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49)
- 2023(12444)
- 2022(10595)
- 2021(9620)
- 2020(8358)
- 2019(18941)
- 2018(18250)
- 2017(36179)
- 2016(19625)
- 2015(21952)
- 2014(21906)
- 2013(21795)
- 2012(20525)
- 2011(18492)
- 2010(18229)
- 2009(17054)
- 2008(17200)
- 2007(15586)
- 2006(13275)
- 2005(12103)
- 学科
- 济(81593)
- 经济(81497)
- 业(55678)
- 管理(55530)
- 企(45402)
- 企业(45402)
- 方法(44142)
- 数学(39743)
- 数学方法(39433)
- 财(22926)
- 银(22007)
- 银行(21861)
- 制(21487)
- 行(20470)
- 农(20372)
- 中国(19694)
- 学(17681)
- 贸(17285)
- 贸易(17278)
- 易(16827)
- 融(16579)
- 金融(16577)
- 业经(16348)
- 务(15170)
- 财务(15148)
- 财务管理(15112)
- 企业财务(14467)
- 地方(13932)
- 农业(13637)
- 度(12583)
- 机构
- 大学(291363)
- 学院(287173)
- 济(119003)
- 经济(116600)
- 管理(110963)
- 理学(96750)
- 研究(96422)
- 理学院(95641)
- 管理学(94038)
- 管理学院(93509)
- 中国(77659)
- 科学(61299)
- 京(59925)
- 农(59529)
- 财(55433)
- 所(49975)
- 业大(48288)
- 农业(47869)
- 中心(46382)
- 研究所(45964)
- 财经(45343)
- 江(42470)
- 经(41437)
- 经济学(38032)
- 北京(36888)
- 经济学院(34897)
- 范(34750)
- 财经大学(34231)
- 师范(34224)
- 州(34207)
- 基金
- 项目(198465)
- 科学(155942)
- 基金(147773)
- 研究(134517)
- 家(132231)
- 国家(131213)
- 科学基金(111591)
- 社会(87600)
- 社会科(83315)
- 社会科学(83288)
- 基金项目(78727)
- 省(76459)
- 自然(75541)
- 自然科(73932)
- 自然科学(73905)
- 自然科学基金(72683)
- 划(65467)
- 教育(62345)
- 资助(61058)
- 编号(51188)
- 重点(45159)
- 部(44576)
- 创(41441)
- 发(41204)
- 成果(40597)
- 科研(39648)
- 创新(38866)
- 计划(38737)
- 教育部(37922)
- 国家社会(37234)
- 期刊
- 济(117791)
- 经济(117791)
- 研究(79178)
- 学报(55231)
- 农(51454)
- 中国(51327)
- 科学(46841)
- 财(43260)
- 大学(40094)
- 融(39454)
- 金融(39454)
- 学学(38456)
- 管理(36612)
- 农业(32583)
- 财经(23346)
- 教育(22192)
- 技术(21060)
- 经济研究(20304)
- 经(19845)
- 业经(18583)
- 业(17832)
- 问题(16169)
- 版(15381)
- 理论(14646)
- 技术经济(14241)
- 统计(13984)
- 贸(13927)
- 业大(13916)
- 商业(13624)
- 科技(13334)
共检索到4126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辜子寅
文章以2005—2014年55家银行为样本,应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我国银行网络结构进行了研究,同时模拟了银行间风险传染效应,并采用面板负二项回归方法分析了银行网络对银行稳健性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我国银行网络逐渐趋于密集,国有商业银行仍居于核心位置,但中心度在下降;风险源来自以中国银行和工商银行为首的五大国有商业银行,但一般不会发生多轮次、大面积的风险传染;网络密度、中心度均与银行风险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表明我国银行网络风险传染机制效应强于风险分担机制。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卢盼盼 张长全
本文运用我国15家上市商业银行2005-2010年的平衡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稳健性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脱媒校正效应不但化解了资产脱媒对商业银行稳健性的不利影响,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商业银行稳健性,但其未能完全化解负债脱媒对商业银行稳健性的不利影响;银行规模有效地促进了银行稳健性,而资本杠杆和经营杠杆并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国有银行与非国有银行的稳健性并不存在显著差别。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杨海珍 黄秋彬
本文首先从理论上梳理、总结了跨境资本流动对银行稳健性的影响及其机理。接着采用2006年一季度至2014年一季度的数据,对中国十大银行的稳健性进行测度,测度结果表明,2006年至2012年中国十大银行的稳健性处于好转上升趋势,2013年转为下降态势,2014年一季度继续下降。进一步地,本文借助面板数据模型来计量分析中国跨境资本流动对十大银行稳健性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跨境资本净流动规模的上升很可能会降低我国银行稳健性。进而,本文进一步对跨境资本流动分解,计量研究不同类别跨境资本流动对银行稳健性的影响,发现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对我国银行稳健性影响并不显著,其它投资净流动规模的增加很可能会降低我国...
关键词:
资本流动 银行稳健性 商业银行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陈守东 王淼
本文构建了我国银行稳健性指标体系的核心指标组,并合成银行稳健性指数BSI以综合评价我国银行体系的稳定性,检验了银行稳健性与经济增长、信贷规模扩张及资本市场价格之间的面板Granger因果关系。通过构建面板VAR模型度量了宏观经济与金融变量对银行稳定性的冲击。方差分解的结果显示,银行稳健性的波动主要受自身和GDP的影响,GDP增长率对BSI的波动的解释程度接近50%,说明银行的稳健性依赖于稳定的经济增长,受经济冲击的影响程度相当高。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蒋海 杨利
基于2004年~2015年中国48家商业银行年度非平衡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监管压力与市场竞争力对银行稳健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监管压力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稳健性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并且对大型银行具有更强的负向作用,对城市商业银行的负向作用明显弱于其他类型银行;市场竞争力对银行业稳健性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对于不同类型的银行无明显差异。此外,不同类型银行监管压力与市场竞争力的交互作用与稳健性之间的关系存在差异:交叉作用增加了小型银行的稳健性,却显著降低了大型银行的稳健性。另外,金融危机的发生强化了银行稳健性的动态一致性特征,随着资本监管压力和银行业竞争性的上升,银行稳健性对监管压力和市场竞争力的敏感性显著增强。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曲洪建 张相贤 王宇明
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梳理的基础上,选取特许权价值、隐性保险、银行规模、政府监管、资本杠杆、经营杠杆和银行稳健性的度量指标,构建计量经济模型,并采用16家中国上市商业银行2000~2011年非平衡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通过研究发现:特许权价值存在内生自律效应;隐性保险提供的范围涵盖各种商业银行,没有国有和非国有的差异;隐性保险削弱了特许权价值的内生自律效应;银行规模越大,稳健性越好;政府监管降低了银行风险,增强了银行稳健性;中国上市商业银行资本杠杆和经营杠杆效应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关键词:
特许权价值 隐性保险 银行稳健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守东 张丁育
银行治理的有效运行直接影响着银行的风险状况,本文从治理结构特征、激励特征、股权特征三个方面衡量我国商业银行的治理特征,通过广义动态因子模型将多个银行治理特征变量合成银行治理特征因子,并构建Panel SVAR模型分析了银行治理特征对银行稳健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而言,银行治理效率因子对银行稳健性均产生正向冲击,银行治理非效率因子对银行稳健性具有短期的负向影响,而银行的稳健性水平均对银行治理效率因子具有正向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宋一程 宋清华
文章应用基于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检验了我国14家上市银行2008—2014年间市场竞争、特许权价值和银行稳健性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研究发现:市场竞争会减弱银行具有的特许权价值,而特许权价值的自律效应可以有效控制银行的不良贷款水平并提升其盈利能力。另一方面,银行市场势力的强大也可能增加借款人的信用风险,并由此导致银行的利润损失。因此,我国银行业市场处于"竞争-稳定"与"竞争-脆弱"相协调的状况。
关键词:
市场竞争 特许权价值 银行稳健性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丁振辉
通过引入商业银行经营效率和稳健性的指标体系,计算了上市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和稳健性,发现城市商业银行和大型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和稳健性较高。面板数据实证检验的结果显示,经营效率对商业银行稳健性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治理机制的指代指标中独立董事占比亦与商业银行稳健性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丁振辉
本文设计并计算了我国商业银行的稳健性指标,结果显示我国商业银行稳健性整体水平较高并在不断提高(表现为稳健性指数不断下降),其中大型商业银行稳健性高于股份制商业银行。同时以利息收入占比作为金融创新的代替指标,考察了其对商业银行稳健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金融创新和资本生息能力与商业银行稳健性正相关。这意味着商业银行需要在确保资本生息能力的基础上,加快金融创新,加大中间业务收入占比,才能达到节约资本和实现经营多元化的效果。
关键词:
商业银行 稳健性 金融创新 面板数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淼 陈守东
董事会作为银行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有效运行与否直接影响着银行的效率和风险状况。本文首先依据IMF编制的金融稳健指标体系和中国人民银行提出的宏观审慎监管指标,构建了中国银行稳健性指标体系的核心指标组;然后将反映董事会特征的多个变量合成了董事会组织结构和董事会运作效率两个变量,对董事会治理效率采取了一种新的方式进行刻画;并以M2/GDP、信贷增长率作为控制变量构建了PVAR模型进行中国银行董事会治理对银行稳健性的影响及冲击研究。结果显示,董事会组织结构和运作效率对银行稳健性的影响均是显著的。通过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发现,银行董事会组织结构会对银行稳健性在第一期产生较小的正向促进作用,但影响不具...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丁振辉
稳健性是衡量商业银行整体经营情况的重要指标,本文设计并计算了商业银行的稳健性指数,结果显示我国商业银行稳健性水平持续提高。利用面板数据模型,我们的实证结果显示,利息收入占比与商业银行稳健性负相关,净利息比平均总资产与商业银行稳健性正相关,同时商业银行稳健性还受前期稳健性的滞后期影响。为提高稳健性,商业银行需要在确保资本生息能力的基础上,加快金融创新,加大中间业务收入占比。
关键词:
商业银行 稳健性 金融创新 面板数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左月华 李小欣
本文选取中国境内47家商业银行2007-2013年非平衡面板数据,从金融服务和地域两个视角分析了美国次贷危机以来商业银行经营多元化对银行稳健性的影响。研究表明:传统存贷业务占比提高,降低了银行稳健性,但传统存贷业务的地域多元化能提高银行稳健性;中间业务占比提高能提高银行稳健性,但中间业务地域多元化经营降低银行稳健性。因此,商业银行应加强对中间业务的发展和创新,丰富金融产品,但在现阶段不宜盲目跨区域扩张。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森 梁淇俊 廖智媛
商业银行的稳定运营是中国金融体系健康成长的关键。以中国式影子银行业务为切入点,重点关注监管政策和商业银行竞争环境变化,利用“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应收款项类投资”和“债权投资”科目之和测算中国式影子银行业务规模;应用固定效应模型,对38家上市商业银行2009年到2019年的季度数据样本进行面板回归,实证研究影子银行业务对商业银行稳健性的影响,并对同业竞争程度和资本监管压力的调节效应进行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同业竞争程度会通过风险发生机制,促进商业银行开展影子银行业务;而资本监管压力导致了商业银行的利润缺口,致使银行稳健性水平下降;基于我国的影子银行监管政策和宏观经济发展目标,进一步讨论如何利用好资本监管压力和同业竞争程度在影子银行风险传导路径中的调节效应,提出完善金融系统建设的相关结论与差异化的监管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基于周期效应评估的我国上市银行稳健性特征分析
银行稳健性与股指关联指标的动态关系分析
金融监管对商业银行会计稳健性影响分析
利率市场化、银行多元化与银行稳健性——基于2007-2014年中国商业银行非平衡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稳健性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面板VAR模型的动态分析
增强银行稳健性改革:潜在冲突和可能影响——对巴塞尔委员会《增强银行体系稳健性》的分析与评价
中国商业银行特许权价值、公司治理机制和稳健性的实证检验
银行非稳健经营对货币财政政策影响的经济分析
微观审慎监管与宏观审慎监管的协调性研究——基于对商业银行稳健性的影响分析
资本充足率监管对银行稳健性的非线性影响——基于面板门槛模型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