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43)
- 2023(15244)
- 2022(13168)
- 2021(12553)
- 2020(10322)
- 2019(23749)
- 2018(23381)
- 2017(44700)
- 2016(23750)
- 2015(26500)
- 2014(25889)
- 2013(25232)
- 2012(22848)
- 2011(20379)
- 2010(20365)
- 2009(19058)
- 2008(17551)
- 2007(15348)
- 2006(13513)
- 2005(11892)
- 学科
- 济(84544)
- 经济(84444)
- 管理(68008)
- 业(62785)
- 企(53779)
- 企业(53779)
- 方法(38388)
- 银(34234)
- 银行(34087)
- 数学(32874)
- 数学方法(32520)
- 行(32487)
- 融(30925)
- 金融(30923)
- 中国(29679)
- 财(26821)
- 制(25109)
- 农(22535)
- 业经(20860)
- 地方(20185)
- 学(17577)
- 务(16624)
- 财务(16550)
- 财务管理(16517)
- 理论(16415)
- 贸(16230)
- 贸易(16213)
- 易(15730)
- 企业财务(15708)
- 农业(15295)
- 机构
- 大学(316752)
- 学院(315895)
- 管理(126137)
- 济(123380)
- 经济(120524)
- 理学(108801)
- 理学院(107647)
- 管理学(105926)
- 管理学院(105330)
- 研究(101622)
- 中国(86825)
- 京(66143)
- 财(61372)
- 科学(60738)
- 中心(49486)
- 所(49175)
- 财经(48650)
- 农(47240)
- 江(45570)
- 研究所(44667)
- 经(44263)
- 业大(44147)
- 北京(41587)
- 范(41026)
- 师范(40655)
- 州(38765)
- 经济学(37907)
- 农业(36990)
- 院(36885)
- 财经大学(36616)
- 基金
- 项目(217026)
- 科学(170467)
- 研究(163174)
- 基金(156750)
- 家(134486)
- 国家(133335)
- 科学基金(115441)
- 社会(102070)
- 社会科(96740)
- 社会科学(96716)
- 省(84929)
- 基金项目(83258)
- 教育(75021)
- 自然(73740)
- 自然科(72025)
- 自然科学(72012)
- 划(70847)
- 自然科学基金(70689)
- 编号(67847)
- 资助(64007)
- 成果(55261)
- 重点(48173)
- 部(47681)
- 发(46006)
- 课题(46004)
- 创(45962)
- 项目编号(42953)
- 创新(42739)
- 教育部(41700)
- 大学(41458)
- 期刊
- 济(132706)
- 经济(132706)
- 研究(97616)
- 中国(60637)
- 融(52283)
- 金融(52283)
- 财(47173)
- 学报(46468)
- 管理(45225)
- 农(42828)
- 科学(42687)
- 教育(36846)
- 大学(35523)
- 学学(33346)
- 农业(27932)
- 技术(26010)
- 财经(23588)
- 业经(22099)
- 经济研究(21611)
- 经(19995)
- 理论(17623)
- 图书(17287)
- 问题(16412)
- 实践(16362)
- 践(16362)
- 科技(14484)
- 现代(14310)
- 商业(13734)
- 业(13710)
- 技术经济(13635)
共检索到4715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卫军
"后融资平台时代",地方政府融资面临稳健货币政策、融资平台受监管限制、土地市场调控的挑战,融资难度进一步加大。银行长期以来作为融资平台的最大融资合作伙伴,当前形势下,必须抓住政策要点,发挥贷款基础保障作用,并寻找银政合作新的契合点,才能达到贯彻国家政策与支持地方建设双赢目标。银政合作开展融资孵化、提升城市建设投融资公司的可持续经营能力,拓展融资渠道,并建立政府债务风险自我约束机制,是解决当前城市建设融资难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地方政府 融资平台 银政合作 融资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王轶昕 贠菲菲 程索奥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作为地方一级政府推动当地投资和获得银行融资的重要载体,在地方经济的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也是中小银行核心信贷合作伙伴。在经历了2018年以来去杠杆所造成的社会融资断崖式下跌和民企大规模债务违约后,在"稳杠杆、防风险、保增长"背景下,地方融资平台和中小银行信贷合作必将发生新的变化。本文首先对地方融资平台发展历史、现状及与中小银行合作渊源进行了研究,在借鉴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对地方融资本平台和中小银行信贷合作的主要模式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主要风险点,同时,结合四川省S市某主要平台信贷项目被否决案例,对新形势下中小银行针对平台信贷合作的方法、偏好、风险控制逻辑进行全面分析,最后对构建新型地方融资平台与中小银行信贷合作关系提出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赵全厚
地方政府投融资是地方政府为了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在非竞争性或者竞争性较弱的领域而进行的投融资行为。一般来说,地方政府投融资活动所涉及的主要领域是基础产业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如道路、交通、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赵尚梅 史宏梅 杜华东
地方政府作为大股东,在城市商业银行中存在掏空行为,会影响银行的信贷结构和经营绩效。本文选取2005-2010年的城市商业银行为样本,研究了地方政府控股对城市商业银行信贷行为和绩效的影响,证实了城市商业银行中的地方政府掏空现象并探寻了掏空渠道。研究发现:融资平台占贷比例与地方政府控股权显著正相关,与地方政府控股能力无关;融资平台占贷比重增加会提高银行的不良资产率,降低银行绩效。地方政府控股导致的城市商业银行与融资平台之间的关系表明融资平台信贷是地方政府的掏空渠道。本文最后提出通过规范城商行治理结构、拓宽地方政府融资渠道以及完善融资平台运行机制等措施来减小地方政府在地方金融体系发展中的负作用。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刘畅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是我国特殊经济环境和政策背景下的产物,是后危机时代关注的焦点。为有效应对2008年危机,我国政府推出了一系列经济刺激计划,同时各地政府也纷纷组建各类融资平台机构,进行大规模的融资活动。如此快速的巨额融资规模增长,不仅加大了地方政府债务负担,也对银行业经营风险形成显著的潜在压力,导致政府信用风险和银行信贷风险急剧放大,引起了学术界、监管当局和政府的高度关注。本文建立了政府偿债能力、偿债意愿、借款主体、项目本身、行业投向以及宏观经济6个风险信息维度,引入层次分析法建立评分体系,采用国际通用评级主标尺,全方面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项目的信贷风险进行识别、度量、监测和控制,为我国商业银...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周佳嵋 李茜
近年来,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作为地方政府投融资体制的创新成果之一,有效推动了地方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但平台发展模式及其运营的特殊性使各商业银行在与其信贷业务往来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如何创新平台公司与商业银行的合作模式,探索出一条高效且合法合规的银政合作之路,成为当前平台发展的核心问题。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俊文
根据现行法律,除主权债务外,一般情况下政府机构向商业银行举借债务是不允许的。但是,由于地方政府存在着复杂的融资需求,因此,其各种显性和隐性的融资行为并不鲜见。特别是为满足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资金需求,通过设立各类投融资机构向商业银行借款,地方政府实际完成了融资。这是目前地方政府债务的一种重要形式。本文简要分析云南省地(州)市级政府向银行借款融资的现状,探讨地方政府的融资需求和银行从事政府机构业务的动因,分析现行融资模式下银政双方的得失,以及潜在的风险,并对可行的对策进行了思考总结。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施宇 沈坤荣
防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对于守住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09—201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地方政府隐性担保是否会对地方融资平台债务导致的银行风险造成影响。研究结论表明,地方融资平台债务会导致银行风险增加,而地方政府隐性担保可以通过转移风险的方式掩盖部分地方融资平台债务带来的银行风险,导致真实的银行风险被低估。进一步讨论发现,对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更高的时期和金融发展水平更高的地区来说,地方政府的隐性担保作用会更加显著。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打破财政兜底幻想的政策取向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建议在加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监管的过程中,需重点加快地方融资平台的转型,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成涛林
自2014年8月底以来,国家先后出台了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一系列法律法规,这对今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发展是一个极大的挑战。该文在梳理已有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了地方债管理新政对融资平台转型发展的影响,主要是:地方政府与融资平台的关系将更加科学明晰和规范,城投债发行难度增大、且发行成本上升,融资平台与商业银行的关系将更加经济和理性。为此,首先要妥善处理融资平台公司存量债务,为今后转型发展打下扎实基础;融资平台要从地方政府融资工具转向真正的市场经营主体;分门别类,科学合理界定融资平台转型发展方向和功能定位;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应积极转变观念,严格执行地方债管理新政,助推融资平台转型发...
关键词:
融资平台 地方政府债务 转型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编者按近一个时期以来,在国际金融危机和欧洲部分国家爆发主权债务危机的大背景下,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及融资平台问题备受实际部门和理论界的关注。为推进相关问题的研究,本刊特编辑了这组文章,以专辑的形成呈现给读者,以望对理论研究和相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若微 原鹏
若以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类贷款影响商业银行效率提高作为切入点,并借助Tobit回归模型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类贷款影响商业银行效率的问题进行实证研究就可发现:自2005年至2010年期间,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类贷款与我国主要商业银行效率在总体上呈负相关关系;商业银行效率随着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类贷款规模的扩大而降低。这说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类贷款虽然可以为商业银行带来较高收入,但同时会挤出私人贷款,制约银行业务多元化,增加银行风险管理成本,最终降低商业银行整体经营效率,不利于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曹晓燕 宋敏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作为商业银行贷款的主要举借主体,其贷款偿还情况不容乐观,现已成为信贷投放和风险防控中备受关注的融资主体。本文以商业银行享有的平台贷款债权实现情况为切入点,通过对融资平台偿债情况的分析,就如何建立保护商业银行融资平台贷款债权实现的长效机制提出一系列完善措施和建议。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中国工商银行城市金融研究所课题组 罗煜 王祺
商业银行发展政府融资平台业务,能够通过放贷获得经济收益,提高市场份额,密切银政关系,提升市场美誉度。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可能给商业银行带来责任主体模糊、杠杆率偏高、偿付风险、流动性风险、项目合规风险和政策性风险等风险;在金融体系层面,融资平台贷款信用承诺实际上是商业银行的自我授信。如果风险控制不当,政府债务风险、房地产开发企业债务风险等有可能集中于商业银行,使后者成为风险集聚的洼地。发展融资平台业务,应合理利用资产证券化,严格授信制度,采用银团贷款,加强财务监督,以及探索投资市政债和利用直投方式灵活介入项目等。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封北麟
我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发展、地方政府债务膨胀与地区城市化、工业化发展,三者之间存在一个紧密的因果循环。地区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在地方政府财力增长有限和体制法律约束下,催生了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出现,为地方政府借用银行资金和资本市场融资,推动地区城市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