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120)
2023(3114)
2022(2489)
2021(2141)
2020(1625)
2019(3822)
2018(3247)
2017(6484)
2016(3504)
2015(3964)
2014(3970)
2013(3882)
2012(3603)
2011(3146)
2010(3093)
2009(2924)
2008(3250)
2007(2980)
2006(2777)
2005(2743)
作者
(9847)
(8008)
(7944)
(7802)
(5204)
(3805)
(3753)
(3151)
(2946)
(2923)
(2864)
(2760)
(2701)
(2679)
(2532)
(2482)
(2465)
(2408)
(2371)
(2101)
(2100)
(2091)
(1951)
(1903)
(1895)
(1867)
(1799)
(1776)
(1741)
(1620)
学科
(14780)
银行(14635)
(13454)
(13244)
经济(13237)
管理(11016)
(10950)
(10814)
(9579)
企业(9579)
业务(8809)
(7954)
制度(7953)
(7737)
金融(7737)
银行制(7634)
方法(7007)
数学(6259)
数学方法(6231)
(5443)
中国(5076)
(4532)
财务(4527)
财务管理(4525)
企业财务(4439)
(3201)
业经(3008)
体制(2928)
理论(2608)
(2533)
机构
大学(49470)
学院(47674)
(22189)
经济(21712)
中国(19902)
管理(19312)
(16857)
银行(16147)
理学(15859)
理学院(15739)
管理学(15607)
管理学院(15517)
(14950)
研究(14720)
(13016)
(10326)
财经(10256)
(9552)
金融(9425)
(9337)
中心(8222)
经济学(7986)
财经大学(7896)
(7853)
(7764)
经济学院(7278)
人民(7100)
(6853)
(6651)
北京(6573)
基金
项目(28980)
科学(23370)
基金(22254)
研究(21599)
(18587)
国家(18468)
科学基金(16592)
社会(15090)
社会科(14435)
社会科学(14432)
基金项目(11290)
教育(10416)
(10314)
自然(10027)
自然科(9786)
自然科学(9786)
资助(9725)
自然科学基金(9633)
(8667)
编号(8051)
(6920)
国家社会(6696)
成果(6622)
重点(6466)
教育部(6395)
人文(6127)
(5961)
(5845)
大学(5791)
(5777)
期刊
(22919)
金融(22919)
(21673)
经济(21673)
研究(19620)
(10857)
中国(10352)
管理(6748)
(6284)
财经(6006)
学报(5692)
科学(5389)
(4985)
大学(4803)
教育(4703)
学学(4535)
经济研究(3760)
农村(3527)
(3527)
理论(3512)
技术(3398)
实践(3211)
(3211)
农村金融(3042)
国际(2948)
财会(2762)
问题(2688)
中国金融(2650)
会计(2583)
统计(2491)
共检索到842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邹传伟  陈晓文  
本文研究银行资本质量(或资本吸收损失的能力)的度量问题。基于信用风险以及对应急资本、自救债券等新型资本工具的分析表明,银行资本在持续经营条件下吸收损失的能力体现为降低银行的破产概率;银行资本在非持续经营条件下吸收损失的能力体现为降低存款者在银行破产后的损失。在金融稳定功能上,资本质量的作用与政府的金融安全网有等价关系,资本质量相当于用私人部门资源起到金融安全网的作用。鉴于金融安全网会拖累政府信用并引发银行的道德风险,在宏观审慎监管中,应该首先充分发挥资本质量的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彭寿康  
《巴塞尔协议Ⅲ》将新资本协议的缺陷,看成是可以通过提高资本充足标准来改进的缺陷,没有系统地分析现有银行监管模式中所存在的问题。文章分析了风险度量模型所存在的一些内在缺陷,并指出,巴塞尔银行监管模式的基本假设——金融风险可以通过先进模型来准确度量,其实只是一种幻觉。文章同时指出,如果模型不能准确地度量风险,在现有的基于模型的银行监管模式下,更高的资本充足要求,只会激起银行更大的监管套利动机;更为重要的是,这种银行监管模式容易引发内生性风险,从而危及整个系统的稳健性。因此,在提高核心资本标准的同时,巴塞尔委员会应考虑如何更加科学地对银行实施资本充足监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赵世刚  
商业银行作为经营货币的企业,承担着储蓄向投资转化及信用创造的重要职能。银行业的安全和稳健对于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资本作为确保银行稳健经营的重要缓冲,越来越受到各国监管部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戴小平  
商业银行资本金管理不仅仅是一个资本充足率数字问题。由于资本金是商业银行经营和发展中的基本核心问题之一,因此,银行经营管理过程中的许多因素都会影响到资本金的多少。我们应该将银行资本与风险、收益、银行的信用评级、存款准备金政策、存款保险制度、利率和汇率等问题综合起来一并考虑,才能保证通过资本金管理推动商业银行的全面、稳定和持续的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中国银行全球银行业研究课题组  
资本金是商业银行经营发展的基石。制定和实施稳健、灵活的资本管理策略对于银行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2011年以来,巴塞尔资本协议Ⅲ(以下称"巴塞尔Ⅲ")陆续在主要经济体实施,全球范围内资本要求的趋严已成为国际银行业发展面临的大趋势。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雪丽  
资本结构对于实现商业银行的财务目标和稳健经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一般的资本结构决定理论出发,探讨银行资本结构决定中的特殊性,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政府为银行业提供的担保会促使商业银行提高财务杠杆系数,而监管当局的最低资本充足率要求则限定了商业银行的资本结构选择空间。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江曙霞  刘忠璐  
本文以中国2004-2015年141家商业银行数据为样本,研究了资本质量对银行贷款行为的影响,据此检验资本监管制度的有效性。研究结果显示:(1)资本充足率对银行贷款发放起到抑制作用,而核心资本充足率激励银行发放贷款,两者的影响效应在金融危机时期增强,但在Basel III监管预期时期减弱;杠杆率仅在Basel III监管预期时期,才逐渐提高银行发放贷款的审慎程度;(2)在贷款结构方面,与公司贷款相比较,个人贷款增速对资本质量的反映程度更为敏感;杠杆率可以有效地支持银行在金融危机时期发放公司贷款;(3)在典型行业贷款方面,核心资本充足率高的银行,房地产业贷款增速较低而制造业贷款增速较高,但这一偏...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许友传  
资本充足率所蕴含的合理风险信息内容包括:(1)在监管资本约束状态下,若商业银行采取了理性的行为反应,资本充足率将与违约概率负相关或至少不相关;(2)在信贷资产快速投放并消耗大量资本基础的情形下,唯有当监管资本的增补速度大于风险加权资产的增速时,资本充足率与违约概率才有其理论上的正相关可能;(3)资本充足率应与银行违约风险负相关。基于此判定标准与推理逻辑,我们以银监会推行巴塞尔II中国化的2004年为起点,以此后上市的主要商业银行为对象,从多维度研究了其资本充足率的风险信息内容及其信息质量的演变规律。研究表明:(1)主要商业银行在2008年之前的资本充足水平与其违约风险指标倾向于负相关,而在2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杨新兰  
关于资本监管下商业银行如何调整其资本充足水平和资产风险水平的争论,在理论界和业界从未停止。本文运用我国上市银行数据,在对经典模型检验方法改进的基础上,研究了资本监管对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及其资产风险水平的影响。2004-2008年期间,资本监管的实施促使资本不足的银行大幅提高资本水平的作用尚不明显。2009年以来,随着资本监管约束力度的加大,资本监管制度的实施效应明显增强,商业银行在其资本充足率低于监管要求时,会增加资本或减少风险资产,以提高资本充足率;而资本充足率达标的银行会通过扩大风险业务或减少资本占用保持一定的资本充足水平。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许友传  
本文研究了监管资本约束下的中国银行业的风险行为与资本调整策略,发现监管压力并不影响我国银行业的风险行为,但对其资本调整策略却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当银行逼近法定最低资本要求时,主要通过调增附属资本的方式来提高其资本充足水平;而当银行违背监管资本要求时,监管压力对其资本调整则没有显著的影响,这表明资本监管不一定能达到降低银行风险行为的目的。鉴于统一的监管制裁对不同类型和规模的银行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当局有必要对其实施分类的资本监管,并研究分类监管制裁行动和手段的可行性与适当性。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成洁  
本文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实施以来我国银行在资本监管约束下的资本与风险调整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将资本监管压力分为惩罚压力与预警压力,资本充足率低于监管要求的银行面临惩罚压力,而达到监管要求但与监管要求之差低于其资本充足率的一个标准差的银行面临预警压力。研究发现,惩罚压力对银行资本与风险调整均没有显著影响,预警压力显著提高了资本缓冲不足银行的资本比例调整,对风险调整没有显著影响,显示出我国商业银行为达到资本监管要求,补充资本的同时又不放弃追求高风险高收益。进一步地,通过对资本补充机制的分析,发现银行较为依赖资本市场融资,内源性资本的内在激励和降低风险的约束机制尚未形成。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邹剑亮  
导读:增强银行资本的实力是得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方式和途径。一直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补充来源方式都较为单一,随着金融业的发展,研究创新资本补充工具/拓宽新的资本补充渠道十分必要。2019年初国务院决定支持商业银行发行永续债来补充一级资本是推动商业银行进行多渠道补充资本的重要尝试。监管层也支持商业银行通过工具创新来拓展资本补充渠道,因此本文重点探讨了国际银行业中用于资本补充的新型创新工具——或有资本。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庞东  杜婷  
资本管理是银行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银行通过资本结构的合理安排,不仅能有效覆盖风险,满足资本监管要求,还能同时提高财务效率。本文结合混合型资本工具的特点及各国监管规定,分析了商业银行的最佳资本结构选择,并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侯荣华  王遥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给世界银行业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暴露出银行业监管存在的重大问题,特别是银行资本和资本监管的顺周期性问题。有鉴于此,2009年G20伦敦峰会发布加强金融体系宣言,要求银行在经济良好时期储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