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874)
- 2023(2863)
- 2022(2370)
- 2021(2388)
- 2020(2128)
- 2019(4867)
- 2018(4741)
- 2017(10131)
- 2016(5339)
- 2015(5913)
- 2014(5929)
- 2013(5896)
- 2012(5497)
- 2011(4808)
- 2010(4869)
- 2009(4919)
- 2008(5366)
- 2007(4780)
- 2006(4259)
- 2005(4228)
- 学科
- 业(19277)
- 济(18980)
- 经济(18953)
- 银(17326)
- 银行(17181)
- 行(15854)
- 企(15811)
- 企业(15811)
- 管理(15277)
- 制(14266)
- 方法(12254)
- 数学(11540)
- 数学方法(11497)
- 险(10756)
- 保险(10665)
- 业务(10295)
- 融(10225)
- 金融(10225)
- 度(9220)
- 制度(9219)
- 财(9122)
- 银行制(8526)
- 务(7776)
- 财务(7773)
- 财务管理(7760)
- 企业财务(7560)
- 中国(6634)
- 体(5227)
- 体制(4932)
- 各种(4371)
- 机构
- 大学(71358)
- 学院(69483)
- 济(31737)
- 经济(31040)
- 中国(30028)
- 管理(29515)
- 理学(23731)
- 理学院(23585)
- 管理学(23326)
- 银(23272)
- 管理学院(23199)
- 银行(22290)
- 财(21774)
- 行(20786)
- 研究(18783)
- 财经(16776)
- 融(16675)
- 金融(16445)
- 经(15370)
- 京(14506)
- 财经大学(13142)
- 人民(12214)
- 中心(12151)
- 国人(11393)
- 中国人(11371)
- 江(11293)
- 经济学(10827)
- 中国人民(10814)
- 农(10400)
- 经济学院(9948)
- 基金
- 项目(38501)
- 基金(30876)
- 科学(30839)
- 研究(27436)
- 家(25354)
- 国家(25163)
- 科学基金(22965)
- 社会(18778)
- 社会科(17887)
- 社会科学(17879)
- 基金项目(15882)
- 自然(15369)
- 自然科(15099)
- 自然科学(15095)
- 自然科学基金(14892)
- 资助(14579)
- 省(12738)
- 教育(12488)
- 划(11050)
- 编号(10433)
- 部(9541)
- 教育部(8885)
- 人文(8631)
- 成果(8486)
- 性(8432)
- 大学(7977)
- 重点(7965)
- 制(7922)
- 国家社会(7825)
- 科研(7799)
共检索到1240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林永坚
文章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0—2020年数据为样本,从股价崩盘风险的角度对银行贷款是否具有治理作用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银行贷款与股价崩盘风险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这种正相关关系主要存在于短期贷款与股价崩盘风险之间。表明我国银行贷款不仅没有发挥有效的治理作用,反而助推了股价崩盘风险。机制检验发现,银行贷款提高了借款人正向盈余管理程度,降低了借款人的信息透明度,进而导致股价崩盘风险的提升。进一步研究发现,银行贷款与股价崩盘风险的正相关关系在非“国际四大”审计、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低,以及独立董事比例低等治理水平更低的样本组中显著。研究丰富了股价崩盘风险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对我国银行业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白俊 孙云云 邱善运
本文利用手工收集的关联委托贷款数据,基于股价崩盘风险的视角考察企业发放关联委托贷款的经济后果及其作用渠道。研究结果表明,关联委托贷款的发放显著增加了企业股价崩盘风险,这一结果在考虑了内生性等问题之后依旧稳健。作用渠道检验表明,关联委托贷款的发放降低了信息透明度,导致企业股价崩盘风险增加。进一步研究发现,关联委托贷款的发放对股价崩盘风险的正向作用在发放方和接收方的股权关联程度较高、发放方内部控制质量较低以及外部信息环境较差的情况下更加明显。本文在丰富了企业发放关联委托贷款经济后果和股价崩盘风险影响因素研究的同时,对防范关联委托贷款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以保持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鑫萍
以2000—2015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银行短期债务与股价崩盘风险之间的关系,以及两者关系在不同审计质量下的差异。结果表明,银行短期债务加剧了上市公司的股价崩盘风险,但这一风险在经高质量审计的样本公司中并不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银行短期债务导致了更多的盈余管理行为,降低了公司的信息透明度。同时,经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公司,银行短期债务对被出具非标审计意见的影响更大。
关键词:
银行短期债务 审计质量 股价崩盘风险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司登奎 李小林 赵仲匡
资本"脱实向虚"及非金融企业利润越来越依赖金融渠道是当前阶段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最为突出的结构性矛盾。本文以非金融企业之间的"类金融"行为作为出发点,选取2007—2018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揭示了非金融企业从事影子银行业务影响股价崩盘风险的逻辑及其潜在的捂盘动机。结果表明:(1)非金融企业从事影子银行业务每增加1单位标准差,其股价崩盘风险平均增加1.90%单位标准差,研究结论对于替换核心指标、改变参数估计方法、控制其他冲击和工具变量保持稳健。(2)企业投资影子银行业务会恶化信息质量;同时,该行为会降低企业主营业务盈利能力,提升非主营业务盈利能力,但总盈利能力下降。特别地,企业从事影子银行业务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在短期投资者为主的股东结构和市场竞争更激烈的行业中尤为明显,这意味着企业出于迎合股东利益等动机选择短视性的影子银行业务,在主营业务利润下滑后进行捂盘。(3)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在外部监督较弱、内部治理较差和投资机会较低的企业中尤为显著。本文为影子银行业务形成的企业捂盘动机及其经济后果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也为加强外部监督和完善公司治理从而缓解管理层短视行为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宝华 罗宏 周微 杨行
本文以我国2000-2014年沪深两市A股、非金融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考察地区社会信任水平和股价崩盘风险的内在联系,以及正式制度如何影响这种内在联系。研究发现,上市公司所在地区社会信任水平越高,公司股价在未来崩盘的风险越小。这说明社会信任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抑制了管理层隐藏坏消息的机会主义行为。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信任对股价崩盘风险的抑制作用仅在市场化程度较高和法律环境较好的地区存在。本研究不仅从学理上揭示了非正式制度、正式制度如何影响股价崩盘风险,而且为监管部门如何通过制度建设促进金融市场稳定提供了决策参考。
关键词:
股价崩盘风险 社会信任 隐藏信息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黄金波 陈伶茜 周先波
企业投放广告的初衷是增加产品知名度并提高企业价值,然而近期频繁爆发的广告费过高引致上市企业的股票价格异常波动,使得学术界将广告投入与股价崩盘风险联系起来。理论上适度广告投入可提高产品竞争力从而有利于股价稳定,而过度广告投入则可能是企业管理层寻求短期利益或掩饰经营不善的自利工具,从而加剧股价崩盘风险。本文基于我国A股市场所有上市公司2011—2019年的面板数据,首次从实证角度研究广告投入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当年广告投入的增加会加剧次年股价崩盘风险的发生,说明广告投入不仅影响产品市场,还对金融市场具有溢出效应;广告投入对股票价格的这种溢出效应在信息透明度低、企业规模大和国有企业中更加显著;中介效应检验表明,广告投入增加会通过提高媒体报道数量和分析师跟踪数量来加剧股价崩盘风险;在变更回归样本和核心变量测度指标后,广告投入的溢出效应依然稳健。
关键词:
崩盘风险 广告投入 股票价格 自利工具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周边 刘莉亚 陈垠帆
商业银行在我国金融体系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是金融系统性风险的重要来源。近年来,理财业务的高速成长为商业银行累积了大量的风险,但无论是监管层、业界还是学界,对银行理财产品的关注主要集中在理财产品驱动因素以及其对商业银行业绩的影响上,忽略了商业银行发行理财产品所引发的风险累积及其对资本市场稳定的潜在影响。因此,本文利用2006—2016年中国境内上市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数据,从股价崩盘的角度研究其对银行自身股价产生的影响。本文研究表明: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会带来自身股价崩盘风险,理财产品发行数量越大,其股价崩盘风险越大;监管压力和理财产品刚性会加剧股价崩盘风险的发生。基于此,本文建议:相关监管机构重点关注监管考核压力较大的商业银行,商业银行要做好投资者的教育工作,淡化预期收益概念,并落实理财产品信息披露制度,更多地发行"开放式净值型"理财产品。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马勇 王满 马影
以2007—2017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结合Compustat Global数据库提供的中、美两国同行业上市公司数据,构建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业务参与程度度量指标,研究影子银行业务对公司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结果发现,公司参与影子银行业务显著增加了其股价崩盘风险,表明公司管理层存在掩盖此类高风险金融业务信息的行为。进一步分析表明,会计信息可比性和投资者异质信念在影子银行业务与股价崩盘风险之间起中介作用;影子银行业务对股价崩盘风险的提升作用主要体现在外部监管环境及内部治理、信息环境较弱的公司中。
关键词:
影子银行 股价崩盘风险 隐藏信息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王艳艳 于李胜
由于预算软约束的存在会降低管理层信息披露水平,以及投资者感知的国有企业的破产风险和经营风险水平,进而会影响股价同步性。本文从债权人角度研究了国有银行贷款对股价同步性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在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当中是否存在非对称性。研究结果表明:国有银行贷款比例与股价同步性呈正比,即国有银行贷款比例越高,股价的同步性越大;二者的正相关关系在非国有企业中显著弱于国有企业。进一步将国有银行贷款划分为政策性银行贷款和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将非国有企业划分为具有政治联系的企业和不具有政治联系的企业,结果表明,政策性银行贷款与股价同步性的正相关关系高于国有商业银行,具有政治联系的非国有企业股价同步性与国有企业不...
关键词:
预算软约束 股价同步性 国有银行贷款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潘俊 袁璐 王禹
本文以2007-2016年公司债券为样本,考察股价崩盘风险对债券契约条款设计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企业股价崩盘风险越高,未来债券契约条款设计越完善,并且这种影响在媒体监督较弱时和在民营企业中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当市场化水平较低时,投资者保护机制较为薄弱,债权人通过设立更为完善的契约条款降低债券违约风险,保护自身权益。本文拓展了债券契约条款设计的影响因素研究,丰富了股价崩盘风险经济后果的相关文献,对于降低公司债券违约风险、维护债券市场平稳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股价崩盘风险 债券契约条款 媒体监督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窦超 原亚男 白学锦
近年来,以康美、康得新为代表的“存贷双高”型企业频现违约,给资本市场造成极大冲击。究竟“存贷双高”异象危害几何?本文以2007—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进行实证分析,从经济后果的角度系统验证“存贷双高”现象对企业股价崩盘风险的诱发效应。研究发现,大股东关联交易越频繁、盈余管理程度越高,“存贷双高”型企业面临的股价崩盘风险越高。进一步分析发现,较多的高管持股、较高的公司治理水平、较高的信息披露水平、高强度管理层权力有助于缓解“存贷双高”型企业面临的股价崩盘风险,并据此提出了相关缓解机制。上述结果说明,现阶段“存贷双高”型企业很可能虚有其表,背后与企业财务造假、大股东掏空密切相关,因此,投资者、监管机构等都需要对其予以足够重视,跳出传统财务分析的范畴对这一异象进行理解与警惕,提前防范市场风险。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熊家财
从市场微观结构的视角,研究我国上市公司股票流动性对未来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并结合公司最终控制人性质进行剖析,发现股票流动性有助于降低股价崩盘风险,但国有上市公司股票流动性与股价崩盘风险之间的负相关关系显著较弱。进一步分析表明,股价崩盘风险与权益资本成本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在股票流动性较高的公司,这种正相关关系较弱。本文研究结论表明,只有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优化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并加强制度建设,才能增强市场流动性、降低股价崩盘风险并促进股市健康发展。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志军 袁有 危英
文章以2010—2020年沪深两市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市场化债转股企业对于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以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市场化债转股企业相对于非市场化债转股企业而言,其企业股价崩盘风险较低,且市场化债转股后能降低企业股价崩盘风险。进一步研究表明,市场化债转股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和降低融资成本的中介作用能降低企业股价崩盘风险。以上结论一方面丰富了股价崩盘风险、市场化债转股等相关领域的文献,另一方面对企业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提供了一定的经验,对优化股权结构、降低股价崩盘风险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市场化债转股 股价崩盘风险 融资约束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蔡祖顺 王双微 刘浩思
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随着金融体制不断深化改革,金融风险得到有效防范,金融服务也不断趋于完善和多样化,以满足企业日益剧增的融资需求,参与股权质押融资的企业也越来越多,但是股权质押融资会不会加大股价崩盘风险?本文使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企业作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发现:股权质押融资确实会加剧股价崩盘风险。进一步研究发现:(1)股权质押融资会随着杠杆率加大而加大股价崩盘风险;(2)民营企业通过股权质押融资比非民营企业对股价崩盘风险的正向影响更大。希望本文的研究发现能够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微观证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罗党论 郭蒙
近年来,大股东减持行为对资本市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监管层也出台新规从严规范股东减持。以2007~2017年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减持数据为例,研究大股东减持行为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股东减持力度越大,被减持公司股价崩盘风险越高。进一步地,从上市公司层面选取盈利能力和股价高估作为调节变量、从市场层面选取投资者情绪作为调节变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的高盈利水平可以起到"减速器"的作用,盈利水平越高,大股东减持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越小;股价高估则起到"助力器"的作用,股价被高估的程度越大,大股东减持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越大;投资者情绪是"催化剂",投资者情绪越高,大股东减持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越大。实证结果丰富了大股东减持行为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研究,也为监管层进一步规范大股东减持行为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