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863)
2023(19623)
2022(16588)
2021(15384)
2020(13066)
2019(29771)
2018(29487)
2017(57340)
2016(30994)
2015(35111)
2014(34667)
2013(33797)
2012(31093)
2011(27911)
2010(28127)
2009(25906)
2008(25601)
2007(22746)
2006(20332)
2005(18051)
作者
(88223)
(72952)
(72524)
(69488)
(46641)
(35047)
(33121)
(28401)
(27848)
(26110)
(24933)
(24643)
(23234)
(23068)
(22715)
(22415)
(21698)
(21550)
(21181)
(21155)
(18208)
(17802)
(17757)
(16648)
(16361)
(16332)
(16298)
(16202)
(14707)
(14383)
学科
(121928)
经济(121786)
管理(92868)
(89847)
(74912)
企业(74912)
方法(57362)
数学(50057)
数学方法(49436)
中国(36125)
(34144)
(33694)
(29417)
业经(28428)
(27513)
银行(27366)
(25863)
(24599)
地方(24132)
技术(22908)
农业(22742)
(22268)
金融(22266)
(22064)
贸易(22043)
(21636)
财务(21550)
财务管理(21500)
(21395)
理论(20924)
机构
大学(437329)
学院(434933)
(175016)
管理(173436)
经济(171232)
理学(149375)
理学院(147796)
管理学(145210)
管理学院(144407)
研究(140415)
中国(111903)
(92817)
科学(84693)
(84582)
(68741)
(68641)
财经(67392)
中心(65931)
(65643)
业大(63163)
研究所(62150)
(61196)
北京(58432)
(56667)
师范(56133)
农业(53655)
(53357)
经济学(53290)
(51044)
财经大学(50167)
基金
项目(292170)
科学(230878)
研究(214984)
基金(212547)
(184032)
国家(182474)
科学基金(158276)
社会(136467)
社会科(129405)
社会科学(129370)
(114078)
基金项目(112211)
自然(102392)
教育(100290)
自然科(100061)
自然科学(100038)
自然科学基金(98277)
(95717)
编号(87880)
资助(87563)
成果(71516)
重点(65168)
(64780)
(62893)
(61506)
课题(60415)
创新(58221)
教育部(56196)
国家社会(56144)
科研(55651)
期刊
(188679)
经济(188679)
研究(131715)
中国(84899)
学报(66143)
(65087)
管理(64893)
(61517)
科学(60684)
大学(51239)
教育(51218)
(51039)
金融(51039)
学学(47872)
农业(40799)
技术(38909)
财经(33139)
业经(31477)
经济研究(30198)
(28277)
问题(25265)
图书(23506)
理论(21943)
技术经济(21380)
(20930)
科技(20804)
实践(19959)
(19959)
统计(19893)
(19765)
共检索到6489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李佳  
基于我国上市银行的面板数据,本文分析了银行体系创新资产证券化的驱动因素。研究结果显示:流动性资产规模缩小、信用风险恶化、盈利性能力降低及贷款增长率下降,是驱动银行创新资产证券化的重要因素。同时,2014年底资产证券化业务由审批制改为备案制的政策变化,也显著促进了银行资产证券化创新行为。此外,资产规模与宏观经济因素对不同类型银行资产证券化创新行为的影响存在差异性,其中宏观经济因素有效推动了国有银行资产证券化的创新,而贷款增长率又显著影响着非国有银行资产证券化创新行为。因此,本文认为银行目前主要是基于资产证券化的功能来进行创新,虽然政策倾向趋于宽松,但我们也应当不断完善针对资产证券化的监管体系,严格控制银行的业务行为,从而实现银行通过资产证券化创新高效服务实体经济与维护自身稳健发展的"双赢"。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佳  黄雪宁  
随着我国资产证券化发展进入加速期,基于我国现实背景深入分析银行资产证券化业务影响因素十分必要。本文基于面板计数回归模型,对我国银行资产证券化业务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与实证探讨,研究结果表明:银行微观层面因素对资产证券化的影响与发达国家存在显著区别,并且在控制政策因素后,不良贷款率和盈利性因素的影响更加显著;非上市银行涉足资产支持证券的目的在于业务拓展和推动经营转型,而上市银行更偏好于资产证券化的微观功能;在经济增长率的影响下,资产证券化的微观功能逐渐被银行体系重视。因此,政府部门应不断完善资产证券化的法律法规体系,审慎推进资产证券化的"表外化"模式,从基础资产池质量、信息披露、信用评级和增级等方面对"表外化"模式进行要求和完善,并在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的框架下,实现资产证券化微观审慎监管与宏观审慎监管的有效融合。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韩伟明  李似鸿  
资产证券化的核心在于将流动性差的不良资产在资本市场上转换为流动资金,其重要作用在于规避风险并释放资本。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基础是不良资产。不良资产证券化有利于商业银行资产结构的优化和资本市场结构的优化。在不良资产证券化过程当中,一套行之有效的有关资产证券化的制度的设计是相当重要的。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施小平  刘丽明  
目前 ,资产证券化成为人们解决银行不良资产流动性障碍的焦点。由于各国的情况不同 ,因此 ,如何实行资产证券化也存在差异。本文试图从我国银行实行资产证券化能否解决我国银行的不良资产问题、目前我国银行推行资产证券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以及在推行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中 ,政府和银行所面临的困难等问题入手 ,分析了目前我国银行推行资产证券化时首先应弄清楚的问题。最后 ,为推进银行资产证券化的顺利进行 ,提出了一些可供参考的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课题组  
资产证券化作为一项以提高流动性和融资为目的的金融创新,与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一道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加入WTO后我国金融业面临的激烈竞争,以及商业银行改善资产质量、加强流动性管理的迫切需求,使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得到金融界广泛的关注。一、本质:旨在提高资产流动性的金融创新工具所谓资产证券化,是指通过特设的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佳  罗明铭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商业银行相应的金融功能需求是资产证券化创新的主要背景,并且资产证券化提供的创新流程也使商业银行的运行机制产生变革,并使商业银行与金融市场的联系更加紧密,这虽然提高了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但也导致金融不稳定,因此宏观审慎监管将成为未来监管变革的重要取向。对我国而言,应以"包容性"的态度鼓励商业银行参与资产证券化创新,并对商业银行的相关行为进行约束,同时逐渐完善资产证券化的法律制度建设,以理性推动商业银行变革或转型。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凌白  
本文以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为研究对象,以我国上市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业务样本数据为研究基础,运用上市商业银行公布的财务报表数据,对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实施和运作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就证券化业务对我国银行业发展的影响与作用进行评价。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姚禄仕  王璇  宁霄  
作为现代金融市场最重要的创新工具之一,国内外理论界和银行界普遍认为资产证券化对于银行有着改善资产负债结构、提高资本充足率、增加流动性和提高收益水平等多方面的作用。然而,这些效应并不是必然的。本文选取全球资产证券化市场最为成熟的美国市场数据,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对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产生的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资产证券化能提升银行的资本充足率、降低融资成本、增强盈利能力与效率、优化贷款组合构成,但是在降低流动性风险和提升贷款组合质量方面的效果并不明显。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吕怀立  林艳艳  
作为一种新型融资方式,信贷资产证券化在世界金融市场上发展迅速。通过对商业银行开展动因及影响因素的文献回顾,结合中国特殊制度环境,分别从资产池、商业银行的金融中介功能,以及金融创新等角度,为后续研究提供了若干重要方向。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吕怀立  林艳艳  
作为一种新型融资方式,信贷资产证券化在世界金融市场上发展迅速。通过对商业银行开展动因及影响因素的文献回顾,结合中国特殊制度环境,分别从资产池、商业银行的金融中介功能,以及金融创新等角度,为后续研究提供了若干重要方向。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严武  洪道麟  
资产证券化是20世纪后期世界范围内出现的重大金融创新。它是指把基于 一特定资产的预期现金流量转化为可交易证券的金融手段,从而提高银行资产的流动性, 分散和降低银行的资产风险。鉴于我国银行存在大量的不良资产,理论界提出了用资产证 券化手段来解决这一问题的观点。但是,决定资产证券化成功的关键在于被证券化的基础 资产必须具有稳定的预期现金收入流,并能实现真实出售,而我国银行的不良资产尚不具 备这些基本条件,因此它们不宜证券化。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天虹  刘艳  
资产证券化是金融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是国外银行目前流行的一种全新的金融创新现象 ,同时也成为人们解决银行不良资产流动性障碍的焦点。本文从分析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本质内容入手 ,阐述了我国实行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必要性 ,同时提出了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难点问题及其发展前景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家荣  
对我国目前银行来说 ,资产证券化有助于解决大量不良资产、优化金融资源的配置 ,从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我国银行资产证券化的运作程序以及它的影响进行了初步探讨。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莲美  傅斌  
资产证券化是国际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我国尚未开展相关业务 ,为尽快与国际接轨 ,有必要对此进行认真研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大远  薛昶  
随着中国金融业2006年12月全面对外开放日期的临近,所有中资商业银行的改革都进入了加速期。而中国银行大量不良贷款的的解决,直接关系到银行的竞争力。本文指出信贷资产证券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