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8)
2023(948)
2022(788)
2021(826)
2019(1598)
2018(1490)
2017(3262)
2016(1742)
2015(2059)
2014(2152)
2013(2134)
2012(2027)
2011(1840)
2010(1748)
2009(1787)
2008(1944)
2007(1825)
2006(1779)
2005(1786)
2004(1646)
作者
(5823)
(4651)
(4591)
(4585)
(3040)
(2308)
(2239)
(2010)
(1804)
(1718)
(1709)
(1701)
(1684)
(1633)
(1543)
(1520)
(1498)
(1386)
(1348)
(1315)
(1263)
(1237)
(1203)
(1146)
(1137)
(1129)
(1109)
(1076)
(1065)
(1019)
学科
(13610)
银行(13464)
(12316)
(9645)
业务(8577)
(7596)
制度(7594)
银行制(7499)
(5886)
金融(5886)
(4201)
经济(4197)
方法(2747)
数学(2507)
数学方法(2493)
(2395)
(2237)
企业(2237)
管理(2232)
(2166)
体制(2092)
中国(1777)
(1375)
中国金融(1299)
组织(1170)
(1083)
会计(957)
行会(916)
及其(792)
理论(784)
机构
大学(22615)
学院(21549)
(15463)
银行(14835)
中国(14338)
(13745)
(8791)
经济(8512)
研究(7979)
(7421)
管理(6974)
(6799)
金融(6721)
农业(6182)
(5970)
人民(5188)
(5185)
分行(5169)
理学(5107)
理学院(5039)
中心(4996)
管理学(4952)
管理学院(4913)
(4649)
科学(4597)
(4578)
国人(4571)
中国人(4565)
(4556)
中国人民(4526)
基金
项目(11813)
基金(9005)
科学(8753)
(7873)
国家(7827)
研究(7021)
科学基金(6624)
自然(4809)
自然科(4716)
自然科学(4714)
自然科学基金(4627)
基金项目(4488)
资助(4449)
(4301)
社会(4212)
社会科(4038)
社会科学(4036)
(3748)
教育(3231)
重点(2653)
(2618)
计划(2578)
科研(2550)
(2355)
编号(2295)
创新(2259)
科技(2255)
大学(2249)
教育部(2217)
(2191)
期刊
(20270)
金融(20270)
研究(10386)
(8446)
经济(8446)
(6491)
中国(5577)
学报(4908)
(4688)
科学(3779)
大学(3448)
学学(3424)
农村(3091)
(3091)
农村金融(2968)
财经(2782)
管理(2491)
理论(2489)
实践(2356)
(2356)
农业(2350)
(2232)
中国金融(2197)
国际(1932)
上海(1890)
(1783)
(1682)
浙江(1682)
武汉(1450)
(1450)
共检索到464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邱冠华  王剑  张宇  
资产荒背景下银行逐利"有毒资产"自2010年宏观调控,尤其是2011年调控效果逐步显现以来,我国经济进入一轮下行周期,结构调整成为重点工作任务。与宏观调控相配合的,是银行业监管在2011年起逐步从严,资本管理、资金投向等方面的监管逐步完善。在此背景下,银行业经营进入相对困难的时期,不良资产暴露,信贷需求疲软,盈利增速开始逐步下行。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邱冠华  王剑  张宇  
资产荒背景下银行逐利"有毒资产"自2010年宏观调控,尤其是2011年调控效果逐步显现以来,我国经济进入一轮下行周期,结构调整成为重点工作任务。与宏观调控相配合的,是银行业监管在2011年起逐步从严,资本管理、资金投向等方面的监管逐步完善。在此背景下,银行业经营进入相对困难的时期,不良资产暴露,信贷需求疲软,盈利增速开始逐步下行。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大能  
一 1994年年初以来,为了实现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的分离,国家组建了三家政策性银行,即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农业发展银行。这些银行在大型骨干项目建设、基础设施以及大型进出口设备信贷、农业政策性收购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不可否认,我国政策性银行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已暴露出不少问题,引发了许多弊端。 1.机构性质错位,管理缺乏法律、法规依据。政策性银行是政府为特定目的设置的金融机构,发挥着独特的职能,与政府之间存在着天然密切的联系。但在目前,由于政策性银行与政府的关系没有理顺,扭曲了政策性银行的性质。我国政策性银行的主管部门太多,除了国务院作为最高决策主体外,中国人民银...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吕波  丁宝华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张阳  
2月26日中国建设银行与美国银行签署《中国建设银行-美国银行全球现金管理合作安排之谅解备忘录》。根据合作备忘录内容.双方进一步加强现金管理业务合作在全球范围内不同的地域范围服务共同的客户r为客户提供整合的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刘鹏飞  倪润哲  
小微企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自身实力较弱、管理不规范、抵押资产不足、资本市场不完善等原因,小微企业面临较为严重的融资困境。商业银行为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不仅有利于优化业务结构、增强盈利能力,也是商业银行履行社会责任的要求。商业银行可以从完善信贷管理体系方面提高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并通过有效利用小微企业贷款资产证券化的创新型业务,增强小微企业资金供给能力,为缓解小微企业融资困境发挥重要作用。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文良  米运生  
商业银行特殊性理论表明,较低的透明度使银行风险资产具有较大模糊性。这使银行债权人和股东面临着更为严重的道德风险问题。公开交易的信息揭示功能可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伴随着银行公开交易而产生的控制权市场和经理人市场对银行经理所造成的竞争压力亦可缓解道德风险;它也为银行设计股票和股权等绩效状态依存的长期激励机制提供了方便。为进一步发挥公开交易的约束功能,需要完善透明度监管,建立控制权市场和经理人市场。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周颖  柳煦  
建立基于资产已有的巨额存量组合和待配置的增量组合的全部资产组合的偿债能力、流动性风险、收益三重目标的资产优化配置模型,兼顾"存量+增量"的全部组合资产的流动性、安全性和收益性,优化配置资产。通过层次算法解出多组、而非一组最优解,保证银行可以在多组优先顺序的最优解中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切合实际的一组最优解。多组最优解对银行管理的意义在于它可以满足不同银行管理层的价值偏好,追求那个主要目标的最优都可以兼顾其他目标满足和次优。这使银行可视宏观环境、经营战略等变化,选择最适宜的一组优先级次序,制定最优资产负债管理方案,有效、灵活地对银行未来资产优化配置。对宁波银行的实证也表明,不同优先级次序对应的6组最优解都兼顾了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三重目标,且目标优先级越高,满足效果越好。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尹之海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财政拨款已不能满足教育事业发展对资金的需求。银行贷款解决了高校仅依靠财政拔款需要若干年后才能实现的规模扩张难题,促进了高等教育事业的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武力超  张馨月  童欢欢  林俊民  
使用SW-ARCH模型对上海银行间2007年1月到2014年12月共1999个隔夜拆借利率〔Shibor(O/N)〕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将Shibor波动分解为状态波动与ARCH波动,通过分析Shibor的波动情况,可以发现我国利率市场化过程中虽然带来了诸如利率短期波动增加等负面效应,但总体来看目前我国利率市场稳定性较高,利率市场化的正向效用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更为显著,同时也表明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有效推进。这为商业银行采取先进有效的风险度量与控制手段,积极参与利率市场化,提升自身的经营能力提供了重要的现实价值。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郭婷   孙炜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岘山  
文学与银行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一个相当浪漫,一个极端世俗;一个痴于情,一个溺于利;一个洋洋洒洒,一个“斤斤计较”。可事实上,它们是有联系的。文学作品有时会涉及银行的人和事,有的甚至直接以《银行家》命名。与严肃刻板的银行学术著作相比,文学作品往往更加生动,对道理的阐释也是入木三分,使得读者印象深刻,能够从中更好地体会银行的经营管理智慧。
关键词: 文学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罗知   王泽林   柏杨   单梦觉  
本文利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金融许可证信息和世界银行中国企业调查数据,以企业贷款可得性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大型银行与中小银行密度上升对缓解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银行总体密度上升有利于提高企业获得贷款的概率。相比中小银行,大型银行密度上升在整体上更有利于帮助企业获得贷款。(2)不同类型银行对贷款抵押品价值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大型银行密度上升会显著减少企业贷款所需的抵押品价值,但中小银行密度上升未能有效降低抵押品价值。(3)大型银行密度上升会显著促进信贷资质较优的中小企业获得贷款,中小银行密度上升则会显著促进信贷资质较差的中小企业获得贷款,在信贷市场中存在大型银行“摘樱桃”的现象。本文研究对不同类型银行发展如何有效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邓可斌  
银行关联直觉上是降低企业融资约束的有效手段,但考虑到其与政治关联因素在企业融资约束影响中存在较大的互相干扰,且银行关联与融资约束间存在着显著的内生性,基于新兴国家背景的理论与经验研究仍然缺乏。利用一个考虑了银行关联与政治关联的独特研究设计,证明了在中国银行关联对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受到政治关联的严格约束。在有政治关联的公司,银行关联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能进一步缓解企业融资约束;而在没有政治关联的公司,银行关联并不能发挥缓解融资约束的作用。因此,政治关联是银行关联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民营企业中银行关联对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不明显,而国有企业则作用显著。由此可知:在中国银行关联通过间接机制而非直接机制对企业缓解融资约束发挥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