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34)
- 2023(15171)
- 2022(12779)
- 2021(11588)
- 2020(9986)
- 2019(22533)
- 2018(21997)
- 2017(42373)
- 2016(23170)
- 2015(26255)
- 2014(26331)
- 2013(25938)
- 2012(24583)
- 2011(22392)
- 2010(22527)
- 2009(21129)
- 2008(21031)
- 2007(19181)
- 2006(16921)
- 2005(15506)
- 学科
- 济(112184)
- 经济(112059)
- 管理(66950)
- 业(62159)
- 企(50701)
- 企业(50701)
- 方法(47257)
- 数学(42099)
- 数学方法(41819)
- 财(27638)
- 制(26880)
- 中国(26652)
- 银(25941)
- 银行(25795)
- 农(24994)
- 行(24378)
- 地方(23293)
- 学(23284)
- 融(21385)
- 金融(21377)
- 业经(21052)
- 贸(18410)
- 贸易(18401)
- 易(17806)
- 务(17220)
- 财务(17188)
- 财务管理(17142)
- 体(16971)
- 农业(16827)
- 企业财务(16377)
- 机构
- 大学(343731)
- 学院(341121)
- 济(149099)
- 经济(146081)
- 管理(126844)
- 研究(120618)
- 理学(108540)
- 理学院(107329)
- 管理学(105581)
- 管理学院(104985)
- 中国(97192)
- 科学(73155)
- 京(71988)
- 财(69689)
- 农(66363)
- 所(62738)
- 研究所(57033)
- 中心(56057)
- 财经(55502)
- 业大(53577)
- 农业(52923)
- 江(52334)
- 经(50412)
- 经济学(47791)
- 北京(45116)
- 经济学院(43109)
- 院(42422)
- 范(41934)
- 州(41411)
- 师范(41358)
- 基金
- 项目(224488)
- 科学(175366)
- 基金(164345)
- 研究(157135)
- 家(145596)
- 国家(144413)
- 科学基金(122062)
- 社会(102020)
- 社会科(96740)
- 社会科学(96712)
- 省(87151)
- 基金项目(87000)
- 自然(79610)
- 自然科(77809)
- 自然科学(77781)
- 自然科学基金(76458)
- 划(73776)
- 教育(72383)
- 资助(67650)
- 编号(60990)
- 重点(51189)
- 部(50218)
- 成果(49755)
- 发(48270)
- 创(46291)
- 科研(43683)
- 创新(43436)
- 课题(42949)
- 国家社会(42925)
- 教育部(42829)
- 期刊
- 济(165206)
- 经济(165206)
- 研究(103563)
- 中国(66120)
- 学报(61175)
- 农(58850)
- 财(55458)
- 科学(52382)
- 融(46899)
- 金融(46899)
- 管理(45119)
- 大学(45062)
- 学学(43222)
- 农业(37498)
- 财经(29581)
- 教育(29011)
- 经济研究(28254)
- 技术(27295)
- 经(25382)
- 业经(24056)
- 问题(21646)
- 业(20274)
- 技术经济(17905)
- 贸(17754)
- 版(17100)
- 统计(16870)
- 理论(16411)
- 国际(16071)
- 世界(15822)
- 商业(15815)
共检索到5199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百花
一、资本监管影响宏观经济的原理分析银行资本——银行信贷规模——国民生产总值三者紧密相关。监管当局对银行的资本充足状况做出要求,银行资本要足以支持其风险资产。在经济下滑阶段,信贷风险增加,严格的资本要求导致银行贷款的收缩,从而恶化宏观经济整体;而在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信贷风险下降,同样的资本能够支持更多的资产,信贷扩张加速,进而推动经济进一步繁荣扩张,因而资本监管能够加剧经济周期的波动。资本监管的亲周期性(PROCYCLICALITY)就是指监管资本要求会加剧经济周期波动的剧烈程度,在经济衰退时,推动经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刘澜飚 范小云 彭砚
《巴塞尔协议》资本充足率的规定已经成为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银行系统资本监管的标准,提高银行资本充足率对于一国的宏观经济是否有负面的影响,(尤其是在经济低迷时期),这一问题在最近的十年中引起广泛的关注。本文借助于Peek和Rosengren的测算方法,通过计算和分析亚洲各国(地区)在经历金融危机后加强资本管制、提高资本充足率对该国宏观经济的影响时发现,这样的举措在经济低迷时期不但不会改善宏观经济状况,反而会恶化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资本充足率 资本管制 金融危机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露璐
为了清晰地理解资本充足率监管对银行体系、经济周期以及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形成的广泛影响,本文对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随着经济金融的发展和国内外环境的变化,我国经济波动加剧、货币政策效果不断受到挑战,资本充足率监管的影响将会越来越显著。特别是对于我国这种银行主导型的经济体,资本监管与银行行为、资本监管与货币政策的互动、逆周期资本充足率监管的力度和拐点,以及宏观审慎框架的完善必将是下一阶段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卢斌 曹启龙 党建兵
本文利用2003-2010年非平衡面板数据,首次从宏观经济的角度,实证研究了宏观经济因素以及银行性质对银行资本结构的影响.运用可行广义最小二乘估计方法,实证发现银行资本结构呈显著的反经济周期变化,货币供应量与银行资本结构呈正相关关系,不良贷款对银行资本结构也有一定的影响,而信贷总量的影响则不显著.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宏观经济状况是影响银行资本结构的重要因素,同时银行性质对银行资本结构也有影响.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黄宪 鲁丹
长期以来,银行业资本监管一直不被视作宏观经济调节工具,但对贷款约束机制和信贷-产量传导机制的实证研究表明,资本充足监管可能导致宏观经济波动效应的存在,即随着银行资本对其风险偏好和信贷行为的约束作用越来越强,银行贷款的"亲经济周期"性质却并不显著。中国间接融资主导的金融体系、银行体系的"关系配给型"信贷模式和资本、风险状况,决定了波动效应特征是单向的,即在萧条时期将进一步加剧紧缩,在繁荣时期却不会推动高涨。
关键词:
商业银行 资本监管 经济波动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马岩 刘勇
新兴经济体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正在不断加强,一个最为突出的标志是,由新兴经济体和主要发达国家组成的20国集团取代七国集团(G7)或八国集团(G8)转变为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论坛。本文将20国集团中的11个发展中国家作为新兴经济体的代表,分析其经济形势变化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王书朦
在当前经济金融全球化背景下,我国资本项目开放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稳步推进,跨境资本双向流动趋势愈发明显,对我国经济金融平稳运行产生的冲击和影响不容忽视,加强对跨境资本流动的宏观审慎监管确有必要。本文在对同样是新兴经济体的智利、韩国、巴西跨境资本流动的宏观审慎监管历史实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其经验,得出我国如何完善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监管体系的重要启示。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田艳芬 邵志高 陈守东
本文运用实证分析方法研究宏观经济因素对我国银行体系脆弱性的影响。Logit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对银行体系脆弱性具有显著负向影响,但影响程度较小;货币供给因素、投资因素及资本市场规模对银行体系脆弱性具有正向影响,其影响程度较大。脉冲响应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货币供给对银行体系脆弱性具有负向冲击效应,投资因素对银行体系脆弱性具有正向冲击效应。研究结果可为建立健全银行体系与宏观经济的协调发展机制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江曙霞 何建勇
在我国新资本协议即将付诸实施的背景下,本文研究了银行资本、银行信贷与宏观经济波动三者之间的关系,重点在C-C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三个方面的拓展:一是加入存贷比约束,二是考虑银行信贷存在信用风险,三是考虑风险权重的可变性。基于这个新的理论框架,我们不仅对比分析了Basel I和BaselⅡ之下,资本松约束和资本紧约束两种情形时宏观经济波动对银行最优行为造成的冲击,同时也研究了银行资本的顺周期性问题,并特别指出:在BaselⅠ之下,信贷风险和存贷比约束具有双重强化银行信贷和银行资本顺周期性的特征;而在BaselⅡ之下,可变的风险权重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资本监管的顺周期性。
关键词:
信贷风险 监管约束 银行资本 顺周期性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耿楠 徐秀军
由发达国家主导制定的监管标准,并没有考虑新兴经济体金融体系的发展阶段和金融体系的特征。这使得新兴经济体在实施国际宏观审慎监管政策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本文认为新兴经济体并不完全适用目前的全球宏观审慎监管标准。究其原因,除了与新兴经济体金融体系的特性有关,还与现行的全球宏观审慎监管标准制定机制的缺陷相关。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王书朦
在当前经济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资本项目开放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稳步推进,跨境资本双向流动趋势愈发明显,对我国经济金融平稳运行产生的冲击和影响不容忽视,加强对跨境资本流动的宏观审慎监管非常必要。本文在对同样是世界新兴经济体的智利、韩国、巴西的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监管历史实践进行深度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其经验得出我国完善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监管体系的启示。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静萍 郭惠英
汇率制度的选择问题,不仅指的是一个国家在严格固定、自由浮动和中间汇率制度中选择哪一种;而且指的是这个国家在言行一致、言行不一汇率制度当中选择哪一种的问题。本文对言行一致程度不同的汇率制度选择及其宏观经济绩效问题进行分析探讨。通过对亚洲10个新兴经济体20世纪90年代汇率制度选择的实证考察我们发现:加强政府的承诺,选择言行一致的汇率制度是有助于实现良好的宏观经济绩效的有效途径。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陈雨露 马勇
文章以跨国数据为基础,对中央银行是否应分离银行监管职能这一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中央银行未分离或未完全分离银行监管职能的国家,其金融稳定性通常更高,经济增速更快,而且未出现明显的"通货膨胀倾向"。这意味着金融监管的独立性并不是简单地将监管职能从中央银行分离的问题,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也并不必然排斥其继续实施金融监管职能。通过将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的兼容性置于政治经济学框架下加以解读,文章发现真正影响金融监管实际独立性的并非监管主体的设置问题,而是更广泛地依赖于不同的政治制度条件。上述结论表明,如何在既定的政治制度和政策框架下切实加强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的协调与配合才是问题的核心和关键。
关键词:
中央银行 银行监管 监管独立性
[期刊] 会计之友(上旬刊)
[作者]
沈阳 冯望舒
文章基于2003年1季度至2009年2季度的数据,以不良贷款率作为评估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指标,选取对银行不良贷款率构成冲击的宏观经济变量进行多元回归,结果显示,CPI、GDP增长率,进口额增长率,贷款利率及房价指数均显著影响到银行的信用风险水平。进而依据回归结果在假设情景下对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进行压力测验,得出了贷款利率R的大幅上升比GDP增长率的大幅降低对商业银行体系信用风险的冲击幅度更大的结论。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信用风险 宏观压力测试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婵婵
随着金融自由化和经济金融化进程的加速,金融与经济波动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显著,金融的顺周期性进一步加剧了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本文通过构建商业银行信贷行为的微观机制模型,运用系统GMM模型对我国70家商业银行2006~2015年的年度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实证研究了我国商业银行信贷投放的周期性问题以及顺周期性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对我国商业银行的逆周期宏观审慎调控的相关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