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770)
2023(18723)
2022(16126)
2021(14970)
2020(12679)
2019(28747)
2018(28201)
2017(54649)
2016(28912)
2015(32473)
2014(32124)
2013(31438)
2012(28627)
2011(25720)
2010(25625)
2009(24031)
2008(22565)
2007(19737)
2006(17597)
2005(15530)
作者
(81099)
(67366)
(66903)
(63646)
(42887)
(32133)
(30625)
(26294)
(25856)
(23842)
(22883)
(22865)
(21260)
(21200)
(21197)
(20646)
(19952)
(19482)
(19270)
(19226)
(16683)
(16288)
(16261)
(15426)
(15352)
(15031)
(14817)
(14601)
(13516)
(12994)
学科
(127202)
经济(127070)
管理(83706)
(77724)
(65991)
企业(65991)
方法(54623)
数学(47850)
数学方法(47229)
(34896)
银行(34749)
中国(34627)
(33080)
(32070)
金融(32067)
(31084)
(29219)
(28623)
地方(28014)
业经(26723)
(25318)
(20695)
财务(20612)
财务管理(20568)
(20562)
贸易(20544)
理论(20080)
(19917)
农业(19792)
企业财务(19582)
机构
大学(402525)
学院(401882)
(168867)
经济(165321)
管理(158873)
理学(137125)
理学院(135701)
管理学(133184)
管理学院(132479)
研究(132303)
中国(109487)
(83994)
科学(79085)
(77810)
(64820)
中心(62953)
财经(62805)
(60701)
研究所(59036)
(58086)
业大(57074)
(57050)
北京(52847)
经济学(52604)
(50541)
师范(50015)
(48087)
(47957)
农业(47440)
经济学院(47222)
基金
项目(273363)
科学(215269)
研究(200177)
基金(199181)
(172260)
国家(170860)
科学基金(148034)
社会(127352)
社会科(120867)
社会科学(120837)
(106087)
基金项目(105053)
自然(95899)
自然科(93668)
自然科学(93649)
教育(92401)
自然科学基金(91937)
(88608)
资助(83027)
编号(81576)
成果(64972)
重点(60955)
(60207)
(58055)
(56799)
课题(55353)
创新(53053)
国家社会(52475)
教育部(52407)
科研(52388)
期刊
(183173)
经济(183173)
研究(121523)
中国(74877)
(60342)
学报(59669)
管理(58847)
(56761)
金融(56761)
科学(55311)
(54061)
大学(46273)
学学(43869)
教育(39389)
技术(36118)
农业(35745)
财经(31302)
经济研究(30831)
业经(28339)
(26827)
问题(22741)
理论(20787)
技术经济(20247)
统计(19016)
实践(18799)
(18799)
图书(18538)
商业(17900)
现代(17680)
(17608)
共检索到5993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温博慧  
本文结合资产值和银行薪酬的存量流量属性以及货币量值在中国宏观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基于SFC研究框架,从核算等式和行为方程角度进行拓展从而建立理论模型,对资产值双向波动过程中银行部门薪酬水平变动对经济金融体系稳定性的影响机制和影响效果进行研究,并比较中美两国数据动态变化过程中的中国特性。本文进一步考虑了作为银行部门薪酬中特殊部分的高管薪酬变化导致银行风险承担改变后从微观行为到宏观效果的回馈路径。结果发现,我国银行部门薪酬水平总体上发挥了促进系统回稳的有利作用,并不需要类比美国大幅降薪;而理论与经验分析两方面均验证了限制国内银行高管薪酬的必要性,特别是系统重要性股份制商业银行。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勇  叶永刚  
基于资金流量表中我国各宏观部门间的金融交易数据,本文首先采用最大熵方法,估计了宏观金融系统中基于会计的互联暴露矩阵,继而通过构造相应的金融网络,研究了负面冲击在金融网络中的传导机制以及对宏观金融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本文研究发现,资产价值损失的负面冲击主要通过部门间直接的资金互联暴露方式降低金融系统中各部门资产价值;金融机构部门的负面冲击对宏观金融系统稳定性的绝对影响程度最大;住户部门冲击对宏观金融系统稳定性的相对影响程度最大;国外金融危机和地方政府债务的不确定性很难通过流量资金渠道对我国金融系统的稳定产生影响。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钱海清  桂评詠  
本文以金融稳定为研究目标,以资产价格波动为研究着眼点,分析了资产价格过度波动引发金融不稳定的特征。本文在进行相关理论和数理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大量实证数据和实证分析来反应实际问题。为了检验资产价格波动与银行体系稳定性,本文收集和选取大量的中国的时间序列数据,并利用Eviews、SPSS等研究工具检验了相关变量之间的影响效果,并结合实证分析的结果,提出相关的结论和对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立军  张伯伟  
本文利用非预期性经济波动分解模型,对中国2008~2009年季度经济增长率变动来源进行分解发现:全球金融危机通过外部直接冲击和国内二级传导两条途径,引起国内区域经济的非稳定性变化,并呈现出从东向西顺序延迟和程度递减的特点;从各地区经济下滑产生的来源看,国内区域间金融危机二级传导效应并不显著,东部地区主要源于国际外部直接冲击的影响,而中西部地区则更多源于区域内金融危机二级传导效应以及自身抗击外在经济冲击影响能力不足。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徐明东  刘晓星  
宏观压力测试在各国政策当局的金融稳定性评估中获得了广泛应用。本文深入分析了宏观压力测试核心理论模型的构建和常用方法,并对实践中的典型系统IMF和World Bank的FSAP压力测试系统、英格兰银行的TD系统和奥地利银行的SRM系统进行了比较分析,对我国未来利用宏观压力测试方法评估金融系统稳定性提出了5点政策建议。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卢荻  张强  蒋盛君  艾思  
本文结合Minsky金融具有内生脆弱性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外生冲击的观点,认为金融的不稳定性是金融本身的脆弱性受到外生冲击而导致的。本文建立的一般均衡模型表明和金融市场紧密联系的实际利率,有价证券收益率的随机冲击会影响到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的稳定。运用两步GMM方法对中国数据进行的实证研究也支持所建立的一般均衡模型得出的结论,其中利率和外汇的冲击会加剧中国宏观经济的波动,最后脉冲响应函数给出了冲击对于宏观波动的累计影响,脉冲响应函数和我们和用两步GMM估计的结果耦合,这更加佐证了本文估计的有效性。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天顶  赵梦婷  
本文利用中国126家商业银行、信托公司、租赁公司以及融资公司2002-2012年的主要财务数据,借鉴并采用了"颗粒假说"的理论分析范式,重点考察了中国商业银行部门冲击的实际经济效应。研究发现,样本银行的商业信贷规律服从幂律分布,中国商业银行的信贷波动具有显著的实际经济效应。同时,本文通过对中国商业银行BGR指数的估计,在控制时间效应以及考虑经济会计回归分析中所惯常关注的控制变量的情形下,采用不同的回归技术手段,发现商业银行的BGR指数都在统计意义上显著地影响着中国省际实际经济增长。最后,本文揭示了研究结论的政策启示。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俊  
美国次贷危机之后,资产价格对经济金融稳定的影响受到广泛关注。本文首先指出,金融的不稳定性很大程度上根源于资产价格周期性的波动;然后从银行信贷、市场流动性、信息不对称以及非理性行为四个方面具体阐述了资产价格波动对金融稳定的影响机制;最后提出应对资产价格波动的政策建议,包括货币政策应该关注而非盯住资产价格、关注资产价格背后的信用扩张而非资产价格本身、监管部门应加快构建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等。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国静  田国强  
最近的金融危机及其引发的经济危机突出了金融部门和实体经济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而这也让学者清楚地意识到在对宏观经济建模时不能忽视源自于金融市场的摩擦和冲击。本文尝试将金融冲击引入到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以此来解释金融冲击对实际经济变量和金融变量的动态影响,探讨金融冲击的重要性及其作用机制,并通过贝叶斯方法估计模型的结构参数。结果发现:金融冲击是驱动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最主要力量,它在解释产出增长、投资增长、债务增长、工资增长和就业的波动方面体现出非常重要的作用。即使存在其它多个冲击,金融冲击仍然能够解释近80%的产出增长波动。进行脉冲反应分析时发现,金融冲击会使产出、消费、投资和就业等出现大幅下降...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张伟进  方振瑞  
基于1997年至2012年的季度数据,本文构建了一个具有金融摩擦与金融冲击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分析框架,探讨金融市场冲击的宏观效应。由贝叶斯估计得到的本文模型可以很好地匹配观测变量的数据特性,并得到以下主要研究结论:(1)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所引发的不利金融冲击造成该年前三个季度投资与总产出显著低于各自趋势水平;2009年由政府推动的扩张性金融冲击则使得投资与总产出分别高出各自趋势水平3.9%与1.3%,有效地促进了经济企稳回升。(2)金融冲击是投资波动的最主要解释因素,也是总产出波动的第二大解释因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潘卫红  
文章运用修正的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建构了区域经济发展的的汉密尔顿模型,并据此给出了区域金融发展、金融市场冲击与区域经济波动的作用逻辑框架;以此为基础,利用经验数据分析了三者之间的动态逻辑关系,并获得了关于区域金融发展、区域市场冲击与区域经济波动的相关结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叶金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活动和金融行为已经渗入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并日益成为各类经济主体相互联系的中介,与此同时,在经济各领域金融风险也显著增大,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安全就成了当前热点问题。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引入了评价金融安全的指标体系,并构造出我国金融安全指数,以此为出发点建立了无约束VAR模型,仔细研究了宏观经济波动对我国金融安全的冲击效应。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许梦楠  周新苗  
本文根据我国金融发展状况,选取了25个金融经济指标构造了我国金融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000~2016年金融安全指数进行估算。并在此基础上选取了汇率波动率、GDP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这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宏观经济变量,基于VAR模型分析宏观经济波动对金融安全的冲击效应。结果显示:中国金融安全指数在2000~2016年期间呈波动起伏状态,符合我国金融安全实际发展状况;目前我国金融安全主要受通货膨胀率和汇率波动率的影响。最后针对我国金融安全现状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韩玲慧  韩武闯  
从金融创新隐含的金融风险角度出发,从四方面深入探析了金融创新对金融体系稳定性可能产生的威胁,以期对金融创新有更为清醒的认识,并为防范金融风险提供一定的参考。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马续涛  沈悦  
考虑到不确定性冲击的存在,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银行部门的连续时间DSGE模型,对银行风险承担形成的机制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不确定性冲击对银行风险承担和经济波动的影响,揭示了不确定性冲击影响经济波动的银行风险承担渠道。研究发现,银行风险承担行为与银行资本规模和经济不确定性程度有关。银行资本越充足或经济不确定程度越低,则银行风险承担意愿越强。脉冲响应分析发现,经济基本面冲击对银行资本规模和经济不确定性程度有直接影响,这两种机制共同作用使得冲击得以传播和放大,不确定性冲击是经济波动不可忽视的一个来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