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230)
- 2023(17761)
- 2022(15239)
- 2021(14423)
- 2020(12153)
- 2019(28200)
- 2018(28146)
- 2017(54485)
- 2016(29587)
- 2015(33375)
- 2014(33759)
- 2013(33156)
- 2012(30622)
- 2011(27502)
- 2010(28030)
- 2009(26559)
- 2008(26056)
- 2007(23504)
- 2006(21351)
- 2005(19825)
- 学科
- 济(111761)
- 经济(111587)
- 管理(89512)
- 业(83872)
- 企(71510)
- 企业(71510)
- 方法(47550)
- 数学(40670)
- 数学方法(40195)
- 中国(37939)
- 财(36783)
- 银(36700)
- 银行(36553)
- 制(36039)
- 行(34823)
- 融(33784)
- 金融(33776)
- 农(31001)
- 业经(26853)
- 学(23433)
- 务(23240)
- 财务(23154)
- 财务管理(23091)
- 地方(22339)
- 体(22329)
- 企业财务(21993)
- 贸(21056)
- 贸易(21035)
- 理论(20807)
- 易(20475)
- 机构
- 大学(418414)
- 学院(415378)
- 济(168256)
- 经济(164255)
- 管理(160168)
- 研究(141402)
- 理学(135018)
- 理学院(133527)
- 管理学(131397)
- 管理学院(130616)
- 中国(119685)
- 京(90860)
- 财(88854)
- 科学(82328)
- 所(71891)
- 财经(68054)
- 中心(66369)
- 农(65226)
- 江(64765)
- 研究所(63836)
- 经(61550)
- 北京(58801)
- 业大(57094)
- 范(53726)
- 师范(53215)
- 州(52705)
- 经济学(51197)
- 院(50890)
- 农业(50607)
- 财经大学(50578)
- 基金
- 项目(263626)
- 科学(206165)
- 研究(197882)
- 基金(189761)
- 家(163623)
- 国家(162207)
- 科学基金(138744)
- 社会(123155)
- 社会科(116650)
- 社会科学(116617)
- 省(102008)
- 基金项目(99747)
- 教育(91477)
- 自然(88316)
- 自然科(86185)
- 自然科学(86165)
- 划(85862)
- 自然科学基金(84627)
- 编号(82215)
- 资助(79127)
- 成果(69729)
- 部(59168)
- 重点(58674)
- 课题(57310)
- 发(55381)
- 创(54453)
- 制(51464)
- 项目编号(51248)
- 教育部(51215)
- 创新(50826)
- 期刊
- 济(194958)
- 经济(194958)
- 研究(137317)
- 中国(91180)
- 财(71118)
- 融(65166)
- 金融(65166)
- 管理(62126)
- 学报(61882)
- 农(59651)
- 科学(56250)
- 教育(50936)
- 大学(47736)
- 学学(44516)
- 农业(38598)
- 技术(35650)
- 财经(35106)
- 业经(30687)
- 经济研究(30080)
- 经(29870)
- 问题(25284)
- 理论(23385)
- 实践(21120)
- 践(21120)
- 贸(20503)
- 图书(20422)
- 技术经济(19450)
- 业(19156)
- 现代(18824)
- 国际(18710)
共检索到6613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田仁德 朱佳
银行间债券市场利益输送模式包括低卖或高接直接输送利益、代申购套利模式、代持养券获利型、组合交易输送利益以及通过认购信托劣后级产品、银行理财产品或私募产品实现利益输送等几种。应建立形成"以完善的交易机制为首要、以有效的监管为根本、以规范的行业自律为保障"的预防机制。我国金融监管的当务之急便是去利益固化,基于功能监管重塑监管格局,并最终去监管的"行政干预",使监管体系脉络清晰、协调有序。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升华
目前,我国债券市场交易主要集中在银行间债券市场,而开设丙类账户的机构投资者是该市场的主要参与力量,对其监管关系着债券市场整体监管的成败。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中丙类账户交易具有普遍性、隐蔽性、短时性、关联性等特点,给监管带来了很大的难度。本文对丙类账户的对敲、代持、内幕交易、利益输送等异常交易行为及风险进行探讨,从交易模式、信息披露模式、监管模式等方面分析了丙类账户交易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发展做市商制度、建立信息披露制度、理顺监管体制等对策。
关键词:
金融监管 债券市场 银行间市场 丙类账户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王念 文庆能
近年来,银行间债券市场已成为我国债券市场的主体,市场容量不断扩大,交易活跃程度进一步改善。为了突破市场在工具和制度上的瓶颈,2005年央行不断在银行间市场推出债券创新产品和创新制度。本文旨在分析近来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创新的动力、形势与未来发展趋势,同时指出债券市场创新在我国金融改革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
银行间债券市场 金融创新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纪学
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暴露出不少问题,文章分析了包括丙类账户、代持行为、发行和交易方式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发现监管缺位和制度缺陷是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面临的主要问题。在分析市场交易规模、产品结构和发行交易机制的基础上,本文从完善准入制度、加强代持行为监管、扩大做市商交易等方面,提出了加强市场制度建设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银行间债券市场 做市商 丙类户 代持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李梅静 吴刘
文章分析了银行间市场含权债实际成交价格的变动规律,介绍了市场实践中常用的定价方法,并对以理论模型为基础的一般估值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虽然目前市场上含权债的交易价格基本合理,但估值实践中较少利用理论模型,一般参考市价简单处理。含权债定价可以从建立二项式模型开始,逐步改变目前市场定价随意、缺少理论支撑的现状。
关键词:
含权债 估值 二项式模型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杨娉
随着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和完善,我国现行的"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金融监管体制已经不能适应金融市场的发展要求。例如,分业监管的制度性缺陷造成金融市场被人为分割,监管套利和降低监管标准的现象越来越多,对跨市场、跨行业产品的监管存在漏洞,金融市场重复建设和金融监管难以协调等。鉴于金融业综合经营是大势所趋,金融宏观调控需要高效的金融市场,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日益重要,因此,改革并完善现行金融监管体制,解决现有金融监管体制存在的问题,已经成为金融市场发展的必然要求。
[期刊]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作者]
吴军 张旭路
银行间债券市场是传导货币政策的重要环节,2009年成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重要微调传导渠道。对其属性的正确判断,直接影响到货币当局选择政策工具的准确性和分析政策效果的可靠性。理论分析表明,银行间债券市场具有资本市场属性并且不断加强,是金融体系为适应经济发展要求而进行金融功能自我强化的必然结果;实证结果表明: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属性正处于一个在保持原有货币市场属性的基础上,资本市场属性不断加强的阶段。银行间债券市场资本市场属性的增强容易造成货币流通速度不稳定,可能会削弱原有货币政策工具作用效力,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这将为今后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带来新的挑战。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江世银
金融监管是金融监管机构对各类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监督检查和管制。随着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金融监管体制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由于目前的金融监管体制还只是注重外部监管而存在重大缺陷,还不能有效地控制风险。随着金融混业经营的发展,现行的分业经营模式与分业监管体制还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特别是在金融创新背景下的监管协调机制改革。
关键词:
金融监管体制 金融改革 金融创新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胡伟业 于忠
银行间债券市场是连接我国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桥梁。由于做市商的缺位 ,造成了该市场的流动性偏低 ,交易不连续等问题。该文对做市商制度在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存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做市商主体构成进行了探讨 ,并对如何促进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做市商制度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马元月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 ,金融对外开放程度加深 ,金融风险更加复杂 ,为此 ,必须进一步加强金融监管。在新形势下 ,我国原有的金融监管已很难适应经济、金融形势发展的需要 ,改革我国传统的金融监管体制就成为当务之急。从分析我国现行的金融监管体制入手 ,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WTO 金融监管 功能性监管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剑阁
面对新的混业经营局面,原来的分业监管架构如何加以适应?初步建议从原来的机构监管转向功能监管,甚至于牌照管理的监管体制。在混业经营大局面出现,金融创新风起云涌的情况下,建议更要注重统一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以下三大内容:第一,国际化。最近金融法规修订正要进行当中,各部门都在充分表达自己的诉求来影响修法进程。无论是银行、证券,还是保险,三个监管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蒋志芬 和秀星
在国外,近年来混业经营和统一监管已经成为金融业的发展方向。在我国,金融开放及金融创新引致的混业经营趋势对分业监管体制形成新的冲击。本文在分析国际金融监管体制新变化和我国分业监管面临的新挑战的基础上,对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发展和完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金融监管 监管体制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沈逸涛
在我国深入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我国金融行业已经逐渐走向国际化,在国际上有中国的声音。党的十九大、"两会"站在总结历史经验和我国现实需要的角度上,对金融改革提出了全新的要求。经过几十年的经济持续增长,我国经济进入疲软期,这就需要我国深化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经济新常态的出现对我国深化金融监管体制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以经济新常态下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研究为主要方向,通过阐述经济新常态下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的重要性,深入剖析在经济新常态下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所面临的挑战,以及针对这些挑战规划相应的对策,以此来促进金融监管的稳步发展。
关键词:
经济新常态 金融机制 改革 影子银行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付淦
相对于股票市场的“金融脱媒”,我国债券市场正逐步壮大。一方面,债券市场的金融创新改变着企业的间接融资方式,同时,为不同的机构和个人提供着越来越丰富的固定收益理财产品;另一方面,“金融脱媒”的不断深化也持续地推动着债券市场的金融创新。二者相互促进的效应也影响着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的渐进过程。
关键词:
债券市场 金融创新 金融脱媒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张彦 唐渡生 吴言
一、银行间债券市场发展回顾 1997年5月,随着银行业、证券业、信托业实行分业管理以后,各商业银行开始退出在沪、深证券交易所的国债现券买卖和国债回购交易。6月,中央银行在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同业拆借网络上正式建立了全国银行间债券交易市场。至此,银行间债券市场开始成为我国的银行金融机构进行国债、金融债和中央银行融资券等债券交易的场所,同时它也是央行操作公开市场业务传导货币政策意图的重要场所。尤其是去年以来,大量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等债券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