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44)
- 2023(6435)
- 2022(5732)
- 2021(5263)
- 2020(4720)
- 2019(11322)
- 2018(11060)
- 2017(22130)
- 2016(12063)
- 2015(13762)
- 2014(14178)
- 2013(14290)
- 2012(13585)
- 2011(12171)
- 2010(12244)
- 2009(11663)
- 2008(12085)
- 2007(11245)
- 2006(9586)
- 2005(8778)
- 学科
- 济(50250)
- 经济(50204)
- 管理(32654)
- 业(32438)
- 方法(27163)
- 企(25217)
- 企业(25217)
- 数学(24577)
- 数学方法(24379)
- 银(18530)
- 银行(18385)
- 行(17013)
- 制(16253)
- 财(14456)
- 农(14017)
- 中国(12517)
- 融(11902)
- 金融(11898)
- 度(10760)
- 制度(10753)
- 学(10430)
- 业务(9950)
- 农业(9647)
- 贸(9568)
- 贸易(9562)
- 务(9462)
- 财务(9439)
- 财务管理(9409)
- 地方(9368)
- 易(9287)
- 机构
- 大学(177665)
- 学院(175387)
- 济(74562)
- 经济(72942)
- 管理(67243)
- 研究(58525)
- 理学(56893)
- 理学院(56260)
- 管理学(55298)
- 管理学院(54961)
- 中国(52280)
- 京(37436)
- 财(37242)
- 科学(35696)
- 农(34745)
- 所(30577)
- 财经(29283)
- 中心(29123)
- 农业(27836)
- 江(27803)
- 研究所(27645)
- 业大(27098)
- 经(26448)
- 经济学(24028)
- 北京(23663)
- 银(22771)
- 州(22133)
- 经济学院(22033)
- 银行(21836)
- 财经大学(21819)
- 基金
- 项目(112086)
- 科学(86992)
- 基金(81525)
- 研究(79930)
- 家(71021)
- 国家(70458)
- 科学基金(59568)
- 社会(50051)
- 社会科(47508)
- 社会科学(47488)
- 省(43358)
- 基金项目(43239)
- 自然(38852)
- 自然科(37858)
- 自然科学(37845)
- 自然科学基金(37174)
- 教育(37117)
- 划(36724)
- 资助(34430)
- 编号(32639)
- 成果(26684)
- 部(25666)
- 重点(25460)
- 发(23813)
- 创(22659)
- 科研(22312)
- 课题(22120)
- 教育部(21823)
- 创新(21358)
- 大学(21234)
共检索到2677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胜勇
追求股东权益最大化的目标使银行从追求存贷款规模转变为对利润甚至对经济增加值的(EVA)的追求,但是在无法确保各项资产减值准备足额计提的前提下,这样的利润导向将很可能是存在偏差的,并会导致银行盲目扩大存贷款规模,出现利润与可持续发展的矛盾。因此统一和规范商业银行资产减值准备已经成为中国银行业监管当局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我国关于资产减值准备相关规定和各银行间政策执行差异进行分析,并提出进一步改进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商业银行 资产减值 政策建议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高允斌 吴明泉
一、计提减值准备后资产的折旧或摊销额的会计与税务处理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规定,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后,应当按照计提减值准备后的账面价值及尚可使用年限(含预计净残值等的变更)重新计算确定折旧率、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高允斌
资产减值损失的计提、转回、冲销等环节,基本上都涉及到对会计损益的影响,同时,它使得资产的计价基础发生重大改变,直接关系到资产的计税基础和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为此,税法作出了相关规定。本文就资产减值准备会计处理与纳税处理的差异进行比较,并分析、讨论其中的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高允斌
一、作为重大会计差错调整减值准备的会计与税务处理《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如果企业滥用会计估计,应当作为重大会计差错,按照重大会计差错更正的方法进行会计处理。即企业因滥用会计估计而多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在转回的当期,应当遵循原渠道冲回的原则(如原追溯调整的,当期转回时仍然追溯调整至以前各期;原从上期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高允斌 吴明泉
处置已计提减值准备资产的情形主要有出售、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将减值资产用于债务重组、报废等,在此过程中应正确处理会计与税务处理之间的差异。本文分别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玉媛
递延所得税资产是由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当期税法上不允许会计扣除,允许以后在税前扣除)产生的,影响企业未来期间所得税的金额。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包含的范围,主要是会计上多计提了费用或者少确认了收入的那些项目。比较常见的一些例子包括:会计多计提折旧;售后回购(会计当期不确认收入,但税法确认)、资产减值(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等都是当期不允许税前扣除的)等等。一、递延所得税资产减值会计处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明确规定,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当对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复核。如果未来期间很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扣递延所得税资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妍 李永凤
新资产减值准则中"(长期)资产减值一经计提,不能转回"的规定,是否会影响企业长期资产减值计提行为?文章以沪市制造业企业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发现,企业长期资产减值并没有因为新规定而减少计提额,长期资产减值的计提与宏观经济状况呈正相关变化,但是长期资产减值计提比例总体不高。另外,企业长期资产减值计提中固定资产减值计提比重最大,其次是长期股权投资减值。
关键词:
长期资产减值 不能转回 计提行为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彭清清
资产减值准备作为会计制度中一项规定措施,目前在实际运用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对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完善《企业会计制度》的相关规定,改善资产减值准备的信息披露等建议,旨在加快建立,健全我国企业完整的会计信息。
关键词:
资产 减值准备 运用 分析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严循建
文章从八项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方法、计提标准及其估计损失与实际损失的差额等方面,说明其对企业利润产生的影响。并通过对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比较分析,探讨了如何合理计提减值准备,促使企业既能正确运用国家给予的会计决策自主权,又能遵守会计制度的规定,客观、真实地反映企业利润水平,杜绝或尽可能减少人为操纵利润的事情发生。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徐小雪 钟翔宇
新《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于2007年1月1日在上市公司中率先推行,随后逐渐推广到所有公司。这次出台的新准则在会计基本原则、会计要素的计量、存货管理办法和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等方面实现了诸多突破,业内人士认为,它将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在这场会计准则的历史
关键词:
医院 资产 减值准备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宪英 李洪光
资产减值准备对于遏止利润操纵 ,更加真实客观地反映企业资产的公允价值和收益、规范证券市场信息披露行为、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 ,资产减值准备本身又为利润操纵提供了可乘之机。
关键词:
资产减值准备 利润操纵 稳健原则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慧霞 王庆东
随着现行企业会计准则的全面实施,监管政策与会计政策在贷款减值准备方面矛盾突出,不同外资银行在贷款减值准备计提、拨备覆盖率计算及资本充足率计算上差异较大。本文对贷款减值准备进行相关研究,同时对部分外资银行政策执行情况进行调查,并提出相应监管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贷款减值准备 一般准备 “两者孰高”原则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周融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新会计准则体系,在此次会计准则的重大变革中,《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以下简称"新准则")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媚莎
在经历了2008年次贷危机后,传统的贷款减值准备金制度表现出较强的周期性,并且因不能有效地确认和弥补银行的不良贷款损失而备受争议。一些金融业人士认为,在市场大跌和市场定价功能缺失的情况下,导致金融机构过分对资产按市价减计造成亏损和资本充足率下降,进而促使金融机构加大资产抛售力度,从而使市场陷入交易价格下跌的恶性循环之中,对金融危机的加重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在后"次贷危机"的背景下,银行前瞻性地计提贷款减值准备必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