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801)
2023(15836)
2022(12861)
2021(11959)
2020(9869)
2019(22411)
2018(21476)
2017(41520)
2016(22102)
2015(25169)
2014(24818)
2013(24417)
2012(23369)
2011(21552)
2010(21928)
2009(20872)
2008(20289)
2007(18351)
2006(16960)
2005(15845)
作者
(65553)
(54689)
(54594)
(52058)
(35293)
(26066)
(24643)
(21172)
(20989)
(19792)
(19154)
(18380)
(17964)
(17869)
(17697)
(16957)
(16241)
(15943)
(15862)
(15367)
(13973)
(13498)
(13449)
(12692)
(12525)
(12511)
(12123)
(11738)
(11030)
(10969)
学科
(108203)
经济(108085)
管理(60391)
(58487)
(47417)
企业(47417)
方法(39377)
中国(35429)
(34949)
数学(34931)
银行(34802)
数学方法(34584)
(33252)
(31942)
金融(31941)
(27685)
(25805)
(25605)
地方(25194)
业经(22075)
(21534)
(20725)
贸易(20705)
(20176)
农业(17191)
(16215)
(15028)
制度(15015)
(15007)
环境(14934)
机构
大学(325214)
学院(321731)
(150420)
经济(147543)
研究(124728)
管理(115726)
中国(105919)
理学(97544)
理学院(96375)
管理学(94738)
管理学院(94161)
(72089)
科学(71400)
(69857)
(64275)
研究所(58086)
中心(56936)
(56044)
财经(55718)
(50805)
(49888)
经济学(49475)
北京(45237)
经济学院(44368)
(44180)
农业(43961)
业大(43372)
财经大学(41610)
(41296)
师范(40844)
基金
项目(203597)
科学(161024)
基金(151406)
研究(147543)
(133780)
国家(132387)
科学基金(111391)
社会(97677)
社会科(92834)
社会科学(92807)
基金项目(77072)
(75319)
自然(69773)
自然科(68166)
自然科学(68134)
自然科学基金(67002)
教育(66305)
(64963)
资助(64156)
编号(55892)
成果(47848)
重点(46935)
(46788)
(45776)
国家社会(42117)
(42103)
课题(40633)
教育部(40307)
创新(39629)
中国(39203)
期刊
(173257)
经济(173257)
研究(110667)
中国(69968)
(58034)
金融(58034)
(54323)
(51782)
学报(51343)
科学(48562)
管理(46232)
大学(39166)
学学(37131)
农业(33277)
经济研究(29847)
财经(29660)
教育(29536)
(25730)
技术(24806)
业经(23359)
问题(22122)
(20959)
国际(20608)
世界(19374)
(18106)
技术经济(16740)
统计(15651)
理论(15458)
(14486)
现代(14269)
共检索到5269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施华强  
本文区分了银行软预算约束和非金融企业软预算约束、银行重组和软预算约束、制度性和政策性软预算约束、软预算约束和"太大不能倒闭"等概念,讨论了银行软预算约束的内涵和外延,总结了中国的银行软预算约束的特点,为讨论中国的银行问题提供一个软预算约束的视角和理论框架。本文认为:(1)银行软预算约束揭示了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内在逻辑。1994年以来,国家主导的一系列国有商业银行重组和改革本质上是对银行软预算约束政策的补充和强化。从这一逻辑出发,转型以来国有商业银行重组和改革的特征可以概括为"软预算约束下的银行改革"。(2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苗文龙  
以中国金融制度为基础,结合货币稳定、金融稳定的有关理论,本文构建了央行、政府和金融机构等部门的决策函数,从而将央行独立性、货币稳定及金融稳定纳入统一框架之下进行分析。本文认为,信息约束下金融机构对央行货币政策的倒逼机制不但使央行独立性受挫,而且导致了金融稳定与货币稳定的冲突;信息约束和政府增长偏好进而导致货币与金融双稳定政策屈服于高经济增长政策,从而加剧了通胀风险;居民被动地为通货膨胀、金融风险买单。本文并认为重新设计保证央行独立性的协调机制非常必要。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苗文龙  
以中国金融制度现况为基础,通过构建中央银行-政府-金融机构-居民四部门的博弈模型,将中央银行宏观独立性、微观独立性、货币稳定政策及金融稳定政策纳入统一框架之下。信息约束使中央银行与虚增流动风险、极力游说的金融机构博弈时微观独立性受挫,货币稳定屈服于金融体系稳定;与偏好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的强势政府博弈时货币与金融双稳定政策屈服于增长政策,进一步加剧通货膨胀风险;居民则被动地为通货膨胀、流动性风险买单。十多年来的货币金融政策操作实践为此提供了佐证,因此,重新设计保证中央银行宏微观独立性的机制尤为重要。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鄢德春  
国家开发银行成立15年来,不断探索和深化开发性金融实践,在我国金融稳定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从最初的政策性银行转变为商业银行后,如何发挥其对金融稳定的作用值得关注。本文从国家开发银行商业化转型后的市场定位、业务模式和市场化方式入手,分析了其在逆经济周期调节、培育市场、金融创新与合作等方面对金融稳定的作用。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吴智华  杨秀云  
商业银行的顺经济周期特征和影子银行的风险承担机制,在紧缩性货币政策冲击下可能会导致影子银行的逆周期扩张。研究表明,这一金融特征在紧缩性货币政策冲击下会相互强化并使经济产生滞涨风险,而传统上紧盯通货膨胀和产出缺口的Taylor规则无法有效抑制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货币政策当局应该将社会信贷总量纳入到传统Taylor规则中并对其做出一定程度的反应;作为衡量影子银行和商业银行之间信贷条件的贷款利率差这一观测变量,当其波动程度超过一定范围时,货币政策也应对其做出反应。消除金融歧视和金融抑制具有最好的社会福利效果,对金融变量做出反应的货币政策也应避免政策工具的冲突和政策目标的叠加。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黄少安  何坤  
本文从产权角度出发,建立中央银行和金融机构的微观行为模型,通过分析和考察理论模型和现实情况,认为在中国当前金融稳定政策的框架下,由于中央银行与微观金融机构事实上的产权关系,其货币稳定和金融稳定职能均受制于微观金融机构,独立性受到损害。为了保持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必须切断其与微观金融机构的产权关系。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夏秋  黄荣冬  
本文分析了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提出在银行这类金融中介里,信息不对称和管制导致严重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监管者在市场准入、接管和银行行为等方面的监管也降低了市场的作用,使得产品竞争及接管很难实现。同时,本文研究了我国16家银行的股权结构集中程度、董监事会规模及组成、大股东控制权与现金流量权的分离情况、大股东与管理层的代理问题及银行与股东的关联交易情况。综合以上分析,本文认为,我国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缺乏明确的目标,不能解决经营者激励和监督的问题,董事会的独立性较差,信息披露力度小,我国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需大力改善。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武娜  王群勇  
金融稳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的非线性特征决定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非线性特征。本文利用世界37个国家1993~2007年的面板数据研究了中央银行利率政策的门限转换特征。研究结论认为,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显著的门限累进效应,各国中央银行的利率政策也存在显著的门限转换特征,文章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进行了比较,发现发展中国家的利率政策倾向于更高的门限值,文章最后对中国利率政策的实施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小卫  
一、什么是中央银行借款的乘数效应所谓中央银行借款的乘数效应指的是中央银行借款经过存贷款的多次相互转化,创造出更多专业银行贷款的过程。因此,它研究的是中央银行借款与专业银行贷款之间的数量放大关系。如果用A代表中央银行借款,用L代表专业银行贷款,那么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雷蕾  苏映雪  
影子银行在推动金融创新和惠普金融的发展以及补充传统信贷促进经济的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由于影子银行缺乏有效监管,也给金融稳定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文章将从金融稳定定义和测度、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经营稳健性影响以及影子银行与金融稳定间三个角度对以往文献进行总结和归纳,为影子银行未来监管和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施华强  彭兴韵  
本文利用软预算约束的概念框架,分析了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软预算约束的表现、形成的一般机理和中国商业银行软预算约束形成的特殊原因,以及商业银行软预算约束的经济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指出,应利用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改制的时机对中国银行业进行全面的设汁,在推进商业银行产权和治理结构改革的同时,应在制度设计上适度超前地着眼于商业银行的软预算约束问题,采取全面的配套措施,从而更好地实现中国银行业改革的初衷。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利琴  文怀玲  黄琨  
文章运用分位数脉冲响应模型,探讨了我国货币政策、影子银行扩张及金融稳定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显示,由于以盯住货币供给为主的传统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受阻,因此常规货币政策调控方式并不能有效改变影子银行的融资状况和风险承担行为。相反以各类借贷便利类工具为主的非常规货币政策通过影响央行货币的投放方向,以及市场利率的期限分布,使得影子银行业务更多地以通道创新及产品嵌套的高杠杆形式进行扩张,实际形成了资金在同业间"空转",最终促使系统性风险在体系内快速积聚。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向前  诸葛瑞英  黄盼盼  
近年来影子银行系统的快速扩张已成为我国经济中不可忽略的问题。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及VAR模型,对2000~2012年的相关经济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三点结论:第一,影子银行系统对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有负向作用,对于货币政策的目标、工具以及传导机制都产生了一定的冲击;第二,影子银行系统使我国金融稳定性有所降低;第三,近年我国相对稳定的金融系统、较快的经济增长以及货币供给的不断增加是影子银行系统得以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