大学(290425)
- 学院(284011)
- 济(130881)
- 经济(128476)
- 管理(110419)
- 研究(99986)
- 理学(93666)
- 理学院(92616)
- 管理学(91495)
- 管理学院(90918)
- 中国(88240)
- 财(66437)
- 京(62147)
- 科学(52356)
- 财经(51437)
- 所(47998)
- 经(47089)
- 中心(47036)
- 研究所(42451)
- 经济学(42393)
- 江(41902)
- 北京(40036)
- 财经大学(38754)
- 农(38346)
- 经济学院(38017)
- 范(36445)
- 师范(36215)
- 院(35986)
- 州(33423)
- 业大(33140)
- 基金
- 项目(181193)
- 科学(146221)
- 研究(137730)
- 基金(137478)
- 家(117290)
- 国家(116379)
- 科学基金(101780)
- 社会(92916)
- 社会科(88267)
- 社会科学(88250)
- 基金项目(71905)
- 省(64824)
- 教育(62662)
- 自然(62497)
- 自然科(61079)
- 自然科学(61067)
- 自然科学基金(60038)
- 划(56200)
- 资助(55590)
- 编号(53935)
- 成果(44976)
- 部(43248)
- 重点(40486)
- 制(40166)
- 国家社会(40027)
- 教育部(38673)
- 发(38201)
- 创(38165)
- 人文(37216)
- 课题(36642)
- 期刊
- 济(147005)
- 经济(147005)
- 研究(99486)
- 中国(62023)
- 财(53811)
- 融(46304)
- 金融(46304)
- 管理(43790)
- 科学(36721)
- 学报(35733)
- 农(34464)
- 大学(29134)
- 教育(28164)
- 财经(27252)
- 学学(26732)
- 经济研究(24279)
- 经(23452)
- 技术(22025)
- 农业(21737)
- 业经(20366)
- 问题(19249)
- 贸(18840)
- 国际(18058)
- 世界(16005)
- 理论(15119)
- 技术经济(13250)
- 现代(13182)
- 图书(13179)
- 实践(13028)
- 践(13028)
共检索到4603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施明浩
2013年版的《中国银行间市场债券回购交易主协议》在框架设计上采用了"通用条款+特别条款"的模式,在核心担保机制安排上引入了"盯市调整与质押替换"等创新制度,以期在维护债券市场流动性和管控风险之间达到统一。目前场内外债券回购交易差异较大,对于场外债券回购交易而言,可以借鉴前者领先一步的担保架构,在现行法律框架下逐步引入账户质押等创新模式,发展出一套符合金融行业创新发展的体制。而这一担保制度的优化,亦对规范"代持养券"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吕兆友
遵循CKLS的思路,采用广义距方法,选用我国国债月度回购利率数据估计和比较了不同的短期无风险利率的连续时间模型,结果显示,根据所研究的数据样本,允许利率的波动性依赖于利率水平的模型可以更好地描述短期利率的动态变化,对于不同利率模型的研究对利率风险的套期保值也具有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
条件波动性 利率期限结构模型 回购利率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严太华 谢瑞宝
为提高我国银行间债券回购市场利率风险测定的准确性和实用性,本文针对我国银行间债券回购市场隔夜回购利率进行了基本特征分析,探讨了如何利用混合正态分布对利率数据进行拟合并据此计算VaR;作为对比组,本文同时采用GARCH模型族对利率数据进行处理。实证结果表明:与GARCH模型族相比,混合正态分布拟合方法计算VaR在准确性和实用性方面均有所提高。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曹志鹏 王晓芳
在银行间债券回购市场利率基本特征分析基础上,利用我国银行间债券回购开始日1997年6月15日至2008年4月20日全部质押式回购每周加权平均利率进行实证研究,建立了基于ARMA-GARCH模型族的利率风险CVaR测度模型。结果表明我国银行间债券回购市场中存在杠杆效应;回购利率分布对CVaR计算结果影响较大,GED分布较正态分布和t分布能更好刻画我国银行间回购利率序列的分布状况。EGARCH模型计算得到的CVaR值要优于GARCH和TARCH模型得到的结果。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陈力峰
2003年4月,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与债券系统日均成交量小幅回落,拆借交易量大幅上涨,回购交易量明显萎缩。市场利率继续下降,成交笔数显著降低。
关键词:
拆借 回购 现券 同业市场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陈力峰
2003年5月,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与债券系统成交量小幅上涨,市场利率较上月明显回升。回购交易较上月继续萎缩,现券交易量再创历史新高,月成交量首次超过拆借交易量。
关键词:
拆借 回购 现券 同业市场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杨绍基
本文运用计量分析方法探讨我国银行间债券回购利率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样本期内,银行间债券回购利率和同业拆借利率、贷款增长率、20天内再贷款利率、3年期国债利率之间存在双向或单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同业拆借利率和贷款增长率在短期内对银行间债券回购利率有强烈影响,在长期则存在稳定的均衡关系。本文的实证研究支持增强银行间债券回购市场形成基准利率、传导货币政策和改善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功能。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岸欣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崔嵬
债券回购交易兼具融资、融券属性,是金融机构重要的交易工具,与拆借、现券、衍生品市场具有较强联动效应,也是央行货币政策操作的主要工具之一。银行间债券回购作为我国银行间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在调节流动性、传导货币政策、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与国际上转移质押物所有权的做法不同,我国债券回购以质押券冻结方式为主。随着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不断发展,质押式回购冻结的债券越来越多,形成了"流动性越好的债券反而越容易被冻结"的现象,制约了债券二级市场流动性,不利于健全国债收益率曲线与货币政策传导,影响价格发现与债券估值。两类回购利率比价关系不尽合理,易造成不同类型回购利率之间利差走阔。审慎推进银行间债券市场两类回购改革,发挥市场自主选择机制,适度调整回购市场格局,完善现有回购制度逐步与国际接轨,有利于提高债券二级市场流动性,满足金融机构的债券交易型需求,更好发挥债券回购在货币市场中的稳定器和利率锚的作用,推进银行间债券市场对外开放与健康发展。
关键词:
债券回购 流动性 交易量 货币政策传导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曹媛媛 杨俊虹
2005年5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远期交易管理规定》,标志着我国债券市场第一个衍生产品——债券远期的正式推出。该文介绍了债券远期交易推出的背景,以及债券远期的产品框架、制度架构和风险控制与管理。
关键词:
债券远期交易 产品框架 风险控制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葛樑 吴凤丹
5月20日,银行间市场正式推出买断式回购业务,它对于丰富市场交易模式、提高参与主体资金管理水平,完善价格形成机制、提高市场流动性等具有重大的意义。但是,买断式回购潜在的交易风险也不容忽视,市场参与者应建立、健全相应的内部管理制度和风险防范机制。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吴蕾 周爱民 杨晓东
通过构建交易价格分解模型,将交易机制效率进行量化,构造度量交易机制效率综合性指标,该指标充分考虑不同市场交易主体和流动性差异;剔除价差中的逆向选择部分,提取成交价格与有效价格的真实偏离,同时将价格波动归结为由债券新息引起的波动和由交易机制摩擦引起的波动两部分。选取在交易所和银行间市场同时交易的跨市国债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逐笔成交高频数据计算交易机制效率综合性指标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对两个市场交易机制效率进行对比研究。实证结果表明,交易所债市竞价交易机制价格误差更小,交易机制效率更高;银行间债市较大的报价价差源于做市商的逆向选择风险防范,而做市商机制的真实交易成本与交易所竞价机制相差较小,这种交易成...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徐光林
本文用基于正态分布和t分布的GARCH类模型计算的VaR度量了我国银行间7天国债回购的短期利率风险,并与EWMA法、Delta-正态法和历史法对样本外动态VaR值计量的准确性进行了比较,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EWMA和IGARCH(1,1)-N模型能够准确度量7天回购的利率风险;(2)EWMA方法的风险度量精度最高;(3)基于Delta-正态法、历史法以及基于t分布的GARCH类模型会严重高估风险;(4)基于正态分布的GARCH类模型的VaR并不会低估风险。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周爱民 吴蕾
本文利用银行间双边报价债券市场逐笔交易高频数据对做市商报价行为进行实证研究。运用做市商报价调整的误差修正模型,并对报价与成交净价之间进行Granger非因果检验发现,做市商双边报价机制具有迅速纠错的功能和信息传导的功能,竞争性做市商制度具有更高市场效率。本文试图从全新的角度证明做市商双边报价机制的优越性,并提出相应的机制优化设计建议。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李洪斌
该文介绍了债券预发行交易的内涵和运行规则,并从预发行交易期间界定、预发行市场交易系统与交易主体、预发行市场交易券种和报价方式、预发行市场交易结算交割风险及其控制等几方面提出了在银行间市场推出债券预发行交易的设想。
关键词:
债券预发行交易 交易系统 结算交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