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64)
- 2023(8411)
- 2022(6989)
- 2021(6462)
- 2020(5568)
- 2019(12424)
- 2018(12174)
- 2017(24103)
- 2016(13092)
- 2015(14377)
- 2014(14557)
- 2013(14125)
- 2012(13016)
- 2011(11692)
- 2010(11757)
- 2009(11296)
- 2008(11611)
- 2007(10605)
- 2006(9197)
- 2005(8847)
- 学科
- 济(45358)
- 经济(45269)
- 管理(41841)
- 业(40812)
- 企(33984)
- 企业(33984)
- 制(23330)
- 银(21446)
- 方法(21333)
- 银行(21300)
- 行(19889)
- 数学(18707)
- 数学方法(18497)
- 财(17846)
- 中国(14657)
- 融(14503)
- 金融(14501)
- 度(13270)
- 制度(13237)
- 务(11753)
- 财务(11730)
- 体(11727)
- 财务管理(11697)
- 企业财务(11213)
- 险(11205)
- 保险(11113)
- 业务(11017)
- 农(10639)
- 业经(10535)
- 体制(10369)
- 机构
- 大学(182927)
- 学院(179965)
- 济(75726)
- 经济(74035)
- 管理(68991)
- 研究(59701)
- 理学(57917)
- 理学院(57284)
- 中国(57056)
- 管理学(56393)
- 管理学院(56033)
- 财(43762)
- 京(37981)
- 科学(33970)
- 财经(33465)
- 经(30423)
- 农(30360)
- 所(29854)
- 中心(29546)
- 江(28673)
- 研究所(26591)
- 银(26437)
- 财经大学(25372)
- 银行(25321)
- 经济学(24826)
- 业大(24576)
- 北京(23826)
- 农业(23799)
- 行(23646)
- 州(23039)
- 基金
- 项目(116805)
- 科学(92835)
- 基金(88178)
- 研究(83287)
- 家(76716)
- 国家(76137)
- 科学基金(65911)
- 社会(55294)
- 社会科(52509)
- 社会科学(52493)
- 基金项目(45998)
- 省(43762)
- 自然(42989)
- 自然科(42039)
- 自然科学(42026)
- 自然科学基金(41332)
- 教育(38453)
- 划(37407)
- 资助(36806)
- 编号(31430)
- 制(27344)
- 部(27095)
- 成果(26523)
- 重点(26458)
- 创(24362)
- 性(24064)
- 教育部(23738)
- 国家社会(23624)
- 发(23013)
- 创新(22999)
共检索到2889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马小芳
银行内在的脆弱性是导致银行挤兑并引发银行危机的关键。为防止存款者因个别金融机构倒闭而对其他金融机构丧失信心,保证银行经营的安全和稳定,建立银行存款保险制度,已刻不容缓地摆到了银行经营决策者和监管者的面前。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高额城乡居民储蓄的安全需要明示的存款保险制度;在华外资银行需要明示的存款保险制度;民营银行需要存款保险制度;完善的银行业监管体系需要存款保险制度。
关键词:
银行存款 潜在风险 保险制度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国松
在经济制度变迁中 ,中国选择了政府主导型经济发展战略和金融控制政策。金融控制政策虽然促进了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 ,但是由于缺乏合理的产权结构和治理结构的支持 ,也加剧了国有商业银行的金融脆弱性。实施国有产权股份制改革 ,建立合理的产权结构和治理结构是解决国有商业银行金融脆弱性问题的根本之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唐高原 杨宏斌
银行的内生脆弱性决定了银行危机的生成和发展。银行制度本身、银行功能、银行信贷所涉及的借贷双方的目标不一致等,决定了银行发生危机的内在脆弱性。建立健全避免银行内生脆弱性危机的举措应从转换商业银行经营模式、重构社会信用基础、健全信息对称机制入手。
关键词:
银行危机 银行制度 银行功能 信息不对称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戴晓凤 尹伯成
存款保险制度的推出是为了保护存款者的利益。但是 ,由于存款银行的债务不能履行 ,风险便向保险机构转移 ,潜在地增强了银行风险资产的选择动机 ,因而存在机会主义行为诱因。要保证存款保险制度的安全性 ,必须通过提高银行自有资本比例、实行变动的存款保险率、降低银企间长期交易关系的重要性、提高银行资产的市场性 ,以控制推行存款保险制度过程中出现的银行道德风险。
关键词:
存款保险制度 道德风险 银行资产的市场性
[期刊] 征信
[作者]
杨佳萍 曹前进
实证结果显示:显性存款保险制度实施后,道德风险效应大于金融稳定效应,促使银行更加冒险,从而承担更多风险;提高资本充足率会增强银行风险对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敏感性,促使银行更倾向于高收益高风险的投资行为,显性存款保险制度对银行风险的影响不因规模而存在差异。因此,银行应建立以风险导向为基础的投资决策机制,并强化内部监督,加强资本约束,防范显性存款保险制度带来的道德风险。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朱波 杨文华 卢露
文章基于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对信息披露、存款保险制度与系统性风险之间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并使用2006-2014年24个国家137家上市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考察。研究发现,提高银行的信息披露程度,有助于降低融资成本和存款保险缴费费率,引导其减小银行间资产的相关性,从而降低系统性风险;存款保险的金融稳定效应不明显,提高信息披露程度有效缓解了存款保险制度的道德风险,两者在降低银行系统性风险方面存在协同效应。设计合理的存款保险制度、经验丰富的监管当局和严格的监管体系有助于发挥市场约束作用,限制存款保险的道德风险,从而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因此,在我国正式实施存款保险制度的背景下,监管...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何剑 王心怡 郑智勇
存款保险制度是推进我国金融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举措,研究其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对于进一步完善存款保险制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2010—2019年我国上市银行面板数据,运用动态面板模型分析存款保险制度与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关系,并就银行特征对二者关系的影响进一步展开研究。结果表明,现阶段我国存款保险制度有加剧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倾向,提高银行杠杆会强化存款保险制度的风险效应,实行高管债权激励机制和扩张银行规模对此风险效应有抑制效果,但这种调节效应对中小银行并不明显。最后针对性地提出应对策略。
关键词:
存款保险制度 银行系统性风险 银行特征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汤洪波
存款保险制度是各国构建金融安全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该制度在各国实施的效果并不相同,它在对金融稳定产生积极作用的同时又产生了道德风险。本文从银行公司治理出发,结合各国存款保险实施的效果,认为完善的银行公司治理是克服存款保险负面影响的重要前提,银行公司治理的改善能显著提高存款保险制度的有效性,因此,在存款保险制度即将推出的同时,强化银行公司治理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存款保险 公司治理 政府管制 道德风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天
存款保险制度是现代银行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保护存款人利益、救助问题银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和维护金融稳定等功能。在市场经济国家,存款保险制度是国家金融安全网的基本组成要素,也是国家金融安全的重要制度安排。在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经过20年的研究论证,目前各项准备工作也已基本就绪。存款保险制度的推出,可以增强中小银行的信用,为小银行创造与大银行公平竞争的环境,促进形成一个有序竞争、优胜劣汰、可持续发展的小金融机构体系。
[期刊] 征信
[作者]
曹昱
自2007年影子银行概念提出至今,国际上仍没有一个权威、确切的定义。由于我国影子银行不涉及证券化、杠杆率较低等特点,因此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及初级阶段特征。与影子银行一样,我国长期处于隐性的初级存款保险制度下,央行在2013年明确提出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是当年的改革重点内容之一。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在研究制定显性《存款保险条例》的背景下,存款保护范围、影子银行的界定是2014年首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影子银行 存款保险制度 初级阶段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郭晔 赵静
本文立足于如何防范非危机时期存款保险制度的道德风险问题,选取了2010—2015年中国和美国银行业的微观数据,运用系统GMM,对比中美两国的存款保险制度对银行个体风险作用的差异以及银行杠杆率和治理结构对二者关系的影响;进一步,运用倍差法(DID)深入分析我国存款保险制度对银行个体风险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存款保险制度显著增加了我国其他商业银行(中、农、工、建四大国有银行以外的商业银行)的个体风险,而其对美国的银行个体风险的影响却不显著;对中美两国银行而言,银行杠杆率越高,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越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高山
从银行的自身特征来看,银行机构天然具有脆弱性。当这种脆弱性累积到一定程度后,就有可能引发银行危机。银行危机的生成机理,可以概括为银行体系内脆弱性聚集、临界点冲击、银行危机爆发三个阶段。根据我国银行业发展现状,政府部门为了有效治理银行体系脆弱性,一方面要将传统的行政约束转变为法律约束,另一方面要将银行分支机构的经营主体地位法律化。在加强法律约束的同时,重建储蓄银行序列,进一步加强银行组织体系建设。
关键词:
银行 脆弱性 危机 传染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周泽新
存款保险制度以存款人的付款请求权作为保险标的,在银行破产或无法支付时依法定或约定限额对存款人承担保险赔付责任,因而与银行破产制度有着天然的联系。但是,各国传统上大多关注存款保险制度在银行破产清算中的存款赔付功能,对存款保险制度在银行重整程序中的功能却没有给予足够重视。本文首先阐述存款保险制度在银行重整程序中的适用性,继而剖析了存款保险机构参与银行重整程序的法理基础,最后对存款保险制度在银行重整程序中的具体价值进行逐一分析。
关键词:
存款保险 银行破产 银行重整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顺 康书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