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92)
- 2023(7095)
- 2022(6126)
- 2021(5670)
- 2020(4800)
- 2019(10833)
- 2018(10727)
- 2017(21165)
- 2016(11355)
- 2015(12708)
- 2014(12756)
- 2013(12355)
- 2012(11439)
- 2011(10117)
- 2010(10143)
- 2009(9886)
- 2008(10405)
- 2007(9418)
- 2006(8537)
- 2005(8208)
- 学科
- 管理(45133)
- 济(41568)
- 经济(41487)
- 业(37698)
- 企(35192)
- 企业(35192)
- 制(21808)
- 财(19795)
- 方法(19023)
- 银(18731)
- 银行(18585)
- 行(17232)
- 数学(16599)
- 数学方法(16456)
- 务(14412)
- 财务(14392)
- 财务管理(14362)
- 企业财务(13601)
- 度(12061)
- 制度(12030)
- 融(12014)
- 金融(12012)
- 体(11427)
- 环境(11042)
- 中国(10212)
- 体制(10110)
- 业务(9848)
- 业经(9540)
- 划(8650)
- 银行制(8542)
- 机构
- 大学(160878)
- 学院(158891)
- 济(68272)
- 经济(66816)
- 管理(62443)
- 理学(52573)
- 理学院(52068)
- 管理学(51412)
- 管理学院(51108)
- 研究(50909)
- 中国(48815)
- 财(40510)
- 京(33417)
- 财经(30641)
- 经(27759)
- 科学(27314)
- 江(25067)
- 所(25053)
- 中心(24864)
- 银(23728)
- 财经大学(23035)
- 银行(22746)
- 农(22507)
- 经济学(21986)
- 研究所(21894)
- 北京(21247)
- 行(21209)
- 州(20191)
- 经济学院(19718)
- 业大(19092)
- 基金
- 项目(99546)
- 科学(79580)
- 基金(75421)
- 研究(72652)
- 家(64606)
- 国家(64130)
- 科学基金(56472)
- 社会(48615)
- 社会科(46300)
- 社会科学(46286)
- 基金项目(39532)
- 省(36972)
- 自然(36272)
- 自然科(35419)
- 自然科学(35410)
- 自然科学基金(34826)
- 教育(33342)
- 资助(31352)
- 划(31273)
- 编号(27934)
- 制(24955)
- 部(23405)
- 成果(23389)
- 重点(22416)
- 教育部(20783)
- 国家社会(20746)
- 创(20720)
- 人文(20124)
- 性(19779)
- 创新(19576)
共检索到2569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龙建辉 贾生华 雷新途
债权人对控股股东的制衡力量在学术界一直鲜有人关注。文章就企业的银行负债对控股股东代理成本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检验了产权性质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以及内部治理机制和法律环境与银行负债的交互作用。利用中国A股房地产上市公司2003-2011年的面板数据,研究表明:企业的银行负债显著降低了控股股东代理成本;产权性质对二者关系具有调节作用,公司内部治理机制、法律环境与银行负债存在交互作用。文章所得出的研究结论既丰富了委托代理、资本结构等相关理论,又对银行与国有企业产权改革以及企业融资决
关键词:
银行负债 控股股东 调节效应 交互效应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苏玲
以2008—2010年我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建立实证模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对于国有公司,银行监督能有效降低控股股东代理成本。而对于非国有控股公司,银行债权人治理则表现出无效。在引入内部治理因素考察对控股股东代理成本的影响时发现,银行监督的治理效应显著,股权制衡也具有显著的控制效应。法律环境对控股股东代理成本抑制作用不显著。
关键词:
债权人监督 控股股东 代理成本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韩雅洁
本文以心理学、管理学等相关研究作为理论基础,以2007-2017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女性董事对控股股东代理成本的影响机制,并检验了两权分离度对女性董事与控股股东代理成本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女性董事的存在对控股股东代理成本并无显著性影响,但女性独立董事、具有政府背景(曾任或现任政府职务)女性董事、学术研究背景女性董事、女性监督董事会对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代理成本起到约束作用。进一步研究显示,在非政府控制上市公司中,随着两权分离度的增加,控股股东更倾向于通过"隧道挖掘"方式损害中小股东的利益。并且随着控股股东代理成本的增加,政府背景女性董事以及女性监督董事对控股股东代理成本的抑制作用更加显著。本文的研究为上市公司通过董事会治理结构影响控股股东代理成本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证依据。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刘建伟
以2001年~2003年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控股股东、管理层来源、股权集中度对管理层与股东间和大股东与小股东间两类代理问题的影响,发现:控股股东能微弱降低管理层与股东间的代理成本,但增大了控股股东与小股东的代理成本;高管人员由控股股东委派或由控股股东自己担任,只是微弱降低管理层与股东间的代理成本;国有控股公司的股权越集中,管理层与股东间的代理成本越小,大股东与小股东间的代理成本越大,而家族控股公司的股权越集中,两类代理成本都有所降低。
关键词:
代理成本 控股股东 股权集中度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丁文晖 彭勇 唐益
本文以2011-2013年我国A股市场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异常现金派送与公司代理成本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考虑控股股东性质对二者关系的影响。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存在异常派送现象,正常现金派送能够降低公司代理成本,而异常高或者异常低的股利派送都会增加公司代理成本,控股股东为私人控股时,异常低派送现金股利会导致代理成本提高。同时,异常高现金股利导致公司代理效率的降低,而正常现金股利与异常低现金股利与公司代理效率无显著相关性。
关键词:
现金股利 代理成本 控股股东性质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贺勇 李世辉 关键
控股股东支持是与掏空相反的一种利益输送行为,表现为控股股东用私人资源或其控制的资源支持处于困境中的上市公司。基于对近期文献的回顾与梳理,从外部环境、内部制度与支持方式三个角度研究控股股东支持行为。发现控股股东通常是在弱法律保护环境与中度经济冲击的背景下利用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对其控制的上市公司进行包括负债、关联交易等在内的各种方式的利益输送。
关键词:
控股股东 支持 企业集团 内部资本市场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石水平 邵梦姝
文章以我国2009—2012年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审计质量与控股股东代理成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高审计质量具有降低控股股东代理成本的作用;在考虑终极控制人的性质后,在非政府控制企业中,外部审计的这种约束作用更为明显,并且随着两权分离度的提高而增强。但在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中,两权分离度、审计质量和控股股东代理成本之间的相关性并不显著。
关键词:
终极控制人 审计质量 控股股东 代理成本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海霞 裴淑红
本文利用上市公司的数据,分析了制度环境对债权银行实施监督的途径和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当前的制度环境有助于银行通过事前监督来有效地约束经理人代理成本,但还不能在事中(后)监督方面发挥积极的影响。债权治理效应的强化应当以制度的完善为根本。
关键词:
代理成本 银行监督 制度环境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美英 汪洁 池昱洁 侯玉婷
国有企业创新对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以2009—2021年沪深A股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背景,考察非国有大股东持股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创新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非国有大股东持股能促进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创新,且主要通过降低两类代理成本提高创新数量和质量。进一步研究发现,相较于机构投资者,民营和外资性质的非国有大股东持股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创新的影响更显著,非国有大股东持股对行业竞争程度高、高管创新注意力低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促进效应更明显。研究丰富了非国有大股东治理效应的相关文献,为推动国有企业发挥创新引领作用提供了借鉴。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张栋
使用我国上市公司2000~2005年间非平衡面板数据,本文检验了控股股东控制下负债融资对企业投资的影响。研究表明:企业负债与投资规模显著负相关,但负债对国有控股公司投资水平抑制作用较弱;负债抑制了低成长公司的过度投资,而对于高成长公司,负债抑制了其正常投资;短期负债相比长期负债相机治理作用较强;银行借款对非国有控股企业投资支出抑制作用更强;企业投资与银行借款的负相关关系随着国有控股股东持股比例的增加而减弱,而非国有控股企业控股股东的持股比例变化不会对投资与银行借款之间的关系产生显著影响。
关键词:
控股股东 企业投资 负债融资 公司治理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罗琦 彭梓倩 吴哲栋
本文基于控股股东代理问题的视角分析现金股利分配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并探讨这种影响在控股股东特征不同的公司中所呈现出的差异。本文以股权分置改革后2006—2011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发现公司支付现金股利能够显著降低权益资本成本,并且这一效果在控股股东为非国有股东以及终极控股股东两权分离的公司中表现得更为显著。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现金股利能够作为一种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缓解控股股东代理问题,从而使得公司权益资本成本下降。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罗琦 彭梓倩 吴哲栋
本文基于控股股东代理问题的视角分析现金股利分配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并探讨这种影响在控股股东特征不同的公司中所呈现出的差异。本文以股权分置改革后2006—2011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发现公司支付现金股利能够显著降低权益资本成本,并且这一效果在控股股东为非国有股东以及终极控股股东两权分离的公司中表现得更为显著。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现金股利能够作为一种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缓解控股股东代理问题,从而使得公司权益资本成本下降。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董红晔 李小荣
作为新兴加转轨的中国来说,商业信用与银行贷款的替代关系是一种重要的经济现象,广受学术界和实务部门的关注。本文采用2003~2012年中国非金融行业的A股上市公司数据,从控股股东代理问题这一新的视角研究了商业信用与银行贷款的替代效应。本文的实证研究发现,两权分离越严重,公司获得的银行贷款越少,商业信用越多,商业信用与银行贷款间的替代效应越显著,而投资者法律保护和股权制衡可以减弱两权分离与银行贷款的负相关关系、两权分离与商业信用的正相关关系和两权分离与商业信用/银行贷款替代效应的正相关关系,以上结论说明控股股东代理问题是影响商业信用与银行贷款的替代关系的重要因素。本文丰富了商业信用与银行贷款的替代...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陈克兢
非控股大股东可以对控股股东的控制权私利行为和管理层的机会主义行为产生有效的制约。传统研究认为,非控股大股东通过监督机制和退出机制来实现公司治理,但对退出威胁机制的作用关注不足。本文以1999-2015年中国沪深A股26 485个观察样本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对企业代理成本的影响机理,并考察了退出威胁在股权分置改革、股价崩盘风险和股市行情等情境下的治理效应。研究发现,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的两类代理成本。平均来说,退出威胁每上升一个标准差,第一类代理成本会降低0.68个百分点,第二类代理成本会降低0.14个百分点,该结论在控制内生性问题之后依然稳健;退出威胁之所以能发挥治理作用,是因为管理层和控股股东在乎公司股价;进一步检验表明,在股权分置改革之后、股价崩盘风险越高或当股市处于熊市阶段时,退出威胁的治理效应更强。本文揭示了退出威胁机制在公司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对监管层和投资者都有重要参考价值。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陈咏英
本文通过分析2001~2004年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发现上市公司总体多元化与控股股东代理成本显著正相关。民营控制上市公司和地方政府直接控制的上市公司的多元化水平与控股股东代理成本无显著关系。对于中央政府控制和地方政府间接控制的公司,多元化都显著增加了控股股东的代理成本。在拓展性检验中没有发现中央政府间接控制上市公司与地方政府间接控制上市公司,在多元化与控股股东代理成本的关系上存在显著区别,说明无论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在集团控制的国有上市公司中,控股股东通过多元化掏空上市公司的现象都同样严重。
关键词:
多元化 控股股东 代理成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