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802)
2023(20164)
2022(17513)
2021(16722)
2020(14071)
2019(32868)
2018(32299)
2017(62229)
2016(33963)
2015(38576)
2014(38534)
2013(38100)
2012(35528)
2011(32108)
2010(32069)
2009(30111)
2008(30031)
2007(26418)
2006(23160)
2005(21281)
作者
(98356)
(82005)
(81300)
(78106)
(52436)
(39214)
(37316)
(31924)
(31258)
(29544)
(27843)
(27831)
(26200)
(26039)
(25756)
(25561)
(24456)
(24399)
(23623)
(23619)
(20508)
(20244)
(20075)
(18750)
(18387)
(18361)
(18302)
(18100)
(16618)
(16271)
学科
(137168)
经济(137015)
管理(95698)
(91797)
(75316)
企业(75316)
方法(63881)
数学(56080)
数学方法(55314)
中国(38704)
(37769)
(37185)
(31115)
业经(29440)
(29154)
(28506)
银行(28359)
(28352)
贸易(28337)
(27570)
(26833)
地方(26305)
农业(24692)
(24345)
金融(24341)
(23243)
财务(23156)
财务管理(23102)
企业财务(21881)
理论(21635)
机构
大学(484405)
学院(481326)
(199835)
经济(195569)
管理(187747)
研究(166762)
理学(160954)
理学院(159159)
管理学(156299)
管理学院(155430)
中国(133644)
(103797)
科学(101217)
(93744)
(84965)
(81250)
中心(77489)
研究所(76952)
财经(74296)
(71875)
业大(70395)
(67529)
北京(66493)
农业(63662)
(63007)
师范(62395)
经济学(60784)
(60001)
(58228)
财经大学(55144)
基金
项目(319608)
科学(250744)
基金(232618)
研究(232339)
(202697)
国家(201063)
科学基金(172047)
社会(145806)
社会科(138219)
社会科学(138184)
(122711)
基金项目(121867)
自然(112374)
自然科(109750)
自然科学(109719)
自然科学基金(107759)
教育(107195)
(104180)
资助(98414)
编号(94656)
成果(77894)
重点(71810)
(71338)
(67677)
课题(65290)
(65171)
科研(61566)
教育部(61090)
创新(60931)
国家社会(59991)
期刊
(217090)
经济(217090)
研究(148610)
中国(92799)
学报(76201)
(73031)
(72432)
科学(69497)
管理(67586)
(58860)
金融(58860)
大学(57642)
学学(53984)
教育(50809)
农业(48423)
技术(41597)
财经(36688)
经济研究(35533)
业经(34158)
(31409)
问题(28378)
(25500)
(25398)
图书(25275)
理论(24472)
统计(23772)
技术经济(23626)
国际(22766)
(22256)
实践(22033)
共检索到7311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罗贵发  
在货币政策传导的信贷渠道理论中,银行处于核心地位。因此,银行结构的差异将直接影响货币政策的效果。有关研究表明,高度垄断的银行结构会弱化货币政策的效果,使货币政策的效果大大折扣。中国银行结构经历了一个从绝对垄断到相对垄断的发展过程,这是否会影响中国货币政策实施的效果呢?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索的问题。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魏巍  蒋海  庞素琳  
本文采用BANKSCOPE数据库中2002-2012年间中国116家银行的相关数据,对货币政策和监管政策对银行信贷行为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同时也对不同资本充足性监管压力下的银行信贷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货币政策仍是影响我国银行信贷行为的重要因素。在监管政策中,合格稳健的资本持有水平有利于银行信贷增速的提升,其在与货币政策的协调作用中会弱化紧缩货币环境对银行信贷扩张的负面影响,且不同资本充足性监管压力下的银行信贷行为也存在差异,而动态拨备率与流动性比率对银行信贷行为的影响尚不显著。本文不仅剖析了货币政策和监管政策对银行信贷行为的影响效果,也指出两个决策当局为避免政策效果冲突存在政策协调的必...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董凯  许承明  施静静  
利用我国2002年至2015年的相关数据,结合"CC—LM"模型研究间接调控机制下我国货币政策银行信贷渠道的存在性问题。实证结果表明: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7天加权平均利率可以作为恰当的货币政策代理变量;在央行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的转变过程中,货币政策依旧能够对银行的信贷量产生影响;我国存在货币政策的银行信贷传导渠道。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杜军  
常规的货币政策使中央银行面临利率零下限约束,当名义利率水平接近于零时,常规货币政策工具无法发挥稳定宏观经济和刺激经济增长的作用。文章以非常规货币政策的相关理论和传导机制为基础,全面阐述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日本货币政策的实施背景、政策内容与效果。实证部分基于2007年1月至2014年12月的统计数据,采用VEC模型对日本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效果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表明,虽然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曾对日本经济的恢复起到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但是效果不甚明显,货币政策目标未能实现。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高勤  
本文基于1998~2014年中国银行业非平衡面板数据,建立银行资产配置的两阶段模型,运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实证分析了以Lerner指数衡量的银行竞争程度对货币政策银行贷款渠道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银行贷款渠道中,货币政策工具存款准备金率和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发挥主要作用;(2)货币政策对银行贷款规模的作用受银行竞争程度影响,并且银行竞争程度的增加削弱银行贷款渠道的作用,这一效应主要通过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等中小型银行传导。
[期刊] 征信  [作者] 凌兰兰  陶士贵  
基于"三元悖论"的视角,将样本区间划分为汇改前后两个阶段的子样本,并运用SVAR模型对不同的汇率制度下汇率与货币政策自主性及其有效性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汇率制度弹性越大,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更加突出。2005年汇改后,汇率政策不仅显著地影响货币政策,而且还通过货币政策自身来间接促进产出的增长。基于此,未来的政策走向应当是适度扩大人民币汇率波动区间,以免影响货币政策效果的发挥;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方向应当是放弃中间汇率制度,并最终走向完全浮动汇率制度。
[期刊] 征信  [作者] 凌兰兰  陶士贵  
基于"三元悖论"的视角,将样本区间划分为汇改前后两个阶段的子样本,并运用SVAR模型对不同的汇率制度下汇率与货币政策自主性及其有效性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汇率制度弹性越大,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更加突出。2005年汇改后,汇率政策不仅显著地影响货币政策,而且还通过货币政策自身来间接促进产出的增长。基于此,未来的政策走向应当是适度扩大人民币汇率波动区间,以免影响货币政策效果的发挥;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方向应当是放弃中间汇率制度,并最终走向完全浮动汇率制度。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肖新成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和解决国内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我国的货币政策已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即从偏紧缩的政策转为促进经济增长的适度宽松的政策。本文通过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冲击反应分析和预期误差项方差分解等方法,发现信贷传导渠道是我国货币政策的重要传导渠道,并且信贷传导渠道具有有效性。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冀志斌  宋清华  
从风险承担激励的角度看,银行高管薪酬是影响货币政策银行贷款传导渠道效率的重要因素。本文利用中国16家上市银行2002-2012年的季度数据,使用面板模型,对高薪酬银行和低薪酬银行贷款供给对货币政策的反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货币政策对高薪酬银行贷款供给的影响程度高于对低薪银行的影响程度,高管薪酬在银行贷款渠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一结论对金融监管政策和货币政策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含义。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毛泽盛  周舒舒  
本文将影子银行化企业部门引入DSGE模型,动态模拟企业影子银行化对信贷渠道影响的存在性及其对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影子银行化对信贷供给和信贷条件均存在正向影响并削弱了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它有利于解决融资难问题,但不利于解决融资贵问题。这意味着,虽然当前企业影子银行化仍存在监管滞后和发展不透明等问题,但不应否定其积极作用而强行抑制其发展,正确的做法是在加强监管的同时,积极调控企业影子银行化规模及其信贷去向。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毛泽盛  许艳梅  
运用CC-LM模型和我国相关月度数据,从理论与实证两方面发现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均存在明显影响,且对紧缩性货币政策的影响大于扩张性货币政策。影子银行只是弱化了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效应,但并未从根本上消除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仲娴雯  
本文利用我国12家上市银行2007年一季度至2014年二季度的面板数据,基于分组法和交叉项法探讨了银行异质性特征对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规模特征是影响银行信贷对货币政策异质性反映的重要因素;中小型商业银行的盈利性水平会影响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效果;资本水平和流动性水平对货币政策信贷传导的影响不显著;银行经营效率与货币政策信贷传导之间的关系较为模糊。研究结果为央行实施差异化的货币政策提供了经验支持。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熊劼  
理论和实证证据表明,银行业的稳健程度和信贷行为可以改变货币政策影响通货膨胀和产出的方式。近年来,一些理论研究还表明,银行资本监管在银行贷款决定中可能发挥潜在作用。本文的实证分析主要通过引入资本缓冲率与货币政策代理变量的交互乘积项来识别货币政策的银行资本渠道,采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下的广义矩估计方法考察资本约束对我国货币政策影响信贷发放的调节效应。同时,考虑到我国资本监管制度的施行与效力发挥时间点上的不一致,本文引入时间虚拟变量,对2004年前后和2008年前后我国的银行资本渠道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结果显示,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陈旭东  何艳军  张镇疆  
国际会计准则中关于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方法是依据已实际发生损失理论。在经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后,贷款损失准备被认为是需要优先解决的导致顺周期的三大重要问题之一。本文以2006-2011年期间122家商业银行为样本,通过对我国宏观经济发展趋势进行分析,验证了银行贷款损失准备对银行信贷行为的亲周期效应。通过进一步分析我国货币政策在不同的经济周期对银行信贷的作用效果,以贷款损失准备为视角,从微观层面验证了我国货币政策宏观调控的有效性,为经济下行期货币政策调控的必要性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刘恩慧  许月丽  
本文通过对货币政策银行信贷渠道存在性、影响货币政策银行信贷渠道的因素和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银行业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货币政策银行信贷渠道在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中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影响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因素有银行集中度、银行业结构、银行业竞争度和银行规模,随着我国加深金融自由化和银行业对外开放,外资银行的进入促使我国银行业提高资本利用率,学习先进的经营管理技术和对新产品的开发力度,从而疏通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