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25)
- 2023(13524)
- 2022(11824)
- 2021(10933)
- 2020(9199)
- 2019(21162)
- 2018(20565)
- 2017(40291)
- 2016(21901)
- 2015(24372)
- 2014(24268)
- 2013(24012)
- 2012(21849)
- 2011(19765)
- 2010(19340)
- 2009(17703)
- 2008(17235)
- 2007(15270)
- 2006(13378)
- 2005(11691)
- 学科
- 济(83431)
- 经济(83344)
- 管理(60877)
- 业(58739)
- 企(48626)
- 企业(48626)
- 方法(41745)
- 数学(36664)
- 数学方法(36327)
- 银(22120)
- 农(22021)
- 银行(21972)
- 中国(21178)
- 制(20928)
- 行(20613)
- 财(20604)
- 学(19307)
- 业经(18444)
- 贸(16835)
- 贸易(16822)
- 融(16571)
- 金融(16570)
- 易(16294)
- 地方(15683)
- 农业(14633)
- 理论(13731)
- 务(13596)
- 财务(13537)
- 财务管理(13518)
- 技术(13493)
- 机构
- 大学(312543)
- 学院(309232)
- 管理(124366)
- 济(121631)
- 经济(118996)
- 理学(108297)
- 理学院(107101)
- 管理学(105260)
- 管理学院(104719)
- 研究(103522)
- 中国(82554)
- 科学(66680)
- 京(66344)
- 农(59609)
- 财(54540)
- 所(52752)
- 业大(52273)
- 研究所(48664)
- 中心(48055)
- 农业(47362)
- 财经(44934)
- 江(44219)
- 北京(41494)
- 经(40984)
- 范(38431)
- 师范(37924)
- 院(36961)
- 州(36564)
- 经济学(36486)
- 财经大学(33846)
- 基金
- 项目(218892)
- 科学(170606)
- 基金(159501)
- 研究(152807)
- 家(141679)
- 国家(140540)
- 科学基金(119787)
- 社会(95788)
- 社会科(90862)
- 社会科学(90836)
- 基金项目(85768)
- 省(85261)
- 自然(81301)
- 自然科(79419)
- 自然科学(79395)
- 自然科学基金(77993)
- 划(72637)
- 教育(69673)
- 资助(65703)
- 编号(60893)
- 重点(48873)
- 部(47608)
- 成果(47490)
- 创(45724)
- 发(45688)
- 科研(42716)
- 创新(42677)
- 计划(41731)
- 课题(41324)
- 教育部(40323)
- 期刊
- 济(125905)
- 经济(125905)
- 研究(90126)
- 学报(57110)
- 中国(54335)
- 农(52485)
- 科学(49732)
- 管理(43208)
- 大学(41879)
- 融(40267)
- 金融(40267)
- 学学(39899)
- 财(39566)
- 农业(34770)
- 教育(28793)
- 技术(23820)
- 财经(22183)
- 业经(20832)
- 经济研究(20324)
- 经(18759)
- 业(17764)
- 理论(16949)
- 问题(16561)
- 科技(16148)
- 实践(15673)
- 践(15673)
- 业大(15393)
- 版(15028)
- 图书(14972)
- 技术经济(14670)
共检索到4461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李合怡 贝政新
基于Longstaff和Schwartz的公司债定价模型,从信用风险度量的角度对我国中期票据信用利差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回归结果表明:股票市场波动率、无风险利率、利率期限结构的斜率等结构化模型变量对中期票据信用利差产生显著的影响,但基于低频数据的流动性衡量指标在模型中不显著。引入宏观、发行主体和债券构成要素等因子后的回归结果表明:产出指标、债券评级与信用利差负相关;债券新增供给量、久期及发行主体的权益乘数与中期票据的信用利差正相关。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艳红 李亚平 黄泽民
以2012年1月至2016年7月发生信用评级调整的中期票据为样本,对信用评级调整对中期票据信用利差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显示,信用评级机构相对于投资人能够获得更有效的信息进行信用评级,但是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其往往会给债券发行人虚高的评级,当发行人信用评级调降时会滞后于市场给出调降评级,但当发行人信用状况改善时却会主动调升债券发行人信用评级。投资人对于信用评级调降的债券会存在过度反应,而对于信用调升的债券反应却是滞后的。随着投资人对发行人信息的不断收集,投资人对于债券发行人信用风险的认识会向信用评级
关键词:
信用评级 评级调整 信用利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雪标 王晰 孙晓林
从宏观经济、企业特征和发行结构三个层面,研究了中期票据发行信用利差的影响因素。通过Shapley值分解发现,企业特征和发行结构对中期票据信用利差的影响较大,而在单个因素中,信用评级、国企背景、企业规模和无风险利率四个因素对中期票据信用利差的影响较大。该结果表明,在中期票据发行利差的形成过程中,具有较高信用评级的大型国有企业能够在市场中以较低的成本融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仝冬冬 徐春骐 黄德斌
本文以2009年1月至2015年12月所有已发行的中期票据为分析样本,并选择宏观经济景气指数、无风险利率及其斜率、Shibor利率、M2、CPi、沪深300指数及其波动率等指标,使用协整理论以及ADL-ECM模型对3年期和5年期中期票据发行利差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显示:5年期中期票据的平均发行利差及其波动率低于3年期中期票据。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期限中期票据发行利差均呈现出总体上升的波动趋势,但3年期的上升趋势比5年期明显;除股市波动率外,不同期限中期票据发行利差和其余影响因素均存在协整关系。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文丽
中期票据市场的启动在我国金融业引起强烈反响。本文从国内外关于中期票据的定义出发,剖析了我国中期票据的金融创新之处,介绍了成熟市场中期票据发行的准备工作和参与者职责,解读了我国中期票据市场的管理规则,总结了我国推出此业务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它会给银行业带来的影响,最后针对银行业提出大力推进此业务的政策建议。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李岚 杨长志
基于2008年4月至2009年11月的月数据,本文实证结果表明,中期票据信用利差的变化与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中期票据月成交频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PMI以及M2与M1同比增速之差的变化负相关,且回归系数大多显著。然而,模型解释力不足30%,与国外实证结论一致。同时,模型解释力随财务杠杆的上升和信用资质的降低而提高,随剩余期限的缩短和股东背景的增强而提高。后者与现有研究相悖,主要原因可能是中期票据发行利率及收益率存在顶板效应。
关键词:
中期票据 信用利差 企业债 债务工具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廖士光
本文以发行中期票据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配对样本研究以及Logistic判定分析方法,从企业财务特征视角深入研究影响企业发行中期票据的相关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中期票据已经成为企业代替中期贷款的重要融资形式;同配对样本相比,发行中期票据的上市公司具有较大的规模、较高的财务成本以及较低的财务杠杆和经营风险,即公司规模与财务成本越高,财务杠杆与经营风险越低,则公司发行中期票据的概率越高。
关键词:
中期票据 财务成本 经营风险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王然 温梦瑶
文章以2017—2021年银行间市场上市公司所发行债券为研究样本,检验绿色投资者对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研究发现,绿色投资者的存在显著降低了上市公司信用风险及相关债券信用利差,与不存在绿色投资者的上市公司相比,存在绿色投资者的上市公司发行债券的信用利差约低14.4%。文章进一步分析发现,绿色投资者导致债券信用利差降低的现象在ESG绩效和内部控制较差的样本中更为显著。因此,基于本文的研究结论,银行间债券市场应该考虑引入绿色投资者,完善绿色债券市场建设。
关键词:
银行间债券市场 信用利差 投资者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李论
本文采用2002~2012年由债券现券双边报价计算出的买卖价差作为衡量流动性的指标。首先,将国债按期限分为长期、中期和短期三类,再依据发行日期分为新券和旧券,文章具体分析了以上六类债券的流动性。其次,采用VAR模型分析了多个宏观经济变量对流动性指标的影响。研究表明:现券交易流动性水平与宏观经济走势相背离,且随着债券期限延长,流动性下降;在经济增长时期,短期国债旧券的流动性高于新券。此外,债券违约溢价对各期限债券的流动性有显著影响。格兰杰因果检验发现,中期和长期债券流动性分别是短/长期、短/中期债券流动性的格兰杰原因。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闵晓平 罗华兴
使用银行间企业债券市场成交数据和报价数据,本文分析做市商做市行为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报价规模与股票市场波动率、发行总额、发行期限、嵌入特殊条款、长期利率存在正相关关系,与剩余期限存在负相关关系。报价差与股票市场波动率、债券市场波动率、发行期限、上市标识存在正相关关系,与剩余期限存在负相关关系。
关键词:
企业债券 银行间 做市商 影响因素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杨绍基
本文运用计量分析方法探讨我国银行间债券回购利率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样本期内,银行间债券回购利率和同业拆借利率、贷款增长率、20天内再贷款利率、3年期国债利率之间存在双向或单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同业拆借利率和贷款增长率在短期内对银行间债券回购利率有强烈影响,在长期则存在稳定的均衡关系。本文的实证研究支持增强银行间债券回购市场形成基准利率、传导货币政策和改善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功能。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韦晓 李周雅雯
本文从不同频率分量的角度分析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高频分量代表市场正常供需力量的博弈,主要受货币净投放影响;低频分量代表重大事件冲击,主要受活期存款基准利率、1年期存贷基准利差、法定准备金率和CPI影响;残差项代表长期趋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CPI和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是它的驱动力。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建强
现代组合管理理论在金融领域里的重要发展是收集、处理、解释数据能力的增强。随着商业银行业务发展和世界各国金融监管的演进,商业银行已经或正在开发信用风险评估模型和系统,并在信贷、交易等业务领域的不断验证中加以修正,为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和风险控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归纳总结了信用评估机构在银行信用风险计量方面的相关理论依据和基本做法,并对银行间市场完善信用评估提出了具体建议。
关键词:
银行间市场 信用风险 风险管理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建强
随着商业银行业务发展和世界各国金融监管的演进,商业银行都已经或正在开发信用风险评估模型和系统,并在信贷、交易等业务领域的不断验证中加以修正,为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和风险控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归纳总结了信用评估机构在银行信用风险计量方面的相关理论依据和基本做法,并对银行间市场完善信用评估提出了具体建议。
关键词:
银行间市场 信用风险 风险管理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朱锦强
当前我国信用债市场存在因监管差异导致的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的分割,两个市场在投资者结构、托管结算、交易机制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使得即便同一发行人如果选择不同的发行场所和债券品种,也会存在不同的发行成本以及二级市场不同的估值水平。通过公司债和中期票据的实证分析发现:总体来看,交易所市场定价低于银行间市场;从同一发行人在两市场分别发行的债券比较来看,交易所市场定价高于银行间市场,且评级越高、差异越大。未来可以从厘清不同市场间法律法规关系、扩大政府信用支持债券跨市场发行规模、强化产品创新和市场流动以及优化投资者结构、支持较低评级信用债市场发展等方面更好地发挥债券市场的融资功能、定价功能,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关键词:
债券市场 信用债 金融监管 资产定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