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01)
2023(6222)
2022(5573)
2021(5162)
2020(4632)
2019(11006)
2018(10762)
2017(22261)
2016(12087)
2015(13970)
2014(14400)
2013(14585)
2012(13914)
2011(12593)
2010(12616)
2009(12020)
2008(12438)
2007(11688)
2006(10147)
2005(9459)
作者
(36750)
(30791)
(30471)
(29566)
(19516)
(14737)
(14333)
(11894)
(11691)
(11096)
(10435)
(10382)
(9959)
(9827)
(9754)
(9695)
(9331)
(9028)
(8976)
(8966)
(7705)
(7564)
(7451)
(7126)
(7033)
(6955)
(6859)
(6830)
(6243)
(6102)
学科
(53089)
经济(53042)
(32400)
管理(32328)
方法(28145)
(25927)
企业(25927)
数学(25655)
数学方法(25499)
(19036)
银行(18891)
(17509)
(17238)
(14972)
(13659)
(13411)
金融(13409)
中国(12876)
(11095)
制度(11090)
(10719)
贸易(10711)
(10368)
业务(10100)
(9928)
(9766)
财务(9752)
财务管理(9725)
地方(9400)
企业财务(9265)
机构
大学(180566)
学院(177974)
(79314)
经济(77629)
管理(68534)
研究(61016)
理学(57420)
理学院(56815)
管理学(55990)
管理学院(55644)
中国(55639)
(39699)
(38210)
科学(35029)
(33341)
(32035)
财经(31033)
中心(30059)
研究所(28491)
(28174)
(28110)
农业(26538)
业大(25811)
经济学(25496)
(25322)
北京(24608)
银行(24259)
经济学院(23268)
财经大学(23178)
(22667)
基金
项目(109169)
科学(84889)
基金(79894)
研究(78798)
(68855)
国家(68314)
科学基金(57990)
社会(49389)
社会科(46904)
社会科学(46885)
基金项目(42190)
(41501)
自然(37641)
自然科(36738)
自然科学(36725)
教育(36329)
自然科学基金(36090)
(35308)
资助(34320)
编号(32169)
成果(26624)
(25455)
重点(24447)
(23103)
(22140)
教育部(21837)
课题(21655)
科研(21393)
大学(20982)
人文(20921)
期刊
(86382)
经济(86382)
研究(57412)
(36667)
金融(36667)
中国(34087)
(32866)
(29031)
学报(27018)
科学(24396)
管理(23372)
大学(19983)
学学(18994)
农业(17437)
财经(16732)
技术(14286)
经济研究(14234)
(14140)
教育(13311)
业经(12950)
问题(11668)
理论(11613)
实践(10519)
(10519)
(10171)
技术经济(9852)
(9585)
国际(9383)
统计(9135)
商业(8890)
共检索到2807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卢遵华  
上半年银行间债券市场一级市场发行收益率屡创新高,现券市场收益率曲线持续上移,回购利率波动频繁。市场受宏观经济运行、货币政策操作以及加息预期等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大,利率敏感性增强,市场利率风险增大。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卢遵华  陈一丁  张莲  
2003年我国债券市场周转率为1.07,而美国债市的周转率高达20,韩国为4左右。为提高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流动性,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大对债券交易品种、交易方式的创新。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黄兴  
银行间债券市场已成为中国债券市场的主体,但突出的问题是流动性较差。本文分析了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流动性现状及原因,并就如何提高其流动性提出了建议。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吕素香  周宁东  
债券市场流动性包括价格、交易量以及交易时间等三个方面的内容,现有的衡量流动性的指标基本上只反映了流动性三个因素的某一方面。本文从流动性概念出发,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衡量我国债券市场流动性综合指标的计量模型,认为流动性综合指标能够克服单一指标的缺陷,有助于全面刻画债券市场流动性价、量和时间三方面因素,有助于我国银行间债券微观结构研究的深入。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纪学  
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暴露出不少问题,文章分析了包括丙类账户、代持行为、发行和交易方式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发现监管缺位和制度缺陷是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面临的主要问题。在分析市场交易规模、产品结构和发行交易机制的基础上,本文从完善准入制度、加强代持行为监管、扩大做市商交易等方面,提出了加强市场制度建设的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云峰  
文章通过对中国和美国债券品种的对比,认为美国债券市场的产品创新主要有两类:一是在期限、利率、利息支付、面值及持有期等债券构成要素上直接创新的产品;二是利用金融工程技术设计出来的债权衍生产品。而我国债券市场由于基础产品不健全、体制不顺及市场分割等原因导致无法进一步进行债券类衍生产品的创新。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立需要债券市场更多金融创新支持,而债券市场产品创新演进的过程应该首先是满足市场不断加深的需求,其次是逐步使用现代金融工程技术。文章认为债券市场创新的根本途径有两条:一是大力发展公司债券市场,这是持续进行产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余辉  
做市商制度有利于改善债券市场的流动性,维护市场稳定。笔者在文中对影响做市商做市行为的关键因素——做市成本和收益作出具体分析,并就提高做市商做市积极性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刘雨宁  张梦生  吴佳妮  张晓彤  
文章基于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数据,探究我国绿色债券是否具有绿色溢价、绿色溢价大小及绿色溢价影响因素。从实证结果看,银行间债券市场存在明显绿色溢价,第三方绿色认证与二级市场流动性均能提高绿色溢价,但也要关注绿色认证"逆向选择"风险。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曹媛媛  杨俊虹  
2005年5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远期交易管理规定》,标志着我国债券市场第一个衍生产品——债券远期的正式推出。该文介绍了债券远期交易推出的背景,以及债券远期的产品框架、制度架构和风险控制与管理。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周爱民  吴蕾  
本文利用银行间双边报价债券市场逐笔交易高频数据对做市商报价行为进行实证研究。运用做市商报价调整的误差修正模型,并对报价与成交净价之间进行Granger非因果检验发现,做市商双边报价机制具有迅速纠错的功能和信息传导的功能,竞争性做市商制度具有更高市场效率。本文试图从全新的角度证明做市商双边报价机制的优越性,并提出相应的机制优化设计建议。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吴蕾  孟庆斌  
本文运用逐笔报价动态调整模型,对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价格发现过程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报价持续期是影响债券价格波动性与交易信息含量的重要因素。对不同做市商报价的信息份额进行对比发现,总体上外资银行报价的信息含量高于我国银行,而我国全国性商业银行报价的信息含量高于城市商业银行。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殷克东  安丰东  丁黎黎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王莹  荣艺华  
2010年,在国民经济总体向好、流动性整体宽松的环境下,银行间债券市场保持快速发展态势,投资者数量和类型进一步丰富,各类机构普遍增持债券。受信贷调控及资本监管加强的影响,商业银行侧重于增加低风险债券的持有比例;非银行金融机构风险偏好则相对较高。全年机构的持有结构保持稳定。随着下半年市场资金面的趋紧,基金、证券公司等交易类机构表现更为活跃,年末市场利率明显上升,收益率曲线平坦化上移。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徐汝峰  于鑫  
流动性是交易的基本需要。本文以银行间做市商的买卖价差为流动性指标,利用债券交易高频数据,对国债、金融债和企业债市场的周内变化特征和现券流动性影响因素做实证研究。发现:各市场流动性在周内不同交易日差别不大,无周内效应;各类债券既有各自的影响因素,又共同受到价格风险和发行规模的影响,但由于投资者偏好和债券属性等原因,因素的作用方向不同;剔除因素影响后,不同债券的现券买卖价差无显著差异,表明分析中对于影响做市商做市的风险因素考虑较为充分,且做市商行为符合存货模型。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李梅静  吴刘  
文章分析了银行间市场含权债实际成交价格的变动规律,介绍了市场实践中常用的定价方法,并对以理论模型为基础的一般估值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虽然目前市场上含权债的交易价格基本合理,但估值实践中较少利用理论模型,一般参考市价简单处理。含权债定价可以从建立二项式模型开始,逐步改变目前市场定价随意、缺少理论支撑的现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