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96)
2023(6966)
2022(5669)
2021(5019)
2020(4152)
2019(9348)
2018(8673)
2017(16668)
2016(9173)
2015(9920)
2014(10257)
2013(9973)
2012(9156)
2011(8158)
2010(8037)
2009(7304)
2008(7646)
2007(6937)
2006(6055)
2005(5646)
作者
(28134)
(22959)
(22766)
(21997)
(14492)
(11233)
(10579)
(8907)
(8872)
(8390)
(8031)
(7894)
(7479)
(7434)
(7382)
(7137)
(6866)
(6802)
(6672)
(6580)
(5796)
(5704)
(5644)
(5364)
(5350)
(5205)
(5201)
(5068)
(4867)
(4577)
学科
(33783)
经济(33749)
管理(26523)
(24916)
(21349)
企业(21349)
(17742)
银行(17597)
方法(17508)
(16289)
数学(15803)
数学方法(15527)
(15096)
(10966)
(10702)
金融(10702)
(9966)
制度(9957)
中国(9526)
业务(9454)
银行制(8134)
(8031)
财务(8001)
财务管理(7981)
企业财务(7708)
(7420)
(7293)
业经(6998)
地方(6344)
(5964)
机构
大学(127283)
学院(125900)
(50046)
经济(48785)
管理(48500)
研究(43347)
理学(40920)
理学院(40449)
中国(40333)
管理学(39663)
管理学院(39443)
科学(27258)
(27206)
(26753)
(25136)
(22164)
中心(21548)
财经(20975)
(20630)
研究所(20169)
农业(20046)
业大(19830)
银行(19732)
(19730)
(19073)
(18333)
北京(17005)
(16453)
(16004)
财经大学(15825)
基金
项目(86233)
科学(67366)
基金(62696)
研究(59083)
(55828)
国家(55412)
科学基金(47404)
社会(37510)
社会科(35840)
社会科学(35823)
(34094)
基金项目(32153)
自然(31866)
自然科(31097)
自然科学(31086)
自然科学基金(30523)
(28810)
教育(27410)
资助(27159)
编号(22036)
重点(19891)
(18812)
(17831)
成果(17751)
(17403)
科研(17010)
计划(16882)
创新(16433)
(16358)
课题(16275)
期刊
(50398)
经济(50398)
研究(39857)
(28660)
金融(28660)
中国(27188)
学报(22428)
(22116)
(21041)
科学(19376)
管理(17307)
大学(16723)
学学(16028)
农业(12523)
教育(12313)
技术(10732)
财经(10523)
(8867)
经济研究(8626)
统计(7937)
(7230)
(7189)
业经(6947)
理论(6814)
财会(6643)
决策(6555)
(6453)
技术经济(6354)
实践(6260)
(6260)
共检索到1977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谢平  
为衡量和评估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的稳健程度,监管部门曾先后出台了多个监管指标,其中主要包括不良贷款率、拨备覆盖率和拨贷比。这些指标在促进商业银行稳健经营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仍存在一些不足。笔者尝试对以上监管指标的利弊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指标提出优化建议。现有监管指标的局限性不良贷款率不良贷款率(以下简称"不良率")指贷款中不良贷款的占比,是一个时点指标,指标的公式为:不良率=不良贷款余额/总贷款余额。当以此指标进行银行间的评价比较时,通常我们认为不良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琪  谢廷宇  张建中  
文章采用算数平均合成法构建银行稳健性指数BSI,并采用偏最小二乘脉冲函数分析了银行稳健性对股指周期等指标的影响度及远期趋势。结果表明:银行稳健性与股指关联指标表现出短期稳定的格兰杰因果关系。除信贷增长外,其余股指关联指标均呈现显著正相关性。长期来看,银行稳健性对于GDP的显著性影响效果始终在低位徘徊,对于信贷增长的影响效果则逐渐走强,而对股指周期的影响则是呈先降后升之变化态势。因此,银行稳健性是提升GDP与股指质量的重要前置条件,而对于信贷增长的作用有限。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守东  张丁育  
银行治理的有效运行直接影响着银行的风险状况,本文从治理结构特征、激励特征、股权特征三个方面衡量我国商业银行的治理特征,通过广义动态因子模型将多个银行治理特征变量合成银行治理特征因子,并构建Panel SVAR模型分析了银行治理特征对银行稳健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而言,银行治理效率因子对银行稳健性均产生正向冲击,银行治理非效率因子对银行稳健性具有短期的负向影响,而银行的稳健性水平均对银行治理效率因子具有正向影响。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丁振辉  
通过引入商业银行经营效率和稳健性的指标体系,计算了上市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和稳健性,发现城市商业银行和大型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和稳健性较高。面板数据实证检验的结果显示,经营效率对商业银行稳健性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治理机制的指代指标中独立董事占比亦与商业银行稳健性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丁振辉  
本文设计并计算了我国商业银行的稳健性指标,结果显示我国商业银行稳健性整体水平较高并在不断提高(表现为稳健性指数不断下降),其中大型商业银行稳健性高于股份制商业银行。同时以利息收入占比作为金融创新的代替指标,考察了其对商业银行稳健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金融创新和资本生息能力与商业银行稳健性正相关。这意味着商业银行需要在确保资本生息能力的基础上,加快金融创新,加大中间业务收入占比,才能达到节约资本和实现经营多元化的效果。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淼  陈守东  
董事会作为银行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有效运行与否直接影响着银行的效率和风险状况。本文首先依据IMF编制的金融稳健指标体系和中国人民银行提出的宏观审慎监管指标,构建了中国银行稳健性指标体系的核心指标组;然后将反映董事会特征的多个变量合成了董事会组织结构和董事会运作效率两个变量,对董事会治理效率采取了一种新的方式进行刻画;并以M2/GDP、信贷增长率作为控制变量构建了PVAR模型进行中国银行董事会治理对银行稳健性的影响及冲击研究。结果显示,董事会组织结构和运作效率对银行稳健性的影响均是显著的。通过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发现,银行董事会组织结构会对银行稳健性在第一期产生较小的正向促进作用,但影响不具...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曲洪建  孙明贵  
文章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分析了特许权价值自律效应的形成机理,在此基础上以不良贷款率、贷款损失准备金率和净资产收益率作为衡量银行稳健性的被解释变量,以基于托宾Q值计算的各上市银行的特许权价值及资产规模、财务杠杆、资本杠杆等为解释变量,对中国上市银行以政府监管、隐性保险为虚拟变量,构建特许权价值和银行稳健性的计量经济模型,并采用中国14家上市银行2000-2009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特许权价值越高,其自律作用越明显,银行的稳健性越好;隐性保险制度削弱了特许权价值对银行稳健经营的促进作用,并且隐性保险对我国商业银行的保护和其所有制形式无关;银行规模越大越不容易倒...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董珊珊  
以中国44家中小银行2008—2016年间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女性高管、非利息业务、银行绩效稳健性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女性高管的存在、女性担任关键高管会显著提高银行非利息收入比重和收入多元化程度;非利息收入比重对银行绩效稳健性无显著影响,但收入多元化程度对银行绩效稳健性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女性高管影响银行绩效稳健性的过程中,收入多元化程度存在显著的部分中介效应。实证结果验证了女性高管通过非利息业务渠道影响中小银行绩效稳健性的传导机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楼文龙  
近年来,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银行业监管部门的有效引导和中小商业银行的不懈努力下,我国中小商业银行改革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有关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年末,中小商业银行的资产总额、存贷款总额等指标均占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25%左右,资本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雷光勇  王文忠  邱保印  
文章以市长更替刻画政治冲击,运用2007-2013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系统考察了政治冲击影响企业会计行为的渠道与后果。研究发现,市长更替导致的政治冲击会显著减少企业的银行信贷规模。为了规避这一影响,企业尤其是具有更多债务的企业会提高会计稳健性。提高会计稳健性能够显著增加企业的银行信贷优势,不仅更易获得信贷,而且信贷规模增加。分产权性质的检验表明,政治冲击对国有企业会计稳健性的影响更大,但民营企业在政治冲击下提高会计稳健性更能显著增加其银行信贷优势。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唐建新  唐春娇  
本文以我国2007~2013年沪深两市主板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会计稳健性与银行贷款抵押条件使用的关系,并考察资产的可抵押性对两者关系的影响,同时考察公司所处金融市场环境对银行抵押条件使用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公司会计稳健性越高,公司抵押贷款所占总贷款比重就越低;资产可抵押性对上述关系没有产生显著影响;地区金融市场发展程度没有显著影响银行抵押贷款的使用;而企业性质对抵押贷款的使用有显著影响,国有企业的抵押贷款比重显著低于非国有企业。实证结果还表明,银行愿意将稳健性带来的好处通过降低贷款抵押条件与公司分享,而国家信用保障在银行贷款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卢盼盼  胡捷  
本文在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对商业银行稳健性进行界定,并构建了测度我国商业银行稳健性的银行稳健性指数,接着运用14家上市银行2004~2010年的数据实证检验了我国商业银行稳健性水平。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商业银行稳健性水平整体上呈平稳上升趋势;横向比较来看,城市商业银行稳健性水平较高,一些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稳健性水平偏低,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稳健性处于中间水平。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丁振辉  
稳健性是衡量商业银行整体经营情况的重要指标,本文设计并计算了商业银行的稳健性指数,结果显示我国商业银行稳健性水平持续提高。利用面板数据模型,我们的实证结果显示,利息收入占比与商业银行稳健性负相关,净利息比平均总资产与商业银行稳健性正相关,同时商业银行稳健性还受前期稳健性的滞后期影响。为提高稳健性,商业银行需要在确保资本生息能力的基础上,加快金融创新,加大中间业务收入占比。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曲洪建  TAO Gong  迟云鹏  
市场势力的变化和收入多元化会对银行稳健性产生重要影响。基于1999~2015年沪、深股市16家上市商业银行的非平衡面板数据,以勒纳指数度量市场势力,赫芬达尔指数度量收入多元化,Z-SCORE数值度量银行稳健性,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和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实证检验了市场势力通过收入多元化的中介作用影响银行稳健性的内在机理。研究结果发现:市场势力越大,银行稳健性越高;收入多元化程度越高,银行稳健性越好;收入多元化在市场势力影响银行稳健性的过程中发挥显著的部分中介作用。因此,提高银行的市场势力,能够增加银行的多元化收入,从而提高银行稳健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左月华  李小欣  
本文选取中国境内47家商业银行2007-2013年非平衡面板数据,从金融服务和地域两个视角分析了美国次贷危机以来商业银行经营多元化对银行稳健性的影响。研究表明:传统存贷业务占比提高,降低了银行稳健性,但传统存贷业务的地域多元化能提高银行稳健性;中间业务占比提高能提高银行稳健性,但中间业务地域多元化经营降低银行稳健性。因此,商业银行应加强对中间业务的发展和创新,丰富金融产品,但在现阶段不宜盲目跨区域扩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