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18)
2023(8344)
2022(6612)
2021(5946)
2020(5076)
2019(11672)
2018(11374)
2017(23562)
2016(12765)
2015(14515)
2014(14582)
2013(14394)
2012(13165)
2011(11532)
2010(11477)
2009(10869)
2008(11574)
2007(10260)
2006(9173)
2005(8675)
作者
(34393)
(28381)
(28214)
(27273)
(18637)
(13697)
(13146)
(11137)
(10808)
(10388)
(9776)
(9769)
(9184)
(9148)
(9052)
(8777)
(8429)
(8419)
(8324)
(8009)
(7180)
(7009)
(6720)
(6620)
(6475)
(6433)
(6290)
(6247)
(5662)
(5508)
学科
(58301)
经济(58234)
(45430)
管理(43267)
(39987)
企业(39987)
方法(31012)
数学(28369)
数学方法(28255)
(23012)
(19555)
(19424)
银行(19278)
(18258)
财务(18242)
财务管理(18208)
(17833)
企业财务(17667)
中国(14789)
(13827)
金融(13827)
(12786)
业经(12173)
(10805)
(10249)
制度(10245)
业务(10064)
体制(9181)
地方(8959)
农业(8905)
机构
大学(182765)
学院(178621)
(81419)
经济(80028)
管理(71606)
理学(61081)
理学院(60573)
管理学(59901)
管理学院(59559)
研究(55283)
中国(52224)
(44415)
(37491)
财经(35135)
(32200)
科学(27270)
经济学(27254)
中心(27059)
(26862)
财经大学(26712)
(26647)
(24969)
经济学院(24929)
(24623)
银行(23871)
北京(23737)
研究所(23224)
(22894)
金融(22456)
(22225)
基金
项目(111350)
科学(89865)
基金(85219)
研究(83012)
(71813)
国家(71237)
科学基金(63346)
社会(56383)
社会科(53817)
社会科学(53803)
基金项目(44553)
(40441)
自然(39749)
教育(39346)
自然科(38846)
自然科学(38842)
自然科学基金(38236)
资助(36157)
(34280)
编号(32357)
成果(27307)
(27194)
重点(24754)
教育部(24687)
国家社会(24160)
人文(23803)
(22953)
(22509)
(22443)
大学(22414)
期刊
(84023)
经济(84023)
研究(59345)
(39465)
(37922)
金融(37922)
中国(31840)
管理(27326)
学报(22174)
(21864)
科学(20751)
财经(19138)
大学(18585)
学学(17397)
(16144)
教育(14650)
经济研究(14410)
技术(13014)
农业(12966)
财会(11791)
问题(11772)
业经(11597)
会计(11121)
国际(10727)
(10536)
世界(9781)
理论(9717)
实践(8504)
(8504)
技术经济(8422)
共检索到2796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车坦阳  王晓航  胡雅娟  
资产证券化已经成为现代银行的一种重要融资手段。尽管有许多文献对银行资产证券化的动因在理论方面做出了分析和解释,但是其经验证据却相对缺乏。本文采用能够处理面板数据的计量经济方法对资产规模大于10亿美元的美国银行控股公司的资产证券化数据进行了分析。经验结果显示,银行控股公司进行资产证券化主要是出于增加流动性和降低融资成本的目的。我们的结果对于推进我国银行资产证券化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佳  
通过考察资产证券化影响银行杠杆的理论机制,以及利用我国银行业相关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资产证券化有助于抑制银行杠杆增长,且这种抑制效应随着首笔资产支持证券发行后逐步增强。在区分不同银行类型后发现,资本弥补渠道匮乏、负债结构不稳定的非上市银行与中小银行更易从资产证券化的杠杆抑制效应中获益。影响机制结果说明,资产证券化可通过优化融资与资产流动性结构、改善期限错配以及降低风险承担等渠道,实现对银行杠杆增长的遏制。进一步研究表明,资产证券化的杠杆抑制效应,也能控制由于规模扩张导致的杠杆顺周期性。因此,在完善资产证券化制度框架的同时,改善资产负债结构、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都将有助于丰富银行的去杠杆措施。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李佳  
随着我国资产证券化的迅速发展,本文基于2011—2017年银行业面板数据,充分识别了资产证券化对银行信用风险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发展初期,资产证券化不利于银行信用风险的缓解,甚至导致信用风险上升。影响机制分析结果发现,资产证券化发行银行通过道德风险倾向,提高风险资产持有比重,以及创造更多"基础资源"导致不良贷款率上升,并且在发展初期,更注重基础资产池的质量,这均不利于信用风险的缓解。长期来看,在政策因素推动下,资产证券化能够实现银行信用风险的缓解,并且伴随时间推移,资产证券化导致银行信用风险上升的效应不断弱化。因此,金融监管部门应持续为资产证券化功能发挥提供空间,渐进推动"表外化"模式,同时,也要完善约束监督机制,防止银行对风险转移功能的过度利用。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李佳  
以2011~2017年中国银行业为研究样本,系统分析了金融结构变迁是否促进了银行资产证券化,研究发现,金融结构中直接融资比例的提升显著促进了银行资产证券化发展,金融市场化趋势主要通过不良贷款与盈利状况恶化等方面促使银行发展资产证券化,这两项因素也是银行发行资产支持证券的真实目的;随着时间不断推移,金融结构变迁对银行发展证券化的促进效应将持续存在,并呈不断增强态势。基于此,在银行资产证券化没有超出优化风险管理渠道、改善盈利性功能的前提下,可以放松资产证券化管制,推进拥有"真实出售"功能的"表外化"模式,同时加强对银行资产证券化的监管。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薛华溢  吴青  
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由于银行控股集团表现出巨大的抗风险能力,导致许多非金融控股集团转变成为银行控股集团。但同时,监管者和立法者也关注到银行控股集团公司治理的复杂性从一定程度上也会导致金融危机的产生。后金融危机时代,银行控股集团公司治理结构成为大众普遍关注的焦点。本文应用回归分析方法,构建我国银行机构的公司治理与银行绩效模型。通过研究发现银行机构的董事会、独立董事是影响银行机构绩效的重要因素,但监事会、委员会等内部监督机构对银行绩效影响存在不确定性。同时,对于董事、监事、高管等内部人,建立合理的薪酬机制对于银行机构的绩效至关重要。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郭甦  梁斯  
本文以中国商业银行2000—2015年的数据为研究样本建立动态面板模型,并使用系统GMM方法实证检验了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对其风险承担的影响。结果显示:第一,资产证券化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证券化业务的开展有利于银行风险承担水平的下降。第二,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业务对其风险承担的影响存在异质性。资产种类较多、规模较大以及盈利能力较强的商业银行开展证券化业务会导致其风险承担水平上升。而资本充足率较高、流动性较强的商业银行从事资产证券化业务会使其风险承担水平进一步下降。从研究结果看,中国商业银行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会降低其风险承担水平,有利于其稳健经营。但从中长期看,中国未来的证券化业务规模将继续扩大,可能会导致标的资产信用级别降低。因此,监管当局应建立并规范证券化业务衍生链条以及信息披露机制,同时调整证券化资产的风险权重,以规范其正常运行,防止与实体经济出现脱节继而造成业务运行空转。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郭甦  梁斯  
本文以中国商业银行2000—2015年的数据为研究样本建立动态面板模型,并使用系统GMM方法实证检验了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对其风险承担的影响。结果显示:第一,资产证券化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证券化业务的开展有利于银行风险承担水平的下降。第二,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业务对其风险承担的影响存在异质性。资产种类较多、规模较大以及盈利能力较强的商业银行开展证券化业务会导致其风险承担水平上升。而资本充足率较高、流动性较强的商业银行从事资产证券化业务会使其风险承担水平进一步下降。从研究结果看,中国商业银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钱婷  葛丽芳  
利用2005年1月~2015年12月我国上市商业银行数据,分析资产证券化对系统性风险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经济下行时期,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增加会显著增加银行业系统性风险;而在经济上行时期,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增加会显著降低银行业系统性风险。造成这种异质性影响的主要因素是金融市场的融资流动性。基于此,进一步从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视角提出我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管理政策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钱婷  葛丽芳  
利用2005年1月~2015年12月我国上市商业银行数据,分析资产证券化对系统性风险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经济下行时期,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增加会显著增加银行业系统性风险;而在经济上行时期,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增加会显著降低银行业系统性风险。造成这种异质性影响的主要因素是金融市场的融资流动性。基于此,进一步从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视角提出我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管理政策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钱婷  葛丽芳  
利用2005年1月2015年12月我国上市商业银行数据,分析资产证券化对系统性风险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经济下行时期,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增加会显著增加银行业系统性风险;而在经济上行时期,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增加会显著降低银行业系统性风险。造成这种异质性影响的主要因素是金融市场的融资流动性。基于此,进一步从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视角提出我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管理政策建议。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成颂  钱春丽  
文章以中国A股上市银行的经验证据为研究样本,对产能过剩、控股股东性质与银行信贷资源配置行为间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产能过剩与商业银行信贷配置行为间呈显著负相关性,即在面临产能过剩的宏观背景时,银行信贷资源配置行为更加审慎,并具商业化,表明中国商业银行的资源配置行为是符合市场化原则的。在引入政府控股与产能过剩交叉项后发现,银行信贷资源配置的市场化行为并未发生变化,这意味着中国银行业的产权改革是有效率的。因此,银行应根据行业的实际需要合理控制信贷投放的额度,提高有效信贷投入,保证银行信贷投向与社会融资需求相契合,从而逐步提高银行信贷资源配置的效率。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庄俊明   刘霞   苏皑  
选取2008—2021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样本数据,实证检验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的影响。研究发现,出于维护控制权利益和规避追加保证金压力的动机,控股股东股权质押降低了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水平。进一步研究发现,股价下行压力的增加和分析师关注度的提高均会强化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的负向关系。以上主要结论在通过倾向得分匹配法、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和控制个体固定效应等方法检验后仍显著成立。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庄俊明   刘霞   苏皑  
选取2008—2021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样本数据,实证检验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的影响。研究发现,出于维护控制权利益和规避追加保证金压力的动机,控股股东股权质押降低了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水平。进一步研究发现,股价下行压力的增加和分析师关注度的提高均会强化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的负向关系。以上主要结论在通过倾向得分匹配法、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和控制个体固定效应等方法检验后仍显著成立。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李佳  王晓  邓修英  
本文基于中国银行业样本数据,研究资产证券化对银行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资产证券化显著降低银行风险,并且银行流动性、资本充足状况与盈利水平的提高,及加权风险占比的降低是资产证券化缓解银行风险的中介渠道;从不同银行类别来看,资产证券化有助于降低非上市银行,或规模较小银行的风险;在纳入政策因素的分析后,资产证券化仍显著降低银行风险。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宋增基  尚秋丽  
本文将民营控股公司中的国有股权视为一种重要的政治关联机制,并以民营控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国有股权对民营公司获得银行贷款的影响。研究发现国有股权在民营企业中的存在是一种重要的政治关联渠道,对民营企业获得银行贷款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伴随社会资本的提高与社会软环境的改善,民营企业在获得信贷资源方面对政治关联依赖的程度会降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