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95)
2023(8646)
2022(7438)
2021(6912)
2020(5678)
2019(12821)
2018(12383)
2017(24411)
2016(12810)
2015(14188)
2014(13615)
2013(13207)
2012(11946)
2011(10784)
2010(10668)
2009(10320)
2008(9797)
2007(8861)
2006(7890)
2005(7171)
作者
(36079)
(29888)
(29475)
(28204)
(18935)
(14238)
(13551)
(11645)
(11477)
(10708)
(10140)
(10060)
(9612)
(9478)
(9292)
(9167)
(8857)
(8816)
(8673)
(8630)
(7453)
(7207)
(7167)
(7000)
(6881)
(6725)
(6584)
(6496)
(6142)
(5826)
学科
(47523)
经济(47462)
管理(37441)
(32585)
(28259)
企业(28259)
方法(21880)
数学(18926)
(18788)
数学方法(18766)
银行(18642)
(17515)
(17401)
(14966)
中国(13709)
(12874)
金融(12873)
(11785)
(10838)
制度(10830)
业经(10389)
(10154)
贸易(10142)
(9928)
业务(9842)
(9808)
银行制(8471)
(8327)
地方(8047)
(8034)
机构
大学(174816)
学院(173969)
(72438)
经济(70933)
管理(65951)
研究(59359)
理学(56169)
理学院(55586)
管理学(54647)
管理学院(54345)
中国(53061)
(37948)
(36360)
科学(34478)
(30585)
(29973)
财经(29650)
中心(28325)
(27138)
研究所(26838)
(26435)
农业(24521)
业大(24299)
(23534)
经济学(23450)
北京(22628)
银行(22558)
财经大学(22519)
(21836)
(21470)
基金
项目(114476)
科学(90683)
基金(85039)
研究(82406)
(74711)
国家(74134)
科学基金(63575)
社会(53484)
社会科(50729)
社会科学(50714)
基金项目(43989)
(43368)
自然(41693)
自然科(40804)
自然科学(40789)
自然科学基金(40097)
教育(38122)
(37416)
资助(35426)
编号(32365)
成果(26208)
重点(25961)
(25759)
(24590)
(24145)
创新(22913)
课题(22524)
教育部(22509)
科研(22410)
国家社会(22293)
期刊
(81131)
经济(81131)
研究(56363)
中国(34928)
(33781)
金融(33781)
(30093)
学报(27949)
(27419)
科学(25896)
管理(25771)
大学(21105)
学学(20169)
农业(16793)
教育(16159)
财经(15788)
经济研究(14272)
(13542)
业经(13348)
技术(12365)
问题(9925)
理论(9667)
(9299)
国际(9105)
实践(8632)
(8632)
(8627)
商业(8575)
现代(7773)
世界(7740)
共检索到2728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晶  李洪侠  
回顾40年改革开放历程,经济领域重要主线之一就是政府和市场关系的摆布与调整。总体看,市场范围逐步扩大,市场化主体日益增加,市场对资源配置的作用大大增强,经济运行的市场化程度逐步提升;同时,政府直接配置资源的范围不断收窄,政府作用的领域有所转变,作用的方式趋于科学化和规范化。机构准入、退出与变迁第一,国有银行企业化、商业化、现代化改革,培育金融领域改革初期基本市场主体。改革开放以前,银行实行"大一统"体制。1978年后,四大国有专业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锡良  董青马  
我国银行体系的改革,可以说是从"大一统"银行体制到建立和完善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体制的制度变迁过程。本文从银行与政府关系演变的角度论证了我国商业银行是如何由政府附属的金融管理机关蜕变为完全的独立市场主体,最终缩小与国际一流银行的差距。本文结合我国经济、政治制度变迁的过程,思索银行体制改革是如何适应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并保证经济的快速平稳增长,考察银行恢复与重建、企业化经营、商业化改革、实现与国际接轨四个阶段的背景、进程、绩效考核,以此得出我国银行未来改革的前景与动力。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苗雨峰  张琳  
经济危机中,国家干预经济生活得到了明显体现。在世界各国中央银行普遍采取注资方式、国家对银行的参股比例急剧上升的情况下,重新审视商业银行的市场行为有其必要。所谓市场经济并不等于完全自由的经济,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同样需要政府控制的存在。只要存在市场失灵,国家就必须执行经济政策来对此加以弥补和纠正。这是原本一直存在着的、只是经济危机时期才体现出来的内在逻辑。因此不能仅仅依照政府作用的大小来简单评判一国经济的功能与绩效,不同的市场经济类型也不存在先验的优劣之分。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傅利福  魏建  
中国的利率受管制和市场化两股力量决定,这两种力量对于不同类型的银行有着不同的影响。本文利用kumbhaka&Parmeter(2009)提出的双边随机前沿模型,实证分析了政府管制和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净利差的影响。结果表明:(1)我国商业银行净利差处于低位运行状态。(2)相对于利率市场化,我国的商业银行净利差受政府管制的影响更为明显。(3)政府管制和利率市场化对地方性银行净利差的影响均要大于对全国性银行的影响。我们建议在实施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对不同类别的银行应当差别化对待。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卫军  
"后融资平台时代",地方政府融资面临稳健货币政策、融资平台受监管限制、土地市场调控的挑战,融资难度进一步加大。银行长期以来作为融资平台的最大融资合作伙伴,当前形势下,必须抓住政策要点,发挥贷款基础保障作用,并寻找银政合作新的契合点,才能达到贯彻国家政策与支持地方建设双赢目标。银政合作开展融资孵化、提升城市建设投融资公司的可持续经营能力,拓展融资渠道,并建立政府债务风险自我约束机制,是解决当前城市建设融资难的重要途径。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马树才  华夏  韩云虹  
本文基于房地产市场和商业银行双重视角,利用2005-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地方政府债务对金融风险的风险传递关系和传导路径。实证结果显示,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扩张的财政风险转化为房地产市场风险和商业银行风险;同时,土地财政、信贷扩张和影子银行是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传导路径。为防范金融风险与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应降低金融部门与地方政府债务的关联,厘清金融与财政的关系。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万正晓  吴孔磊  
借助模型从利润角度进一步研究了银行、政府及战略投资者之间在利益上的相互关系。研究发现,三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利益矛盾,即银行因价值增值目标而会偏向次要战略股东;政府因"经营能力偏好"而会偏向战略大股东。但是,如果能从法律上进一步明确银行、政府和战略投资者三者的边界,就能实现三者共赢以及最终的利益共存。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黄建军  
我国的城市商业银行与地方政府关系演变带有经济转型时期的特征。通过政府干预,城市商业银行获得了较快发展,地方政府也因为控制了一定的金融资源而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但是,现有的制度格局却带来了城市商业银行股权结构不合理、治理结构不完善等问题。由于各方利益的博弈,城市商业银行所推行的股权改革必然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形成城市商业银行与地方政府良好的互动关系仍然是必要的。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白钦先  王伟  
政府为了充分发挥政策性银行在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基础产业建设、开发欠发达区域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就要为其提供完善的法律保障、财政援助等支持手段,并依据特殊的专门法律,形成一种特殊的监督制约机制和权力结构。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陈彩虹  
一、从日本政府要求中央银行吸纳政府债券说起从本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的日本经济滑坡,虽然有过短时间的复苏迹象,但最后还是没有能够走出继续衰退的阴影,走马灯似地更换首相成为了这一段时期里最有代表性的“经济决定政治”现象。1998年,日本经济所谓“...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张朝晖  刘志英  
与近代众多官办地方银行显著不同的是,浙江地方银行在其历史上发挥了独特的积极作用,而这种作用的产生与浙江地方银行和政府之间的关系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本文认为,浙江地方银行与政府(包括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关系主要体现在行政上的隶属关系、业务上的管理与被管理以及经营中的利益关系三个层面。总体来看,相互间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并对地方经济起到了有效的促进作用,但同时双方也存在着种种体制和利益上的矛盾冲突。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曹国琪  
长期以来,我国货币政策的决策部门主要是政府,政府的决策行为又常受到领导人的偏好以及短期经济形势优劣的影响。如何使货币政策决策的正确性程度提高以及货币政策传导过程效率提高,已成为自家宏观调控质量的根本性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突破口在于重新确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江其务  
论重建市场经济体制的政府、企业、银行新关系江其务我国的改革是有领导的、自上而下的、兼顾稳定的、渐进式的从量变到质变的改革。改革发展到今天,应该说能改的都改了,现在剩下二个硬骨头,一个是国有企业,另一个是国有金融制度。这是连在一起的两个硬骨头,就两者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子荣  
运用VAR模型,通过收集2002-2017年数据,研究影子银行和地方政府债务间的关系。结果如下:无论全国还是广东、河南、陕西的影子银行和地方政府债务间均是长期稳定关系;全国、广东、河南的政府债务受影子银行影响,而影子银行变动主要是受自身的影响;陕西地方政府债务的变化主要是受自身影响,影子银行的变化也主要是受自身影响;经济发达地区(广东)的影子银行占比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河南和陕西)的影子银行占比,但没有超过其经济增长占比;经济不发达地区(陕西)的影子银行占比高于经济中等地区(河南)的影子银行占比,且陕西影子银行的占比超过其经济增长占比。因此,应缓解地方政府债务对影子银行的依赖性以及加强监控经济欠发达地区影子银行的风险。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李拓  余曼  
本文运用中国22家城市商业银行2008~2013年的数据,从股权结构、股权制衡及财政支持角度实证分析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地方政府持股及财政支持对城市商业银行规模及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政府持股有利于城商行规模扩张,但不利于其效率进步;政府财政支持能有效促进城商行规模扩张;利率市场化对城商行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直接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