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70)
- 2023(9228)
- 2022(8342)
- 2021(8078)
- 2020(6714)
- 2019(15909)
- 2018(15794)
- 2017(31240)
- 2016(16833)
- 2015(19032)
- 2014(19102)
- 2013(18961)
- 2012(17270)
- 2011(15523)
- 2010(15192)
- 2009(13788)
- 2008(13410)
- 2007(11581)
- 2006(10236)
- 2005(8929)
- 学科
- 济(64012)
- 经济(63946)
- 管理(47084)
- 业(45874)
- 企(38985)
- 企业(38985)
- 方法(31850)
- 数学(27518)
- 数学方法(27233)
- 银(18876)
- 银行(18729)
- 制(17931)
- 行(17426)
- 农(17073)
- 中国(16057)
- 财(15431)
- 业经(14460)
- 学(14243)
- 地方(12960)
- 融(12431)
- 金融(12430)
- 理论(11423)
- 农业(11393)
- 贸(10874)
- 和(10872)
- 贸易(10866)
- 度(10698)
- 制度(10685)
- 易(10536)
- 务(10367)
- 机构
- 大学(235754)
- 学院(232856)
- 管理(97956)
- 济(89815)
- 经济(87695)
- 理学(84943)
- 理学院(84050)
- 管理学(82710)
- 管理学院(82307)
- 研究(74592)
- 中国(60537)
- 京(50413)
- 科学(46814)
- 财(40840)
- 农(37717)
- 所(36713)
- 业大(35515)
- 中心(34719)
- 研究所(33748)
- 财经(33454)
- 江(33083)
- 北京(31859)
- 经(30450)
- 范(30159)
- 师范(29913)
- 农业(29586)
- 州(27968)
- 院(26887)
- 经济学(26118)
- 财经大学(25186)
- 基金
- 项目(163243)
- 科学(127949)
- 研究(119953)
- 基金(118554)
- 家(102488)
- 国家(101606)
- 科学基金(87725)
- 社会(73889)
- 社会科(69966)
- 社会科学(69945)
- 基金项目(64002)
- 省(63252)
- 自然(58088)
- 自然科(56688)
- 自然科学(56676)
- 自然科学基金(55644)
- 教育(54525)
- 划(53316)
- 编号(49732)
- 资助(48917)
- 成果(39925)
- 部(35912)
- 重点(35723)
- 发(33943)
- 创(33910)
- 课题(33143)
- 创新(31516)
- 科研(31282)
- 项目编号(30934)
- 教育部(30883)
共检索到3371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符贵兴
对产业效率和国际竞争力的追求导致了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的全球金融混业经营的趋势,但这一趋势同时加大了各国的金融风险。本文揭示了银行经营方式变迁中的金融风险,并对我国选择混业经营的约束因素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混业经营 金融风险 制度变迁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蔡曙晓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胡安庚
本文从营销理论的演变轨迹入手,分析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实质内涵,总结出其变化规律,并由此发现商业银行经营意识的转变也遵循这一规律。在此基础上认为,国内商业银行要尽快做到从“客户是上帝”到“客户是资产”的经营意识的转变,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
关键词:
营销理论 银行 经营意识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唐凌云 王文荣
银行间贷款转让市场的建成,标志着金融机构信贷资产转让交易机制的规范化运行,这对于促进商业银行从持有信贷资产向经营信贷资产转型、改进和完善其资本管理手段、形成信贷业务专业化与差异化发展、助推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和贷款利率市场化发展,都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贷款转让市场 信贷资产经营 资本管理
[期刊]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作者]
马宇
经济全球化过程中,金融市场横向风险分担机制侵蚀了银行中介跨期风险分担机制;一部分资金从银行中介转移到金融市场,致使商业银行传统盈利模式遭受冲击。银行必须从传统的存贷款经营模式转变为参与金融市场和衍生工具交易的、提供综合金融服务的现代经营模式。在这一转型过程中,如果转型过快或者银行不能适应变化,银行体系则可能积累大量风险,并导致银行危机。实证检验结果显示,风险分担机制变迁显著增加了银行危机的概率。
关键词:
金融体系 风险分担 经营模式 银行安全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罗煜 崔书言 旷纯
本文从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结构变迁的视角出发,从营销渠道结构、贷款信用结构、信贷行业结构三个维度探究商业银行数字化发展与其经营转型的关系。本文使用我国187家商业银行2010—2019年的网点与财务数据研究发现,银行数字化水平与网点增量负相关,与信用(保证)贷款比例正(负)相关,且与贷款行业集中度负相关。因此,银行数字化转型可以优化银行业务流程,促进银行调整贷款信用结构、行业结构,使银行可以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黄静波
由于银行体制改革从根本上说属于生产关系方面的改革,因而正确认识和处理所有制形式和经营方式问题,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它不仅可以为当前的银行体制改革提供理论根据,而且对将来的金融工作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程金伟
现在看来 ,始于 1 933年的美国银行分业经营制度给美国的银行业乃至整个经济带来了一系列的麻烦 :银行国际竞争力的下降 ;银行风险的恶化 ;银行与企业的关系变得疏远 ;证券发行市场缺乏竞争力等等。而合业经营制度却具有先天的“内在不稳定性” :易诱发“利益冲突”和“内部交易”。出路何在 ?1 999年《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的诞生预示着美国恪守了半个多世纪的银行分业经营制度的终结。同时也告诉我们合业经营制度的“内在不稳定性”在现代的条件下会发生“蜕化”。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吴新光
银行是经营货币信用业务的特殊企业,通过自身的业务活动同社会各部门产生密切联系。随着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的确立,我国社会经济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经济的货币化程度逐步提高,对银行经营带来很大影响。为适应经济发展.我国银行的经营管理体制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国家专业银行正逐步成为自主经营、自担风险的经济实体。但在经济运行机制的转变中,由于多种主客观原因,银行经营的风险日益增大,金融业呈高风险状态。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红卫 叶晴
商业银行如果不考虑资本成本而单纯地追求利润最大化会不利于银行的持续稳定发展,这也是近年来商业银行业务发展中感到资本约束的压力越来越大的原因所在。本文提出银行价值最大化应成为银行经营的首要目标,并建立了评价银行经营债效的EVA模型,最后对模型进行了实证验证。
关键词:
经营目标 银行价值 经济增加值 绩效评价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朝克 李杰善
在当前经济金融形势下,城市商业银行必须走出盲目求大求快和同质化发展的误区,找准自身定位,采取得力措施,转变发展方式,稳步实施经营转型,努力实现特色化、差异化、精细化发展。主要服务中小微企业,打造社区银行,发展供应链金融、个人金融业务、国际业务、中间业务、代理业务及电子银行。为此,要转变发展理念,完善治理机制,引进战略投资者,打造流程银行,培养和引进人才,加强产品创新,推行全面风险管理,实施经济资本管理。
关键词:
城市商业银行 供应链金融 转型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詹向阳 张兴胜 王祺
在开放经济中,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发展战略的制定与实施需要更为广阔的观察视野和国际化的参考借鉴。本文梳理了汇丰银行发展沿革历程和1993~2002年共10年的经营及财务数据,分析了秉持“环球金融、地方智慧”经营方针的汇丰银行独特的全球化经营、资本运作、跨国并购的企业发展路径,研究了该行主动灵活的资产运作和结构调整策略,探讨了该行10年中资产、负债及收益结构变动的基本趋势,以及以股东利益为核心的财务结构安排,并进一步讨论了该行稳健、激励与约束相辅相成的治理和内控体系,旨在为锐意改革、争取卓越的国有商业银行提供参考。
关键词:
汇丰银行 经营 治理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中国工商银行浙江分行办公室课题组 刘岩方 邵锦华 吴剑军 皇甫佳俊 杨秋扇
国有商业银行普遍进入了加快建设现代商业银行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对自身经营模式和增长方式进行重新定位,以更好地适应外部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和自身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保持持续、稳步、健康地发展。本文详细分析了国际银行业经营转型的背景,总结了国有商业银行转型的内涵、方向和特点,在此基础上详细论证了国有商业银行经营转型的迫切性和必要性,提出了确保国有商业银行经营转型目标实现的主要策略和措施,即加快推进理念转型、业务转型、流程转型和管理转型。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全能银行 零售银行 经营转型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高蓓 朱安琪 谭小芬
我国同业业务经历了从传统同业到同业创新的变迁,业务性质也从最初的头寸调剂、支付清算发展为银行监管套利的工具。本文基于16家上市银行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分别从理论和实证角度分析同业业务的发展变迁对商业银行经营稳定性的影响,并使用中介效应模型探讨其影响机制。研究表明,总体来看,同业变迁对商业银行经营稳定性的影响从传统同业的正向促进转变为同业创新的反向阻碍。其中,传统同业通过提高资产收益率提高银行经营稳定性;同业创新由于提高了杠杆率,降低了收益率,会降低银行经营稳定性。从结构上看,同业资产对银行经营稳定性的影响较同业负债更为显著。分项来看,买入返售业务和同业存放由于规模较大,对银行经营稳定性的负向作用尤为突出。此外,同业负债会降低中小银行的经营稳定性,但会提高大银行的经营稳定性。最后,"127号文"会提高银行经营稳定性,但同业创新对银行经营稳定性的影响并未消失,主要表现在应收款项类投资等新兴业务上。
关键词:
同业业务 银行经营稳定性 Z指数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彭逢春
国有商业银行经营增长方式转变问题中国银行湖北省分行彭逢春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拥有3.5万亿元信贷资产的国有商业银行经营增长方式的转变,对于抑制通货膨胀,促进国民经济实现效益型增长,对于银行自身顺利实现经营机制的转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