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15)
- 2023(14625)
- 2022(12304)
- 2021(11226)
- 2020(9196)
- 2019(20857)
- 2018(20225)
- 2017(39381)
- 2016(21120)
- 2015(23407)
- 2014(23493)
- 2013(23469)
- 2012(22557)
- 2011(20725)
- 2010(21124)
- 2009(19457)
- 2008(19417)
- 2007(17432)
- 2006(15809)
- 2005(14973)
- 学科
- 济(114642)
- 经济(114556)
- 管理(57956)
- 业(56761)
- 企(44732)
- 企业(44732)
- 方法(43804)
- 数学(38688)
- 数学方法(38431)
- 中国(30913)
- 地方(30109)
- 农(26013)
- 银(25473)
- 制(25438)
- 银行(25327)
- 行(23972)
- 财(23816)
- 业经(22870)
- 学(20940)
- 融(20902)
- 金融(20900)
- 农业(18275)
- 贸(17733)
- 贸易(17712)
- 地方经济(17599)
- 易(17030)
- 环境(15262)
- 体(15144)
- 发(14400)
- 度(13900)
- 机构
- 大学(311255)
- 学院(310084)
- 济(142954)
- 经济(140188)
- 管理(115099)
- 研究(115079)
- 理学(97581)
- 理学院(96390)
- 管理学(94995)
- 管理学院(94380)
- 中国(93491)
- 京(66796)
- 科学(66378)
- 财(65990)
- 所(58653)
- 研究所(52720)
- 中心(52325)
- 财经(51876)
- 农(51709)
- 江(48854)
- 经(47191)
- 经济学(46617)
- 北京(42773)
- 业大(41878)
- 经济学院(41817)
- 院(41414)
- 范(40887)
- 师范(40472)
- 农业(40042)
- 州(39040)
- 基金
- 项目(199504)
- 科学(158801)
- 基金(146879)
- 研究(145449)
- 家(127963)
- 国家(126947)
- 科学基金(109039)
- 社会(96292)
- 社会科(91663)
- 社会科学(91642)
- 省(76653)
- 基金项目(76602)
- 自然(68200)
- 自然科(66632)
- 自然科学(66616)
- 教育(66278)
- 自然科学基金(65498)
- 划(64657)
- 资助(61196)
- 编号(56047)
- 发(48245)
- 成果(46253)
- 重点(45770)
- 部(45283)
- 国家社会(41135)
- 创(40705)
- 课题(40286)
- 教育部(39196)
- 发展(39190)
- 展(38619)
- 期刊
- 济(166303)
- 经济(166303)
- 研究(103142)
- 中国(66838)
- 财(49798)
- 农(47388)
- 融(46925)
- 金融(46925)
- 学报(46863)
- 管理(44728)
- 科学(44174)
- 大学(36207)
- 学学(34297)
- 教育(31207)
- 农业(30690)
- 经济研究(28162)
- 财经(27916)
- 技术(26386)
- 业经(24750)
- 经(24133)
- 问题(21756)
- 贸(17727)
- 技术经济(17011)
- 业(16490)
- 世界(16260)
- 国际(15911)
- 统计(15836)
- 商业(14841)
- 理论(14369)
- 策(14240)
共检索到4968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小腾 徐璋勇
采用县域银行的金融许可证数据与2004—2016年1 793个县的面板数据,考察了银行结构性竞争对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加强银行结构性竞争能够显著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这种促进作用更多地体现在规模效率与技术进步上。中介机制检验表明,银行结构性竞争通过引致资本深化、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三种机制促进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异质性分析发现,银行结构性竞争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东中部、邻近县、县级市以及非贫困县的样本中。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治国 李兆哲 孔维嘉
现阶段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已经成为推动黄河中下游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驱动力,因此探讨二者之间的作用关系显得尤为重要。鉴于此,文章在理论探讨数字经济对黄河中下游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作用路径及空间效应的基础上构建了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和数字经济发展指标体系,并利用2011—2019年黄河中下游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1)数字经济对黄河中下游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呈现出“先抑制后促增”的U型关系,且正向促进作用具有“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2)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创新能力均能够起到数字经济影响高质量发展的桥梁作用;(3)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数字经济对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越强,表现出一定的“数字鸿沟”效应;(4)数字经济发展存在空间外溢效应,本地区数字经济的发展会吸引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以更廉价的方式流向该区域,形成“虹吸集聚”,对邻近地区的高质量发展产生负向影响。
[期刊] 征信
[作者]
冯艳博 张万兴
基于京津冀地区2014—2018年县域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金融发展的减贫效应及其异质性。结果显示:京津冀地区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显著促进其减贫目标的实现,但减贫效应存在异质性,河北地区的减贫效应更显著;经济增长更有利于京津地区地区减贫目标的实现;经济开放程度更有利于河北地区减贫目标的实现。因此,要进一步统筹京津冀区域及城乡金融发展,加大政府政策支持,推动更高水平的开放,改善基础设施建设质量,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共同富裕。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彭书舟
推进银行业市场化改革,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信贷服务,是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手工整理得到2005—2018年264个中国地级市能源消费数据,运用SBM距离函数和全域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对地级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重点考察了银行业竞争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效应。研究显示:银行业竞争加剧显著促进了当地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中介效应分析发现,产业结构高度化是银行业竞争加剧情况下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途径,而研发创新因受制于绿色创新专利数量占比较低的缘故,未能在其中发挥中介作用。进一步分析表明,银行业竞争加剧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促进效应会随着当地信息不对称程度的降低而有所增强。
[期刊] 改革
[作者]
陈健生 任蕾
县域竞争在促进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地方财力显著增强的同时,也给县域经济带来了诸如区际壁垒与边界效应强化、产业同质化与产能过剩、公共支出结构扭曲、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抑制等负面影响,制约着县域经济发展质量的提高。实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出路就是在竞争中加强合作,从竞争走向竞合。县域竞合是县域竞争与县域合作的有机统一,能促进县域间有理性的竞争与有效率的合作,是实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平衡点。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实现资源的地域分工、产业的规模经济、要素的合理利用、生态的永续发展为标志。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应按照国土空间功能状况实现县域产业专业化,依托城市经济联系形成县域产业关联,通过资源最大化利用促进县域产业规模化,运用财税制度化转移完善县域产业补偿,建立跨地区组织协调机制构建县域产业生态圈。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军 车帅
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下重大的国家发展战略,作为新型经济形态的数字经济能否助推黄河流域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有待探究的重要议题。鉴于此,运用内生增长数理模型厘清数字经济作用于高质量发展的机理,并构建流域内城市的数字经济指数和水资源约束下的高质量发展指数,基于2011—2018年流域内沿线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高质量发展的提升作用及传导路径。结果表明:(1)全流域内数字经济能够显著提升高质量发展水平,非资源型城市的提升效果相较资源型城市更佳。(2)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效应具有边际报酬后发递增优势,上游、中游城市相较于下游城市更为显著。(3)数字经济的作用效果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呈现“倒U型”特征,中等城市是未来发展数字经济的重点所在。(4)产业结构高度化、技术创新、技术效率是数字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传导路径,产业结构合理化则是重要的潜在作用渠道,分维度的互联网发展和普惠金融呈现一致的趋同效应。本文的政策启示是:要充分认识城市性质、城市区位以及城市规模的差异化影响,因地制宜强化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红利效应;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发展浪潮,助推产业结构升级与技术进步,为黄河流域未来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习习 王壬玚 李宝伟
本文基于2005-2017年中国145家商业银行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对金融脱媒与影子银行规模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金融脱媒与影子银行之间呈现倒U形关系,随着金融脱媒程度的深化,影子银行规模先增大后减小。同时,金融脱媒与影子银行规模之间的关系对于不同种类的商业银行也表现出一定的异质性。具体而言,金融脱媒与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的影子规模之间呈倒U形关系,而与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的影子银行规模呈U形关系。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中国下一步金融改革与金融监管的推进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关键词:
金融脱媒 影子银行 可行广义最小二乘法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韦东明 顾乃华 刘育杰
推进雾霾治理、改善环境质量水平是中国构建现代化绿色经济体系的重要举措。本文采用县域数据实证分析雾霾治理对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重点考察地方政府行为对雾霾治理效应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雾霾治理对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促进效应,并通过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产生作用。雾霾治理的促进效应集中于中低发展地区、非资源型地区和中部地区。政府间策略模仿行为总体上强化了雾霾治理的促进作用,具有东部“独立促进”、中部“模仿促进”、西部“模仿无效”的区域特征;县域间产业结构相似性并未强化雾霾治理的促进作用,具有东部地区“独立促进”、中西部地区“模仿无效”的特征。县域资源错配恶化和锦标赛体制抑制了雾霾治理的促进作用。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游霭琼 王明珂
文章使用2005—2019年中国26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从五大发展理念出发,相对全面地构建综合指标测算经济发展质量,借助实证模型分析了环境规制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及其区域和子系统的异质性,并从科技创新投入的调节门槛效应视角探究了影响的异质性。研究发现:环境规制对经济发展质量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但存在区域和五个子系统之间的异质性,环境规制的正向作用在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显著,在创新、协调和开放子系统显著;科技创新投入具有调节和门槛作用,科技创新投入会负向调节环境规制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并通过各个子系统使环境规制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呈正向作用显著、负向作用不显著的“倒U型”关系,该效应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区域异质性。为此,建议加快补足环境规制价格手段的缺位,在实施环境规制时,综合考虑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因地制宜,分类施策。鼓励加大和优化科技创新投入,提高基础研究和基础应用研究的投入比重,进一步完善创新制度和市场环境,出台激励性财税金融政策,激发企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充分发挥环境规制和科技创新对促进高质量发展的联动效应,推行区域协同治理环境和协调创新,在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和环境污染防治的同时,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环境规制 经济发展质量 科技创新投入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程锐 马莉莉 陈璇
本文基于演化的视角考察人力资本结构演进与中国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人力资本结构演进界定为互补匹配过程中各层级人力资本比重逐步动态调整并最终实现向高级化演变的过程,具体表现为人力资本结构的互补匹配性和动态演化两大特征。基于此,本文构建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指数以表征人力资本结构演进程度,通过1996-2015年省际面板数据,并利用1999年高校扩招政策这一外生冲击构建工具变量和中介效应检验法,实证检验了人力资本结构演进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人力资本结构演进显著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并且通过推升技术进步引起产业升级和促进人口集聚形成城市化而实现经济增长。因此,为实现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各地不应脱离本地经济发展阶段而简单地增加高级人力资本比重,而应在遵循经济发展基本规律和经济发展阶段的基础上,注重不同技能人力资本的互补匹配性和不同层级人力资本比重的动态调整。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岑聪
本文阐释了中国经济制度变迁对创新效率的影响机制,选取2006—2018年中国省级层面的面板数据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实证研究了中国经济转轨时期市场化进程与对外开放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区域创新效率分布呈现出显著的正空间相关性;市场化进程与对外开放对区域创新效率增长具有显著的直接效应与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上述结论在分区域分析与创新主体异质性分析中依然成立,但影响效果具有异质性特征。中国区际经济制度发育情况的异质性与创新效率增长空间溢出的局部性是造成区域创新效率差距的重要原因。上述研究为中国在新时代背景下通过全面深化改革缩小区际创新效率差距、提升区域协同创新水平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证支撑。
关键词:
经济制度 创新效率 区域差异 空间溢出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岑聪
本文阐释了中国经济制度变迁对创新效率的影响机制,选取2006—2018年中国省级层面的面板数据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实证研究了中国经济转轨时期市场化进程与对外开放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区域创新效率分布呈现出显著的正空间相关性;市场化进程与对外开放对区域创新效率增长具有显著的直接效应与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上述结论在分区域分析与创新主体异质性分析中依然成立,但影响效果具有异质性特征。中国区际经济制度发育情况的异质性与创新效率增长空间溢出的局部性是造成区域创新效率差距的重要原因。上述研究为中国在新时代背景下通过全面深化改革缩小区际创新效率差距、提升区域协同创新水平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证支撑。
关键词:
经济制度 创新效率 区域差异 空间溢出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宋培 李琳 白雪洁
数字经济正成为中国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要抓手。构建多部门静态一般均衡模型阐述数字经济发展、人力资本积累与劳动收入份额之间的影响机理,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直观展示这一影响,并利用中国2011—2020年286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展开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伴随着产业结构转型,劳动收入份额的变化方向将由服务业决定,而人力资本积累有助于降低要素替代弹性,提升劳动收入份额;数字经济发展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呈现为先抑制后促进的U型趋势,且人力资本积累在其中发挥着正向调节作用。基于地理区位、城市规模、城市群、市场化水平的异质性检验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以及人力资本积累的调节作用存在地区差异性。因此,在数字经济时代,要正确认识到服务业在要素收入分配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应坚持推动服务业结构升级,多渠道促进人力资本积累,加快构建“以人为本”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冯林 刘华军 王家传
本文利用2004~2012年山东省县域面板数据,通过构建空间杜宾模型检验了政府干预对县域金融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政府干预对县域金融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但被政府干预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削弱,说明县级地方政府更偏好掠夺型政策。此外,地理上接近、政府干预水平及财政实力相当的县域间金融竞争更为激烈,同属一个地级市的县域间呈现出合作关系。本文研究结论对提高地方金融政策的科学性和协调性,构建良性地区竞争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郑明贵 赖一鸣 吴萍
以中国2006—2019年省域面板数据为样本,构建了中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采用曲线调节效应回归模型探究了工业集聚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以及金融支持对两者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表明:工业集聚和中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呈“U”型关系,随着工业集聚程度增加,中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先减少后增加。金融支持显著调节了工业集聚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使“U”型曲线更陡峭、拐点左移、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更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财政转移支付与地方税收竞争——来自中国县级层面的证据
外资进入与产业结构升级:来自中国城市层面的经验证据
交通设施、居民的消费区域流向与消费结构——来自我国省际层面的经验证据
贸易便利化对中国相对出口结构的非对称性影响——来自产业层面的经验证据
区域竞争与商业银行的盈余质量——基于我国商业银行的经验证据
货币政策、利率市场化与影子银行:来自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的经验证据
银行业结构与中小企业融资——来自微观和宏观层面的经验证据
银行竞争、代理成本与借款期限结构——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蔓延的城市空间形态影响城市创新质量吗——来自中国地级市层面的经验证据
“成本病”是否导致了“看病贵”?——来自中国省级层面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