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58)
- 2023(13888)
- 2022(11946)
- 2021(11103)
- 2020(9797)
- 2019(22676)
- 2018(22642)
- 2017(44566)
- 2016(24474)
- 2015(27808)
- 2014(28048)
- 2013(27729)
- 2012(25692)
- 2011(23156)
- 2010(23708)
- 2009(22283)
- 2008(22750)
- 2007(20773)
- 2006(18028)
- 2005(16658)
- 学科
- 济(100640)
- 经济(100506)
- 管理(75853)
- 业(72576)
- 企(62970)
- 企业(62970)
- 方法(50216)
- 数学(44312)
- 数学方法(43633)
- 财(31657)
- 制(30293)
- 中国(24710)
- 银(24663)
- 农(24581)
- 银行(24518)
- 行(23052)
- 业经(21229)
- 务(20842)
- 财务(20783)
- 财务管理(20735)
- 学(20575)
- 企业财务(19818)
- 融(19195)
- 金融(19191)
- 体(17868)
- 贸(17815)
- 贸易(17800)
- 易(17326)
- 地方(17058)
- 理论(16733)
- 机构
- 大学(355921)
- 学院(354808)
- 济(145727)
- 经济(142541)
- 管理(136590)
- 理学(117056)
- 研究(116543)
- 理学院(115786)
- 管理学(113490)
- 管理学院(112823)
- 中国(94963)
- 京(74995)
- 财(72831)
- 科学(70967)
- 农(61492)
- 所(60259)
- 财经(57154)
- 江(54941)
- 中心(54677)
- 研究所(54227)
- 业大(52550)
- 经(51750)
- 农业(48460)
- 北京(47238)
- 经济学(45474)
- 州(43624)
- 范(43147)
- 师范(42635)
- 财经大学(42621)
- 院(41445)
- 基金
- 项目(230638)
- 科学(181616)
- 基金(168893)
- 研究(164577)
- 家(147459)
- 国家(146333)
- 科学基金(125670)
- 社会(104186)
- 社会科(98938)
- 社会科学(98906)
- 省(90233)
- 基金项目(88555)
- 自然(83097)
- 自然科(81238)
- 自然科学(81215)
- 自然科学基金(79808)
- 教育(77775)
- 划(76027)
- 资助(71641)
- 编号(65923)
- 成果(54477)
- 重点(52476)
- 部(51926)
- 创(47790)
- 发(47640)
- 课题(46070)
- 科研(44862)
- 创新(44763)
- 教育部(44641)
- 制(44414)
- 期刊
- 济(157704)
- 经济(157704)
- 研究(104873)
- 中国(70480)
- 财(60515)
- 学报(56722)
- 农(55061)
- 科学(51616)
- 管理(51055)
- 融(46282)
- 金融(46282)
- 大学(43106)
- 学学(40949)
- 教育(35059)
- 农业(34907)
- 技术(31360)
- 财经(29743)
- 经(25315)
- 经济研究(25251)
- 业经(24501)
- 问题(20990)
- 统计(19306)
- 业(19273)
- 技术经济(18207)
- 理论(17645)
- 策(17624)
- 版(17325)
- 贸(16575)
- 财会(16265)
- 决策(15796)
共检索到5335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戴艳萍 徐加根
商业银行股权结构竞争均衡的核心是控制权争夺。拥有控制权的一方不仅能获得银行价值增值所带来的投资收益,还可能获得各种非投资收益,这些由控制权带来的、超过投资收益的各类收益就是"控制权收益"。本文通过构建控制权收益模型能较好地解释现实中银行股权结构的竞争均衡,结果发现监管者可以通过控制对小股东的"制裁成本"来影响其在具有竞争力差异的国外战略投资者和国有大股东之间的选择,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以国外战略投资者参与为代表的多利益主体对控制权收益的竞争,不会降低股份制银行的价值。
关键词:
银行股权结构 均衡 控制权收益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杨建君 盛锁
从股东的监督成本和控制权私人收益出发,分析了股权结构的稳定性和有效性问题。研究认为,股权结构具有一定的流转性,在长期中多个大股东存在的股权结构是最稳定的;基于企业控制权和控制权私人收益的视角,认为多个大股东存在的股权结构是有效的。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李建标 王光荣 李晓义 孙娟
实验室环境下的决策过程研究可以较好地考察决策变量的行为基础和动态临界值,本文以中国股市中的股权结构为背景,在实验框架下考察了股权结构、信息披露和控制权收益的关系。文章先从理论上计算股东的夏普利值并以此代表股东控制权,再分不同设置变量来实验地考察控制权收益。结果表明:(1)股东控制权越平均,控制权收益越少;大股东与小股东形成"核"联盟的机会越多,其取得控制权的机会越少。(2)信息对控制权收益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信息在联盟的形成和维持中的作用。(3)大股东夏普利值的高低和信息情况决定了联盟的方式。(4)控制权溢价并不一定就是控制权收益,也许只是大股东为防止自身利益被侵害而支付的成本。(5)信息不完全不...
关键词:
实验 联盟 控制权收益 股权结构 信息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剑民 张蕊
通过对我国公司目前的控制权结构进行分析,总结了我国公司治理特征及控制权私有收益问题,引出对股权结构的分析,研究股权集中度、国家持股、法人股、社会公众股、外资股与控制权私有收益的关系。以公司规模变量、协议转让规模、盈利能力、财务杠杆、目标公司是否拥有配股资格为控制变量相应建立分析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在对实证结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建议要降低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的私有收益,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增加第二到第十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对第一大股东形成制约作用;二是积极引入法人股、外资股,增加社会公众股,降低国有股东持股比例,改善股权结构。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霍竟春
股权结构根本反应了公司治理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价值的实现。以市净率作为被解释变量,以股权结构为解释变量,利用平行数据模型解释他们之间的相关关系,并对竞争性相异的不同行业进行对比分析,从而说明行业竞争性在此发挥的重要作用。最后得到的结论是,不同性质的股权对于企业价值的作用方向存在明显差别,少数大股东相互制衡的股权结构对企业价值的提升更为有利。
关键词:
股权结构 行业竞争性 企业价值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闫永淑 和辉 李文瑞
一、引言Laporta、Shleifer(1999)首次研究了终极控制权问题,他们通过层层追溯所有权的关系链找出终极控股股东。研究认为终极控股股东的目标是个人利益最大化,主要通过金字塔式控股及管理层任命来获得超过现金流权的控制权,并借以牟取私利。刘芍佳等(2003)认为,只要处于底端的上市公司有一个终极控股股东并且至少有一个公司(包括上市和非上市公司)存在于底端的上市公司和其终极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立安 傅强
文章首次将组织生态学理论应用于银行市场竞争分析中,在分析了银行种群生态学特征的基础上,构建了中外资银行两银行种群及多银行种群的Lotka-Volterra竞争模型,研究技术示范效应及竞争效应对中外资银行竞争均衡状态的影响,最后利用非平衡面板数据对理论结果进行了实证检验,并给出政策建议。结果显示:适当控制中外资银行种群间的示范效应及竞争效应,鼓励各银行种群间的差异化经营,提高银行种群获取客户资源的能力,有利于形成多元化的银行市场结构。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官升东 申尊焕 郝渊晓
基于股权竞争程度的差异,本文对股权结构进行了分类,发现竞争程度高的行业有更多的竞争性股权结构的公司。对我国185家竞争性股权结构公司的分析表明,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之间呈现出依次显著性的正相关关系,第一、第二和第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业绩显著正相关,但这类上市公司并没有比非竞争性股权结构公司具有更好的业绩。
关键词:
股权结构 竞争 公司绩效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小军 王平心
按照终极产权论的观点,在对第一大股东的性质做出清晰界定的基础上,利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1~2005年的面板数据(panel data)检验了股权结构对资本结构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私有产权和外部大股东持股有利于改善公司资本结构,国有股和流通股与公司财务杠杆显著负相关,而股权集中度与管理层持股对资本结构的影响取决于第一大股东的性质。当第一大股东为国有产权时,股权集中度和管理层持股与公司债务比率显著负相关;当第一大股东为私有产权时,股权集中度和管理层持股与公司债务比率显著正相关。
关键词:
终极控制权 股权结构 资本结构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刘霞珍 胡玉柱
20世纪30年代,Berle和Means基于对美国200家最大金融公司的分析,提出股权分散假设,认为公司的所有权大都分散在股东间,而控制权则掌握在管理者手中,因而造成公司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该研究成果吸引众多学者在此领域进行探索。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对控制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所有者与经营者的矛盾冲突上,研究范围多是基于美国市场,较重视控制权在公司治理方面的作用,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郭桂花 岳利玲
本文以我国2010年至2012年深沪两市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实证考察了股权集中度和股权性质交叉作用下的股权结构与内部控制有效性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国有非控股和非国有非控股公司的内部控制有效性显著高于国有控股公司;国有控股公司的内部控制有效性显著高于非国有控股公司。从而发现不同性质股东对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的作用不能一概而论,应综合考虑股权控制情况和股东性质,来判断上市公司股权治理的效率。
关键词:
股权结构 内部控制目标 内部控制有效性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赵中伟
在集中的所有权条件下,控制股东在公司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同时,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会有损于公司价值,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匹配则有助于公司价值实现最大化。对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表明,第一大股东的股权比例与公司价值呈显著性U性关系;控制股东的股权性质与公司价值不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非控制大股东的股权比例与公司价值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大股东拥有的控制权与公司价值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关键词:
股权结构 控制权 公司价值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陈燕玲 葛晶晶
本文采用银行系寿险公司2012—2018年的面板数据,运用DEA分析方法测算银行系寿险公司经营效率,并进一步通过理论假设和Tobit回归模型进行实证检验来研究股权结构对其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股权结构对银行系寿险公司经营效率存在影响。具体来说,股东背景对公司经营效率的影响具有异质性;控股股东盈利能力和控股股东持股比例对公司经营效率具有促进作用;外资持股比例对公司经营效率具有抑制作用。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浩然 宣国良
文章借鉴产业组织理论关于市场进入问题的可竞争性研究思路,对董事会控制权争夺中投资股东等参与人的非价格竞争行为进行了理论分析,得出董事会均衡格局取决于进入障碍和竞争者能力的结论。由于董事会控制权竞争结构与保护投资者利益有内在联系,因此,文章在得出有关结论的基础上,分析了如何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如何建立健全独立董事制度等问题。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徐浩萍 王立彦
通过探讨西方融资信号理论在中国特殊制度背景下的适用性,以及与控制权收益之间的互动关系,可以证明,尽管我国股权再融资传递投资机会和现有资产价值信号的功能被削弱了,但它可以向投资者传递较高控制权收益的信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