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17)
2023(14996)
2022(12549)
2021(11700)
2020(10008)
2019(22457)
2018(22082)
2017(43374)
2016(23006)
2015(25486)
2014(25120)
2013(24621)
2012(22588)
2011(20071)
2010(19824)
2009(18125)
2008(17756)
2007(15340)
2006(13286)
2005(11674)
作者
(67043)
(55609)
(55545)
(52832)
(35347)
(27092)
(25218)
(21753)
(21060)
(19616)
(18806)
(18537)
(17760)
(17326)
(17307)
(17215)
(16905)
(16568)
(16088)
(16056)
(13719)
(13676)
(13501)
(12729)
(12620)
(12389)
(12323)
(11972)
(11224)
(11021)
学科
(88103)
经济(87998)
管理(64426)
(62649)
(51286)
企业(51286)
方法(44960)
数学(39649)
数学方法(39180)
(25547)
中国(25107)
(23805)
银行(23658)
(23460)
(23455)
(22284)
(19458)
业经(19224)
(18684)
贸易(18671)
(18251)
(17649)
金融(17648)
(16044)
财务(16006)
财务管理(15974)
农业(15400)
企业财务(15255)
理论(14258)
技术(14230)
机构
大学(326933)
学院(324024)
(133664)
经济(131134)
管理(125655)
理学(109850)
理学院(108667)
管理学(106817)
管理学院(106230)
研究(106189)
中国(85480)
(66895)
科学(66236)
(64215)
(60318)
(52931)
财经(52271)
业大(51608)
中心(49998)
研究所(48656)
农业(48430)
(47782)
(45626)
经济学(42675)
北京(40993)
财经大学(39538)
(39375)
经济学院(38905)
师范(38793)
(38157)
基金
项目(225458)
科学(178199)
基金(167881)
研究(157101)
(149290)
国家(148124)
科学基金(126635)
社会(102272)
社会科(97111)
社会科学(97089)
基金项目(89195)
(86488)
自然(84482)
自然科(82583)
自然科学(82556)
自然科学基金(81103)
(74495)
教育(72631)
资助(67529)
编号(60465)
重点(51317)
(50513)
(47757)
成果(47731)
(47414)
科研(44823)
创新(44748)
国家社会(43569)
教育部(43294)
计划(43116)
期刊
(133113)
经济(133113)
研究(92248)
学报(57670)
中国(54541)
(52804)
科学(50733)
(49349)
管理(44384)
大学(42999)
学学(41319)
(41022)
金融(41022)
农业(33867)
教育(27075)
财经(26261)
技术(24955)
经济研究(22948)
(22477)
业经(21996)
问题(18717)
(17444)
(16298)
理论(16210)
(16172)
科技(15237)
商业(15185)
统计(14731)
实践(14653)
(14653)
共检索到4619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宋昕  
现阶段,我国以间接融资为主,银行体系仍然在金融体系内占据主体地位。银行体系先天性的脆弱性可能导致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发生。本文主要研究银行脆弱性状况及其成因,重点研究现阶段银行脆弱性在我国的主要表现形式和成因,从我国中央银行"缩表"的视角来分析如何通过央行减少基础货币供给,对冲商业银行脆弱性,并就央行如何用"缩表"对冲商业银行体系的脆弱性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舒长江  胡援成  樊嫱  
基于资金循环理论基础,利用2010Q4-2015Q4季度相关指标数据,构建包含金融市场多项资产价格波动的FCI指数和商业银行脆弱性代理变量,建立两者之间多元线性回归与VAR模型,并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得出FCI指数的表达式。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线性回归模型还是VAR模型,房地产价格、人民币有效汇率价格波动是造成商业银行脆弱性的主要扰动源,其扰动贡献值高达71%;FCI指数是商业银行脆弱度的单项格兰杰原因。为此,需正确处理好房地产去库存与防风险、人民币国际化改革与国内金融稳定、金融分业监管与加强协调沟通之间的关系。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舒长江  胡援成  樊嫱  
基于资金循环理论基础,利用2010Q4-2015Q4季度相关指标数据,构建包含金融市场多项资产价格波动的FCI指数和商业银行脆弱性代理变量,建立两者之间多元线性回归与VAR模型,并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得出FCI指数的表达式。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线性回归模型还是VAR模型,房地产价格、人民币有效汇率价格波动是造成商业银行脆弱性的主要扰动源,其扰动贡献值高达71%;FCI指数是商业银行脆弱度的单项格兰杰原因。为此,需正确处理好房地产去库存与防风险、人民币国际化改革与国内金融稳定、金融分业监管与加强协调沟通之间的关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高山  
从银行的自身特征来看,银行机构天然具有脆弱性。当这种脆弱性累积到一定程度后,就有可能引发银行危机。银行危机的生成机理,可以概括为银行体系内脆弱性聚集、临界点冲击、银行危机爆发三个阶段。根据我国银行业发展现状,政府部门为了有效治理银行体系脆弱性,一方面要将传统的行政约束转变为法律约束,另一方面要将银行分支机构的经营主体地位法律化。在加强法律约束的同时,重建储蓄银行序列,进一步加强银行组织体系建设。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徐璐  钱雪松  
银行脆弱性的测度及其影响因素一直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重要问题。在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中国银行业信贷猛增的背景下,人们对中国商业银行体系的脆弱性及其影响因素更加关注。本文通过理论模型提出了信贷热潮会增加银行体系脆弱性的假说。同时,基于1990-2011年中国相关数据构造了银行脆弱性指标并界定了信贷热潮,实证考察了信贷热潮因素对中国银行脆弱性的影响。分析表明,信贷热潮不仅自身会降低银行体系稳健性,而且倾向于加大金融体系结构性特征对银行脆弱性的负面影响。本文的政策含义是,只有避免出现较长持续期的信贷热潮,同时优化金融体系结构,大力发展直接融资、降低银行业集中度,才能有效提高中国银行体系的稳健性。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郦锡文  
一、国有商业银行基础脆弱性 中国加入WTO,对外开放的大门越来越敞开,国有商业银行将与外资金融机构同台竞争,并面临一系列挑战。因此,我们应从基础入手,找出差距,通过一系列改革,把基础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徐劲  
银行体系脆弱性具有内生性,是银行业与生俱来的内生特点,其形成主要源自以下几个方面:1.低杠杆率。巴赛尔新资本协议虽然提高了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标准,但相对于其他行业而言,银行业高负债率、低杠杆率的特点仍然突出,以较少的资本撬动较大规模的资产,既是银行业特有的行业特点,也成为导致银行体系脆弱性的重要原因。随着资本监管的逐步深入,资本已经成为商业银行经营中最稀缺的资源和银行与监管部门博弈的主要对象,各种规避资本监管的方法被商业银行冠之以业务创新纷纷出炉,监管资本套利的手段层出不穷,这又进一步推高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章容洲  李程  
利用2013—2019年商业银行面板数据,研究利率市场化及表外业务对银行脆弱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利率市场化对银行脆弱性具有正向影响;表外业务发展对银行脆弱性具有二重作用,表外杠杆加剧银行脆弱性,而表外流动性创造则抑制银行脆弱性;以表外流动性创造作为门槛变量,表外杠杆对于商业银行脆弱性的影响存在双重门槛效应,随着表外流动性创造的提高,表外杠杆对脆弱性的加剧作用逐渐减弱。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章容洲  李程  
利用2013—2019年商业银行面板数据,研究利率市场化及表外业务对银行脆弱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利率市场化对银行脆弱性具有正向影响;表外业务发展对银行脆弱性具有二重作用,表外杠杆加剧银行脆弱性,而表外流动性创造则抑制银行脆弱性;以表外流动性创造作为门槛变量,表外杠杆对于商业银行脆弱性的影响存在双重门槛效应,随着表外流动性创造的提高,表外杠杆对脆弱性的加剧作用逐渐减弱。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袁德磊  赵定涛  
竞争对银行体系的影响是非常复杂的,激烈的竞争可能有益于效率,但却可能加剧银行的脆弱性。竞争与银行脆弱性之间的关系不仅受市场环境和管制政策的影响,而且还受银行特许权价值、集中度和规制俘获等多种因素的制约。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为我国银行业的发展和监管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思路。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陈华  伍志文  
进入2004年,金融改革明显提速。银行改革是中国金融改革的重中之重,银行体系的稳健与否事关整个金融体系的发展与稳定。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国内外有关银行体系脆弱性问题研究的理论文献及其新进展,然后运用1978~2000年间的数据对我国银行体系脆弱性状况进行了量化分析。结果发现,中国整个银行体系在1978~2000年之间有11年是不稳定的,尤其是在1992年和1998年前后更为突出,银行体系出现了不稳健的征兆,存在较大的金融风险。最后是结论和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周孟亮  王立聪  
主发起行对村镇银行的运营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基于2016—2019年全国46家村镇银行的数据,通过全局主成分分析法测算村镇银行脆弱性水平,实证分析主发起行持股比例与村镇银行脆弱性水平的关系。研究表明:村镇银行脆弱性水平整体呈缓慢下降的趋势,但平均水平仍然相对较高;主发起行持股比例与村镇银行脆弱性水平呈正U型关系,表明存在可使村镇银行脆弱性水平最小化的最优主发起行持股比例。因此,应提高村镇银行的股权结构安排灵活度,完善村镇银行内部管理机制并推动专业化经营服务,出台多层次财政政策以支持村镇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肖振宇  
文章运用一种较为直观的客观赋权评价方法——熵值法,对我国银行体系1980—2006年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对样本期间各年份的脆弱性进行排序,消除了其他主观评价法带来的偏差,从而为我国银行体系脆弱性的监管决策提供一定的有益参考。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何相汉   卢清宴   杨双奇   沈鹏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国民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我国的银行体制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由原来的人民银行“大一统”体制向多层次、多形式的专业化体制转变,由单纯的行政管理型体制向企业化经营体制转变。为了把银行体制的改革推向深入,我们想就银行体制改革的理论依据和中央银行的作用问题谈一些看法,供同志们研究参考。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项后军  曾琪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在资产负债管理上的期限错配问题日益凸显,特别是同业业务的期限错配,不仅深刻影响了银行的经营,还对商业银行的内在稳定性和脆弱性产生了重要影响。鉴于此,本文以同业业务期限错配为分析主线,探讨银行同业业务期限错配对银行流动性创造的作用机制,分析同业业务期限错配及其流动性创造对银行脆弱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金融强监管对同业业务期限错配与银行脆弱性之间关联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银行过度参与同业业务造成的期限错配尽管显著增加了同业业务流动性创造,却导致了银行总体流动性创造功能的下降;同业业务流动性创造显著增强了期限错配与银行脆弱性之间的关系,随着同业业务流动性创造的膨胀,同业业务期限错配进一步加剧了银行脆弱性,且中小型银行的脆弱性水平显著高于大型银行。2016年下半年开启的一系列监管强化政策造成同业业务流动性剧烈波动,市场因监管政策冲击,产生了一系列的恐慌反应,短期内反而加剧了银行脆弱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