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196)
2023(3271)
2022(2828)
2021(2849)
2020(2488)
2019(6012)
2018(5860)
2017(12027)
2016(6725)
2015(7971)
2014(7963)
2013(8022)
2012(7208)
2011(6102)
2010(6247)
2009(6347)
2008(7007)
2007(6674)
2006(6224)
2005(6012)
作者
(17893)
(14572)
(14513)
(13897)
(9659)
(6921)
(6880)
(5661)
(5554)
(5454)
(5085)
(5001)
(4989)
(4871)
(4591)
(4468)
(4460)
(4427)
(4384)
(4154)
(3765)
(3665)
(3523)
(3484)
(3384)
(3321)
(3287)
(3233)
(2958)
(2872)
学科
管理(35444)
(32644)
企业(32644)
(32543)
(19704)
经济(19673)
(17875)
(16333)
银行(16188)
(15814)
财务(15794)
财务管理(15762)
(15444)
企业财务(15238)
(14761)
方法(12485)
数学(10208)
数学方法(10185)
业务(10060)
(9453)
制度(9451)
(8671)
金融(8671)
银行制(8501)
(6634)
体制(6282)
(5254)
公司(5200)
经营(5191)
业经(5078)
机构
大学(87593)
学院(86339)
管理(39763)
(34650)
经济(33637)
中国(32723)
理学(31174)
理学院(30933)
管理学(30805)
管理学院(30595)
(25502)
(23961)
银行(23007)
研究(21843)
(21479)
(18806)
财经(18297)
(16635)
(15473)
(14324)
金融(14017)
财经大学(14003)
中心(13878)
人民(13364)
(13284)
北京(12194)
商学(12147)
公司(12114)
商学院(12064)
国人(11739)
基金
项目(43845)
科学(34359)
基金(33213)
研究(32568)
(27036)
国家(26800)
科学基金(24605)
社会(20245)
社会科(19365)
社会科学(19356)
基金项目(17709)
自然(16775)
自然科(16356)
自然科学(16355)
自然科学基金(16104)
(15669)
教育(15439)
资助(15197)
编号(13182)
(12966)
成果(11413)
(10614)
(9897)
教育部(9760)
人文(9655)
项目编号(9313)
重点(9194)
(8958)
大学(8908)
科研(8717)
期刊
(41846)
经济(41846)
(33954)
金融(33954)
研究(31382)
(27089)
中国(20524)
管理(19216)
财经(10621)
财会(9908)
会计(9295)
科学(8967)
学报(8770)
(8746)
(8447)
大学(7493)
学学(7038)
通讯(6871)
技术(6857)
会通(6852)
理论(6306)
实践(5712)
(5712)
经济研究(5341)
农村(5257)
(5257)
国际(5148)
现代(4928)
教育(4885)
业经(4857)
共检索到1609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薄澜  王轶英  王书林  
与以往的盈余管理研究主要关注股权融资中的资本市场动机不同,文章通过研究上市公司债务融资中基于资本市场动机的盈余管理行为发现,沪深两市A股主板上市公司在2007-2011年间进行债务融资时,无论是通过公开发行债券的直接融资方式,还是通过从银行获得贷款的间接融资方式,新债的产生都诱发了企业向上调整盈利水平,并且由于公开债券市场的监督效率低于银行的监督效率,发行债券的直接融资方式对企业盈利操控的影响程度更大。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马如静  蒋超  唐雪松  
债务企业会计信息是银行贷款决策时的关键依据,实践中银行对于债务企业盈余质量的关注也是影响债务市场效率的重要因素。基于此,本文利用上市公司样本探讨债务企业盈余质量对银行贷款利率、期限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债务企业盈余质量越高时,贷款利率越低,贷款期限越长。进一步分析表明,盈余质量与企业债务违约率显著相关,也就是说,盈余质量有助于银行预测债务违约,由此揭示了银行在贷款决策中关注债务企业盈余质量的内在机理。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许友传  杨继光  
贷款损失准备是银行事前计提的用于覆盖预期损失的一种拨备,能降低银行报告盈余的波动性,可被用于满足盈余管理之需要。当商业银行使用贷款损失准备进行盈余管理时,其报告盈余将与贷款损失准备正相关,然而对我国42家商业银行2004-2007年,以及主要股份制商业银行1993-2007年的实证研究发现,样本银行却并无此管理动机或管理需要,且城市商业银行的盈余管理动机更弱,这可由我国银行业特定的所有权结构、控股结构及其衍生的管理激励来解释。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张合金  陈震  鹿新华  
在利率市场化和银行业改革不断深入的市场环境下,商业银行面临科学贷款定价的重大命题。本文以上市公司为样本,从债务融资成本的视角考察产品市场竞争程度对银行贷款定价的影响。研究表明:上市公司债务融资成本的增加与公司所处行业的产品市场竞争激烈程度显著正相关;其中资产规模小、现金流匮乏、资产专用性强的企业,产品市场竞争对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更加显著。同时,相对集中的行业结构与有利的市场地位能够有效地降低企业的债务融资成本。因此,银行进行贷款定价时需充分考虑企业的市场势力与所处的竞争环境。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徐昕  沈红波  
本文以Basu(1997)模型为基础,对1999~2004年上市公司银行债权监督对盈余稳健性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并研究了盈余稳健性的动态变化。实证研究发现:(1)中国上市公司盈余总体上存在着稳健性,会计盈余对"坏消息"的反应程度比对"好消息"的反应程度要大;负的会计盈余变化要比正的会计盈余变化具有更大的反转率;(2)上市公司银行贷款比例越高,稳健性越高;(3)短期银行债务贷款和长期银行贷款对稳健性有显著影响,且短期银行贷款的监督作用大于长期银行贷款的监督作用;(4)银行债权监督对稳健性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正在不断增强。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雷强  李争争  
本文将银行债权从公司总债权中分离出来,研究中国的银行债权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综合治理效应。基于上市公司2004~2007年共4408个混合数据样本,对银行债权的综合治理效应、银行债权期限结构的治理效应和银行排名对盈余管理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银行总贷款额度、短期贷款和银行声誉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程度基本上呈负相关关系,短期贷款和银行排名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治理效应有一定影响,综合治理效应主要是短期贷款的贡献;长期贷款的效应很微弱。结论表明中国的银行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能够发挥一定的监督作用。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德明  冯晓  
利用上市公司2007年和2008年的相关数据,实证研究了银行贷款、债务期限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关系,结果发现,银行能在一定程度上识别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质量,表现为内控质量较高的公司能获得更多的长期贷款、更长的贷款期限,但银行仅能识别国有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质量,却无法识别民营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质量。内部控制是反映企业风险的重要指标,研究表明,在我国资本市场,信贷资金盲目流入高风险企业的情况并不严重。同时意味着,在利用信贷资金扶持中小企业、非国有企业的过程中,应当关注此类企业的风险,避免信贷资金过度流入高风险的非国有上市公司。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江伟  
本文从公司投资的角度,考察了我国银行贷款的控制效应,结果表明,我国的银行贷款对于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行为具有控制效应,但是这一控制效应并没有随着我国地区金融发展水平的逐渐提高而有所增强;进一步的研究发现,银行贷款对于民营上市公司的控制效应要强于国有上市公司,而且前者的控制效应会随着地区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而有所增强,始于2003年的银行业第三阶段的改革,对于两类公司中银行贷款的控制效应都没有起到加强的作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方水靓  
本文使用A股上市公司2003年-2011年的数据研究了公司层面的透明度是否影响了银行贷款契约,包括贷款利率、贷款期限和贷款保证方式。研究发现:透明度更高的公司更可能获得银行的长期贷款,且银行贷款更少的要求抵押担保。但未发现透明度同贷款利率存在显著的统计关系,这可能同我国的利率管制制度有关。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宗益  邱婕  
从金融深化程度和银企关系的角度,采用多元回归模型,以2003—2007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我国银行贷款对过度投资的控制作用及其具体途径进行了理论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银行贷款(主要是短期贷款)对上市公司特别是低成长性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具有控制作用;短期贷款对银行持股上市公司的控制作用要强于对非银行持股上市公司的控制作用,并且短期贷款的控制作用随着金融水平的提高而增强。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解陆一  
商业银行的信贷仍然是我国货币政策调控实体经济的一个重要途径。为分析银行信贷对微观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本文在充分考虑我国特殊的制度背景下,分析了不同产权性质的企业其银行贷款对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没有获得银行贷款的情况下,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都存在投资不足的现象;而获得银行贷款后,国有企业出现明显的投资过度现象,非国有企业却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过度投资现象。本文的结果有助于解释我国大部分国企投资过度,而民企却普遍存在投资不足的原因,并对评估银行扩张信贷政策的实际经济效应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连军  刘星  杨晋渝  
以中国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政治联系以及制度环境差异对民营企业获取银行贷款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银行贷款对企业价值和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民营企业的政治联系影响了银行的放贷决策,与政府建立政治联系的民营企业可以获取更多的银行贷款;(2)制度环境越差的地区,政治联系越有助于民营企业获取银行融资便利,构建政治联系是民营企业克服市场制度缺陷的一种非正式替代机制;(3)建立政治联系的民营企业,其背负的银行债务促进了企业价值的提升,能够发挥一定的债务治理作用,政治联系为企业带来的银行资金是有效率的资源配置。本研究为加深理解政治联系对公司价值和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提供了一个有意义的...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胡继红  刘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